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池系统信号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1087发布日期:2020-07-21 12:37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汽车电池系统信号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电池系统信号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由于国家新能源政策的出台,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在汽车制造业中发展迅速。随着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的不断提高,整车装载的电量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对电池系统的管理更加严格,必须能够监控到单体电池的电压、温度、压力变化等信息以及电池系统的电流、温差等信息,从而真正了解电池的实时变化,确保行车安全。

当前,新能源汽车中用于电池监测的信号采集系统主要包括电池包、bms系统、pack(电池包)模组等。而电池包内线束,作为动力电池的信号传输、实现动力的有效输出,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由于现有的汽车电池信号采集线束都采用一根单股线测量一块电池单体的温度或电压的形式,使得拥有大量电池单体的电池包内线束繁杂,造成空间拥挤、加工不便且具有一定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池系统信号采集装置,用于电池包内以简化线束、节省空间、方便安装和检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系统信号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端子、接线端子、连接器以及若干条多并线,若干所述多并线的一端共用一个所述接线端子,另一端根据采集需求分为若干条子多并线,若干条所述子多并线根据不同的信号采集需求接有相应的采集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设于所述接线器内。所有所述多并线和所述子多并线都可根据实际需求单独布置长短,所述连接器连接bms系统,所述采集端子连接pack模组。

优选地,所述采集端子根据用途区分,可以是电压采集端子、温度采集端子、电压温度采集端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即本实用新型可以选用不同类型的采集端子,实现多功能采集。

优选地,所述电压采集端子包括第一金属固定片,所述第一金属固定片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向内弯折形成第一压线槽,所述第一压线槽压接所述子多并线,所述子多并线与所述第一金属固定片电连接,以采集电压数据。

优选地,所述温度采集端子包括第二金属固定片、第一热敏电阻,所述第二金属固定片的边缘设有第一插线筒,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封装于所述第一插线筒内,所述子多并线与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电连接,用以采集温度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线筒与所述第二金属固定片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热敏电阻通过环氧树脂灌注料封装于所述第一插线筒内。

优选地,所述电压温度采集端子包括第三金属固定片、第二热敏电阻,所述第三金属固定片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且在同一边缘设有第二插线筒;所述第二延伸部向内弯折形成第二压线槽,所述第二压线槽压接所述子多并线,所述子多并线与所述第三金属固定片电连接,以采集电压数据;所述第二热敏电阻封装于所述第二插线筒内,所述子多并线与所述第二热敏电阻电连接,用以采集温度数据。当选用电压温度采集端子时,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电压和温度的同时刻同地点采集。

优选地,所述第二热敏电阻通过环氧树脂灌注料封装于所述第二插线筒内。

其中,所述采集端子是黄铜端子、纯镍端子、铝端子、铜镀镍端子、spcc端子或镍端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多并线的绝缘层为聚氯乙烯绝缘层、聚乙烯绝缘层或铁氟龙绝缘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连接器为尼龙连接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巧妙运用多并线,使得信号采集线束不再凌乱杂多,且可以很贴合地安装于电池包内,对需要采集的密集的信号采集点提供有效的测试监控。

本实用新型创新性地采用多条多并线线排式结构,多并线与多并线之间间隔排列、无连接关系,可以不受限制地以接线端子为中心,独立分开采集不同平面内电池组采集点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创新性地采用多条多并线线排式结构,使得采集线束的加工过程简单化,便于安装和维修更换,从而实现加工自动化,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电池系统信号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采集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温度采集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温度采集端子部分结构的实物图。

其中,1-电压采集端子,2-电压温度采集端子,3-连接器,4-热敏电阻,5-环氧树脂灌注料,7-引脚,9-金属固定片,11-金属固定片,12-m型压线槽,31-插线筒,32-u型压线槽,33-m型压线槽,61-多并线,62-多并线,63-多并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系统信号采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采集端子、多并线61、多并线62、多并线63和接线端子,其中,三条多并线的右端间隔分开共接在一个接线端子上,接线端子插在一个连接器3内,连接器3连接bms系统。其中,多并线的条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使得信号采集线束整齐布局,且可以很贴合地安装于电池包内。

多并线61设有三条子多并线,这三条子多并线都分别接有一个电压采集端子1,如图1和图2所示,电压采集端子1包括第一金属固定片11,第一金属固定片11是平面t型,第一金属固定片11的t型顶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向内弯折形成第一u型压线槽。子多并线的一端从第一u型压线槽的两个卡块内穿过接触第一金属固定片,两个卡块继续向内弯折形成第一m型压线槽12,以压接子多并线的一端。第一m型压线槽12的两个卡块分别压住子多并线的外壳和内芯,使得子多并线与第一金属固定片电连接。电压采集端子1与pack模组的母排接触连接,以采集电压数据。其中,子多并线的条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电压采集端子1可以替换成其他采集端子,采集端子与pack模组的连接方式也将做出相应调整;子多并线不必都接同一类型的采集端子,以灵活适应不同布局的pack模组和采集需要。

多并线62连接有一个电压温度采集端子,如图4和图5所示,电压温度采集端子2包括第二金属固定片9,第二金属固定片9是长方形片状体,第二金属固定片9的一条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且在同一边缘设有插线筒31,插线筒31的开口朝向与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一致。其中插线筒31与第二金属固定片9通过焊接或其他方式连接。第二延伸部向内弯折形成第二u型压线槽32。

电压温度采集端子的接线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压温度采集端子2还包括热敏电阻4,热敏电阻4通过环氧树脂灌注料5封装于插线筒31内,起到良好的绝缘作用等。其中环氧树脂灌注料5可替换成其他材料,热敏电阻4可以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多并线62与多并线63都有两条子多并线,其中一条子多并线被分为两条分支,分别连接热敏电阻4的两根引脚7,以采集温度数据;另一条子多并线的一端穿过第二u型压线槽32的两个卡块,两个卡块向内弯折成第二m型压线槽33,第二m型压线槽33的两个卡块分别压住子多并线的外壳和内芯,使得子多并线与第二金属固定片9电连接,以采集电压数据。电压温度采集端子与pack模组的母排接触连接。其中,多并线连接的电压温度采集端子可以替换成其他采集端子。

在本实施例中,三条多并线与其子多并线的长短都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用于采集不同位置上的数据。且三条多并线可以不受限制地以连接器3为中心,独立分开采集不同平面内电池组采集点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采集端子根据材质区分,都是铜镀镍端子。多并线的绝缘层都为聚氯乙烯绝缘层。连接器3为尼龙连接器。其中,采集端子可以替换成黄铜端子、纯镍端子、铝端子、铜镀镍端子、spcc端子或镍端子等端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多并线的绝缘层可以替换成聚氯乙烯绝缘层、聚乙烯绝缘层或铁氟龙绝缘层等绝缘层中的一种或几种;连接器3可以替换成其他材质的连接器。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