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0961发布日期:2020-05-26 17:5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器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可变形可弯曲的显示装置,柔性显示器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实现显示,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发光效率高、对比度高、功耗低、柔韧性好、可折叠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关注。

现有技术中的柔性显示模组主要包括基板和依次叠加于基板上的oled模块、偏光片、触控面板、保护膜等功能材料。由于柔性显示模组的各层厚度较薄,为了便于设置和装配,柔性显示模组的屏体下方一般设置有支撑膜,并利用支撑膜对柔性显示模组进行支撑,防止其发生翘曲等现象。同时,柔性显示器的邦定端等部分可以伸出并翻折贴附至屏体背面的区域,以达到全面显示效果和侧边显示效果。

然而,由于柔性显示器的支撑膜一般具有较大的弹性,会使柔性显示器在弯折时产生较大的应力,影响弯折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具有较好的弯折性能。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单元,柔性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体和层叠设置的支撑层,柔性显示单元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弯折部,第二延伸部上具有显示区,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的端部之间通过弯折部连接,支撑层在弯折部具有开口,柔性显示单元利用开口减少弯折部的反弹应力。

可选的,开口横贯弯折部。

可选的,开口有多个,多个开口在弯折部的宽度方向上间隔排列。

可选的,开口具有圆弧状边缘。

可选的,弯折部设置有胶层。

可选的,胶层覆盖弯折部的位于开口之外的其它部位的表面。

可选的,胶层涂覆在显示屏体的位于开口之外的其它部位的表面;或者,

胶层为弯折部在去除支撑层后所留下的粘接剂所形成。

可选的,胶层的厚度在20-40μm之间。

可选的,胶层设置在开口的边缘。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柔性显示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柔性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体和层叠设置的支撑层,柔性显示单元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可弯折的弯折部,第二延伸部上具有显示区,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的端部之间通过弯折部连接,支撑层在弯折部具有开口,而柔性显示单元利用开口减少弯折部的反弹应力。这样弯折部的弹性应力较小,更加容易弯曲,从而有利于让柔性显示单元实现良好的弯折功能和弯折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单元中一种弯折部的展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单元中另一种弯折部的展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单元中又一种弯折部的展开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柔性显示单元的应力集中点的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延伸部;

2-第二延伸部;

3-弯折部;

11、21、31-显示屏体;

12、22、32-支撑层;

33-开口;

34-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显示器已经逐渐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例如是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等。为了达到全面显示效果和侧边显示效果,柔性显示器的邦定端或者是其它部位通常会伸出屏体的边缘并翻折至屏体背面,通过将柔性显示器的邦定端等部位邦定在屏体背面,可以使柔性显示器的正面及侧面具有显示区域,从而达到全面显示及侧面显示效果。

其中,柔性显示器中的屏体具有较薄的厚度,例如屏体的整体厚度会在0.03mm左右。为了支撑较薄的屏体,在屏体下方一般设置有支撑层或支撑膜对屏体进行支撑。通常的,支撑膜的厚度会大于屏体的厚度。这样支撑膜能够起到支撑和保护屏体,避免屏体出现翘曲、褶皱等现象。

然而,由于支撑膜具有一定的厚度及弹性,在柔性显示器的邦定端等部位翻折至屏体背面时,支撑膜自身在弯折状态下会产生一定的弯曲应力,影响到柔性显示器的翻折效果和翻折状态下的固定。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能够防止支撑膜弯折时的弯曲应力,对柔性显示器的弯折造成不利影响。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体31和层叠设置的支撑层32,柔性显示单元包括第一延伸部1、第二延伸部2和可弯折的弯折部3,第二延伸部2上具有显示区,第一延伸部1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2的端部之间通过弯折部3连接,支撑层32在弯折部3具有开口,柔性显示单元利用开口减少弯折部的反弹应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单元,主要由显示屏体和支撑层依次层叠构成。其中,显示屏体可以包括基板和依次叠加于基板上的oled模块、偏光片、触控面板等不同结构,其主要功能为进行画面的显示。而支撑层作为用于支撑和保护显示屏体的结构,其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够有效支撑显示屏体。其中,支撑层可以为膜层状结构,且厚度可以在0.075-0.125mm之间。支撑层的材料具体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层或者聚酰亚胺(polyimide,pi)层等。

为了实现柔性显示单元的可弯折以及全面或侧边显示功能,柔性显示单元可以由第一延伸部1、第二延伸部2以及弯折部3构成,其中,弯折部3连接在第一延伸部1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2的端部之间,从而让第一延伸部1、第二延伸部2以及弯折部3相互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弯折部3为可弯折的结构,因而依靠弯折部3连接的第一延伸部1和第二延伸部2之间可相对弯折。其中,第二延伸部2具有显示区,可以进行画面的显示等功能。通过第一延伸部1相对于第二延伸部2的弯折,可以让第一延伸部1翻折到第二延伸部2的背面等区域,从而可以扩大第二延伸部2上显示区的占比面积,让第二延伸部2的整个区域均为显示区进行显示。

其中,第一延伸部1和第二延伸部2均为由显示屏体和支撑层层叠而形成的结构,例如第一延伸部1包括显示屏体11和支撑层12,而第二延伸部2包括显示屏体21和支撑层22。而弯折部3并不是完全由显示屏体和支撑层层叠而形成的多层结构,也就是说,弯折部3的该部分区域并未被支撑层32所覆盖,而是仅包括显示屏体31的单层结构。这样,支撑层32在弯折部3的该部分区域被去除而形成了开口,一方面,其厚度得到了有效减小,另一方面,该部分区域不再受到支撑层32的弹性应力影响。因而在弯折时,弯折部3整体受到支撑层32的应力也会减小,更加容易弯曲,从而有利于让柔性显示单元减小弯折部的反弹应力,实现良好的弯折功能和弯折效果。

其中,柔性显示单元中,由于支撑层32在弯折部3所对应的部位具有开口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形状及结构。例如,开口所覆盖的区域可以占据整个弯折部3,也可以仅占据弯折部3的局部部位。而当开口占据弯折部3的局部部位时,该开口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且多个开口之间互不连通。以下对于支撑层32在弯折部3处所形成的开口的具体结构及形状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单元中一种弯折部的展开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柔性显示单元显示屏体31在对应弯折部3的区域并未覆盖支撑层32,因而形成的开口33横贯弯折部3。

具体的,图2中是将弯折部3展开成平整的区域,以显示开口33相对于整个弯折部3的位置和大小。其中,开口33所在的区域内仅具有显示屏体31,而并没有支撑层32,因此弯折部3在开口33内的部分形成了只包括显示屏体31的单层结构。而开口33横贯弯折部3,也就是说,开口33将弯折部3划分为了两部分,这两部分之间仅通过显示屏体31相连,而这两部分再分别和第一延伸部1或者是第二延伸部2连接。此时,由于弯折部3的与第一延伸部1连接的部分,以及与第二延伸部2连接的部分之间仅通过显示屏体31连接,而并未通过厚度较厚,不易弯折的支撑层32连接,所以弯折部3在开口33的部分较易进行弯折,能够让柔性显示单元实现较好的弯折功能和弯折效果。

当开口33横向贯穿弯折部3时,开口33可以具有不同的覆盖范围。例如,可选的,开口33的覆盖范围大小可以小于弯折部3自身的面积大小,这样开口33虽然横贯了弯折部3,但在沿弯折部3的长度方向(即第一延伸部1和第二延伸部2之间连线的方向)的尺寸要小于弯折部3在该方向上的尺寸。这样开口33的覆盖范围较小,在让弯折部3自身较易弯折的同时,也能够避免未覆盖支撑层32的显示屏体31的面积过大,而造成显示屏体31结构过于薄弱,容易撕裂的现象。

或者,由于柔性显示单元中,第二延伸部2可以通过弯折部3的弯折而翻折至第一延伸部1的背面,因而弯折部3在弯折后并不需要承受较大的作用力。此时,也可以让开口33覆盖整个弯折部3,而第一延伸部1和第二延伸部2被弯折部3所连接,所以第一延伸部1和第二延伸部2之间的显示屏体31均未覆盖支撑层32。此时,整个弯折部3均能够较为容易的弯折,而不会产生过大的弯折应力,使得弯曲更加容易,同时弯折效果更好。

当柔性显示单元中的弯折部3上设置有开口33,且开口33横贯整个弯折部3时,由于开口33相当于将弯折部3上的支撑层32横向切断,因而弯折部3具有更好的易弯折性,不会在弯折时产生较大的弯折应力,柔性显示单元具有更好的弯折效果。

而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柔性显示单元的弯折部3中,支撑层32可以并未完全横向切断,而是保留有一定的连接结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单元中另一种弯折部的展开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弯折部3具有至少两个开口33,这些开口33在弯折部3的宽度方向上间隔排列,而位于开口33内的显示屏体31上未覆盖支撑层32。

具体的,该实施方式中,柔性显示单元的整体结构和前述实施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和前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层32上的开口33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多个不同开口33之间间隔排布。此时,由于开口33的存在,支撑层32在弯折部3的部分会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缺口或空窗,而弯折部3的显示屏体31仍然保持连续不间断设置。

这样相邻开口33之间的显示屏体31上仍会保留有支撑层32,因而弯折部3上的支撑层32并不会完全切断,而是通过相邻两个开口33之间的部分进行连接。由于在开口33内没有支撑层32,所以弯折部3整体的反弹应力和弯折应力仍然可以减小,且余留在相邻两个开口33之间的支撑层32仍然能够对弯折部3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弯折部3出现撕裂的现象。

其中,开口33为多个时,单个开口的数量、形状和大小均可以根据柔性显示单元的大小、厚度以及其它参数进行相应设置,此处不加以限制。

为了使柔性显示单元在各个方向上均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多个开口33可以均匀且等间隔的设置在弯折部3上,这样不会因为开口33的排列的疏密度不同,而造成弯折部3上出现易被撕裂的结构薄弱区域,提高了柔性显示单元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可以让多个开口33呈单排排列,而多个开口33沿弯折部3的宽度方向(即垂直于第一延伸部1和第二延伸部2连线的方向)间隔排布。或者,也可以让多个开口33呈阵列式排列,以减小弯折部3的反弹应力和弯折应力。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可以让单个开口33的形状为矩形。这样开口33的形状较为规则,相邻开口33之间的间距也较易控制。此外,开口33的形状也可以为平行四边形等其它形状,此处不加以限制。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单元中又一种弯折部的展开示意图。如图4所示,而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式,可以让开口33具有圆弧形的边缘。此时,开口33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长圆孔的形状。开口33的边缘为圆弧形,这样开口33的各方向边缘之间为圆弧过渡,不会存在锐利的棱边或者尖角,可以有效避免结构中的应力集中于棱边或尖角位置,而造成弯折部3由棱边或尖角处撕裂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中,开口33的形状可以为椭圆形或者长圆孔形状,且椭圆的长轴方向或者是长圆孔的长度方向可以沿着第一延伸部1和第二延伸部2连线的方向。这样弯折部3上的应力会积聚在椭圆的长轴端,而椭圆的短轴方向的应力较少,能够有效避免弯折部3产生横向撕裂。

此外,开口33也可以为其它边缘具有圆弧的不同形状,此处不加以限制。

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体和层叠设置的支撑层,柔性显示单元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可弯折的弯折部,第二延伸部上具有显示区,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的端部之间通过弯折部连接,支撑层在弯折部具有开口,从而可让柔性显示单元利用开口减小弯折部的反弹应力。这样弯折部整体受到支撑层的弹性应力较小,更加容易弯曲,从而有利于让柔性显示单元实现良好的弯折功能和弯折效果。

实施例二

当柔性显示单元中的支撑层32在对应弯折部3的区域具有开口33时,由于柔性显示单元弯折时自身会具有一定应力,如果应力集中在某一区域,可能会由于应力过于集中而对显示屏体31或者是与柔性显示单元连接的线路造成损坏或者其他影响。因而为了避免外界作用力和冲击的影响,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对显示屏体31或者线路进行保护。具体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柔性显示单元的应力集中点的位置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柔性显示单元的应力集中点位于a处,为了缓解a处的应力集中现象,本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单元,包括和前述实施例一类似的整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弯折部3上设置有胶层34。

具体的,胶层34可以由粘接剂所形成,例如是粘接剂可以为胶水,并通过胶水的粘合作用将其设置在弯折部3上,从而在弯折部3上形成一层胶层34。由于相比支撑层32而言,粘接剂所形成的胶层34可以具有较小的厚度及硬度,同时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胶层34能够有效的代替支撑层32来保护显示屏体31的表面,同时能够具有较好的避免应力集中的效果。

这样让弯折部3上设置胶层34,可以避免显示屏体31直接裸露在外侧,减少了应力集中现象,对显示屏体31以及柔性显示单元的线路都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且由于胶层34自身的厚度、硬度均较小,因而不会形成较大的反弹应力和弯折应力,保证了柔性显示单元具有较好的弯折性能。

其中,胶层34也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设置方式和设置位置,以下进行具体详细说明。

在一种可选的胶层设置方式中,可以让胶层34覆盖弯折部3的位于开口33之外的其它部位表面。这样,因支撑层32被去除而裸露在外的显示屏体31外表面可以被胶层34整体覆盖,并得到胶层34的保护。

其中,当胶层34覆盖弯折部3中开口33之外的部位时,胶层34的厚度可以较为均匀,从而在显示屏体31的外侧形成较为均匀的保护层,并能够有效减少应力集中现象。

具体的,胶层34的厚度可以小于支撑层32的厚度,这样在柔性显示单元进行弯折时,胶层34的结构对于弯折部3的弯折影响较小,能够让柔性显示单元具有较好的弯折性能。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胶层34的厚度可以在20μm-40μm之间。这样胶层34具有较薄的厚度,便于实现柔性显示单元的弯折,同时也能够对显示屏体31和线路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中,胶层34的厚度可以保持在30μm左右。

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单元的第二延伸部2会通过弯折部3的弯折而翻折至第一延伸部1的背面,此时,弯折部3的一面会面向第一延伸部1以及第二延伸部2,该面为弯折部3的背面;而弯折部3的另一面会背离第一延伸部1和第二延伸部2,该面为弯折部3的正面。其中,因为支撑层32一般会位于弯折部3的背面,所以相应的胶层34也可以设置在弯折部3的背面。

而在弯折部3中未开口33之外的部位表面形成胶层34时,也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具体形成方式。例如,可选的,可以将胶层34涂覆在显示屏体31的位于开口33之外的其它部位的表面。

此时,柔性显示单元的弯折部3上可以通过刀模或者是激光刻蚀等方式去除位于弯折部3上的部分或者全部支撑层32,然后再将胶层34涂覆在显示屏体31的表面。

由于柔性显示单元中,支撑层32和显示屏体31之间一般通过粘接剂粘接在一起,所以在另一种可选的方式中,也可以不在显示屏体31表面涂覆胶层34,而是让胶层34为弯折部3在去除支撑层32后所留下的粘接剂所形成。

具体的,当显示屏体31和支撑层32之间通过粘接剂连接时,粘接剂会在显示屏体31和支撑层32之间形成一层粘接层。其中,粘接层可以是由流体性质的粘接剂形成,通过将粘接剂均匀的涂覆在显示屏体31和支撑层32之间,从而形成粘接层,该粘接层可以将显示屏体31和支撑层32粘接固定在一起。

而当去除支撑层32时,可以仅将弯折部3上的部分或全部支撑层32去除,而保留原先位于支撑层32和显示屏体31之间的粘接层,这样,保留下来的粘接层即可作为显示屏体31外表面所覆盖的胶层34而使用。这样胶层34同样能够保护显示屏体31和线路,同时对柔性显示单元的弯折效果影响较小。

具体的,构成胶层34的粘接剂可以为压敏胶、光学胶(opticallyclearadhesive,oca)或者其它常用的粘接剂等,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在另一种设置方式中,胶层34也可以设置在弯折部3的正面,此时胶层34同样可以对显示屏体31和线路起到保护和缓冲的作用,当胶层34设置在弯折部3的正面时,胶层34可以覆盖弯折部3的部分或者全部区域,而不局限于未覆盖支撑层32的部位。

此时,胶层34可以采用涂覆的方式设置在弯折部3的正面,也就是显示屏体31的背离支撑层32的一面上。具体的,胶层34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粘接剂构成。

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体和层叠设置的支撑层,柔性显示单元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弯折部,第二延伸部上具有显示区,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的端部之间通过弯折部连接,支撑层在弯折部具有开口,以使柔性显示单元通过开口减少弯折部的反弹应力;其中,弯折部设置有胶层。这样在柔性显示单元具有较好弯折性能的同时,减少了应力集中现象,对显示屏体以及柔性显示单元的线路都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实施例三

当在弯折部3上设置胶层34时,胶层34也可以具有其它设置位置。例如,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一种可选的设置方式中,柔性显示单元的支撑层32在弯折部3具有开口33,而胶层34设置在开口33的边缘。

此时,胶层34并未覆盖整个开口33,也就是显示屏体31的所有裸露部位,而是仅设置在开口33的边缘部位。此时,胶层34的设置部位同样会靠近支撑层32的边缘区域,当柔性显示单元发生弯折时,胶层34可以包围在支撑层32的边缘,从而对弯折部3的开口33(即显示屏体31的裸露部分)形成保护,避免支撑层32的边缘对显示屏体31或者是线路造成划伤。

具体的,在设置胶层34时,由于胶层34仅设置在弯折部3的开口33的边缘位置,所以相应的,可以通过点胶等方式设置胶层34。这样胶层34在设置时具有较高的位置精确度。

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体和层叠的支撑层,柔性显示单元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可弯折的弯折部,第二延伸部上具有显示区,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的端部之间通过弯折部连接,支撑层在弯折部具有开口,以使柔性显示单元通过开口减少弯折部的反弹应力;其中,弯折部设置有胶层,且胶层设置在开口的边缘。这样在柔性显示单元具有较好弯折性能的同时,减少了应力集中现象,对显示屏体以及柔性显示单元的线路都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也能够避免显示屏体被支撑层边缘划伤。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柔性显示单元。具体的,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可以包括外壳、光源、柔性显示单元和驱动芯片,光源和柔性显示单元均设置在外壳内,通过光源为柔性显示单元提供光线,柔性显示单元与驱动芯片电连接,驱动芯片为柔性显示单元提供电信号,从而使柔性显示单元可以正常显示画面。其中,柔性显示单元的结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均已在前述实施例一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至少包括液晶显示装置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例如该显示画面的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本实施例中,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包括柔性显示单元,柔性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体和层叠设置的支撑层,柔性显示单元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可弯折的弯折部,第二延伸部上具有显示区,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的端部之间通过弯折部连接,支撑层在弯折部具有开口,以使柔性显示单元通过开口减少弯折部的反弹应力。这样弯折部整体受到支撑层的弹性应力较小,更加容易弯曲,从而有利于让柔性显示单元实现良好的弯折功能和弯折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