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889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是将接近于向外壳通道内突出的悬臂梁状弹性臂的自由端的凸部,嵌合于被收容在该通道内的端子凹部,把端子固定在通道内,同时在收容端子后,为阻止其向上述强性臂外侧发生移位而将另外构成的固定构件装设在弹性臂形成部分上。
已知的此种连接器,如美国专利第3,686,619号及美国专利第3,601,760号所示,将端子收容在外壳通道内,需将弹性臂的凸部嵌合于端子的凹部内,始将上述固定构件装设于外壳。
目前的外壳生产线、端子生产线及将端子装配到外壳上的装配线均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而向外壳及端子的装配线的供给是藉输道装置进行。
此外,把端子装配到外壳的组装已逐渐趋于用自动化生产线进行。
上述传统的连接器,为将外壳向装配生产线供给,必须供给外壳与上述固定构件这样两种零件,因此管理这些零件时要花费工时。
此外,要将收容了端子的外壳和固定构件的装配作业在自动化生产线上进行时,需要具备将固定装置引导到外壳装配位置的设备,从而使装配生产线规模变大。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是在对外壳已装设固定构件的状态下,使其可对装配生产线供给,并且对于已处于装设固定构件状态的外壳通道,照原样能插入端子,同时在插入端子之后,不必考虑将固定构件装配于外壳的方向即可实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为了确保供成对的外壳相互间嵌合的裙部间的密封性,使环状的弹性封闭构件介于其间,具体为在嵌合前的状态下将一边的外壳的嵌合部内的封闭构件制止住的装置而使上述固定构件发生作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使成对的外壳作为相互嵌合时的引导装置而使上述固定构件发挥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固定构件和连接器外壳,是在该固定构件从构成端子收容通道的筒状部上的弹性臂的形成部分偏离时构成暂时装设所需的暂时制止及被制止装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中,在成对的各个外壳上,设置为使其各个互相嵌合的裙部,在由引入对方裙部一侧的另一边外壳裙部所包围之处,在与对方外壳的裙部之间压入环状的弹性封闭构件,且使为卷绕弹性封闭构件所需的卷绕座构成筒状体的一部分,此外将固定构件构成为跨住这些筒状部的一个直至数个而被覆盖的框状形状,而在其开口端,固定构件被上述筒状部覆盖,当被装设在弹性臂形成部分上时,形成与上述台座面正交而突出的凸缘部。
此外,本发明的连接器,是将多个筒状部,并列设置成在使形成的弹性臂的侧壁面朝向纵向的状态下,向与其正交方向相互形成有适当的间距,在成对的外壳的一边的外壳中的固定构件上设置嵌入与另一边外壳的筒状部相互间的导引片。
靠暂时制止与被制止装置,对于在连接器外壳上被暂时装设的固定构件,是位于偏离形成在外壳筒状部侧壁上的弹性臂形成部分,而端子插入筒状部内通道,是使端子制止于被形成在弹性臂的自由端的凸部,在使上述弹性臂的自由端进行到向筒状部外边位移的状态。当端子移至通道内的规定位置时,被装设在弹性臂自由端的凸部成为嵌合在构成在端子上的凹部上,而弹性臂的自由端向原来的筒状部侧壁形成部分返回。
形成如此状态后的固定构件被解除暂时装设状态,而被移至筒状部侧壁的弹性臂形成部分上,对于外壳为正式被制止。
被正式制止的固定构件是位于上述筒状部侧壁的弹性臂形成部分上,具有阻止朝向弹性臂筒状部外边的位移的作用。环状的弹性封闭构件是在固定构件被暂时装设于外壳前的过程中,被卷绕于设在外壳的裙部内的卷绕座,而当固定构件下式装设于外壳时,可以靠被形成于框状固定构件开口端上的凸缘,而防止其自所支承的卷绕座上脱落。
导引片是将具有导引片的连接器连接于对方的连接器时,被插入设在对方一侧连接器的筒状部互相间所设的间隙,而使裙部两者互相结合,同时使连接器互相一边在同轴上互相相对一边加以嵌合。
当连接器互相嵌合方向因上述导引片与裙部在同轴上而受到限制时,端子开始互相接触。
现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至图5是表示阴连接器(A),而图6至图10是表示阳连接器(B)。图1为外壳、弹性封闭构件及固定构件在装配前的轴侧图,图2是其纵剖面图,图3为其横剖面图,图4(A)~图4(C)及图5(A)~图5(B)是表示连接器装配过程的剖面图,图6是装配外壳及固定构件的轴侧图,图7是其纵剖面图,图8是其横剖面图,图9(A)~图9(C)及图10(A)~图10(B)是表示连接器装配过程的剖面图。
阴连接器(A)是由外壳(1)、端子(2)、环状弹性封环(3)及固定构件(4)形成。外壳(1)由具有为收容端子(2)的通道(11a)的一对筒状部(11)、(11)′,与这些筒状部相隔适当间隔,且包围这些筒状部而被设于外壳(1)前半部的裙部(12),在筒状部的轴向的中央位置,与筒状部正交竖起,与上述裙部后端相连续的垂壁部(13)以及在上述垂壁部与上述筒状部直交的位置,形成跨在成对的2个筒状部上,此筒状部与上述筒状部侧壁之间具有台状而形成弹性封环的卷绕座(14)。
筒状部(11)(11)′是在其侧壁(11b)上具有缺口部(11c),而在该缺口部内构成可挠性的悬臂状弹性臂(11d)。
筒状部(11)(11)′是在将上述侧壁(11b)朝纵向的状态,将其朝与此纵向正交方向向相隔适当的间距而互相并排设置。
弹性臂(11d))具有朝被收容在通道(11a)上的端子(2)的插入方向延伸的自由端(11d-1),且具有接近该自由端和突出于通道内的凸部(11d-2)。
凸部(11d-2)为在弹性臂的自由端方向一侧具有垂直面,而在其相反一侧具有倾斜面。
此外,筒状部(11)(11)′是分别在位于筒状部的并排方向的两外侧的侧壁(11e)上具有沿筒状部轴向延伸的长形孔(11f)。
端子(2)具有凹部(21)。
插入设在外壳(1)的通道(11a)内的端子,被止住在悬臂梁状弹性臂(11d)的自由端(11d-1)的凸部(11d-2),利用此凸部的倾斜面,使自由端朝筒状部外方位移的状态下移动,当移至通道内的规定位置时,使弹性臂自由端附近的凸部进入凹部内而被制止在该部分上。
把封环(3)卷挠在上述卷绕座(14)上,而使与裙部(12)之间具有适当间隔。
固定构件(4)具有互相呈正交的4个侧壁,且构成具有窗口的底壁(41)的框状形态,其可跨住互相并排的一对筒状部(11)(11)′而将其覆盖。
另外,在固定构件(4)的开口端设有凸缘(42)。
在固定构件的4个侧壁中一方的一对面对面的侧壁(43)(43)′内面的开口端附近设有小突起(43a)(43a)′,另一方的相面对面的侧壁(44)的一边侧壁(44)上设有从该部分形成缺口的悬臂梁状弹性臂(44a),在相当于弹性片(44a)内面的固定构件的轴向中央位置的部分,则互相间隔设有一对突起(44a-1)(44a-1)′。
小突起(43a)(43a)′及突起(44a-1)(44a-1)′均处在将固定构件覆盖于筒状部(11)(11)′,而在被嵌入方向一侧的面上形成倾斜面。
跨在一对筒状部而被覆盖的固定构件,使上述的小突起(43a)(43a)′嵌入筒状部的长孔(11f),此外,在上述突起(44a-1)(44a-1)′的倾斜面和在筒状部侧壁(11b)顶端相接触的状态下,使固定构件的侧壁(44)处在位于从在筒状部(11)(11)′侧壁(11b)上的弹性臂(11d)形成部分所偏离之处的状态(参照第4图(A),第5图(A))下被暂时装设于外壳上。
因此,在阴连接器中,固定构件与外壳的暂时制止与被制止的装置是由在固定构件中的侧壁(43)(43)′内面的小突起(43a)(43a)′与形成在侧壁(44)的弹性片(44a)上的突起(44a-1)(44a-1)′及在上述筒状部(11)(11)′侧壁(11b)前端与侧壁(11c)的长孔(11f)所构成。
如上所述,被暂时装设的固定构件(4)的外壳(1)是将端子(2)引入筒状部(11)(11)′各个的通道(11a)内,而使弹性臂(11d)的凸部(11d-2)嵌合于端子(2)的凹部(21),此外,在将封闭构件(3)装设于卷绕座(14)上的状态下(参照第4图(B)),等待固定构件(A)的正式装配作业。
正式装配是将固定构件(4)从暂时装配的状态进一步压向筒状部(11)(11)′,利用弹性片(44a)的可挠性以及突起(44a-1)(44a-1)′的倾斜面,使突起(44a-1)(44a-1)′从筒状部(11)(11)′的侧壁(11b)前端跨在侧壁上,而将固定构件(4)的底壁(41)止住于筒状部(11)(11)′的前端面,并使突起(44a-1)(44a-1)′嵌入缺口部(11c),使其制止于该缺口端。(参照第1端图4(C)、图5(B))。
阳连接器(B)是由外壳(5)、端子(6)及固定构件(7)所形成。
外壳(5)是由具有收容端子(6)的通道(51a)的一对筒状部(51)(51)′;与这些筒状部隔适当距离,在将这些包围起来的状态下装设在外壳前半部的裙部(52);在筒状部轴向上的中央位置与其正交高起,而与上述裙部后端的连续的垂直壁部(53)以及在上述裙部内侧面上构成的剖面呈凸形状的部分(54)所构成。
筒状部(51)(51)′是在其侧壁(51)上具有缺口部(51c),而在该缺口部内形成可挠性悬臂梁状弹性臂(51d)。
筒状部(51)(51)′是在将上述侧壁(51b)朝向纵向的状态下沿与其正交的方向隔适当间距而互相并列。
弹性臂(51d)具有朝被插入通道(51a)的端子(6)的插入方向延伸的自由端(51d-1),而在该自由端附近具有突出于通道内的凸部(51d-2)。
凸部(51d-2)位于弹性臂的自由端方向一侧,它具有垂直面,又在其相反侧具有倾斜面。
此外,筒状部(51)(51)′沿其并排方向,具有设在相对峙的内侧侧壁(51c)的各个上,沿筒状部轴向的长形状的孔(51f)。端子(6)具有凹部(61)。
被插入设在外壳(5)的通道(51a)内的端子,被制止于悬臂梁状弹性臂(51d)的自由端(51d-1)的凸部(52d-2),而利用其倾斜面使其自由端在往筒状部外侧位移的状态下移动,当移至通道内规定位置时,将弹性臂自由端附近的凸部引入凹部内,而被制止于该部分。
固定构件(7)构成具有相互正交的4个侧壁的框状,在其一边的开口部形成带有窗口的底壁(71),又从该底壁(71)的中央部突出形成朝固定构件轴向前后延伸的制止片与导引片(73)。
在固定构件(7)的上述侧壁之一(74)上设有二个从该部分缺口形成的悬臂梁状弹性片(74a),在各个弹性片(74a)上形成有向外边突出的突起(74a-1)。
在制止片(72)的固定构件的筒状部的覆盖设置方向侧之自由端附近,其两侧面上设有小突起(72a)(72a)′。
突起(74a-1)及小突起(72a)(72a)′均相对固定构件的筒状部的覆盖设置方向一侧的面形成为倾斜面。
把跨住一对筒状部(51)(51)′被覆盖起来的固定构件,是在上述小突起(72a)(72a)′嵌入筒状部的长孔(51f),此外,在上述突起(74a-1)倾斜面止住于裙部(52)内侧面上的剖面呈凸形状的部份(54)的状态下,且固定构件的侧壁位于从筒状部弹性臂形成部分偏离之处的状态(参照第9图(A)、第10图)下,使其被暂时装设在外壳上。
因此,在阳连接器中,固定构件与外壳的暂时制止与被制止装置是由在外壳(5)中的裙部(52)内侧面在的剖面呈凸形状部(54),与设置在上述筒状部(51)(51)′上的相对峙侧壁(51e)上的长孔(51f)及在固定构件中的制止片(72)前端部两侧面上的小突起(72a)(72a)′及突出于侧壁(74)上的弹性片(74a)外侧的突起(74a-1)所构成。
如上所述,暂时装设固定构件(7)的外壳(5),在筒状部(51)(51)′的各个通道(51a)内引入端子(b),在把弹性臂(51d)的凸部(51d-2)嵌合于端子(B)的凹部(61)的状态下(参照第9图(B)),而准备正式的装配作业。
正式装配是将固定构件(7)使暂时装配的状态再进一步紧压筒状部(51)(51)′,而利用弹性片(74a)的可挠性与突起(74a-1)的倾斜面,使突起部(74a-1)跨住在外壳(5)的裙部(52)内侧面上的剖面呈凸形状部(54)一边,构成台阶状,而使固定构件(7)的底壁(71)被制止于筒状部(51)(51)′的前端,突起(74a-1)是靠使其制止于剖面呈凸形状部(54)的另一边形成台阶状。(参照图9(C),图10(B))。
在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中,固定构件可将处于被暂时装配状态的外壳送至端子外壳的装配生产线,且可以在仍然保持供给状态下将端子装配在外壳上,且在暂时装配状态中,可限制已经装配于外壳的固定构件所需的装配方向,因而可极迅速且容易地进行正式装配,也适合于自动化的生产线。
权利要求2的连接器可将上述固定构件,作为把介于成对的外壳裙部的嵌合部分之间,为确得密封性的封闭构件固定住的装置使用。
权利要求3的连接器,可使上述固定构件更进一步具有使外壳互相导引嵌合的机能。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是由以下部份构成,即把内部包含收容端子的通道的筒状部侧壁切去一部分而形成沿端子通道插入方向延伸的可挠性悬臂梁形状的弹性臂,通过将设在弹性臂自由端之凸部嵌合到被收容在通道内的端子的凹部,使端子固定在通道内,且通过把固定构件装设在弹性臂的形成部分上而将上述嵌合锁紧,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构件与上述连接器的外壳上,在该固定构件处在从上述筒状部侧壁的弹性臂的形成部分偏离处,构成为了一旦暂时装设时所需的暂时制止与被制止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成对的各个连接器的外壳上,设置使其各个互相嵌合所需的裙部,在由引入对方裙部一侧的该方外壳裙部所包围之处,在和对方一侧的外壳裙部之间压入环状的弹性封闭构件,且使卷绕弹性封闭构件的卷绕座一起构成筒状部之一部分,把固定构件构成将这些筒状部的一个直到多个跨住而覆盖起来的框状形式,在其开口端,形成正交于上述卷挠座而突出的凸缘部,为使固定构件被上述筒状部覆盖,而被装设在弹性臂的形成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将多个筒状部构成使形成弹性臂的侧壁面朝向纵向的状态,向在此方向成正交的方向使互相隔开适当的距离而并列设置,在成对的外壳一边的外壳的固定构件上装设嵌入与另一边的外壳筒状部互相间的导引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将内部包含收容端子通道的筒状部侧壁切去一部分,而形成沿端子通道插入方向延伸的可挠性悬臂梁状弹性臂,藉此将设在弹性臂自由端的凸部嵌合在端子凹部,使端子固定于通道内,且藉此把固定构件装设在弹性臂的形成部分上而使上述嵌合锁紧,其特征是上述固定构件与上述连接器的外壳使该固定构件在偏离上述筒状部侧壁的弹性臂形成部分,构成暂时制止和被制止装置。
文档编号H01R13/436GK1036669SQ8910117
公开日1989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89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1989年2月23日
发明者若田繁一 申请人:住友电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