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快速断路器的触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8814发布日期:2020-04-24 21:3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快速断路器的触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低压直流输配电设备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直流快速断路器的触头系统。



背景技术:

触头系统是断路器分、合闸动作的执行机构,需要具备可靠的分、合闸动作,足够的电动和热稳定性,良好的耐机械磨损和电磨损性能;直流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的峰值往往能达到上百千安,如果不能快速的分断短路电流,将电弧拉长,并进入灭弧室快速熄灭,电弧的存在则会严重烧蚀动静触点,甚至造成熔焊,对断路器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导致开断失败;断路器开断直流临界电流过小时,如果产生的电动力不足,将难以驱动电弧进入灭弧室,电弧始终在动静触头之间持续燃弧,也会导致动静触头烧蚀、熔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快速断路器的触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快速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包括静导电排、静触头组件、动导电排、动触头、软连接组件、固定排、回流排、螺旋引弧排组件和分闸弹簧组件,静导电排和螺旋引弧排组件分别位于动导电排上方的两侧,静触头组件通过螺栓锁紧在静导电排上,动触头通过销轴向上铰接固定于动导电排上使其可在静触头组件和螺旋引弧排组件之间摆动,动触头与动导电排连接部位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通过固定排压紧在动导电排上的软连接组件,螺旋引弧排组件的两侧均通过回流排与动导电排相连,分闸弹簧组件和动触头的下端球面副连接。

优选的,对于所述的直流快速断路器的触头系统,静触头组件由导电块、静触头银点和后引弧排焊接组成。

优选的,对于所述的直流快速断路器的触头系统,软连接组件包括呈三角分布的第一导电排、第二导电排和第三导电排,其中,第一导电排和第三导电排分别与第二导电排之间通过由多层铜编织叠加而成的软铜结构连接,软铜结构呈拱形,整个软连接组件呈m型,第一导电排、第二导电排和第三导电排上均设有台阶槽,软铜结构与各导电排的连接端均通过铜管压紧,铜管端面与台阶槽的底面之间采用钎焊固连,铜管与台阶槽的台阶处周沿的缝隙通过铜焊填充。

优选的,对于所述的直流快速断路器的触头系统,第一导电排和第三导电排上均设有使其便于与动触头联接的第一圆孔,第二导电排上设有使其便于与动导电排联接的第二圆孔。

优选的,对于所述的直流快速断路器的触头系统,螺旋引弧排组件包括沿静导电排的延长线方向设在静导电排对侧的前引弧排,前引弧排下端部的左右两侧连接有对称的左螺旋排和右螺旋排,左螺旋排和右螺旋排的外侧各焊接有第四导电排,第四导电排通过回流排与动导电排连接。

优选的,对于所述的直流快速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分闸弹簧组件包括球头顶杆、导筒、分闸弹簧、球头轴套和凹球面垫圈,导筒套在球头顶杆上,二者固定连接形成空心轴结构,分闸弹簧穿过球头顶杆压入导筒内,球头轴套的平面端穿过球头顶杆压入导筒内并将分闸弹簧压缩,球头轴套的球面端与凹球面垫圈联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静导电排、后引弧排、前引弧排、左螺旋排、右螺旋排、回流排和动导电排构成磁吹电流通路,断路器的故障电流在流经该电流通路时,产生的磁吹效果可对故障电流的电弧形成拉弧作用,使故障电流的电弧能够更快的进入灭弧室灭弧,达到快速分断的目的。

2、动触头和动导电排之间采用软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利用软连接的柔软性,利于动触头前、后转动灵活、无阻滞,并且此种联接方式可以减少导电搭接面,增加导电面积,减小回路电阻,利于导电性良好可靠。

3、软连接组件的铜编织与其各导电排之间采用台阶槽和铜管配合的方式压紧,在端面和周沿处均焊接固定,具有很好的连接可靠性。

4、动触头与分闸弹簧组件采用球面副连接,结构灵活,分闸弹簧通过球头轴套封在导筒内,形成封闭的防尘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软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静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旋引弧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分闸弹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直流快速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包括静导电排1、静触头组件5、动导电排2、动触头6、软连接组件3、固定排4、回流排8、螺旋引弧排组件7和分闸弹簧组件9,静导电排1和螺旋引弧排组件7分别位于动导电排2上方的两侧,静触头组件5通过螺栓锁紧在静导电排1上,动触头6通过销轴向上铰接固定于动导电排2上使其可在静触头组件5和螺旋引弧排组件7之间摆动,动触头6与动导电排2连接部位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通过固定排4压紧在动导电排2上的软连接组件3,螺旋引弧排组件7的两侧均通过回流排8与动导电排2相连,分闸弹簧组件9和动触头6的下端球面副连接。

该触头系统通过静导电排1、静触头组件5、螺旋引弧排组件7、回流排8和动导电排2构成断路器故障电路的磁吹电流通路。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静触头组件5由导电块51、静触头银点52和后引弧排53焊接组成。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软连接组件3包括呈三角分布的第一导电排31、第二导电排32和第三导电排33,其中,第一导电排31和第三导电排33分别与第二导电排32之间通过由多层铜编织叠加而成的软铜结构34连接,软铜结构34呈拱形,整个软连接组件3呈m型,第一导电排31、第二导电排32和第三导电排33上均设有台阶槽,软铜结构34与各导电排的连接端均通过铜管(图中未示出)压紧,铜管端面与台阶槽的底面之间采用钎焊固连,铜管与台阶槽的台阶处周沿的缝隙通过铜焊填充。

通过上述结构,动触头6和动导电排2之间采用软连接组件3进行连接,利用软连接的柔软性,利于动触头6前、后转动灵活、无阻滞,并且此种联接方式可以减少导电搭接面,增加导电面积,减小回路电阻,利于导电性良好可靠。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导电排31和第三导电排33上均设有使其便于与动触头6联接的第一圆孔(图中未示出),第二导电排32上设有使其便于与动导电排2联接的第二圆孔(图中未示出)。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螺旋引弧排组件7包括沿静导电排1的延长线方向设在静导电排1对侧的前引弧排71,前引弧排71下端部的左右两侧连接有对称的左螺旋排72和右螺旋排73,左螺旋排72和右螺旋排73的外侧各焊接有第四导电排74,第四导电排74通过回流排8与动导电排2连接。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分闸弹簧组件9包括球头顶杆91、导筒92、分闸弹簧93、球头轴套94和凹球面垫圈95,导筒92套在球头顶杆91上,二者固定连接形成空心轴结构,分闸弹簧93穿过球头顶杆91压入导筒92内,球头轴套94的平面端穿过球头顶杆91压入导筒92内并将分闸弹簧93压缩,球头轴套94的球面端与凹球面垫圈95联接。

分闸弹簧组件9是用于推动动触头6摆动的联动结构,动触头6与分闸弹簧组件9采用球面副连接,结构灵活,分闸弹簧93通过球头轴套94封在导筒92内,形成封闭的绝缘罩结构,能够保证高度的绝缘性。其中,分闸弹簧组件9和动触头6的球面副联接方式不排除:锥孔配球头或圆孔配球头或圆弧槽配球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