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29724发布日期:2022-10-05 01: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平面部、第二平面部以及弯折部,所述第一平面部与所述第二平面部相对设置,所述弯折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平面部和所述第二平面部;第一背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部朝向所述第二平面部的表面上;第二背板,设置于第二平面部朝向所述第一平面部的表面上;以及复合膜,设置于所述第一背板与所述第二背板之间;其中,所述复合膜包括多孔胶层,所述多孔胶层中形成有泡孔,所述多孔胶层粘合于所述第一背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胶层中分散有发泡粒子,所述泡孔形成于所述发泡粒子内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孔内部为真空状态,和/或,所述泡孔中填充有气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胶层还含有发泡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还包括导电粒子,所述导电粒子分散于所述多孔胶层中。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胶层的材料包括丙烯酸或者聚氨酯,所述导电粒子的材料选自al、ag、ni以及cu的至少一种。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胶层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网纹图案,所述复合膜还包括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直接设置于所述多孔胶层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导电层的材料包括导电银浆。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胶层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网纹图案,所述复合膜还包括支撑层和导电层,所述支撑层设置于所述多孔胶层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多孔胶层的表面。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间隔形成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在所述第一背板上粘合所述复合膜;在复合膜上设置加强板;将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背板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以形成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复合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基板和浆料,所述浆料包括基体材料和溶剂,利用所述浆料在所述基板上形成浆料层;预烘烤除去所述浆料层中的所述溶剂;以及使所述浆料层发泡形成所述多孔胶层。10.如权利要求9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材
料包括发泡粒子,所述使所述浆料层发泡形成所述多孔胶层包括步骤:高温加热使所述发泡粒子膨胀,在所述发泡粒子内部形成泡孔。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第一背板、第二背板以及复合膜。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平面部、第二平面部以及弯折部,第一平面部与第二平面部相对设置,弯折部连接于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第一背板设置于第一平面部朝向第二平面部的表面上。第二背板设置于第二平面部朝向第一平面部的表面上。复合膜设置于第一背板与第二背板之间。复合膜包括多孔胶层,多孔胶层中形成有泡孔,多孔胶层粘合于第一背板上。本申请通过将SCF复合膜层中的Emo胶层与泡沫整合形成为多孔胶层,降低了现有的SCF复合膜层的厚度,从而降低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厚度。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厚度。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厚度。


技术研发人员:夏浩 陈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6
技术公布日:2022/1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