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的机械高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6361发布日期:2021-02-09 21:5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密度的机械高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密度的机械高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连接器国内亦称作接插件、插头和插座,一般是指电器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高密度、小型化作为连接器发展的趋势,对连接器在单位空间内的功能、容量要求不断提高,高速率、高密度、小型化的本质是在原有条件下实现更多功能,例如更多路的信号传输、更高的功率传输等。
[0003]
公开号为(cn2086377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小型高密度的高速连接器,该专利技术解决了不需要依靠摩擦力来将连接件与连接器连接,避免了摩擦力不容易控制,过小容易造成连接器与连接件的连接不稳,容易分离,而如果摩擦力过大又会造成连接太紧,不能很好的将连接件与连接器连接起来或者连接后拆分较为困难的问题,但是连接器与连接件通过摩擦力能够紧密连接,若减少连接器与连接件的摩擦力,易降低连接器与连接件的密封性,使连接器内部易受到雨水的腐蚀和灰尘的侵染,影响数据的传输,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密度的机械高速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的机械高速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高密度的机械高速连接器,包括插座和插头,所述插座上设有插针,且所述插头上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头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外封板,所述外封板内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外封板内侧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呈对称分布,且所述安装块插接在所述插座内,所述插座开设有两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侧设有拉棒,所述拉棒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动槽内壁上,且所述拉棒与所述安装块卡合连接。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封板长度和宽度等于所述插座的长度和宽度。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座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且两个所述安装块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安装槽内。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安装块顶部均开设有固定孔,两个所述拉棒分别卡合在两个所述固定孔内。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封板内侧端面贴合在所述插座外侧端面上。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棒顶端贯穿所述插座,且所述拉棒顶端固定连接有圆柱。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柱外壁具有摩擦纹。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通过设置的插头插入在插座上时,位于插头上的外封板能够与插座的外侧端面相贴合,使外封板封着插头与插座之间,外封板在拉棒的作用下能够卡合着安装块,使插头与插座连接,外封板上的密封圈能够紧紧密封着插头和插座,提高插头和插座连接的密封性,使连接器内部不易受到雨水的腐蚀和灰尘的侵染,提高传输数据的效果,且当插头与插座分离时,只需要作用在圆柱上,使拉棒向上运动,同时可以拔动插头,安装块脱离安装槽,即可将插头从插座上快速拆分开来。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一种高密度的机械高速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一种高密度的机械高速连接器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一种高密度的机械高速连接器中插头和插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一种高密度的机械高速连接器中拉棒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插座;101、安装槽;102、滑动槽;11、插针;2、插头;201、插孔;21、外封板;22、密封圈;23、安装块;231、固定孔;3、拉棒;31、连接环;32、圆柱;321、摩擦纹;33、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密度的机械高速连接器,包括插座1和插头2,插座1上设有插针11,且插头2上开设有插孔201,插头2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外封板21,外封板21内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22,外封板21内侧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23,两个安装块23呈对称分布,且安装块23插接在插座1内,插座1开设有两个滑动槽102,滑动槽102内侧设有拉棒3,拉棒3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环31,连接环31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簧33,拉簧33一端固定在滑动槽102内壁上,且拉棒3与安装块23卡合连接。
[0021]
在图1-3中:插座1上设有插针11,且插头2上开设有插孔201,插头2能够插入在插座1上,插针11能够位于插孔201内,实现插头2与插座1的连接,便于传输数据,当插头2插入在插座1上时,安装块23能够插入至安装槽101内,同时需要作用在圆柱32上,拉动拉棒3,当插头2与插座1闭合时,松开圆柱32,使拉棒3能够在拉簧33的作用下紧紧卡合在安装块23的固定孔231内,外封板21长度和宽度等于插座1的长度和宽度,外封板21内侧端面贴合在插座1外侧端面上,位于插头2上的外封板21能够与插座1的外侧端面相贴合,使外封板21封着插头2与插座1之间,外封板21上的密封圈22能够紧紧密封着插头2和插座1,提高插头2和插座1连接的密封性,使连接器内部不易受到雨水的腐蚀和灰尘的侵染,提高传输数据的效果。
[0022]
在图4中:当插头2连接在插座1上,插座1开设有两个安装槽101,且两个安装块23分别插接在两个安装槽101内,安装块23能够便于连接插头2,使其可以快速从插座1上连接和拆分开来,安装块23能够插入至安装槽101内,同时需要作用在圆柱32上,拉动拉棒3,当插头2与插座1闭合时,松开圆柱32,使拉棒3能够在拉簧33的作用下紧紧卡合在安装块23的固定孔231内,两个安装块23顶部均开设有固定孔231,两个拉棒3分别卡合在两个固定孔231内,拉棒3与固定孔231的配合,能够限制安装块23的运动,使插头2与插座1稳定连接,完
成插头2与插座1的固定,这种采用机械结构连接的方式,使不需要依靠摩擦力来将连接件与连接器连接,既可以使插头2和插座1连接稳定,又能够快速将插头2和插座1拆分开来,达到便于使用插头2与插座1的效果,当插头2与插座1分离时,拉棒3顶端贯穿插座1,且拉棒3顶端固定连接有圆柱32,圆柱32外壁具有摩擦纹321,圆柱32位于插座1的外侧,能够便于人们操作,使向上作用圆柱32时,能够带动拉棒3运动,同时在摩擦纹321的作用下,能够提高人们使用圆柱32的效果,作用在圆柱32上,使拉棒3向上运动,拉棒3离开固定孔231,同时可以拔动插头2,安装块23脱离安装槽101,即可将插头2从插座1上快速拆分开来。
[002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插头2能够插入在插座1上,插针11能够位于插孔201内,实现插头2与插座1的连接,便于传输数据,当插头2插入在插座1上时,安装块23能够插入至安装槽101内,同时需要作用在圆柱32上,拉动拉棒3,当插头2与插座1闭合时,松开圆柱32,使拉棒3能够在拉簧33的作用下紧紧卡合在安装块23的固定孔231内,位于插头2上的外封板21能够与插座1的外侧端面相贴合,使外封板21封着插头2与插座1之间,外封板21上的密封圈22能够紧紧密封着插头2和插座1,提高插头2和插座1连接的密封性,使连接器内部不易受到雨水的腐蚀和灰尘的侵染,提高传输数据的效果,当插头2与插座1分离时,只需要作用在圆柱32上,使拉棒3向上运动,拉棒3离开固定孔231,同时可以拔动插头2,安装块23脱离安装槽101,即可将插头2从插座1上快速拆分开来,这种方式既可以使插头2和插座1连接稳定,又能够快速将插头2和插座1拆分开来,达到便于使用插头2与插座1的效果。
[0024]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