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用串联次级线圈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28067发布日期:2021-05-11 16:5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变压器用串联次级线圈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用次级线圈组件(serialconnectionsecondarycoilassemblyfortransformer)。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变压器(transformer)具有初级电路(primary)和次级电路(secondary),通常初级电路适用于输入端,次级电路适用于输出端。

变压器中在手机充电器等使用的小型变压器,作为线圈使用缠绕三重绝缘线(tripleinsulatedwire)的线圈(尤其,以次级电路利用)。

但,缠绕三重绝缘线的线圈需要人力剥掉电线的铠装等大量生产方面的困难,并且,因三重绝缘线的缠绕不均匀而存在不良率较高的问题,因此,作为解决了缠绕此类三重绝缘线的线圈的一部分问题的线圈,即在印刷电路板(pcb:printedcircuitboard)上印刷的线圈,该印刷电路板线圈便于大量生产,但,因面积较窄,电流容量较低,无法完全绝缘,因此,相比利用三重绝缘线的线圈存在绝缘内压不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公开专利公报10-2016-0041837(公开日:2016.04.18.)的"保护线圈及利用其的变压器"和登录专利公报10-1579427(公告日:2012.12.22.)的"变压器"。

但,上述的以往技术将一对次级线圈以4线圈(turn)并联连接。如此并联连接时,导致线圈数增加,如果线圈数较多,在占据的宽度既定的情况下,导致线圈的宽幅变窄、截面积较小,而存在电流大小有限的问题。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10-1579427(公告日:2012.12.22.)

文献2:韩国公开专利公报10-2016-0041837(公开日:2016.04.18.)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以往技术的问题点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特征的变压器用串联次级线圈组件:

第一,将上下部线圈组件串联连接形成,而将线圈数相比以往减少一半,

第二,将线圈数相比以往减少一半,从而,在宽度既定的状态下,使得线圈的宽幅和截面积增大,而能够流动较强的电流,

第三,将线圈数减少一半,从而,能够降低变压器产品的高度,更加确保与充电器或适配器的外壳的分隔距离,由此,能够改善产品发热,减少杂散磁场(leakagemagneticflux),改善效率,

第四,将主端子在偏侧形成,从而,在主端子的旁边较宽的活用价值较高的部件安装控件,

第五,提高内置变压器的完成品(充电器或适配器)的空间活用度,而能够实现完成品的小型化,

第六,分别单独制造上下部平板型线圈后,将其串联连接,而提高线圈产品的组装性,并且,在后工序的绝缘内压检测时,向自动内压检测装备输送的自动供应机容易运转,

第七,分别单独制造上下部平板型线圈后将其串联连接,因此,对产品的操作简便容易,非常方便以层积形态直接连接,

第八,分别单独制造上下部平板型线圈后将其串联连接,并且,采用将上下部连接端子接通连接的方式,从而,提供串联连接的稳定性和便利性,

第九,将上下部串联端子通过串联连接销连接,因此,无关上下部平板型线圈的距离,而适合简便地串联连接。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变压器用串联次级线圈组件,包括:下部平板型线圈和上部平板型线圈,该下部平板型线圈包括:下部线圈图案部,其由相互未接触的金属线以平面螺旋图案形成;下部主端子,其形成于所述下部线圈图案部的一端且形成有下部端子孔,通过次级电流端子连接销与完成品的主pcb连接;下部串联端子,其形成于所述下部线圈图案部的另一端;该上部平板型线圈包括:上部线圈图案部,其由相互未接触的金属线以平面螺旋图案形成;上部主端子,其形成于所述上部线圈图案部的一端且形成有上部端子孔,通过次级电流端子连接销与完成品的主pcb连接;上部串联端子,其形成于所述上部线圈图案部的另一端,并且,所述下部串联端子与上部串联端子相互连接,而使得所述下部平板型线圈和上部平板型线圈串联。

发明的效果

具有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变压器用串联次级线圈组件具有如下效果:

第一,将上下部线圈组件串联连接形成,而将线圈数相比以往减少一半,

第二,将线圈数相比以往减少一半,从而,在宽度既定的状态下,使得线圈的宽幅和截面积增大,而能够流动较强的电流,

第三,将线圈数减少一半,从而,能够降低变压器产品的高度,更加确保与充电器或适配器的外壳的分隔距离,由此,能够改善产品发热,减少杂散磁场(leakagemagneticflux),改善效率,

第四,将主端子在偏侧形成,从而,在主端子的旁边较宽的活用价值较高的部件安装控件,

第五,提高内置变压器的完成品(充电器或适配器)的空间活用度,而能够实现完成品的小型化,

第六,分别单独制造上下部平板型线圈后,将其串联连接,而提高线圈产品的组装性,并且,在后工序的绝缘内压检测时,向自动内压检测装备输送的自动供应机容易运转,

第七,分别单独制造上下部平板型线圈后将其串联连接,因此,对产品的操作简便容易,非常方便以层积形态直接连接,从而,能够实现组织工艺的便利性,

第八,分别单独制造上下部平板型线圈后将其串联连接,并且,采用将上下部连接端子接通连接的方式,从而,提供串联连接的稳定性和便利性,

第九,将上下部串联端子通过串联连接销连接,因此,无关上下部平板型线圈的距离,而适合简便地串联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用串联次级线圈组件100的剖视图,为连接下部串联端子113和上部串联端子123,而使得下部平板型线圈110与上部平板型线圈120串联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分离剖视图。

图3为在下部平板型线圈110和上部平板型线圈120分别形成下部成型部m1和上部成型部m2的情况的分离剖视图。

图4为在图3中图示的下部平板型线圈110与上部平板型线圈120串联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用串联次级线圈组件100的剖视图,为下部平板型线圈110与上部平板型线圈120串联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分离剖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用串联次级线圈组件100的剖视图,为下部平板型线圈110与上部平板型线圈120串联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8为图7的分离剖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用串联次级线圈组件100的分离剖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用串联次级线圈组件100的分离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用串联次级线圈组件

110:下部平板型线圈,m1:下部成型部,111:下部线圈图案部

112:下部主端子,112a:下部端子孔,113:下部串联端子

113a:下部横跨部113b,113-2:下部连接端子

113c,113-3:插入槽113e,113h:下部连接孔

113g:下部插入槽113-1:下部延伸部

117:下部遮蔽膜117a:下部导引槽

120:上部平板型线圈m2:上部成型部

121:上部线圈图案部122:上部主端子

122a:上部端子孔123:上部串联端子

123a:上部横跨部123b,123-2:上部连接端子

123c:插入凸起123e,123h:上部连接孔

123g:上部插入槽123-1:上部延伸部

127:上部遮蔽膜127a:上部导引槽

131,132:串联连接销132a:下部插入凸起

132b:上部插入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变压器用串联次级线圈组件的优选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用串联次级线圈组件100包括下部平板型线圈110和上部平板型线圈120而构成。

所述下部平板型线圈110包括如下结构而形成:相互未接触的的金属线以平面螺旋图案[在附图中卷回2圈,2圈(turn)]形成的下部线圈图案部111;形成于所述下部线圈图案部111的一端且形成有下部端子孔112a,而通过次级电流端子连接销与完成品(充电器或适配器)(未图示)的主pcb(未图示)连接的下部主端子112;形成于所述下部线圈图案部111的另一端的下部串联端子113。

所述上部平板型线圈120包括如下结构而形成:相互未接触的金属线以平面螺旋图案[在附图中卷回2圈,2圈(turn)]形成的上部线圈图案部121;形成于所述上部线圈图案部121的一端且形成有上部端子孔122a,而通过次级电流端子连接销与完成品(充电器或适配器)的主pcb连接的上部主端子122;形成于所述上部线圈图案部121的另一端的上部串联端子123。

并且,所述下部串联端子113与上部串联端子123相互连接,而使得所述下部平板型线圈110与上部平板型线圈120串联。

即,在作为各个单独的结构的上下部平板型线圈110分别形成上下部串联端子123,113后,将该上下部串联端子123,113连接,而使得下部平板型线圈110与上部平板型线圈120串联。

在所述下部平板型线圈110上还可形成有从外部包围下部线圈图案部111而使其内置的合成树脂材质的下部成型部m1。

相同地,在所述上部平板型线圈120也可形成有从外部包围上部线圈图案部121而使其内置的合成树脂材质的上部成型部m2。

在所述下部成型部m1突出形成有用于确保绝缘距离的下部遮蔽膜117。并且,在所述下部遮蔽膜117向下部线圈图案部111侧凹入形成有用于安置并导引端子销(未图示)的下部导引槽117a,所述端子销用于将下部主端子112和上部主端子122与主pcb连接。

相同地,在上部成型部m2突出形成有用于确保绝缘距离的上部遮蔽膜127。并且,在所述上部遮蔽膜127向下部线圈图案部111侧凹入形成有用于安置并导引端子销(未图示)的上部导引槽127a,所述端子销用于将下部主端子112和上部主端子122与主pcb连接。

并且,在所述上下部平板型线圈120,110之间的空间插入初级线圈(未图示)。所述初级线圈是向上部线圈组件120及下部线圈组件110发生感应电流的组件。

所述下部串联端子113在所述下部线圈图案部111的内侧终端横跨下部线圈图案部111而以u字弯曲形成,所述上部串联端子123是在所述下部线圈图案部111的内侧横跨下部线圈图案部111而以u字弯曲形成。

下面说明在图1至图4中表示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用串联次级线圈组件100的详细的构成。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下部串联端子113包括在所述下部线圈图案部111的内侧终端向外侧弯曲[以u字弯曲]而横跨下部线圈图案部111的下面形成的下部横跨部113a;在所述下部横跨部113a的终端向上部平板型线圈120侧(以图示的实施例为基准向上方)弯曲的下部连接端子113b而构成。

所述上部串联端子123包括在所述上部线圈图案部121的内侧终端向外侧弯曲[以u字弯曲]而横跨上部线圈图案部121的上面形成的上部横跨部123a;为了与所述下部连接端子113b连接而从所述上部横跨部123a的终端向下部平板型线圈110侧(以图示的实施例为基准向下方)弯曲的上部连接端子123b而构成。

所述下部连接端子113b和上部连接端子123b接通,而使得下部平板型线圈110和上部平板型线圈120串联连接。

并且,在所述下部连接端子113b的末端凹入形成有插入槽113c,在所述上部连接端子123b的末端向下方突出形成有插入凸起123c,从而,所述插入槽113c与插入凸起123c插入结合,使得所述下部连接端子113b与上部连接端子123b连接。

由此,能够防止在下部连接端子113b与上部连接端子123b之间的连接处发生游隙,而具有能够预防串联的接触不良的益处。

如下说明图5至图8和图10中表示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用串联次级线圈组件100的详细的构成。

如图5至图8和图10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用串联次级线圈组件100还包括:串联连接销131,132,其为了将所述下部串联端子113与上部串联端子123电性地串联连接,下端与所述下部串联端子113连接,上端与所述上部串联端子123连接。

并且,如图5、图6及图10所示,在所述下部串联端子113的端部形成有下部连接孔113e,113h,在所述上部串联端子123的端部形成有上部连接孔123e,123h,所述串联连接销131的下端与所述下部连接孔113e,113h接通而连接,其上端与所述上部连接孔123e,123h接通而连接,从而,所述下部平板型线圈110与上部平板型线圈120串联。

并且,如图7及图8所示,在所述下部串联端子113的端部凹入形成有下部插入槽113g,在所述上部串联端子123的端部凹入形成有上部插入槽123g,在所述串联连接销132的下端向下方突出形成有与所述下部插入槽113g插入结合的下部插入凸起132a,在所述串联连接销132的上端向下方突出形成有与所述上部插入槽123g插入结合的上部插入凸起132b,并且,所述下部插入凸起132a向所述下部插入槽113g插入,所述上部插入凸起132b向所述上部插入槽123g插入,从而,所述串联连接销132分别向下部串联端子113及上部串联端子123插入结合,所述串联连接销132分别向下部串联端子113及上部串联端子123插入结合,而使得所述下部平板型线圈110与上部平板型线圈120串联。

如图1至图10所示,所述下部主端子112和上部主端子122以所述下部串联端子113及上部串联端子123为基准向一侧(左侧或右侧)倾斜地弯曲形成。

所述倾斜地形成是指如图1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下部主端子112和上部主端子122全部以上下部串联端子123,113为基准向左侧倾斜形成,或如图9及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下部主端子112和上部主端子122全部以上下部串联端子123,113为基准向右侧倾斜形成。

如上述地向一侧倾斜地形成时,上下部串联端子123,113及上下部主端子112的另一侧旁边的活用价值较高,从而,确保部件安装空间较宽。

具有如下益处:在所述部件安装控件安装充电器等完成品时的空间活用度,并且,能够实现充电器等完成品的小型化。

并且,如图1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以上部串联端子123及下部串联端子113分别横跨上下部线圈图案部121,111而以u型弯曲形成,下部主端子112和上部主端子122分别位于与上下部线圈图案部121,111相同的平面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如果相反的情况,即如图9及图10所示,上部主端子122和下部主端子112分别横跨上下部线圈图案部121,111而以u型弯曲形成,上部串联端子123及下部串联端子113分别位于与上下部线圈图案部121,111相同的平面的实施例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保护范围。

如图9所示,所述下部串联端子113包括:从下部线圈图案部111的外侧末端在相同平面上延伸形成的下部延伸部113-1;从所述下部延伸部113-1的末端向上方弯曲的下部连接端子113-2,并且,所述上部串联端子123包括:从上部线圈图案部121的外侧末端在相同平面上延伸形成的上部延伸部123-1;从所述上部延伸部123-1的末端向下方弯曲的上部连接端子123-2,并且,所述下部连接端子113-2与上部连接端子123-2接通,而使得下部平板型线圈110和上部平板型线圈120串联连接。

并且,在所述下部连接端子113-2的末端凹入形成有插入槽113-3,在所述上部连接端子123-2的末端向下方突出形成有插入凸起123-3,通过所述插入槽113-3与插入凸起123-3插入结合,使得所述下部连接端子113b和上部连接端子123b接通。

由此,能够防止下部连接端子113b与上部连接端子123b之间的连接处的游隙,而防止串联的接触不良。

如上述地说明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了上面说明的实施例之外也可在不变更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必要特征的前提下以其他详细的形态实施。因此,上述的实施例并非是限定性的,而只是示例性的。

本发明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书而表示,而非上述的详细说明,权利要求书的意义和范围、从其均等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的形态应当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