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压直角弯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2495发布日期:2020-05-26 18:0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耐压直角弯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涉及通讯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耐压直角弯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弯头连接器结构往往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接头部01和第二接头部02,其中在第一接头部01内部设置有第一插接头01-0,在第二接头部02内部设置有第二插接头02-0,在第一插接头01-0与第二插接头02-0的直角弯折连接位置外套于第一插接头01-0、第二插接头02-0设置有空气介质,在一些空气潮湿、耐压要求高的使用场合下,产品的耐电电压会出现失效,例如在相同使用环境条件下,对于n型连接器,其在理想状态下的耐电电压可以实现2500vac/1min;对于直角弯头连接器的耐电电压就下降到2000vac/1min甚至于更低。

这是由于在直角弯折连接位置处,图示红色箭头线区域,会因为空气被电离从而产生起弧电压,进而导致耐压失效,如图2所示,在较高的起弧电压作用下产生的电弧是一束高温电离气体,在内、外导体与壳体间距相同,内、外导体之间介质相同的条件下,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形成于内、外导体的尖角锐利部位。

而直角弯头连接器又是在我们通讯行业不可或缺的一型连机器类型,因而如何实现垂直角度信号连接的同时保证其耐电电压不下降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提供一种高耐压直角弯头连接器。

本实用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耐压直角弯头连接器,所述高耐压直角弯头连接器包括沿横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接头部以及沿竖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接头部,所述第一接头部的外部套设有锁紧螺母,在所述第一接头部的内部沿横向延伸设置有第一插接头,在所述第二接头部的内部沿竖向设置有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与所述第二插接头垂直连接,其特征在于:且在连接位置处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头、第二插接头的外周分别对应套设有选用塑料材质的第一介质、第二介质,其中第一介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头外周且靠近内侧的内侧第一介质部和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头外周且靠近外侧的外侧第一介质部,第二介质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插接头外周且靠近内侧的内侧第二介质部和位于所述第二插接头外周且靠近外侧的外侧第二介质部,在内侧第一介质部与内侧第二介质部之间预留有内侧空间,在外侧第一介质部与外侧第二介质部之间预留有外侧空间,在所述内侧空间内部设置有内侧弹性件,在所述外侧空间内部设置有外侧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介质、第二介质选用ptfe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弹性件和所述外侧弹性件选用硅橡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空间与所述外侧空间的长度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内侧空间与所述外侧空间的厚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弹性件和所述外侧弹性件分别选用截面为圆形的环状件。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弹性件的厚度略大于所述内侧空间的厚度,所述外侧弹性件的厚度略大于所述外侧空间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弹性件在所述内侧空间内部与内侧端部形成有第一内侧空间,所述内侧弹性件在所述内侧空间内部与外侧端部形成有第二内侧空间,且所述第一内侧空间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内侧空间的延伸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外侧弹性件在所述外侧空间内部与内侧端部形成有第一外侧空间,所述外侧弹性件在所述外侧空间内部与外侧端部形成有第二外侧空间,且所述第一外侧空间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外侧空间的延伸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侧空间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内侧空间的延伸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侧空间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内侧空间的延伸长度。

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

1)将外套于第一插接头、第二插接头的外周的容易被电离的空气替换为不易被电离的硬性的塑料介质,从而降低电离风险。

2)在第一插接头、第二插接头的直角连接部位,增加一个弹性件,夹持在两个硬性介质之间,一方面可以有效隔离两个45°斜角拼接的硬性介质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的被电离可能性较大的空气;另一方面通过弹性件的弹性特点,实现两个45°斜角拼接的硬性介质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的大面积填充效果,避免由于公差积累的存在而导致的存缝贴合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直角弯头连接器的结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a位置的结构防大图;

图3是本实用一种高耐压直角弯头连接器的结构侧视图;

图4是图3中b位置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有关的构成。

如图3-4所示,一种高耐压直角弯头连接器,高耐压直角弯头连接器包括沿横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接头部1以及沿竖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接头部2,第一接头部1的外部套设有锁紧螺母3,在第一接头部1的内部沿横向延伸设置有第一插接头1-0,在第二接头部2的内部沿竖向设置有第二插接头2-0,第一插接头1-0与第二插接头2-0垂直连接,其特征在于:且在连接位置处位于第一插接头1-0、第二插接头2-0的外周分别对应套设有选用塑料材质的第一介质、第二介质,其中第一介质包括位于第一插接头1-0外周且靠近内侧的内侧第一介质部1-1和位于第一插接头1-0外周且靠近外侧的外侧第一介质部1-2,第二介质包括位于第二插接头2-0外周且靠近内侧的内侧第二介质部2-1和位于第二插接头2-0外周且靠近外侧的外侧第二介质部2-2,在内侧第一介质部1-1与内侧第二介质部2-1之间预留有内侧空间3-1,在外侧第一介质部1-2与外侧第二介质部2-2之间预留有外侧空间3-2,在内侧空间3-1内部设置有内侧弹性件4-1,在外侧空间3-2内部设置有外侧弹性件4-2。

将外套于第一插接头、第二插接头的外周的容易被电离的空气替换为其他不易被电离的塑料介质,从而降低电离风险;此外,在第一插接头、第二插接头的直角连接部位,增加一个弹性件,夹持在两个硬性介质之间,一方面可以有效隔离两个45°斜角拼接的硬性介质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的被电离可能性较大的空气;另一方面通过弹性件的弹性特点,实现两个45°斜角拼接的硬性介质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的大面积填充效果,避免由于公差积累的存在而导致的存缝贴合的缺陷。

具体地,第一介质、第二介质选用ptfe材质,ptfe材质具备优良的绝缘性能,同时具备耐高温、低温,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和无毒害的优点。

具体地,内侧弹性件4-1和外侧弹性件4-2选用硅橡胶材质,硅橡胶具备优良的绝缘性能,同时在高温(200℃)、低温(-50℃)的温度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足够的弹性,同时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没有毒害。

具体地,内侧空间3-1与外侧空间3-2的长度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内侧空间3-1与外侧空间3-2的厚度相等,从而保证相同的制造精度的同时,能够选用相同厚度的内侧弹性件4-1和外侧弹性件4-2,选材方便。

具体地,内侧弹性件4-1和外侧弹性件4-2分别选用截面为圆形的环状件,通过选用截面为圆形的环状件从而使得内侧弹性件4-1、外侧弹性件4-2位于分别与其对应的内侧空间3-1、外侧空间3-2内部时,通过两侧第一介质、第二介质的挤压以及弹性件的弹性特点能够实现两个45°斜角拼接的硬性介质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的大面积填充效果,避免由于公差积累的存在而导致的存缝贴合的缺陷。

具体地,内侧弹性件4-1的厚度略大于内侧空间3-1的厚度,外侧弹性件4-2的厚度略大于外侧空间3-2的厚度,通过两侧第一介质、第二介质的挤压以及弹性件的弹性特点能够实现两个45°斜角拼接的硬性介质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的大面积填充效果,避免由于公差积累的存在而导致的存缝贴合的缺陷,为内侧弹性件4-1及外侧弹性件4-2的变形提供可能。

具体地,内侧弹性件4-1在内侧空间3-1内部与内侧端部形成有第一内侧空间3-1a,内侧弹性件4-1在内侧空间3-1内部与外侧端部形成有第二内侧空间3-1b,且第一内侧空间3-1a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内侧空间3-1b的延伸长度,这是由于在频繁地插接过程中,由于第一插接头1-0和第二插接头2-0的频繁插接过程中会对位于内侧空间3-1内部的内侧弹性件4-1施加径向偏移作用,使得内侧弹性件4-1逐步趋向外侧位置,从而逐步使得内侧弹性件4-1因弹性作用而延伸展开的面积有逐步靠近外侧远离内侧的趋势,进而导致存在空气进入其中被电离的风险,因而此时就需要及时更换以保证耐压效果,因而在初期具体设置第一内侧空间3-1a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内侧空间3-1b的延伸长度可以有效抵消上述趋势以进一步延长更换周期和使用寿命。

具体地,外侧弹性件4-2在外侧空间3-2内部与内侧端部形成有第一外侧空间3-2a,外侧弹性件4-2在外侧空间3-2内部与外侧端部形成有第二外侧空间3-2b,且第一外侧空间3-2a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外侧空间3-2b的延伸长度,这是由于在频繁地插接过程中,由于第一插接头1-0和第二插接头2-0的频繁插接过程中会对位于外侧空间3-2内部的外侧弹性件4-2施加径向偏移作用,使得外侧弹性件4-2逐步趋向内侧位置,从而逐步使得外侧弹性件4-2因弹性作用而延伸展开的面积有逐步靠近内侧远离外侧的趋势,进而导致存在空气进入其中被电离的风险,因而此时就需要及时更换以保证耐压效果,因而在初期具体设置第一外侧空间3-2a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外侧空间3-2b的延伸长度可以有效抵消上述趋势以进一步延长更换周期和使用寿命。

具体地,第一外侧空间3-2a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内侧空间3-1b的延伸长度,第二外侧空间3-2b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一内侧空间3-1a的延伸长度,这是由于在频繁地插接过程中,位于相对外侧的外侧空间3-2内部的外侧弹性件4-2受到的径向偏移作用更大,因而在相同的使用时间后,位于相对外侧的外侧空间3-2内部的外侧弹性件4-2向内侧偏移的程度要大于位于相对内侧的内侧空间3-1内部的内侧弹性件4-1向外侧偏移的程度,因而在初期具体设置第一外侧空间3-2a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内侧空间3-1b的延伸长度可以有效抵消上述趋势以进一步延长更换周期和使用寿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