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动电解液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1447发布日期:2020-05-26 17:58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循环流动电解液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电源领域的电池,具体地说是循环流动电解液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通常在壳体内装有电极板和电解液,但是电解液为固定状态,在与电极板离子交换时间长后会产生离子积累,影响电池的电量输出,而且还容易导致电池发热,影响电池使用寿命,尤其是体积大功率输出大的电池更是如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使电池电解液流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循环流动电解液锂电池。该锂电池通过在电池内设置流道,在流道内安装电机泵,解决锂电池内电解液循环流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在锂电池上部装有阴极柱和阳极柱,在锂电池内一侧设置有流道,在流道内装有电机泵,电机泵下部接有吸管,上部安装有螺旋桨,锂电池下部与流道之间设有吸液口,上部设有回液口。

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锂电池内设置流道,在流道内安装循环泵,使电解液循环流动,因此不但能够散热,而且还能够使极板之间电解液随时更换,所以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提高电池的容量和输出电量。适宜作为循环流动电解液的锂电池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锂电池,1.1.吸液口,1.2.回液口,2.阳极柱,3.阴极柱,4.电机泵,4.1.吸管,4.2.螺旋桨,5.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在锂电池1上部装有阴极柱3和阳极柱2,在锂电池内一侧设置有流道5,在流道内装有电机泵4,电机泵下部接有吸管4.1,上部安装有螺旋桨4.2,锂电池下部与流道之间设有吸液口1.1,上部设有回液口1.2。

所述电机泵与阴极柱和阳极柱电源连接。

所述电池流道外壳上设有翅片状散热片。

工作过程:

在电池壳体内装入极板,再在壳体内装入电解液,然后密封,在电池壳体上部设置阴极柱和阳极柱,由于在电池壳体内设置有流道,在流道内装有电机泵,而且在流道内侧设有隔板,隔板下部为吸液口,上部为回液口,在电机泵螺旋桨的旋转作用下,将电解液从吸液口吸出,从回液口返回到电池内,使电解液实时为流动状态。

技术原理:

锂电池电解液灌在电池壳体内,与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产生电化学反应,交换电子,使之储存电子,同时储存能量,阳极板产生正电荷,通过阳极柱输出电流,而阴极柱则作为负极,在功率输出电路上构成回路,向电池充电时,则阴极转为阳极,阳极转为阴极,则极板通过电解液转换将电荷储存在电池内。

由于电解液始终存在阴阳极板之间,所以时间久后,电极会有杂质金属离子析出,从而导致极板堆积金属离子或非金属杂质,这样会使极板与极板之间清新性受到影响,导致电池储存电量减少,电阻增大,而输出电量也会受到影响,还容易产生局部高温。

在电池内加装电机泵,使电解液循环,则使电池的基板之间电解呈流动状态,防止杂质与不必要的金属离子沉积,实时保持电解液的清新,这样不会使电池电解液性能下降,保持电池原始工作性能,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创新点在于:在电池内设置流道,在流道内安装电机泵,通过电机泵使电池电解液循环流动更新。

特点:

由于在电池内一侧设有流道,在流道内装有电机泵,在电机泵的作用下使电解液呈流动状态,所以永久使电解液为清新状态,而且还能从内部对电池降温,防止电池过热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使电池长久保持高电量输出的性能,而且还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循环流动电解液锂电池,其特征是:

在锂电池(1)上部装有阴极柱(3)和阳极柱(2),在锂电池内一侧设置有流道(5),在流道内装有电机泵(4),电机泵下部接有吸管(4.1),上部安装有螺旋桨(4.2),锂电池下部与流道之间设有吸液口(1.1),上部设有回液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动电解液锂电池,其特征是:所述电机泵与阴极柱和阳极柱电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动电解液锂电池,其特征是:所述电池流道外壳上设有翅片状散热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循环流动电解液锂电池。在锂电池上部装有阴极柱和阳极柱,在锂电池内一侧设置有流道,在流道内装有电机泵,电机泵下部接有吸管,上部安装有螺旋桨,锂电池下部与流道之间设有吸液口,上部设有回液口。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锂电池内设置流道,在流道内安装循环泵,使电解液循环流动,因此不但能够散热,而且还能够使极板之间电解液随时更换,所以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提高电池的容量和输出电量。适宜作为循环流动电解液的锂电池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史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厚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9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