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7563发布日期:2019-12-27 15:0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通过限位件用以限位对接元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排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纵长的一插槽,两排所述导电端子显露于所述插槽。当所述电连接器与一电子卡对接时,所述电子卡插入所述插槽与所述导电端子相接触,从而实现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电子卡之间的信号传输。

但是,由于所述电子卡的厚度小于所述插槽的宽度,当所述电子卡插入所述插槽时,会产生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所述电子卡倾斜的插入所述插槽时,由于所述电子卡的厚度小于所述插槽的宽度,所述电子卡与所述插槽之间具有间隙,会导致所述电子卡插入所述插槽时产生过度倾斜,使得所述电子卡不能与所述导电端子良好的对接,从而影响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电子卡之间的信号的传输。第二种情况:当所述电子卡竖直插入所述插槽至最终位置时,由于所述电子卡的厚度小于所述插槽的宽度,因此,所述电子卡与所述绝缘本体的内壁面之间会具有间隙,当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电子卡受外力时,所述电子卡容易在所述插槽内左右晃动,使所述电子卡过度位移,导致所述电子卡不能与所述导电端子良好的对接,从而影响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电子卡之间的信号传输。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将所述对接元件限位于所述插槽内,从而使得所述对接元件与所述端子稳定接触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供一对接元件插接,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槽及位于所述插槽相对两侧的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至少一第一端子及至少一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且具有一第一接触部显露于所述插槽,所述第二端子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且具有一第二接触部显露于所述插槽,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具有一第一最小间距;至少一第一限位件及至少一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具有至少一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上方且显露于所述插槽,所述第二限位件具有至少一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上方且显露于所述插槽,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具有一第二最小间距,且所述第二最小间距大于所述第一最小间距;所述对接元件,具有一插接部及一延展部,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插槽,且所述插接部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厚度等于所述延展部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厚度,所述插接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所述延展部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件设有一第一导引部及自所述第一导引部一侧延伸设有多个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抵持部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导引部相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设有一第二导引部及自所述第二导引部一侧延伸设有多个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抵持部之间且与所述第二导引部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引部位于所述插槽的开口处且朝所述第一侧壁弯折,所述第二导引部位于所述插槽的开口处且朝所述第二侧壁弯折。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插槽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抵持部向下抵持所述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插槽的一侧设有一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抵持部向下抵持所述第二台阶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插槽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一端子槽设于所述第一台阶部的下方,当所述对接元件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一端子槽对所述第一接触部提供让位,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插槽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端子槽,所述第二端子槽设于所述第二台阶部的下方,当所述对接元件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二端子槽对所述第二接触部提供让位。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凸出于所述第一侧壁且显露于所述插槽,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一第二延伸部及一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凸出于所述第二侧壁且显露于所述插槽。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还设有一第一接地部及一第二接地部,所述第一接地部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连接用以与一金属外壳相接触,所述第二接地部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相连接用以与所述金属外壳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插接部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最小间距,且所述插接部相对两侧设有至少一第一导电片及至少一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片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延展部位于所述插接部的上方,且所述延展部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最小间距。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端子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端子及多个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为错开设置,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多个第二信号端子及多个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为错开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第二最小间距大于所述第一最小间距,所述插接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所述延展部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且所述插接部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厚度等于所述延展部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厚度。如此,当所述对接元件倾斜插入所述插槽时,由于所述延展部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因此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可以对所述对接元件进行限位,防止所述对接元件过度倾斜,使所述插接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接触部稳定的接触,从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元件稳定的对接。当所述对接元件竖直插入所述插槽至最终位置时,由于所述第二最小间距大于所述第一最小间距,所述插接部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厚度等于所述延展部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厚度,且所述延展部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因此当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元件受外力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可对所述延展部限位,防止所述对接元件产生过度位移,使所述插接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接触部稳定的接触,从而提高了所述电连接器的传输性能及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元件对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与对接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与对接元件的立体组装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与对接元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与对接元件对接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限位件的立体图;

图6为图1中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在a上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与对接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现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和图示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用以供一对接元件2插接,所述对接元件2为一电子卡。所述电连接器1包括纵长的一绝缘本体11,多个第一端子12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1内,多个第二端子13与多个所述第一端子12相对设置且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1内,一第一限位件14位于多个所述第一端子12的上方且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1内,一第二限位件15位于多个所述第二端子13的上方且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1内,四个固定件16间隔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1内用以与一电路板3焊接。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1具有相对设置的一顶面111及一底面112。沿所述绝缘本体11的纵长方向由所述顶面111向下凹设形成一插槽113,所述插槽113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顶面111。所述绝缘本体11还设有两个加强肋114,所述加强肋114设于所述插槽113之间,将所述插槽113分为三段。一第一侧壁115与一第二侧壁116连接所述顶面111与所述底面112,且所述第一侧壁115和所述第二侧壁116设于所述插槽113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侧壁115在靠近所述插槽113的一侧沿纵长方向上设有一第一台阶部1151,所述第一台阶部1151用以向上挡止所述第一限位件14,防止所述第一限位件14向下掉落,所述第一台阶部1151的两侧朝所述插槽113的所述开口向上延伸有两个第一挡止部1152,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部1152用以挡止所述第一限位件14防止所述第一限位件14朝所述插槽113的方向掉落。所述第一侧壁115还设有多个第一端子槽1153,所述第一端子槽1153由所述底面112向上凹设形成,所述第一端子槽1153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部1151的下方,且所述第一端子槽1153与所述插槽113相连通用以收容所述第一端子1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端子槽1153之间还具有一第一间隔部11531,所述第一间隔部11531用以间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端子12,防止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端子12相互导通。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侧壁116与所述第一侧壁115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侧壁116在靠近所述插槽113的一侧沿纵长方向上设有一第二台阶部1161,所述第二台阶部1161用以向上挡止所述第二限位件15,防止所述第二限位件15向下掉落,所述第二台阶部1161的两侧朝所述插槽113的所述开口向上延伸有两个第二挡止部1162,两个所述第二挡止部1162用以挡止所述第二限位件15,防止所述第二限位件15朝所述插槽113的方向掉落。所述第二侧壁116还设有多个第二端子槽1163,所述第二端子槽1163由所述底面112向上凹设形成,所述第二端子槽1163位于所述第二台阶部1161的下方,且所述第二端子槽1163与所述插槽113相连通用以收容所述第二端子13。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端子槽1163之间还具有一第二间隔部11631,所述第二间隔部11631用以间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端子13,防止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端子13相互导通。

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端子12从上自下依次具有一第一接触部121、一第一连接部122、一第一固定部123及一第一焊接部124。所述第一固定部123固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1内,所述第一焊接部124由所述第一固定部123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且所述第一焊接部124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11外用以与所述电路板3焊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23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23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22设于所述第一端子槽1153内,且部分伸入所述插槽113。所述第一连接部122向上延伸且弯折形成所述第一接触部121,所述第一接触部121伸入所述插槽113用以与所述对接元件2对接;且所述第一接触部12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2、所述第一固定部123及所述第一焊接部124的厚度。多个所述第一端子12并排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端子槽1153内,且多个所述第一端子12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端子125及多个第一接地端子126,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25成对设置,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26位于相邻两对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25之间。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25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25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26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之间的距离。

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所述第二端子13从上自下依次具有一第二接触部131、一第二连接部132、一第二固定部133及一第二焊接部134。所述第二固定部133固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1内,所述第二焊接部134由所述第二固定部133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且所述第二焊接部134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11外用以与所述电路板3焊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32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33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二固定部133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32设于所述第二端子槽1163内,且部分伸入所述插槽113。所述第二连接部132向上延伸且弯折形成所述第二接触部131,所述第二接触部131伸入所述插槽113用以与所述对接元件2对接;且所述第二接触部13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32、所述第二固定部133及所述第二焊接部134的厚度。多个所述第二端子13并排设置设于所述第二端子槽1163内,且多个所述第二端子13包括多个第二信号端子135及多个第二接地端子136,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35成对设置,所述第二接地端子136位于相邻两对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35之间。相邻两个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35的所述第二连接部132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35的所述第二连接部132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136的所述第二连接部132之间的距离。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接触部121与所述第二接触部131相对设置于所述插槽113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接触部121与所述第二接触部131之间具有一第一最小间距d1。当所述对接元件2插入所述插槽113至最终位置时,所述第一接触部121与所述第二接触部131分别与所述对接元件2相抵接,从而实现信号传输。

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限位件14位于所述第一端子12的上方,用以对所述对接元件2进行限位。所述第一限位件14具有纵长的一第一导引部141,所述第一导引部141位于所述插槽113的所述开口处,且朝所述第一侧壁115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用以导引所述对接元件2插入所述插槽113。自所述第一导引部141的一侧向下延伸有多个第一抵持部142,多个所述第一抵持部142向下抵持所述第一台阶部1151,且多个所述第一抵持部142在靠近所述第一台阶部1151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一抵持部142限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15的内壁面及所述第一挡止部1152之间。多个第一限位部143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抵持部142之间,用以与所述对接元件2相配合。所述第一限位部143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25错开设置,防止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25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43接触而导致短路。所述第一限位部143具有一第一延伸部1431及一第一弯折部1432,所述所述第一延伸部14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引部141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1432,所述第一弯折部1432凸出于所述第一台阶部1151,且显露于所述插槽113,用以限位所述对接元件2。

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限位件15位于所述第二端子13的上方,用以对所述对接元件2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件15具有纵长的一第二导引部151,所述第二导引部151位于所述插槽113的所述开口处,且朝所述第二侧壁116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用以导引所述对接元件2插入所述插槽113。自所述第二导引部151的一侧向下延伸有多个第二抵持部152,多个所述第二抵持部152向下抵持所述第二台阶部1161,且多个所述第二抵持部152在靠近所述第二台阶部1161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二抵持部152限位于所述第二侧壁116及所述第二挡止部1162之间。多个第二限位部153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抵持部152之间,用以与所述对接元件2相配合。所述第二限位部153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35错开设置,防止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35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53接触而导致短路。所述第二限位部153具有一第二延伸部1531及一第二弯折部1532,所述所述第二延伸部153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引部151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1532,所述第二弯折部1532凸出于所述第二台阶部1161,且显露于所述插槽113,用以限位所述对接元件2。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弯折部1432与所述第二弯折部1532均具有弹性,用以共同限制所述对接元件2。所述第一弯折部1432与所述第二弯折部1532之间具有一第二最小间距d2,且所述第二最小间距d2大于所述第一最小间距d1。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固定件16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1内,且向下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11的所述底面112,用以与所述电路板3焊接,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固定于所述电路板3。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对接元件2为一电子卡,当然也可以是一对接连接器或其它对接元件2。所述对接元件2具有纵向的一插接部21及位于所述插接部21上方的一延展部22。所述插接部21与所述延展部22对应于所述插槽113分为三段,所述插接部21自所述插槽113的所述开口从上往下插入所述插槽113,且所述插接部21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厚度等于所述延展部22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厚度。所述插接部21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侧面211及一第二侧面212,且所述第一侧面211与所述第二侧面212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最小间距d1。所述第一侧面211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引部141设有一第一导引面2111,所述第一导引面2111用以与所述第一导引部141相配合导引所述对接元件2插入所述插槽113内。所述第一侧面211还设有多个第一导电片2112,所述第一导电片2112位于所述第一导引面2111的上方,用以与所述第一接触部121相接触。所述第二侧面212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引部151设有一第二导引面2121,所述第二导引面2121用以与所述第二导引部151相配合导引所述对接元件2插入所述插槽113内。所述第二侧面212还设有多个第二导电片2122,所述第二导电片2122位于所述第二导引面2121的上方,用以与所述第二接触部131相接触。所述延展部22位于所述插接部21的上方,且所述延展部22的相对两个侧面之间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最小间距d2。当所述对接元件2插入所述插槽113时,所述第一导电片2112与所述第一接触部121相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片2122与所述第二接触部131相接触,所述延展部22限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432与所述第二弯折部1532之间。

如图7所示,为所述电连接器1与所述对接元件2对接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1与所述对接元件2对接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余结构和连接关系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所述第一限位件14还设有一第一接地部144,所述第一接地部144与所述第一导引部141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接地部144包覆于所述第一侧壁115外用以与一金属外壳(未图示,下同)相接触,所述第二限位件15还设有一第二接地部154,所述第二接地部154与所述第二导引部151相连接,且所述第二接地部154包覆于所述第二侧壁116外用以与所述金属外壳相接触。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接地部144一端用以与所述第一限位件14相接触,另一端用以与所述金属外壳相接触,第二接地部154一端用以与所述第二限位件15相接触,另一端用以与所述金属外壳相接触,从而达到接地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第二最小间距d2大于所述第一最小间距d1,所述插接部21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厚度等于所述延展部22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厚度,且所述插接部21与所述第一接触部121及所述第二接触部131接触,所述延展部22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43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53之间。当所述对接元件2倾斜插入所述插槽113时,所述第一限位件14和所述第二限位件15可以对所述对接元件2进行限位,防止所述对接元件2过度倾斜,使所述插接部21与所述第一接触部121及所述第二接触部131稳定的接触,从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与所述对接元件2稳定的对接。当所述对接元件2竖直插入所述插槽113至最终位置时,在所述电连接器1与所述对接元件2受外力时,所述第一限位件14与所述第二限位件15可对所述延展部限位,防止所述对接元件2产生过度位移,使所述插接部21与所述第一接触部121及所述第二接触部131稳定的接触,从而提高了所述电连接器1的传输性能及所述电连接器1与所述对接元件2对接的稳定性。

(2)所述第一限位部143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25为错开设置,所述第二限位部153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35为错开设置;可以避免所述第一限位部143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25相接触,第二限位部153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35相接触,从而防止短路。

(3)所述第一接地部144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15上且与所述第一限位件14相连接用以与所述金属外壳相接触,所述第二接地部154设于所述第二侧壁116上且与所述第二限位件15相连接用以与所述金属外壳相接触,使所述第一限位件14及所述第二限位件15都能与所述金属外壳接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限位件14及所述第二限位件15接地,减少信号的干扰。

(4)所述第一侧壁115靠近所述插槽113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台阶部1151,所述第二侧壁116靠近所述插槽113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台阶部1161;所述第一台阶部1151可防止所述第一限位件14向下掉落,所述第二台阶部1161可防止所述第二限位件15向下掉落。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