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3955发布日期:2020-12-15 08:3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直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接触器领域,具体地说是直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直流接触器是一种通用性很强的电磁式开关,它可以频繁地接通和断开直流主电路,并可实现远距离控制,广泛应用于电路控制技术领域。在专利号为cn201810866993.9专利名为“一种静铁芯叠片铆接式直流接触器”的中国专利中就公开了一种直流接触器,它具有两个螺杆作为静触点,但传统的螺杆都是和塑料外壳固定在有一块的,难以分离。

在现实使用的过程中,螺杆会接不同材质的导线,当铜导线接在铁质的螺杆上,容易造成螺杆的电蚀破损,所以需要开发一种能方便更换螺杆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结构布局合理,拆装方便,稳定可靠的直流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直流接触器,包括导通主壳体内外的螺杆,主壳体设有连通螺杆和外界的开口,开口覆盖设有端盖;主壳体贯通设有间隙套置于螺杆的第一圆孔;螺杆设有大头端,大头端顶设于第一圆孔的内端部,螺杆在主壳体的外部套设有螺母垫圈组件。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螺母垫圈组件包括顺次叠设在主壳体之外的第一垫圈、第二垫圈、第一螺母、第三垫圈、第二螺母。

上述的第二垫圈为弹簧垫圈,第三垫圈为外齿垫圈。

上述的主壳体还设有与第一圆孔同轴的第二圆孔,第二圆孔位于第一圆孔与螺母垫圈组件之间,并且第二圆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内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与第二垫圈和第三垫圈同轴。

上述的开口的位置正对第一圆孔。

另一种方案中上述的螺杆的轴心贯通设有螺孔,螺孔内螺纹配置有螺栓,螺栓的长度大于螺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接触器,包括导通主壳体内外的螺杆,主壳体设有连通螺杆和外界的开口,开口覆盖设有端盖;主壳体贯通设有间隙套置于螺杆的第一圆孔;螺杆设有大头端,大头端顶设于第一圆孔的内端部,螺杆在主壳体的外部套设有螺母垫圈组件。主壳体和端盖共同构成塑料外壳,线圈、磁铁等元器件从开口安装至主壳体内。螺杆露在主壳体外面的部分作为接线端,螺杆的大头端作为静触点,大头端和螺母垫圈组件共同限制了螺杆的轴向移动。将端盖从主壳体上卸下,然后卸下螺母垫圈组件后,螺杆就能够从开口处取出。本实用新型的螺杆能够方便地从主壳体上拆卸下来更换,并且拆装方便,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将螺栓旋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端盖1、螺钉2、主壳体3、第一圆孔31、内端部311、第二圆孔32、开口33、螺杆4、大头端41、螺孔42、密封圈5、第一垫圈6、第二垫圈7、第一螺母8、第三垫圈9、第二螺母10、螺栓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直流接触器,包括导通主壳体3内外的螺杆4,主壳体3设有连通螺杆4和外界的开口33,开口33覆盖设有端盖1;主壳体3贯通设有间隙套置于螺杆4的第一圆孔31;螺杆4设有大头端41,大头端41顶设于第一圆孔31的内端部311,螺杆4在主壳体3的外部套设有螺母垫圈组件。主壳体3和端盖1共同构成塑料外壳,线圈、磁铁等元器件从开口33安装至主壳体3内。螺杆4露在主壳体3外面的部分作为接线端,螺杆4的大头端41作为静触点,大头端41和螺母垫圈组件共同限制了螺杆4的轴向移动。将端盖1从主壳体3上卸下,然后卸下螺母垫圈组件后,螺杆4就能够从开口33处取出。端盖1通过螺钉2固定在主壳体3上。

实施例中,螺母垫圈组件包括顺次叠设在主壳体3之外的第一垫圈6、第二垫圈7、第一螺母8、第三垫圈9、第二螺母10。第一垫圈6和第二垫圈7之间能固定一条导线,第一螺母8和第三垫圈9之间也能固定一条导线。

实施例中,第二垫圈7为弹簧垫圈,第三垫圈9为外齿垫圈。通常导线固定在第一螺母8和第三垫圈9之间。

实施例中,主壳体3还设有与第一圆孔31同轴的第二圆孔32,第二圆孔32位于第一圆孔31与螺母垫圈组件之间,并且第二圆孔32的直径大于第一圆孔31;第二圆孔32内设有密封圈5,密封圈5与第二垫圈7和第三垫圈9同轴。第一垫圈6的外径大于第二圆孔32,并且压在密封圈5上,能保证密封圈5不会被过度挤压。

实施例中,开口33的位置正对第一圆孔31,当拆卸螺杆4时,螺杆4能顺利从开口33的位置掉落出来。

实施例二,实施例二的结构与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螺杆4的轴心贯通设有螺孔42,螺孔42内螺纹配置有螺栓11,螺栓11的长度大于螺杆4,如图3和图4所示。由于螺杆4的多次装配会对第一圆孔31的内端部311造成磨损,导致相邻的两个螺杆4的大头部位置不齐,所以通过螺栓11的旋转调节,能够调整与动触电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技术特征:

1.直流接触器,包括导通主壳体(3)内外的螺杆(4),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壳体(3)设有连通螺杆(4)和外界的开口(33),所述的开口(33)覆盖设有端盖(1);所述的主壳体(3)贯通设有间隙套置于螺杆(4)的第一圆孔(31);所述的螺杆(4)设有大头端(41),所述的大头端(41)顶设于第一圆孔(31)的内端部(311),所述的螺杆(4)在所述的主壳体(3)的外部套设有螺母垫圈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母垫圈组件包括顺次叠设在主壳体(3)之外的第一垫圈(6)、第二垫圈(7)、第一螺母(8)、第三垫圈(9)、第二螺母(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垫圈(7)为弹簧垫圈,所述的第三垫圈(9)为外齿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壳体(3)还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圆孔(31)同轴的第二圆孔(32),所述的第二圆孔(32)位于第一圆孔(31)与所述的螺母垫圈组件之间,并且所述的第二圆孔(32)的直径大于所述的第一圆孔(31);所述的第二圆孔(32)内设有密封圈(5),所述的密封圈(5)与所述的第二垫圈(7)和所述的第三垫圈(9)同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开口(33)的位置正对所述的第一圆孔(3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杆(4)的轴心贯通设有螺孔(42),所述的螺孔(42)内螺纹配置有螺栓(11),所述的螺栓(11)的长度大于所述的螺杆(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直流接触器,包括导通主壳体内外的螺杆,主壳体设有连通螺杆和外界的开口,开口覆盖设有端盖;主壳体贯通设有间隙套置于螺杆的第一圆孔;螺杆设有大头端,大头端顶设于第一圆孔的内端部,螺杆在主壳体的外部套设有螺母垫圈组件。主壳体和端盖共同构成塑料外壳,线圈、磁铁等元器件从开口安装至主壳体内。螺杆露在主壳体外面的部分作为接线端,螺杆的大头端作为静触点,大头端和螺母垫圈组件共同限制了螺杆的轴向移动。将端盖从主壳体上卸下,然后卸下螺母垫圈组件后,螺杆就能够从开口处取出。本实用新型的螺杆能够方便地从主壳体上拆卸下来更换,并且拆装方便,稳定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肖国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忠信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6
技术公布日:2020.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