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舰载发动机用耐海洋轻型电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5499发布日期:2020-11-13 12:4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舰载发动机用耐海洋轻型电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海洋电缆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舰载发动机用耐海洋轻型电缆结构。



背景技术:

海军产品,尤其是为舰载机配套的产品,其海洋使用环境腐蚀性较为严酷。普通的发动机电缆产品所采用电连接器为通用系列产品,难以满足耐酸性大气、酸性盐雾及霉菌等耐腐蚀性能指标要求。当夹带着海盐粒子盐雾沉降在暴露的金属表面上时,由于海盐(特别是nacl和mgcl2)很容易吸水潮解,易在金属表面形成微电池和宏观电池增加腐蚀的活性,破坏金属表面的钝化膜,促使形成孔蚀和缝隙腐蚀,一旦出现腐蚀更会加速腐蚀效应。

另外,微生物恶化作用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海洋环境下长久的高湿高温状态,对于霉菌的滋生具有促进加速的作用,霉菌侵蚀更为严重。霉菌能分解材料作为它们自己的养分,导致物理性能的恶化;此外,霉菌侵蚀会进一步导致电性能降低,从而影响产品的性能。

酸性大气主要由于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以及氮氢化合物等排放到大气中,然后与大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酸性大气,同样对连接器外壳及表面涂覆有着严酷的侵蚀作用。

在飞机作战面对越来越复杂电子战、雷击、核爆电磁辐射等复杂强辐射电磁环境时,带来了很多屏蔽及电磁防护方面的隐患。电缆线束电气线缆互联系统的主体,发动机上发生的各种类型电磁干扰中有很多是通过线缆间电磁耦合产生的,还有所受周围电子系统复杂的电磁环境干扰,因此电缆的电磁兼容设计尤为关键。

目前,为飞机配套的设备对重量控制的要求很严苛,飞机轻量化带来的低油耗、高运力以及绿色经济效益等优势,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会非常可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电缆在海洋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的抗干扰、轻量化的舰载发动机用耐海洋轻型电缆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舰载发动机用耐海洋轻型电缆结构,该电缆结构包括导线、聚四氟乙烯薄膜、防波套、热缩套管、模缩套和尾部附件,所述导线为屏蔽导线,且采用双绞线或三绞线,所述导线的外部由内向外依次设有聚四氟乙烯薄膜、防波套和热缩套管,在尾部附件尾端外吹缩模缩套,且模缩套与热缩套管在结合处重叠连接,在结合处内涂cs-1125热熔胶,并且在导线集束分叉处的热缩套管搭接处内涂cs-1125热熔胶,保证电缆整体密封性,防波套与尾部附件尾端360°搭接并采用导线线芯将防波套捆扎固定,使导线屏蔽层与连接器壳体更加紧密连接,提高产品抗干扰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的分叉处采用搭接捆焊式屏蔽处理,搭接长度不小于40mm,导线屏蔽层进行接点或接地处理,将单个或者多个导线屏蔽层引出,接至接点或连接器壳体,将屏蔽层的感应电流通过接地安全释放,提高电缆抗电磁干扰能力,且接地的导线选择匹配接点或连接器壳体的最大线径导线。

进一步地,所述尾部附件采用屏蔽式尾部附件。

进一步地,所述热缩套管为可耐200℃的非金属材料制成的耐高温热缩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尾部附件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防波套采用轻型防波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具有耐高温、耐振动、耐海洋环境、电磁屏蔽和重量轻等特点,适用于航空发动机上信号器、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线路连接,使电缆可以在海洋和复杂电磁环境下长期工作,且重量减轻,给飞机带来更低油耗和更高动力的优势。

(1)本实用新型导线最外层热缩套管为非金属材料,在gjb150.10a-2009中2类菌种+短柄帚霉环境下进行28天试验,外观耐霉等级优于或等于1级,功能、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2)为达到发动机电缆的电磁防护效果,导线采用屏蔽导线,且选用双绞线或三绞线,使导线的总屏蔽率达到95%以上,避免了信号间的串扰,并且在导线外套轻型防波套的双屏蔽设计,特征屏蔽效能可达到81db/米以上,对干扰信号进行二次衰减,达到最优的电磁兼容性能。

为使电缆提高整体屏蔽效果,电缆尾部附件均采用屏蔽式尾部附件,通过防波套与尾部附件360°搭接并采用导线线芯将防波套捆扎固定,使导线屏蔽层与连接器壳体更加紧密连接,提高产品抗干扰能力。

导线分叉处采用搭接捆焊式屏蔽处理,搭接长度不小于40mm,该处理方式可靠性高,屏蔽连续性强。导线屏蔽层进行接点或接地处理。将单个或者多个导线屏蔽层引出,接至接点或连接器壳体,将屏蔽层的感应电流通过接地安全释放,提高电缆抗电磁干扰能力。

(3)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尾部附件选用钛合金材料,约比通用系列连接器减重约50%;防波套选用轻型防波套,约比传统防波套减重约3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线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线;2-聚四氟乙烯薄膜;3-防波套;4-热缩套管;5-模缩套;6-尾部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2,一种舰载发动机用耐海洋轻型电缆结构,该电缆结构包括导线1、聚四氟乙烯薄膜2、防波套3、热缩套管4、模缩套5和尾部附件6,所述导线1为屏蔽导线,且采用双绞线或三绞线,所述导线1的外部由内向外依次设有聚四氟乙烯薄膜2、防波套3和热缩套管4,在尾部附件6尾端外吹缩模缩套5,且模缩套5与热缩套管4在结合处重叠连接,在结合处内涂cs-1125热熔胶,保证电缆整体密封性,防波套3与尾部附件6尾端360°搭接并采用导线线芯将防波套3捆扎固定,使导线屏蔽层与连接器壳体更加紧密连接,提高产品抗干扰能力。

所述导线1的分叉处采用搭接捆焊式屏蔽处理,搭接长度不小于40mm,导线屏蔽层进行接点或接地处理,将单个或者多个导线屏蔽层引出,接至接点或连接器壳体,将屏蔽层的感应电流通过接地安全释放,提高电缆抗电磁干扰能力,且接地的导线1选择在匹配接点或连接器壳体的最大线径导线。

所述尾部附件6采用屏蔽式尾部附件。

所述热缩套管4为可耐200℃的非金属材料制成的耐高温热缩套管。

所述尾部附件6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防波套3采用轻型防波套。

本实用新型导线最外层热缩套管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在gjb150.10a-2009中2类菌种+短柄帚霉环境下进行28天试验,外观耐霉等级优于或等于1级,功能、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为达到发动机电缆的电磁防护效果,导线采用屏蔽导线,且选用双绞线或三绞线,使导线的总屏蔽率达到95%以上,避免了信号间的串扰,并且在导线外套轻型防波套的双屏蔽设计,特征屏蔽效能可达到81db/米以上,对干扰信号进行二次衰减,达到最优的电磁兼容性能。

为使电缆提高整体屏蔽效果,电缆尾部附件均采用屏蔽式尾部附件,通过防波套与尾部附件360°搭接使导线屏蔽层与连接器壳体更加紧密连接,提高产品抗干扰能力。

导线分叉处采用搭接捆焊式屏蔽处理,搭接长度不小于40mm,该处理方式可靠性高,屏蔽连续性强。导线屏蔽层进行接点或接地处理。将单个或者多个导线屏蔽层引出,接至接点或连接器壳体,将屏蔽层的感应电流通过接地安全释放,提高电缆抗电磁干扰能力。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尾部附件选用钛合金材料,约比通用系列连接器减重约50%;防波套选用轻型防波套,约比传统防波套减重约30%。

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具有耐海洋严苛环境能力的同时,保证电缆电磁屏蔽性能,尽量减轻电缆重量,适用于航空发动机上信号器、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线路连接,使电缆可以在海洋和复杂电磁环境下长期工作,且重量减轻,给飞机带来更低油耗和更高动力等优势。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