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圈式电磁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8057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线圈式电磁开关的制作方法
双线圈式电磁开关(以下简称新开关)是应用在各种电路中的装置,功能与继电器、接触器(以下简称老开关)类似。
新、老开关同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不同在于老开关只用一个线圈起吸合及维持吸合铁芯的作用,线圈断电后铁芯靠弹簧的斥力断开,而新开关则是在两边铁芯上各装一个线圈,在自己的辅助触头控制下,两线圈可顺向通电产生引力,或逆向通电产生斥力,由此控制铁芯的分与合及触头的通与断、老开关的触头通断取决于线圈的通电与否,而新开关的触头通断取决于电磁铁闭合与否,静态时线圈不通电,老开关是用单触点开关控制线圈通电与否,而新开关是用双位开关控制两线圈的顺向通电和逆向通电。
新开关可改进老开关四个方面的不足。(a)省掉使电磁铁维持闭合的电流。(b)消灭交流振动噪声。(c)解决线圈欠压时不能维持吸合的问题。(d)降低工艺要求,减少成本。
工作原理,新开关的电磁铁两边的铁芯上各装有一个线圈,三对常开常闭触头控制两线圈顺向或逆向通电,采用扦入式的主触头,设它处在闭合状态,这时常开触点1C1,1C3,1C5闭合而常闭触点1C2,1C4,1C6断开,使线圈1Ca与1Cb处于逆向通电的准备状态,当k拨向“分”时,1Ca与1Cb在逆向电流作用下产生互相排斥的磁场,铁芯断开,主触头刀开关断开,这时1C1断开,线圈1Ca与1Cb均无电流通过,同时1C3,1C5断开,1C2,1C4,1C5闭合,使两线圈1Ca与1Cb处于顺向通电的准备状态,当k拨向“合”时,线圈1Ca与1Cb在顺向电流的作用下产生引力,电磁铁闭合,这时1C2断开,线圈1Ca与1Cb均无电流通过,同时,1C4,1C6断开,1C1,1C3,1C5闭合,使线圈1Ca与1Cb处于逆向通电的准备状态,主触头是扦入式的,合上后能自锁维持闭合,所以不需维持电流。
新开关在很多地方比老开关优越。(a)老开关用弹簧起斥开电磁铁的作用,闭合后要克服弹簧斥力并对主触头提供一个正压力,只好用维持电流产生一个电磁力;而新开关断开靠逆向通电,所以弹簧做很弱,主触头的自锁力足可抵消弹力。(b)新开关合上后无电磁振动,所以无噪声,且触头无擦动,增加触头寿命。(c)老开关欠压时不能维持吸合,而新开关维持吸合不要电、欠压对它毫无影响、(d)老开关为了解决噪声,欠压等问题,其设计与工艺要求较高,而新开关可相应低一些。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为新开关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1中1、2为铁芯,3、4为线圈1Ca、1Cb,5为绞联件,6为弱弹簧,7为尖劈形刀架,8为尖劈形刀触头,9、10、11为三对常开常闭触头。
图2为新开关的控制线路中标出了三对自用辅助触头,(1C1,1C3,1C5)为常开触点,(1C2,1C4,1C6)为常闭触点,K为双位开关,1Ca、1Cb为同一电磁铁上的两个线圈。
一种简化的实施例,两铁芯做成对称的“山”字型,每边固定一个同样的额定电压为220V的线圈,一头用绞相联,另一头装上一组刀开关它可在交流电下工作,也可在直流条件下工作。参见图1另一种实施例,电磁铁的一边是永久磁铁,另一半是电磁铁,用直流电励磁,改变电流方向可控制其闭合与断开。
权利要求
1.双线圈式电磁开关的功能类似于接触器、继电器等电磁开关,其特征是利用两个线圈顺向通电时产生吸引力,逆向通电时产生斥力的原理控制电磁铁的闭合与断开、要求保护的关键特征是电磁铁两边的铁芯各装上一个线圈(及与此类似的一边用永久磁铁,另一边用装线圈的铁芯构成的电磁铁)的结构,两线圈在自己的三对常开常闭触头控制下进行顺逆向通电的变换、扦入式的主触头在闭合后不会产生使电磁铁断开的斥力,因而不需要维持电流。
2.按权利要求(1),电磁铁的特征是两边铁芯及线圈应做得基本对称,以达到较大的电磁力效果。
3.按权利要求(1),所有的触头的通断状态不是象传统的概念那样取决于线圈的通电与否,而是取决于铁芯的闭合与断开,铁芯断开时常闭触头闭合,常开触头断开,反之同理。
4.按权利要求(1),它的三对自用常开、常闭触头是用来控制本身的两个线圈的通电方向的。
5.按权利要求(1),主触头结构特征为尖劈形刀开关或有锥度的扦入式开关,这能使之易于分、合,且有足够的自锁能力和较大的导电面积,提高通电能力。
全文摘要
双线圈式电磁开关目的是解决接触器、继电器吸合后仍需电流维持吸合,有噪声,不能在欠压时维持吸合等问题,其主要技术特征是采用双线圈电磁铁的方法,它在自己的辅助触头控制下工作,当电磁铁是接通状态时,两线圈逆向通电会使电磁铁两边产生斥力而断开,当电磁铁是在断开状态时,两线圈顺向通电会使电磁铁两边产生引力而闭合,作主触头的刀开关合上后不会产生斥力,所以不需要维持电流,也不会有噪声。双线圈式电磁开关能有效地应用在各种电路中。
文档编号H01H51/12GK1041848SQ8810578
公开日1990年5月2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7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7日
发明者陈启星 申请人:陈启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