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PM的输出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88564发布日期:2021-06-15 21:5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IPM的输出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线排端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ipm的输出端子。



背景技术:

ipm(智能功率模块)是一种先进的功率开关器件,兼有gtr(大功率晶体管)高电流、低饱和电压和高耐压的优点,以及mosfet(场效应晶体管)高输入阻抗、高开关频率和低驱动功率的优点。而且ipm内部集成了逻辑、控制、检测和保护电路,使用起来方便,不仅减少了系统的体积,缩短了开发时间,也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适应了当今功率器件的发展方向,ipm在功率电子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ipm输出端子作为ipm电路输出连接件。现有的ipm输出端子一般安装在ipm电路板的外侧,ipm电路板通过铜排连接ipm输出端子。但是其在制备时需要先将螺母放入端子内侧,再把铜排折弯,这样整体制备工序较为繁琐,同时螺母更换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pm的输出端子,具备降低了生产过程的工艺难度,同时便于进行螺母的更换,实用性好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ipm的输出端子,包括铜排、铸塑壳和螺母装配件,所述铜排的一端连接ipm电路,铜排的另一端连接铸塑壳,所述铸塑壳的内腔中安装有螺母装配件和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位于螺母装配件的两侧,所述螺母装配件的顶端与铜排接触,卡扣组件包括伸出臂和卡扣头,卡扣头安装在伸出臂的一端,伸出臂的另一端连接铸塑壳内腔壁,伸出臂和卡扣头均与螺母装配件连接,螺母装配件包括安装框、螺母、弹片和封板,安装框的上下面壁均与铸塑壳接触,安装框的左右侧壁与卡扣组件接触,安装框的内壁顶端处安装螺母,安装框的上表面与铜排接触,安装框的一端设有封板,封板与弹片接触,弹片的两端与铸塑壳内腔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铸塑壳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矩形孔,铸塑壳通过矩形孔连接铜排,铸塑壳的侧壁上开设有截面呈“品”字状的安装孔槽,安装孔槽与矩形孔连通,安装孔槽内装有螺母装配件和卡扣组件。

优选的,所述铜排包括延展段、爬升段和装配段,延展段的一端连接ipm电路,延展段的另一端连接爬升段,爬升段与铸塑壳的侧壁接触,爬升段的顶端连接装配段,装配段与铸塑壳的顶端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圆孔,此圆孔的中心线与螺母的中心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螺母位于装配段的正下方,装配段上开始有圆孔。

优选的,所述铜排与铸塑壳通过注塑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ipm的输出端子,铜排的两端分别连接ipm电路与铸塑壳,铜排与铸塑壳通过注塑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这样避免将折弯后的铜排进行额外组装,减少加工工序,铜排中的装配段与铸塑壳的顶端相配合,铸塑壳的安装孔槽内装有螺母装配件和卡扣组件,卡扣组件用于卡住螺母装配件,其中安装框安装时,使用外力将安装框插入安装孔槽内,封板挤压弹片并使弹片发生形变,卡扣组件用于卡住螺母装配件,这样方便外部螺钉与螺母进行螺钉压接,当需要取下螺母装配件时,拨开卡扣组件,安装框和螺母就会在弹片的作用下被推出,方便更换螺母,整个输出端子的设计降低了生产过程的工艺难度,同时便于进行螺母的更换,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正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铜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铸塑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铜排安装后的铸塑壳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卡扣组件安装后的铸塑壳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卡扣组件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卡扣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铜排;11、延展段;12、爬升段;13、装配段;2、铸塑壳;21、矩形孔;22、安装孔槽;3、螺母装配件;31、安装框;32、螺母;33、弹片;34、封板;4、卡扣组件;41、伸出臂;42、卡扣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7,一种ipm的输出端子,包括铜排1、铸塑壳2和螺母装配件3,铜排1的一端连接ipm电路,铜排1的另一端连接铸塑壳2,铜排1与铸塑壳2通过注塑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这样避免将折弯后的铜排1进行额外组装,减少加工工序,铜排1包括延展段11、爬升段12和装配段13,其中延展段11的一端连接ipm电路,延展段11的另一端连接爬升段12,爬升段12与铸塑壳2的侧壁接触,爬升段12的顶端连接装配段13,装配段13与铸塑壳2的顶端相配合,这样就做到了铜排1与铸塑壳2预先安装,铸塑壳2的内腔中安装有螺母装配件3和卡扣组件4,铸塑壳2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矩形孔21,铸塑壳2通过矩形孔21连接铜排1,铜排1的装配段13卡合在矩形孔21内,铸塑壳2的侧壁上开设有截面呈“品”字状的安装孔槽22,安装孔槽22与矩形孔21连通,安装孔槽22内装有螺母装配件3和卡扣组件4,卡扣组件4位于螺母装配件3的两侧,卡扣组件4用于卡住螺母装配件3,螺母装配件3的顶端与铜排1接触,卡扣组件4包括伸出臂41和卡扣头42,卡扣头42安装在伸出臂41的一端,伸出臂41的另一端连接铸塑壳2内腔壁,伸出臂41和卡扣头42均与螺母装配件3连接,具体的来说,伸出臂41与螺母装配件3的侧壁接触,卡扣头42与螺母装配件3的端面接触,螺母装配件3包括安装框31、螺母32、弹片33和封板34,安装框31的上下面壁均与铸塑壳2接触,其中安装框31插入铸塑壳2上预留的安装孔槽22内,安装框31的左右侧壁与卡扣组件4接触,安装框31的内壁顶端处安装螺母32,螺母32位于装配段13的正下方,装配段13上开始有圆孔,这样可以方便外部螺钉与螺母32进行螺钉压接,安装框31的上表面与铜排1接触,安装框31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圆孔,此圆孔的中心线与螺母32的中心线相重合,方便外部螺钉与螺母32进行螺钉压接,安装框31的一端设有封板34,封板34与弹片33接触,弹片33的两端与铸塑壳2内腔壁接触,其中安装框31安装前,弹片33已经位于安装孔槽22的内侧,安装框31安装时,使用者使用外力将安装框31插入铸塑壳2上预留的安装孔槽22内,安装框31一端的封板34会与弹片33接触,同时封板34挤压弹片33并使弹片33发生形变,卡扣组件4用于卡住螺母装配件3,这样方便外部螺钉与螺母32进行螺钉压接,当需要取下螺母装配件3时,拨开卡扣组件4,安装框31和螺母32就会在弹片33的作用下被推出,方便更换螺母32。

本ipm的输出端子,铜排1的两端分别连接ipm电路与铸塑壳2,铜排1与铸塑壳2通过注塑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这样避免将折弯后的铜排1进行额外组装,减少加工工序,铜排1中的装配段13与铸塑壳2的顶端相配合,这样就做到了铜排1与铸塑壳2预先安装,铸塑壳2的内腔中安装有螺母装配件3和卡扣组件4,铸塑壳2的安装孔槽22内装有螺母装配件3和卡扣组件4,卡扣组件4位于螺母装配件3的两侧,卡扣组件4用于卡住螺母装配件3,螺母装配件3的顶端与铜排1接触,其中螺母装配件3中的安装框31插入铸塑壳2上预留的安装孔槽22内,安装框31的左右侧壁与卡扣组件4接触,安装框31的内壁顶端处安装螺母32,安装框31一端的封板34与弹片33接触,其中安装框31安装前,弹片33已经位于安装孔槽22的内侧,安装框31安装时,使用者使用外力将安装框31插入铸塑壳2上预留的安装孔槽22内,安装框31一端的封板34会与弹片33接触,同时封板34挤压弹片33并使弹片33发生形变,卡扣组件4用于卡住螺母装配件3,这样方便外部螺钉与螺母32进行螺钉压接,当需要取下螺母装配件3时,拨开卡扣组件4,安装框31和螺母32就会在弹片33的作用下被推出,方便更换螺母32。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ipm的输出端子,铜排1的两端分别连接ipm电路与铸塑壳2,铜排1与铸塑壳2通过注塑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这样避免将折弯后的铜排1进行额外组装,减少加工工序,铜排1中的装配段13与铸塑壳2的顶端相配合,铸塑壳2的安装孔槽22内装有螺母装配件3和卡扣组件4,卡扣组件4用于卡住螺母装配件3,其中安装框31安装时,使用外力将安装框31插入安装孔槽22内,封板34挤压弹片33并使弹片33发生形变,卡扣组件4用于卡住螺母装配件3,这样方便外部螺钉与螺母32进行螺钉压接,当需要取下螺母装配件3时,拨开卡扣组件4,安装框31和螺母32就会在弹片33的作用下被推出,方便更换螺母32,整个输出端子的设计降低了生产过程的工艺难度,同时便于进行螺母32的更换,实用性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