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模组生产线以及电池模组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94058发布日期:2024-03-13 20:4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电芯模组生产线以及电池模组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储能产品智能制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模组生产线以及电池模组生产线。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的生产过程往往需要先将多个电芯组装成电芯模组,再将多个电芯模组与电池箱组装成电池模组。

2、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的生产工艺中过程中大部分都需要人工参与,电池模组的生产自动化程度较低。这样,一方面人工参与往往存在效率低、精度低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模组生产线以及电池模组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芯模组的生产自动化程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模组生产线,包括:

3、上料生产线,上料生产线用于将电芯进行上料至运载结构上;

4、贴设生产线,设置在上料生产线的侧部,贴设生产线包括第一撕膜机构、贴膜机构和第二撕膜机构,第一撕膜机构包括第一撕膜机器人和第一撕膜夹爪,第一撕膜机器人带动第一撕膜夹爪运动,以通过第一撕膜夹爪将绝缘膜的一侧的型纸进行撕离;贴膜机构包括贴膜机器人和贴膜夹爪,贴膜机器人带动贴膜夹爪运动,以通过贴膜夹爪将绝缘膜贴设在电芯的一个侧面处;第二撕膜机构包括第二撕膜机器人和第二撕膜夹爪,第二撕膜机器人带动第二撕膜夹爪运动,以将电芯上的绝缘膜的另一侧的型纸进行撕离;

5、堆叠生产线,设置在贴设生产线的下游,堆叠生产线包括第一输送线和堆叠机器人,第一输送线用于对拘束结构进行输送,堆叠机器人可活动地设置,堆叠机器人用于将带有绝缘膜的电芯转移至拘束结构上进行堆叠呈电芯模组,并使相邻两个电芯之间均设置有绝缘膜;

6、焊接生产线,设置在堆叠生产线的下游,焊接生产线包括第二输送线和焊接机构,第二输送线与第一输送线对接,焊接机构用于对电芯模组进行焊接。

7、进一步地,堆叠机器人包括:

8、机械臂和电芯夹爪,机械臂可活动地设置,机械臂与电芯夹爪驱动连接,机械臂带动电芯夹爪运动,以对电芯进行夹取;

9、第一视觉检测件,第一视觉检测件用于对电芯的位置以及电芯上的绝缘膜的位置;

10、控制件,机械臂、电芯夹爪和第一视觉检测件均与控制件连接,控制件根据第一视觉检测件检测到的情况对电芯进行夹取并对电芯的朝向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多个电芯的绝缘膜均朝向固定的一侧设置,以使相邻两个电芯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绝缘膜。

11、进一步地,电芯模组生产线还包括信息管理系统;堆叠生产线还包括:

12、预压机构,预压机构用于对堆叠的多个电芯的两端进行加压;和/或,

13、第一扫码机构和激光刻印机,第一扫码机构用于对拘束结构上的信息码以及拘束结构上的电芯的信息码进行扫码,第一扫码机构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将拘束结构的信息和电芯的信息关联;激光刻印机用于对定位端板进行激光雕刻信息码,第一扫码机构用于对激光雕刻信息码进行扫码,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将定位端板的信息和电芯的信息进行关联。

14、进一步地,电芯模组生产线还包括控制系统;焊接生产线包括位置检测设备,位置检测设备包括:

15、第一运输结构,第一运输结构与第一输送线对接,第一运输结构形成第二输送线的部分,第一运输结构用于对拘束结构进行运输;

16、第二视觉检测件,第二视觉检测件用于对拘束结构的标志点的位置进行检测;

17、第三视觉检测件,用于对电芯的极柱的位置进行检测,第三视觉检测件和第二视觉检测件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根据第三视觉检测件检测到的位置以及第二视觉检测件检测到的信息获取各个电芯相对标志点的相对坐标;

18、驱动结构,驱动结构与第二视觉检测件和第三视觉检测件均连接设置,驱动结构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根据第二视觉检测件和第三视觉检测件的检测结果对驱动结构的驱动进行控制。

19、进一步地,焊接生产线还包括组装设备,组装设备设置在位置检测设备的下游;组装设备包括:

20、第二运输结构,与第一运输结构对接,第二运输结构与第一运输结构对接,第二运输结构形成第二输送线的部分,第二运输结构用于对拘束结构进行运输;

21、组装结构,组装结构的组装夹爪可活动地设置,组装夹爪用于夹取顶盖,并将顶盖放置在电芯模组的顶部;

22、组装驱动件,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根据第二视觉检测件和第三视觉检测件检测到的信息对组装夹爪进行控制,以使顶盖上的镂空部避让电芯的极片设置。

23、进一步地,焊接机构包括第一焊接设备,第一焊接设备设置在组装设备的下游;第一焊接设备包括:

24、第三运输结构,第三运输结构与第二运输结构对接,第三运输结构形成第二输送线的部分,第三运输结构用于对拘束结构进行运输;

25、第四视觉检测件,第四视觉检测件用于对拘束结构的标志点的位置进行检测;

26、第一焊接结构,第一焊接结构用于对镂空部处放置的连接排进行焊接,第一焊接结构与控制系统连接,以使控制系统根据第二视觉检测件和第三视觉检测件检测的位置信息对第一焊接结构的焊接位置进行调整。

27、进一步地,电芯模组生产线还包括信息管理系统;焊接机构还包括:

28、清扫设备,设置在第一焊接设备的下游,清扫设备包括第四运输结构和吹扫结构,第四运输结构与第三运输结构对接,第四运输结构形成第二输送线的部分,第四运输结构用于对拘束结构进行运输;吹扫结构朝向第四运输结构的上的拘束结构设置,吹扫结构用于对电芯模组的焊接处进行吹扫;

29、第一检测设备,设置在清扫设备的下游,第一检测设备包括第五运输结构和第一检测结构,第五运输结构与第四运输结构对接,第五运输结构形成第二输送线的部分,第五运输结构用于对拘束结构进行运输;第一检测结构朝向第五运输结构上的拘束结构设置,第一检测结构用于对电芯模组的性能参数进行检测,第一检测结构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第一检测结构用于将检测的信息上传至信息管理系统。

30、进一步地,焊接机构包括第二焊接设备,第二焊接设备设置在第一焊接设备的下游;第二焊接设备包括:

31、第六运输结构,第六运输结构与第五运输结构对接,第六运输结构形成第二输送线的部分;

32、第五视觉检测件,第五视觉检测件用于对拘束结构的标志点的位置进行检测;

33、第二焊接结构,第二焊接结构用于将连接片焊接在连接排上,第二焊接结构与控制系统连接,以使控制系统根据第二视觉检测件和第三视觉检测件检测的位置信息对第二焊接结构的焊接位置进行调整。

34、进一步地,焊接生产线还包括:

35、第二检测设备,设置在第二焊接设备的下游,第二检测设备包括第七运输结构和第二检测结构,第七运输结构与第六运输结构对接,第七运输结构形成第二输送线的部分,第七运输结构用于对拘束结构进行运输;第二检测结构朝向第七运输结构设置,第二检测结构用于对电芯模组的放电功率进行检测,第二检测结构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第二检测结构用于将检测的信息上传至信息管理系统;

36、更换设备,设置在第二检测设备的下游,更换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更换设备包括第八运输结构和替换运输结构,第八运输结构与第七运输结构对接,第八运输结构形成第二输送线的部分,第八运输结构用于对拘束结构进行运输;替换运输结构可活动地设置,替换运输结构的运输方向与第八运输结构的运输方向呈预设角度设置,替换运输结构用于对第八运输结构上的不合格的电芯模组进行下线操作。

3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生产线,包括:

38、上述提供的电芯模组生产线;

39、组装生产线,组装生产线用于将电芯模组组装在电池箱内。

40、进一步地,组装生产线包括:

41、工装台,工装台用于放置电池箱,并在工装台处对电池箱的箱盖进行拆除;

42、工装组件,设置在工装台的下游,工装组件用于对电池箱的箱体进行支撑,并在工装组件处依次对箱体安装连接结构、开关、绝缘膜;

43、点胶设备,设置在工装组件的下游,点胶设备用于对箱体的底部进行点胶,并在点胶后将电芯模组安装在箱体内。

44、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便于利用上料生产线、贴设生产线、堆叠生产线和焊接生产线将电芯堆叠呈电芯模组,并对电芯模组进行焊接,上述生产线中大部分采用自动化操作工艺流程实现,大大提高了电芯模组的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对电芯模组的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