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93022发布日期:2021-07-30 18:02阅读:51来源:国知局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具有成本低、视角宽、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发光色彩丰富、制备工艺简单、可实现大面积柔性显示等优点,被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显示技术之一。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oled显示面板应运而生,但是当柔性oled显示面板在弯折状态下工作时,会出现各部分显示亮度不均的情况,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该柔性显示面板降低了弯折后的柔性显示面板中弯折区和平展区的亮度差异,使得柔性显示面板的亮度更为均匀,提升了柔性显示面板的视觉体验。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具有平展状态和弯折状态,当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时,具有平展区和弯折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

发光元件层;

承载层,形成于所述发光元件层的出光面一侧;

补偿层,形成于所述承载层背离所述发光元件层一侧,当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位于平展状态时,所述补偿层中各个部分的透光率相同,当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位于弯折状态时,所述补偿层中位于所述弯折区的部分的透光率小于位于所述平展区的部分的透光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补偿层为掺杂有黑色颗粒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材质;

优选的,所述黑色颗粒为微米级的油墨颗粒或金属颗粒。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黑色颗粒的掺杂浓度为1%至50%。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补偿层的厚度为20um至50um。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当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平展状态时,所述补偿层受到11kpa至12kpa的拉伸力,所述补偿层的透光率为90%至100%;

当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时,所述补偿层中位于所述弯折区的部分受到5kpa至11kpa的拉伸力,透光率50至90%。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元件层出光面一侧的封装层、偏光片层、粘性层和保护层,所述承载层为所述封装层、偏光片层、粘性层、保护层中的任意一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发光元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补偿层覆盖各个所述发光单元。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发光元件层的出光面一侧形成承载层;

所述承载层处于平展状态时在所述承载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层一侧形成受拉伸力为11kpa至12kpa的、透光率为90%至100%的补偿层。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在所述承载层处于平展状态时在所述承载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层一侧形成受拉伸力为11kpa至12kpa的、透光率为90%至100%的补偿层包括:

将所述补偿层贴附于所述承载层背离所述发光元件层一侧。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提供的任意一种柔性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中,在发光元件层的出光面一侧形成有补偿层,该补偿层的透光率随该补偿层所受的力的变化而变化,即当该柔性显示面板发生弯折时,在弯折力的作用下该补偿层中位于弯折区的部分与位于平展区的部分透光率不同。具体地,当柔性显示面板发生弯折时,补偿层中位于弯折区的部分的透光率小于位于平展区的部分的透光率,从而可以对柔性显示面板中显示器件的发光亮度进行补偿,以使柔性显示面板亮度更为均匀、显示效果更好。由于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弯折区对光线的折射和反射效果强,从而会使弯折区的亮度较平展区更亮,而该补偿层中位于弯折区的部分的透光率小于位于平展区的部分的透光率,从而补偿层中位于弯折区的部分可以减弱弯折区的出光亮度,以降低弯折后的柔性显示面板中弯折区和平展区的亮度差异,使得柔性显示面板的亮度更为均匀,提升了柔性显示面板的视觉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衬底;2-缓冲层;3-支撑层;4-发光元件层;5-封装层;6-偏光片层;7-第一粘性层;8-第一保护层;9-第二粘性层;10-第二保护层;11-补偿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oled显示面板应运而生,但是当柔性oled显示面板在弯折状态下工作时,会出现各部分显示亮度不均的情况,申请人经研究发现,弯折状态下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中,各部分显示亮度不均的原因在于:柔性oled显示面板弯折后,弯折区aa1相较平展区aa2存在更多的光线折射和反射,从而弯折区aa1的显示器件容易出现亮度过亮的情况,因此,存在弯折区aa1显示过亮导致的显示亮度不均的问题,申请人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解析,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图1至图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面板具有平展状态和弯折状态,当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时,柔性显示面板具有平展区aa2和弯折区aa1,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元件层4、承载层、补偿层11,其中,承载层形成于发光元件层4的出光面一侧;补偿层11形成于承载层背离发光元件层4一侧,当柔性显示面板位于平展状态时,补偿层11中各个部分的透光率相同,当柔性显示面板位于弯折状态时,补偿层11中位于弯折区aa1的部分的透光率小于位于平展区aa2的部分的透光率。

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柔性显示面板中,在发光元件层4的出光面一侧形成有补偿层11,该补偿层11的透光率随该补偿层11所受的力的变化而变化,即当该柔性显示面板发生弯折时,在弯折力的作用下该补偿层11中位于弯折区aa1的部分与位于平展区aa2的部分透光率不同。具体地,当柔性显示面板发生弯折时,补偿层11中位于弯折区aa1的部分的透光率小于位于平展区aa2的部分的透光率,从而可以对柔性显示面板中显示器件的发光亮度进行补偿,以使柔性显示面板亮度更为均匀、显示效果更好。由于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弯折区aa1对光线的折射和反射效果强,从而会使弯折区aa1的亮度较平展区aa2更亮,而该补偿层11中位于弯折区aa1的部分的透光率小于位于平展区aa2的部分的透光率,从而补偿层11中位于弯折区aa1的部分可以减弱弯折区aa1的出光亮度,以降低弯折后的柔性显示面板中弯折区aa1和平展区aa2的亮度差异,使得柔性显示面板的亮度更为均匀,提升了柔性显示面板的视觉体验。

本申请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中,当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平展状态时,补偿层11受到较大的拉伸力,此时补偿层11的整体透光率较高,且各个部位透光率相同;当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时,柔性显示屏向朝向补偿层11的一侧弯折,补偿层中位于弯折区的部分处于弯折状态,补偿层中位于弯折区的部分中,朝向发光元件层的第一表面受到的拉伸力增加、透光率最高达100%,背离发光元件层的第二表面受到的拉伸力减小、透光率降低,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部分弯折后为受力不发生变化的中性层,从而在柔性显示面板发生弯折后,补偿层中位于弯折区的部分的整体透光率降低,使得补偿层11中位于弯折区aa1的部分的透光率小于位于平展区aa2的部分的透光率。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平展状态时,补偿层11受到11kpa至12kpa的拉伸力,补偿层11的透光率为90%至100%;

当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时,补偿层11中位于弯折区aa1的部分受到5kpa至11kpa的拉伸力,透光率50至90%。

在本申请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中,在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平展状态时,显示面板中各部分中对光线折射和反射效果相同,同时补偿层11各部分受力相同且处于透光率比较高的状态,从而该柔性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显示效果好;当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时,柔性显示面板中弯折区aa1对光线折射和反射效果强于平展区aa2,同时补偿层11中位于弯折区aa1的部分的透光率大于位于平展区aa2的部分透光率,从而该柔性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显示效果好。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平展状态时,补偿层11所受的拉伸力为12kpa,补偿层11的透光率为100%,以保证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平展状态时,显示效果好以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补偿层11为掺杂有黑色颗粒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材质。

上述实施方式中,补偿层11为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膜,该pdms膜为利用矩形透明聚二甲基硅氧烷堆栈薄片与含有黑色微小染料颗粒的溶液混合制成,基于pdms膜的性质,当pdms膜处于未拉伸状态时,透光率较低,处于未拉伸状态的pdms膜置于发光器件的出光面后可降低出光亮度,当pdms膜被拉伸时,透光率较高,当被拉伸至极限状态时,呈完全透明态,光将能够大量透过,处于极限拉伸状态的pdms膜置于发光器件的出光面后可不影响发光器件的出光亮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黑色颗粒为微米级的油墨颗粒或金属颗粒,黑色颗粒选用微米级的油墨颗粒或金属颗粒,方便易得,成本低廉,黑色颗粒也可以为其它材质的黑色颗粒,只需要使补偿层11满足本申请所需的受力与透光率的关系即可,本申请不作特别限定。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黑色颗粒的掺杂浓度为1%至50%,具体地,黑色颗粒的掺杂浓度可以为1%、5%、9%、10%、11%、15%、20%、25%、30%、36%、40%、41%、45%、50%等,本申请不做特别限定,当黑色颗粒的掺杂浓度为1%至50%时,可以使补偿层11在外力作用下达到所需的透光率效果,从而使得补偿层11对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起到良好的补偿作用。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补偿层11的厚度为20um至50um,具体地,补偿层11的厚度可以为20um、21um、25um、28um、30um、35um、40um、49um、50um等,本申请不做特别限定,选用厚度为20um至50um的补偿层11可以在满足可承受拉伸力并达到所需透光率的前提下,降低补偿层11对柔性显示面板厚度的影响,使得柔性显示面板更加轻薄化,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位于发光元件层4出光面一侧的封装层5、偏光片层6、粘性层和保护层,承载层为封装层5、偏光片层6、粘性层、保护层中的任意一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补偿层11可以位于封装层5背离衬底1一侧且与封装层5接触;或者,如图3所示,补偿层11位于偏光片层6背离发光元件层4一侧且与偏光片层6接触;或者,补偿层11位于粘性层背离发光元件层4一侧且与粘性层接触,或者,补偿层11位于保护层背离发光元件层4一侧且与保护层接触。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中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中包括衬底1以及沿远离衬底1一侧层叠设置的缓冲层2、支撑层3、发光元件层4、偏光片层6、第一粘性层7、第一保护层8、第二粘性层9、第二保护层10等,当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粘性层7、第一保护层8、第二粘性层9、第二保护层10时,如图4所示,补偿层11位于第一粘性层7背离衬底1一侧且与第一粘性层7接触;或者,如图5所示,补偿层11位于第一保护层8背离衬底1一侧且与第一保护层8接触;或者,如图6所示,补偿层11位于第二粘性层9背离衬底1一侧且与第二粘性层9接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粘性层7和第二粘性层9的材质可以为光学胶,第一保护层8的材质可为无色的聚酰亚胺或超薄的玻璃等,第二保护层10的材质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类材质或者无色的聚酰亚胺等,第一粘性层7、第二粘性层9、第一保护层8、第二保护层10均选用无色透明的材质,以避免影响柔性显示面板中显示器件的发光效果。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层4包括多个发光单元补偿层11覆盖各个所述发光单元。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补偿层11的设置方式为在发光元件层4的出光面形成有一层补偿层11,该补偿层11覆盖发光元件层4中的各个发光单元,制备工艺简单、良率高。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1,在发光元件层4的出光面一侧形成承载层;

s102,承载层处于平展状态时在承载层背离发光器件层一侧形成受拉伸力为11kpa至12kpa的、透光率为90%至100%的补偿层11。

上述制备方法中,在承载层处于平展状态时形成补偿层11,并使得补偿层11处于拉伸状态,以具备90%至100%的透光率,从而使得该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平展状态时的显示效果不受补偿层11的影响,以具备良好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在承载层处于平展状态时在承载层背离发光器件层一侧形成受拉伸力为大于12kpa的、透光率为100%的补偿层11包括:

s1021,将补偿层11贴附于承载层背离发光元件层4一侧。

上述制备方法中提供了用于形成处于拉伸状态的补偿层11的具体实施方式,具体为:将补偿层11制成相应拉伸力与透光效果的成品膜层,并将成品膜层拉伸后贴附于承载层背离发光元件层4的一侧,从而保证补偿层11处于拉伸状态以具备90%至100%的透光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任意一种柔性显示面板。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具体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或者为电视、显示器等固定终端,本申请不做特别限定,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包括本申请中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从而在将该显示装置弯折后,弯折区aa1与平展区aa2具备相同的视觉效果、亮度显示均匀无差异感,从而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