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膜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刀模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61992发布日期:2020-05-15 18:1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背膜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刀模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膜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刀模。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显示装置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可实现弯曲折叠、窄边框等优点,因而成为目前显示装置的主流发展趋势。

柔性显示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背膜、柔性衬底、柔性显示面板以及控制芯片(integratedcircuit,简称ic)等。柔性显示装置中的背膜设置在柔性衬底的背面,为了使柔性显示装置可以实现更窄的下边框,通常采用柔性衬底的衬垫区弯折(padbending)的方式将贴合ic的一侧弯折至柔性显示面板(panel)的背面,这样一来,在柔性衬底弯折时,由于背膜设置在柔性衬底的背面,因此背膜可以向柔性衬底提供支撑力,以达到更好的弯折效果。

然而,由于柔性衬底的衬垫区的弯折为180度弯折,因此在弯折区域柔性显示面板中的膜层很容易发生裂纹和分离,在此情况下,将柔性衬底的弯折区域的背膜去除可以减小弯折应力,改善裂纹的发生,这种去除了弯折区域部分背膜后的背膜称为图案化(pattern)背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背膜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刀模,可以解决第一部分背膜的切割边缘出现部分缺失,导致第一部分背膜的切割边缘不齐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背膜,包括承载层;以及第一部分背膜和第二部分背膜;所述第一部分背膜和所述第二部分背膜可剥离的并排设置在所述承载层的同一表面上,且所述第一部分背膜和所述第二部分背膜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部分背膜靠近所述第二部分背膜一侧的侧面与所述第一部分背膜远离所述承载层的表面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背膜靠近所述第一部分背膜一侧的侧面与所述第二部分背膜远离所述承载层的表面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部分背膜;所述第三部分背膜可剥离的设置在所述承载层的所述表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部分背膜和所述第二部分背膜之间。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刀模,包括:第一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具有第一刀刃;以及第二刀片;所述第二刀片具有第二刀刃,所述第二刀片与所述第一刀片固定连接,沿所述第一刀片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刀刃和所述第二刀刃相对设置;沿所述第一刀刃和所述第二刀刃的切割方向,所述第一刀刃远离所述第二刀刃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所述第一刀刃靠近所述第二刀刃一侧的侧面为斜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刀刃远离所述第一刀刃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所述第二刀刃靠近所述第一刀刃一侧的侧面为斜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片还包括第一刀身,所述第二刀片还包括第二刀身,所述第一刀身与所述第二刀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刀刃位于所述第一刀身的前端,所述第二刀刃位于所述第二刀身的前端;所述第一刀身远离所述第二刀身一侧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刀刃远离所述第二刀刃一侧的侧面平行或者在同一平面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刀身远离所述第一刀身一侧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刀刃远离所述第一刀刃一侧的侧面平行或者在同一平面内。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元件;柔性衬底;所述显示元件设置于所述柔性衬底上,所述柔性衬底中未设置所述显示元件的区域包括:翻折区和弯折区,所述柔性衬底中位于所述翻折区的部分通过位于所述弯折区的部分翻折到所述显示元件的背面;以及第一部分背膜和第二部分背膜;所述第一部分背膜和所述第二部分背膜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的背面;所述第一部分背膜靠近所述弯折区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所述第一部分背膜靠近所述弯折区一侧的边界在所述显示元件靠近所述弯折区一侧的边界以外;或者,所述第一部分背膜靠近所述弯折区一侧的边界与所述显示元件靠近所述弯折区一侧的边界对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背膜靠近所述弯折区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所述第二部分背膜靠近所述弯折区一侧的边界在所述显示元件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界以外;或者,所述第二部分背膜靠近所述弯折区一侧的边界与所述显示元件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界对齐。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背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待切割背膜包括:承载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载层上的待切割层;将上述的刀模的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沿切割方向与所述待切割层远离所述承载层一侧的表面垂直放置;对所述待切割层进行切割,形成背膜,所述背膜包括:第一部分背膜、第二部分背膜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背膜和所述第二部分背膜之间的第三部分背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膜包括:第一部分背膜和所述第二部分背膜,所述第一部分背膜和所述第二部分背膜之间具有间距。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背膜中包含的第一部分背膜和第二部分背膜贴附在柔性衬底且背离显示元件的一侧;去除承载层;将所述柔性衬底中位于翻折区的部分通过位于弯折区的部分翻折到位于显示元件的背面;或者,将所述背膜包含的第三部分背膜去除;将去除了所述第三部分背膜的所述背膜中的第一部分背膜和第二部分背膜贴附在所述柔性衬底且背离所述显示元件的一侧;去除所述承载层;将所述柔性衬底中位于所述翻折区的部分通过位于所述弯折区的部分翻折到位于所述显示元件的背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膜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刀模,该背膜包括承载层;以及第一部分背膜和第二部分背膜;第一部分背膜和第二部分背膜可剥离的并排设置在承载层的同一表面上,且第一部分背膜和第二部分背膜之间具有间距,第一部分背膜靠近第二部分背膜一侧的侧面与第一部分背膜远离承载层的表面垂直。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部分背膜靠近第二部分背膜一侧的侧面与第一部分背膜远离承载层的表面垂直,即,第一部分背膜靠近第二部分背膜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形成的背膜中的第一部分背膜的侧面边缘齐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膜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背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膜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刀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刀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相关技术中利用图5所示的刀模对待切割背膜进行切割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刀模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图7所示的刀模对待切割背膜进行切割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弯折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弯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用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弯折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弯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背膜的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柔性显示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柔性显示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011-发光区;012-非发光区;01-显示区;02-周边区;1-框架;2-盖板玻璃;3-显示面板;4-电路板;5-控制电路;10-背膜;11-承载层;12-刀模;13-显示元件;14-柔性衬底;31-显示用基板;32-封装层;101-第一部分背膜;102-第二部分背膜;103第三部分背膜;121-第一刀片;122-第二刀片;141-翻折区;142-弯折区;310-薄膜晶体管;311-阳极;312-发光功能层;313-阴极;314-像素界定层;315-平坦层;1211-第一刀刃;1221-第二刀刃;1212-第一刀身;1222-第二刀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膜10,如图1所示,该背膜10包括承载层11;以及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可剥离的并排设置在承载层11的同一表面上,且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之间具有间距,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第二部分背膜102一侧的侧面与第一部分背膜远离承载层11的表面垂直。

应当理解到,承载层11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1并排设置在承载层11的同一表面上,可以是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1同时设置在承载层11的上表面;也可以是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1同时设置在承载层的下表面。

对于承载层11的材料不进行限定。示例的,承载层11的材料可以为有机材料;也可以为无机材料。此处,有机材料例如可以为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无机材料例如可以为sinx(氮化硅)、siox(氧化硅)或sioxny(氮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于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在承载层11上的设置方式不进行限定,以能使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1从承载层11的表面剥离为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1与承载层11之间通过静电贴合在一起。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背膜10还包括设置在承载层11与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之间的胶膜,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通过胶膜与承载层11贴合在一起。附图1中未示意出胶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的材料相同,在此情况下,对于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材料不进行限定。示例的,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的材料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简称pet)、聚酰亚胺(polyimide,简称pi)或环烯烃聚合物(cycloolefinpolymer,简称cop)中的一种。

相关技术提供一种背膜10,如图2所示,背膜10包括承载层11;以及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可剥离的并排设置在承载层11的同一表面上,且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之间具有间距,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第二部分背膜102一侧的侧面为斜面,第二部分背膜102靠近第一部分背膜101一侧的侧面为斜面。由于相关技术中的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第二部分背膜102一侧的侧面为斜面,第二部分背膜102靠近第一部分背膜101一侧的侧面为斜面,即,第一部分背膜101在靠近第二部分背膜102一侧的侧面边缘和第二部分背膜102靠近第一部分背膜101一侧的侧面边缘会有部分缺失,因此导致背膜10中的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的侧面边缘不齐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膜10,该背膜10包括承载层11;以及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可剥离的并排设置在承载层11的同一表面上,且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之间具有间距,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第二部分背膜102一侧的侧面与第一部分背膜远离承载层11的表面垂直。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第二部分背膜102一侧的侧面与第一部分背膜远离承载层11的表面垂直,即,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第二部分背膜102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形成的背膜10中的第一部分背膜101的侧面边缘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部分背膜102靠近第一部分背膜101一侧的侧面与第二部分背膜102远离承载层11的表面垂直。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部分背膜101靠近第一部分背膜102一侧的侧面与第二部分背膜远离承载层11的表面垂直,即第二部分背膜101靠近第一部分背膜102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因此第二部分背膜101靠近第一部分背膜102一侧的侧面没有缺失,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使得形成的背膜10的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的侧面边缘均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背膜10还包括第三部分背膜103;第三部分背膜103可剥离的设置在承载层11的表面上,且位于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之间。

此处,第三部分背膜103与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并排设置在承载层11的同一表面上。在此基础上,第三部分背膜103、第一部分背膜101以及第二部分背膜102的材料相同均为pet、pi或cop中的一种。

对于第三部分背膜103与承载层11之间的设置方式不进行限定。第三部分背膜103在承载层11上的设置方式与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在承载层11上的设置方式相同。可以参考上述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在承载层11上的设置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刀模12,用于切割上述的背膜10。如图4所示,该刀模12包括第一刀片121;第一刀片121具有第一刀刃1211;以及第二刀片122;第二刀片122具有第二刀刃1221,第二刀片122与第一刀片121固定连接,沿第一刀片121的厚度方向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21相对设置;沿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21的切割方向,第一刀刃1211远离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第一刀刃1211靠近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为斜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由于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21均具有刀刃角度,即,第一刀刃1211远离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与第一刀刃1211靠近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之间具有夹角,因此第一刀刃1211远离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时,第一刀刃1211靠近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为斜面。在此基础上,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21的刀刃角度越小,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21越锋利,从而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21在切割过程中使用者所使用的力也就越小。

对于第二刀片122与第一刀片121固定连接的方式不进行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刀片122包括第二卡合部,第一刀片包括第一卡合部,第二刀片122和第一刀片121通过第二卡合部和第一卡合部相互卡合固定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刀片122和第一刀片12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相关技术提供一种刀模12,如图5所示,刀模12包括第一刀片121;第一刀片121具有第一刀刃1211;以及第二刀片122;第二刀片122具有第二刀刃1221,第二刀片122与第一刀片121固定连接,沿第一刀片121的厚度方向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21相对设置;沿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21的切割方向,第一刀刃1211远离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为斜面,第一刀刃1211靠近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为斜面;第二刀刃1221远离第一刀刃1211一侧的侧面为斜面,第二刀刃1221靠近第一刀刃1211一侧的侧面为斜面。由于相关技术中,沿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21的切割方向,第一刀刃1211远离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为斜面,第一刀刃1211靠近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为斜面;第二刀刃1221远离第一刀刃1211一侧的侧面为斜面,第二刀刃1221靠近第一刀刃1211一侧的侧面为斜面,因此在利用相关技术提供的刀模12对待切割背膜进行切割后,形成的背膜10的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第二部分背膜102一侧的侧面边缘以及第二部分背膜102靠近第一部分背膜101一侧的侧面边缘均会有一部分的斜向刀痕,从而导致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第二部分背膜102一侧的切割边缘和第二部分背膜102靠近第一部分背膜101一侧的切割边缘不齐平。

参考图6,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的切割边缘受刀模12切割的影响会有一部分的斜向刀痕,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第二部分背膜102一侧的侧面以及第二部分背膜102靠近第一部分背膜101一侧的侧面边缘的膜层均会有部分缺失。如图6所示,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第二部分背膜102一侧的侧面边缘和第二部分背膜102靠近第一部分背膜101一侧的侧面边缘处的斜向刀痕l的范围为30um~70u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刀模12,该刀模12包括第一刀片121;第一刀片121具有第一刀刃1211;以及第二刀片122;第二刀片122具有第二刀刃1221,第二刀片122与第一刀片121固定连接,沿第一刀片121的厚度方向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21相对设置;沿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21的切割方向,第一刀刃1211远离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第一刀刃1211靠近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为斜面。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刀模12在沿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21的切割方向,第一刀刃1211远离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第一刀刃1211靠近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为斜面,因此在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刀模12对待切割背膜切割后,第一部分背膜101的侧面边缘的刀痕为竖直,因而形成的背膜10的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第二部分背膜102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从而可以使得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第二部分背膜102一侧的侧面边缘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刀刃1221远离第一刀刃1211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第二刀刃1221靠近第一刀刃1211一侧的侧面为斜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沿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21的切割方向,第二刀刃1221远离第一刀刃1211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第二刀刃1221靠近第一刀刃1211一侧的侧面为斜面,因此在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刀模12对待切割背膜进行切割后,形成的背膜10的第二部分背膜102靠近第一部分背膜101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从而可以使得第二部分背膜102靠近第一部分背膜101一侧的侧面的边缘齐平。

参考图8,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刀模12对待切割背膜进行切割后,形成的背膜12的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的切割边缘为竖直,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第二部分背膜102一侧的侧面以及第二部分背膜102靠近第一部分背膜101一侧的侧面边缘的膜层完整。

如图7所示,第一刀片121还包括第一刀身1212,第二刀片122还包括第二刀身1222,第一刀身1212与第二刀身1222固定连接,第一刀刃1211位于第一刀身1212的前端,第二刀刃1221位于第二刀身1222的前端;第一刀身1212远离第二刀身1222一侧的侧面与第一刀刃1211远离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平行或者在同一平面内。

对于第一刀身1212与第二刀身1222固定连接的方式不进行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刀身1212包括第一卡合部,第二刀身1222包括第二卡合部,第一刀身1212和第二刀身1222通过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相互卡合固定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刀身1212和第二刀身122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21用于切割待切割背膜,在将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21垂直于待切割背膜放置时,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21靠近待切割背膜的上表面,而第一刀身1212和第二刀身1222用于固定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21对待切割背膜进行切割,因此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21设置在第一刀身1212和第二刀身1222的前端。而第一刀身1212和第二刀身1222的后端用于将第一刀片121和第二刀片122固定连接以形成刀模12。

此处,在第一刀身1212远离第二刀身1222一侧的侧面与第一刀刃1211远离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平行的情况下,可以是第一刀身1212远离第二刀身1222一侧的侧面边缘的边界在第一刀刃1211远离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边缘的边界以外;也可以是第一刀身1212远离第二刀身1222一侧的侧面边缘的边界在第一刀刃1211远离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边缘的边界以内。在第一刀身1212远离第二刀身1222一侧的侧面与第一刀刃1211远离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在同一平面内的情况下,第一刀身1212远离第二刀身1222一侧的侧面边缘的边界与第一刀刃1211远离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边缘的边界对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刀身1222远离第一刀身1212一侧的侧面与第二刀刃1221远离第一刀刃1211一侧的侧面平行或者在同一平面内。

此处,在第二刀身1222远离第一刀身1212一侧的侧面与第二刀刃1221远离第一刀刃1211一侧的侧面平行的情况下,可以是第二刀身1222远离第一刀身1212一侧的侧面边缘的边界在第二刀刃1221远离第一刀刃1211一侧的侧面边缘的边界以外;也可以是第二刀身1222远离第一刀身1212一侧的侧面边缘的边界在第二刀刃1221远离第一刀刃1211一侧的侧面边缘的边界以内。在第二刀身1222远离第一刀身1212一侧的侧面与第二刀刃1221远离第一刀刃1211一侧的侧面在同一平面内的情况下,第二刀身1222远离第一刀身1212一侧的侧面边缘的边界与第二刀刃1221远离第一刀刃1211一侧的侧面边缘的边界对齐。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刀身1212远离第二刀身1222一侧的侧面与第一刀刃1211远离第二刀刃1221一侧的侧面平行或者在同一平面内,第二刀身1222远离第一刀身1212一侧的侧面与第二刀刃1221远离第一刀刃1211一侧的侧面平行或者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可以使得第一刀刃1211和第一刀身1212形成的第一刀片121以及第二刀刃1221和第二刀身1222形成的第二刀片122的外观比较美观,在利用上述刀模12对待切割背膜进行切割时,使用者施加的力在切割方向上可以完全作用到待切割背膜上,从而减小了使用者在切割过程中所施加的力,便于切割。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如图9和图10所示,包括显示元件13;柔性衬底14;显示元件13设置于柔性衬底14上,柔性衬底14中未设置显示元件13的区域包括:翻折区141和弯折区142,柔性衬底14中位于翻折区141的部分通过位于弯折区142的部分翻折到显示元件13的背面;以及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设置在柔性衬底14的背面;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边界在显示元件13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边界以外;或者,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边界与显示元件13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边界对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可以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display,简称oled)或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装置(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sdisplay,简称qled)。

如图11所示,柔性显示装置的主要结构还包括框架1、盖板玻璃2、显示面板(panel)3、电路板4以及控制电路5等其它配件。

其中,框架1的纵截面呈u型,显示面板3、电路板4以及其它配件均设置于框架1内,电路板4设置于显示面板3的下方,盖板玻璃2设置于显示面板3远离电路板4的一侧。如图11所示,控制电路5设置在显示面板3的延伸侧。

如图12所示,显示面板3包括显示区01和位于显示区01至少一侧的周边区02,附图12以周边区02包围显示区01为例进行示意。显示区01包括多个发光区011和用于界定多个发光区011的非发光区012。周边区02用于布线,此外,也可以将栅极驱动电路设置于周边区02。

此处,控制电路5例如可以为控制芯片ic,控制电路5位于显示面板3的周边区02。在此基础上,柔性衬底14中未设置显示元件13的区域为周边区02,周边区02包括翻折区141和弯折区142。示例的,如图9和图10所示,控制电路5位于翻折区141,将控制电路5通过位于弯折区142的部分翻折到显示元件13的背面。

需要说明的是,衬垫区是阵列基板上的电极与控制电路5相连接的区域,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中,衬垫区包括翻折区141和弯折区142。

应当理解到,显示元件13位于显示面板3的显示区01中的发光区011,一个显示元件13对应设置在一个发光区011内,显示元件13用于进行发光。在此基础上,显示元件13位于柔性衬底14的一个表面为柔性衬底14的正面,柔性衬底14的另一个表面则为柔性衬底14的背面。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设置在柔性衬底14的背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3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如图13所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主要结构包括显示用基板31和用于封装显示用基板31的封装层32。此处,封装层32可以为封装薄膜,也可以为封装基板。

如图13所示,上述的显示用基板31包括多个显示元件13,多个显示元件13包括设置在柔性衬底14上的发光器件和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310。发光器件包括阳极311、发光功能层312以及阴极313,阳极311和多个薄膜晶体管310中作为驱动晶体管的薄膜晶体管310的漏极电连接。显示用基板31还包括像素界定层314,像素界定层314包括多个开口区,一个发光器件设置在一个开口区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功能层312包括发光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功能层312除包括发光层外,还包括电子传输层(electiontransportinglayer,简称etl)、电子注入层(electioninjectionlayer,简称eil)、空穴传输层(holetransportinglayer,简称htl)以及空穴注入层(holeinjectionlayer,简称hil)中的一层或多层。

如图13所示,显示用基板31还包括设置在驱动电路和阳极311之间的平坦层315。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为了使柔性显示装置可以实现更窄的下边框,通常采用将柔性衬底14的翻折区弯折至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控制电路5设置在柔性衬底14的翻折区,因此将柔性衬底14上贴合控制电路5的一侧弯折至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

相关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如图14和图15所示,包括显示元件13;柔性衬底14;显示元件13设置于柔性衬底14上,柔性衬底14中未设置显示元件13的区域包括:翻折区141和弯折区142,柔性衬底14中位于翻折区141的部分通过位于弯折区142的部分翻折到显示元件13的背面;以及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设置在柔性衬底14的背面;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侧面为斜面。由于相关技术的柔性显示装置中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侧面为斜面,将柔性显示装置中位于翻折区141的控制电路5进行弯折时,柔性衬底14的弯折区142的部分会贴近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斜面,导致柔性衬底14的下部支撑力不够,因此会使得弯折区142的弯折形貌发生变形,从而导致显示元件13与柔性衬底14之间的膜层发生分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元件13;柔性衬底14;显示元件13设置于柔性衬底14上,柔性衬底14中未设置显示元件13的区域包括:翻折区141和弯折区142,柔性衬底14中位于翻折区141的部分通过位于弯折区142的部分翻折到显示元件13的背面;以及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设置在柔性衬底14的背面;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边界在显示元件13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边界以外;或者,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边界与显示元件13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边界对齐。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中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边界在显示元件13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边界以外;或者,第一部分背膜101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边界与显示元件13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边界对齐,在将柔性显示装置中位于翻折区141的控制电路5弯折时,柔性衬底14的下部支撑力均一,因而可以确保良好的弯折形貌,即,弯折区142的弯折形貌为圆弧形,避免显示元件13与柔性衬底14之间的膜层发生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部分背膜102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第二部分背膜102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边界在显示元件13靠近弯折区142的边界以外;或者,第二部分背膜102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边界与显示元件13靠近弯折区142的边界对齐。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二部分背膜102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侧面为竖直面,第二部分背膜102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边界在显示元件13靠近弯折区142的边界以外;或者,第二部分背膜102靠近弯折区142一侧的边界与显示元件13靠近弯折区142的边界对齐,在将柔性显示装置中位于翻折区141的控制电路5进行弯折时,可以进一步使得柔性衬底14的下部支撑力均一,确保良好的弯折形貌,即,弯折区142的弯折形貌为圆弧形,从而进一步避免显示元件13与柔性衬底14之间的膜层发生分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膜10的制备方法,待切割背膜包括:承载层11,以及设置在承载层11上的待切割层;如图16所示,背膜10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0、将上述的刀模12的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12沿切割方向与待切割层远离承载层一侧的表面垂直放置。

s101、对待切割层进行切割,形成背膜10;背膜10包括:第一部分背膜101、第二部分背膜102以及设置在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之间的第三部分背膜103。

此处,承载层11的厚度大于待切割层的厚度,在对待切割层进行切割,待切割层被刀模12的第一刀刃1211和第二刀刃1212切割,而由于承载层11的厚度大于待切割层的厚度,因此承载层11未被切割,为一整层。

对于第一部分背膜101、第二部分背膜102以及第三部分背膜103的材料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s101中所述背膜10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11、背膜10包括: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之间具有间距。

此处,在形成s1011步骤的背膜10时,将s101步骤中的第三部分背膜103去除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中,背膜10的制备方法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背膜10相同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背膜10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如图17和图18所示,包括:

s200、将s101步骤形成的背膜10贴附在柔性衬底14且背离显示元件13的一侧。

s201、去除承载层11。

s202、将柔性衬底14中位于翻折区141的部分通过位于弯折区142的部分翻折到位于显示元件13的背面。

或者;

s300、去除背膜10包含的第三部分背膜103。

s301、将去除了第三部分背膜103的背膜10贴附在柔性衬底14且背离显示元件13的一侧。

s302、去除承载层11。

s303、将柔性衬底14中位于翻折区141的部分通过位于弯折区142的部分翻折到位于显示元件13的背面。

参考图9可以看出,在柔性衬底14未弯折时,将背膜10中包括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贴附在柔性衬底14背离显示元件13的一侧,此时第一部分背膜101与显示元件13分别设置在柔性衬底14相对的两侧,第二部分背膜102与控制电路5分别设置在柔性衬底14相对的两侧,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之间的间距部分为柔性衬底14弯折区142的部分,控制电路5与第二部分背膜102位于柔性衬底14的部分为翻折区141的部分。将柔性衬底14中位于翻折区141的部分通过位于弯折区142的部分翻折到位于显示元件13的背面,即形成如图10所示的柔性显示装置。

参考图10可以看出,由于第一部分背膜101和第二部分背膜102在靠近弯折区142的一侧为竖直面,因此可以使得柔性衬底14在弯折时的支撑力均一,确保良好的弯折形貌,从而可以避免弯折时,显示元件13和柔性衬底14之间的膜层发生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