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助力组件、连接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1413发布日期:2020-01-03 10:2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杠杆助力组件、连接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连接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杠杆助力组件、连接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内通过高压电缆连接各个高压电气模块的高压电传输接口(行业内称为高压大电流连接器)采用软件互锁检测方案,则可取消高压接插件中的低压信号端子,取消整车互锁检测用的低压线束与低压连接器,改为各个高压模块软件检测自身输入端高压大电流连接器高压端子两侧的电压,若高压大电流连接器断开,则软件检测电压为零,不允许整车高压上电;但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软件互锁检测方案的可靠性相比与硬件互锁检测方案低,连接器的锁扣设计为简易拆卸式,可以直接用手操作快速插拔,这导致非专业人员在无工具的情况下也能插拔连接器,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杠杆助力组件、连接器和车辆,以解决采用软件互锁检测方案时非专业人员随意插拔连接器有高压触电风险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杠杆助力组件,包括助力杠杆和锁扣;所述助力杠杆枢接于第二连接器壳体,施加外力正向或反向转动所述助力杠杆时,第一连接器壳体在所述助力杠杆的带动下与第二连接器壳体相插合或相分离;所述锁扣用于解锁或锁止所述助力杠杆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的相对转动;

所述助力杠杆上设有安装槽和用于避让拆装工具的第一操纵孔,所述锁扣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锁扣上设有第一卡接部和用于供所述拆装工具伸入并撬动所述锁扣的第二操纵孔,所述第二操纵孔与所述第一操纵孔对应;

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上设有第二卡接部,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二连接器壳体插合时,第二卡接部能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以限制所述助力杠杆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台,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容纳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并能通过抵接所述第一限位凸台而限制所述锁扣开锁的极限位置;和/或,所述锁扣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第六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槽容纳所述第六限位凸台,并能通过抵接所述第六限位凸台而限制所述锁扣开锁的极限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上设有第二限位凸台,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相应地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通过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凸台而限制所述锁扣闭锁的极限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上设有防误操作凸台和顶推凸台,所述助力杠杆上设有第三限位凸台;

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二连接器壳体未插合到位时,所述第三限位凸台平齐于所述防误操作凸台以限制所述锁扣闭锁;

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二连接器壳体插合到位时,第二卡接部顶起所述顶推凸台以使所述防误操作凸台错开所述第三限位凸台,所述锁扣能闭锁。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包括板体以及分别设于所述板体的一端的第一臂和位于所述第一臂两侧的第二臂,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间隔设置;

所述锁扣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台,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容纳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并能通过抵接所述第一限位凸台而限制所述锁扣开锁的极限位置;

所述锁扣上设有第二限位凸台,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相应地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通过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凸台而限制所述锁扣闭锁的极限位置;

所述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二操纵孔和所述第一卡接部设于所述板体上,所述第一限位凸台设于所述第二臂上,所述防误操作凸台和所述顶推凸台设于所述第一臂上。

进一步地,所述助力杠杆设有遮挡部,所述遮挡部覆盖锁止状态的所述锁扣的处于闭锁方向上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助力杠杆上设有第四限位凸台,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上设有第五限位凸台,所述第五限位凸台通过抵接所述第四限位凸台以限制所述助力杠杆反向转动的极限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助力杠杆上设有限位卡扣,所述助力杠杆转动时所述限位卡扣划过所述第五限位凸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壳体、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插接配合的第二连接器壳体和前述杠杆助力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前述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杠杆助力组件、连接器和车辆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锁扣安装于助力杠杆上的安装槽内,当第一连接器壳体与第二连接器壳体插合时,通过穿过第一操纵孔并伸入第二操纵孔的拆装工具撬动锁扣,即可使锁扣沿安装槽滑动以实现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的卡接与分离,从而完成闭锁与开锁的操作,提高锁扣的安装性,该助力杠杆通用于任意电压电流的连接器,也适用于高压大电流连接器,防止非专业人员违规操作带来安全隐患,尤其是避免由于软件互锁检测风险带来的高压触电危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除第一连接器壳体并正向旋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转动助力杠杆至锁止位置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5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5的锁扣闭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c-c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第一连接器壳体;101、第一导向柱;102、导向凸台;

2、第二连接器壳体;201、第二卡接部;202、枢转凸台;203、第二导向槽;204、第五限位凸台;205、第二槽口;

3、助力杠杆;301、第一导向槽;302、第一槽口;303、安装槽;304、第一操纵孔;305、枢接孔;306、第一限位槽;307、限位台阶;308、第三限位凸台;309、第四限位凸台;310、限位卡扣;311、减厚凹槽;312、遮挡部;

4、锁扣;41、板体;42、第一臂;43、第二臂;401、第一卡接部;402、第二操纵孔;403、第一限位凸台;404、第二限位凸台;405、防误操作凸台;406、顶推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及类似用语,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及类似用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和图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杠杆助力组件进行说明。杠杆助力组件,包括助力杠杆3和锁扣4;

助力杠杆3用于为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壳体1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提供插拔助力,其中,第一连接器壳体1可以为板端连接器壳体,第二连接器壳体2可以为线束端连接器壳体;

助力杠杆3枢接于第二连接器壳体2,施加外力正向或反向转动助力杠杆3时(结合图1和图2,助力杠杆3顺时针转动为正向转动,逆时针转动为反向转动),第一连接器壳体1在助力杠杆3的带动下与第二连接器壳体2相插合或相分离;

助力杠杆3上设有安装槽303和用于避让拆装工具的第一操纵孔304,锁扣4可滑动地设于安装槽303内;

锁扣4用于解锁或锁止助力杠杆3与第二连接器壳体2的相对转动;

锁扣4上设有第一卡接部401和用于供拆装工具伸入并撬动锁扣4的第二操纵孔402,第二操纵孔402与第一操纵孔304对应以使拆装工具能够穿过第一操纵孔304并伸入第二操纵孔402;

第二连接器壳体2上设有第二卡接部201,第一连接器壳体1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插合时,第二卡接部201能与第一卡接部401卡接以限制助力杠杆3转动。

插合时,正向转动助力杠杆3以带动第一连接器壳体1朝向第二连接器壳体2运动,直到第一连接器壳体1与第二连接器壳体2插合到位,此时助力杠杆3到达闭锁位置,通过穿过第一操纵孔304并伸入第二操作孔的拆装工具撬动锁扣4,使得第一卡接部401与第二卡接部201卡接,实现连接器的插合与锁止;分离时,通过拆装工具撬动锁扣4,使得第一卡接部401与第二卡接部201分离,可反向转动助力杠杆3以带动第一连接器壳体1背离第二连接器壳体2运动,实现连接器的解锁与分离。通过助力杠杆3增大施力力臂,极大地减小插合和分离连接器的操作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杠杆助力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锁扣4安装于助力杠杆3上的安装槽303内,当第一连接器壳体1与第二连接器壳体2插合时,通过穿过第一操纵孔304并伸入第二操纵孔402的拆装工具撬动锁扣4,即可使锁扣4沿安装槽303滑动以实现第一卡接部401与第二卡接部201的卡接与分离,从而完成闭锁与开锁的操作,提高锁扣4的安装性,该助力杠杆3通用于任意电压电流的连接器,也适用于高压大电流连接器,防止非专业人员违规操作带来安全隐患,尤其是避免由于软件互锁检测风险带来的高压触电危险。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第二连接器壳体2上设有枢转凸台202,助力杠杆3上设有枢接孔305,枢转凸台202装配于枢接孔305。施加外力使助力杠杆3的两侧外扩变形,使得枢接孔305正对枢转凸台202,再撤销外力,即可实现助力杠杆3与第二连接器壳体2的枢接,结构简单,方便拆卸、组装与维护。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3、图8和图9,第一卡接部401上设有卡凸,第二卡接部201上设有卡口,第一卡接部401与第二卡接部201卡接时,卡凸嵌于卡口内。

具体地,拆装工具可为一字螺丝刀或其他扁平工具。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和图6,第一连接器壳体1上设有第一导向柱101,助力杠杆3上设有第一导向槽301和第一槽口302,第一槽口302位于第一导向槽301的一端并用于供第一导向柱101进出第一导向槽301;第一导向柱101沿第一导向槽301滑动以相应地使第一连接器壳体1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相插合或相分离;

插合时,将第一导向柱101自第一槽口302滑入第一导向槽301,正向转动助力杠杆3以带动第一连接器壳体1朝向第二连接器壳体2运动,直到第一连接器壳体1与第二连接器壳体2插合到位,此时助力杠杆3到达闭锁位置;分离时,通过拆装工具撬动锁扣4,使得第一卡接部401与第二卡接部201分离,可反向转动助力杠杆3以带动第一连接器壳体1背离第二连接器壳体2运动,第一导向柱101沿第一导向槽301滑动,直至滑出第一槽口302,实现连接器的解锁与分离。通过第一导向槽301与第一导向柱101滑动配合,将助力杠杆相对于第二连接器壳体的转动转化为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二连接器壳体的相对滑动,增加操作稳定性。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杠杆助力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锁扣4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台403,安装槽303的槽壁上相应地设有第一限位槽306(请一并参阅图4、图6和图7),第一限位槽306容纳第一限位凸台403,并能通过抵接第一限位凸台403而限制锁扣4开锁的极限位置;或者,

锁扣4上设有第二限位槽,安装槽303的槽壁上相应地设有第六限位凸台(未图示,相当于第一限位凸台403和第一限位槽306交换位置后的结构),第二限位槽容纳第六限位凸台,并能通过抵接第六限位凸台而限制锁扣4开锁的极限位置。助力杠杆3与锁扣4组装后,当锁扣4相对于安装槽303拉出到最大行程处时,第一限位槽306的槽壁抵接第一限位凸台403,阻挡锁扣4继续移动,从而避免开锁时因用力过大而导致锁扣4自安装槽303脱出。

当然,也可同时在锁扣4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台和第二限位槽,安装槽303的槽壁上相应地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六限位凸台。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4、图5和图7,锁扣4上设有第二限位凸台404,安装槽303的槽壁上相应地设有限位台阶307,限位台阶307通过抵接第二限位凸台404而限制锁扣4闭锁的极限位置。当锁扣4达到闭锁最大行程时,限位台阶307与第二限位凸台404相抵,限制锁扣4继续运动,从而防止闭锁过程中用力过大导致锁扣4被顶出。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4、图5和图6,锁扣4上设有防误操作凸台405和顶推凸台406,助力杠杆3上设有第三限位凸台308;

第一连接器壳体1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未插合到位时,第三限位凸台308平齐于防误操作凸台405以限制锁扣4闭锁;

第一连接器壳体1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插合到位时,第二卡接部201顶起顶推凸台406以使防误操作凸台405错开第三限位凸台308,锁扣4能闭锁。

在连接器未插合到位的情况下,锁扣4上的防误操作凸台405被助力杠杆3上的第三限位凸台308挡住,无法用工具撬动锁扣4向闭锁方向运动。当连接器完全闭合,助力杠杆3到达完全闭锁位置时,锁扣4上的顶推凸台406被

第二连接器壳体2上第二卡接部201所顶起,锁扣4的顶推凸台406向上运动。由于顶推凸台406与防误操作凸台405连在一起,防误操作凸台405也向上运动,防误操作凸台405的下表面跨过第三限位凸台308的上表面,防误操作凸台405和第三限位凸台308不再互相阻挡,从而可以推动锁扣4向闭锁方向运动。保证连接器在完全插合到位的情况下才能推动锁扣4闭锁,防止连接器未插合到位,助力杠杆3未达到预定闭锁位置时,锁扣4被误操作闭锁,操作人员未识别出锁扣4闭锁,从而导致闭锁失效。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4至和图9,锁扣4包括板体41以及分别设于板体41的一端的第一臂42和位于第一臂42两侧的第二臂43,第一臂42与第二臂43间隔设置;

第二限位凸台404、第二操纵孔402和第一卡接部401设于板体41上,第一限位凸台403设于第二臂43上,防误操作凸台405和顶推凸台406设于第一臂42上。

锁扣4的板体41区域具有更高的强度,第一臂42和第二臂43区域具有更高的变形性,将第二限位凸台404、第二操纵孔402和第一卡接部401设于板体41上,有利于保证结构稳定性,将第一限位凸台403设于第二臂43上,方便装配锁扣4时,第二臂43变形使得第一限位凸起滑入第一限位槽306,将防误操作凸台405和顶推凸台406设于第一臂42上,方便第二卡接部201推动顶推凸台406时,第一臂42变形使得防误操作凸台405跨过第三限位凸台308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6,助力杠杆3设有遮挡部312,遮挡部312覆盖锁止状态的锁扣4的处于闭锁方向上的端部。将锁扣4隐藏在助力杠杆3内,锁扣4只能通过第一操纵孔304和第二操纵孔402提供的唯一空间进行解锁,无法从其他方向触碰锁扣4达到解锁目的,防止非专业人员的试探性操作导致锁扣4退出(如用指甲顶出锁扣4)。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助力杠杆3上设有第四限位凸台309,第二连接器壳体2上设有第五限位凸台204,第五限位凸台204通过抵接第四限位凸台309以限制助力杠杆3反向转动的极限位置。连接器闭锁操作的初始位置(或开锁操作的终点位置)时,第四限位凸台309与第五限位凸台204相抵,助力杠杆3无法继续反向运动,防止助力杠杆3反向过度运动。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助力杠杆3上设有限位卡扣310,助力杠杆3转动时限位卡扣310划过第五限位凸台204以产生顿挫感,提升操作手感,方便操作人员识别助力杠杆3是否达到闭锁初始状态的位置。

具体地,助力杠杆3和锁扣4为塑料件,绝缘且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方便助力杠杆3与第二连接器壳体2或锁扣4可拆卸连接,也方便锁扣4锁止或解锁。

优选地,助力杠杆3与锁扣4使用尼龙材料(如pa66)制成,尼龙材料在耐高温、耐低温以及结构强度都有较为优异的性能,且价格适中。为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阻燃性能,可以增加其它辅助添加剂,如玻璃纤维。

具体地,第一连接器壳体1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的材质无特殊要求,可以使用与助力杠杆3与锁扣4相同的尼龙材料,或者为提高连接器壳体的机械强度,可以使用金属材料,如锌合金或者铝合金。

进一步地,助力杠杆3的用于连接第二连接器壳体2的连接臂上设有减厚凹槽311,减厚凹槽311用于使连接臂的厚度均匀。由于塑料制成的助力杠杆3的设计壁厚不均匀,将导致助力杠杆3脱模后缩水,尺寸变形,结构强度变弱。所以在助力杠杆3的连接部的壁厚不均匀处增加减厚凹槽311,掏空厚壁,保证各处壁厚相近,避免缩水变形。

请一并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壳体1、与第一连接器壳体1插接配合的第二连接器壳体2以及前述任一实施例述及的杠杆助力组件,使用时,第一连接器壳体1插接于第二连接器壳体2内。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第一连接器壳体1或第二连接器壳体2上设有第二导向槽203,第二连接器壳体2或第一连接器壳体1上相应地设有导向凸台102(图上未示出在第一连接器壳体1设第二导向槽,在第二连接器壳体2上设导向凸台的方案),第二导向槽203一端设有供导向凸台102进出的第二槽口205,插拔第一连接器壳体1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时导向凸台102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槽203。通过导向凸台102和第二导向槽203的导向作用,保证第一连接器壳体1与第二连接器壳体2的插拔方向的稳定性,避免助力杠杆3转动增大第一连接器壳体1与第二连接器壳体2之间插拔时的摩擦阻力。

类似地(未图示),也可同时第一连接器壳体1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上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二连接器壳体2和第一连接器壳体1上相应地设有导向凸台,第一连接器壳体1或第二连接器壳体2上的第二导向槽203的一端相应地设有供第二连接器壳体2或第一连接器壳体1上的导向凸台进出的第二槽口,插拔第一连接器壳体1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时导向凸台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槽20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车辆,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述及的连接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