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接点导引件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632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接点导引件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更为具体的是带有一个导引件以保护插塞接点不致弯曲的那种连接器。
连接器在它们的外壳内装有导引件以保护插塞接点不致弯曲是一门已知的技术。这种连接器的一个例子公开在,例如,日本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第63(1988)-116985号上,下文中将参看

图16和17予以描述。
图16显示一个插座式和插塞式连接器在接合前的纵向横截面图。而另一方面,图17显示了两个连接器在接合状态下的纵向横截面图。
在插座式连接器210的外壳212内安置有多个插塞接点214。每个插塞接点214的前端214a穿过一个导引件216内的一个相应的通孔,该导引件由一个形成在外壳212内的突出部份被锁合在导引件216的一个凹口216a内而一时地保持停留在外壳212内。当插座式连接器210和插塞式连接器220互相接合时,导引件216被插塞式连接器220所推动移到插塞接点214的后端部份,从而形成了插塞接点214与相应的插座即塞孔接点之间的接合,如图17中所示。
如上所述,将插塞接点的前端插入到配置有这种导引件的连接器的导引件中的通孔内就能有效地保护插塞接点不致弯曲。在另一方面,当插塞式和插座式连接器两者相接个别时,导引件被插塞式连接推动移到插塞接点的后端部份。
也会有这种情况,即两种连接器210,220不止一次地接合和脱开。如果导引件216两个连接器脱开以后仍旧停留在后端部份,插塞接点或接触柱214即得不到保护,因而可能在与可接合的连接器再行接合之前被施加至该处的外力所弯曲。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的连接器内配置了额外的装置,如图18中所示。
一个闩锁臂234设置在一个插塞式连接器220内以便当两个连接器210,220接合时可以咬合在一个导引件216的端壁218上的一个咬合孔230内。在将插塞式连接器220脱开时,导引件216被拉回至其原有的位置如图18(A)中所示。当两个连接器接合时,闩锁臂234顶在一个穿过一个导引板部份217的压紧板232上,从而与咬合孔230形成可靠的咬合。压紧板232,闩锁臂234和咬合孔230相互配合,因而只要在插座式连接器210与可接合的连接器互相脱开时,导引件216始终停留在原来位置上以便有效地保护接触柱214。
导引件通常是以一个微弱的力暂时地被保持停留在外壳内,从而使插塞接点的前端被保护不致弯曲或是维持着正常的对准状态,一直等到两个插塞式和插座式连接器成为接合关系时为止。其理由是这样的,如果保持的力过于强大时,两个连接器就很难使其相互接合。其结果是,在寻常的带有导引件的连接器中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在连接器搬运中,如果受到震动或偶然地为任何物碰撞,导引件就会意外地从闩住的前位置移向插塞接点的后端部份。
还有,现有技术连接器的压紧板212和闩锁臂的应用在外壳内占去了一定的空间,从而限制了接点的高密度设置。另外,闩锁臂234从导引件220中伸出相当的长,因而当其被单独处理时连接器未被接合时,闩锁臂234就很可能被折断或者要不然造成变形。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使导引件牢固地保持停留在其位置上以避免由于震动或其它的力造成的意外移动,一直等到插塞式和插座式连接器接合时为止。在另一方面,当连接器被接合时,导引件的暂时停留必须很容易释开以使连接器能顺利地接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高密度接点的连接器,它具有一个结实的用于插塞接点的导引件,当未接合时,导引件就回到其原来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器的导引件包括一个具有一个第一外壳的第一连接器,插塞接点被安置在这第一外壳中并朝着接合的方向延伸;
一个具有一个第二外壳的第二连接器,其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相接合;和一个具有多个从中穿过插塞接点的通孔的导引件,导引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接合时被第二连接器推至插塞接点的后端处;而其特征在于(1)第一外壳在其内壁上具有的突出部份位于比插塞接点的前端更向前的位置;
(2)导引件具有由朝着接合方向延伸的弹性弹簧部份和带钩部份形成的腿以便通过与突出部份相咬合而阻止导引件向插塞接点的后端部份移动;和(3)第二外壳具有推动的突出部份以便释开与腿的咬合,突出部份在第一和第二外壳接合时通过推动带钩部份使弹簧部份变位。
根据本发明另一种方式的连接器包含一个具有一个其内接纳一个插塞式连接器的凹入处的插座式绝缘外壳和一个在凹入处内沿着插塞式连接器的接合方向移动的导引件,导引件具有一个导板部份,其上形成有多个开孔以导引延伸在凹入处内的插塞接头的接触部份,和与插塞式连接器相咬合的闩锁臂,其特征在于导引件具有从导板部份的边缘部份向接合方向延伸的侧板而闩锁臂从侧板的自由端至侧板延伸的方向朝着相反的方向延伸。
以下将对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参照附图中,特别是图1至图15,作详细的描述,附图中图1是本发连接器的一个实施例的部份分解透视图。
图2(A)至(D)分别是一个平面图,一个沿着图2(A)中B-B线的横截面图,一个前视图,和一个沿着图2(A)中D-D线的横截面图。
图3是具有图2中的导引板的插座式连接器的横截面图。
图4是装配好的插座式连接器的部份横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连接器另一个实施例在盖和塞头外壳和导引件接合之前的横截面图。
图6是已部份接合的盖和塞头连接器的横截面图。
图7是从图6中进一步接合的连接器的横截面图。
图8是连接器再进一步接合至导引件的暂时停止位置的横截面图。
图9是连接器又进一步接合但导引件仍处于暂时停止位置的横截面图。
图10是连接器中塞头连接器顶住导引件的横截面图。
图11是完全接合的边接器的横截面图。
图12是连接器在接合过程中当导引件不是平稳地移动时的横截面图。
图13连接器从图12中的状态进一步接合的横截面图。
图14是进一步接合的连接器的横截面图。
图15是完全接合的连接器的横截面图。
图16是一个通常的连接器处于未接合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17是图16中一个通常的连接器处于完全接合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18(A)和(B)分别是通常的连接器在未接合和已接合时的横截面图。
在图1中,电连接器包括一个插塞式连接器10和一个插座式连接器40,两者利用一个装在插塞式连接器10上的螺帽(未显示)和一个装在插座式连接器40上的螺杆110将它们互相接合。插塞式连接器10具有一个一般为长方形的绝缘外壳12,其上形成有大量的插孔18(图1中只显示出少数插孔)从其接点插入面14朝着相对的接合面16延伸以便将塞孔接点(未显示)接纳于其内。从两个相对的侧表面20,22插入到绝缘外壳12内的是两个锁定件24,25以防止塞孔接点被拉出。塞孔接点由形成在插孔18内的普通压紧杆(未显示)卡住,还由锁定件24双双锁住。锁定件24的一个角由一个坡形面26形成。同样情况,另一个锁定件25在其镜象位置也形成有一个坡形面28,如虚线所示。两个锁定件24,25的在不同位置的坡形图26,28起了定位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锁定件24不能够被插入到对面侧表面22上的锁定件插入孔(未显示)内,而同样情况下,另一个锁定件25也不能被插入到侧表面22上的锁定件插入孔30内。应当注意到,定位作用并不一定只能用坡形面来达到,其它的形状,如L形孔,弧形面等等也可以使用。
插座式连接器40具有一个插座绝缘外壳42以接纳舌片(插塞)接点(未示出)进入大量的插孔44内。绝缘外壳42内有一个由四个侧壁48,50,52和54限定的接合凹入处46。绝缘外壳42的相对侧表面56,58上形成有用于接纳锁定件60(只显示其中一个)的锁定件插入孔62(图中只显示其中的一个孔)以保护舌片接点不被拉出。锁定件60上与锁定件24一样也形成有一个坡形面61。请注意锁定件60的大小与锁定件24的不同,因而可以避免操作者装配上的错误,因为即使操作者有意如此做,锁定件60也不能配入插塞式连接器外壳12上的锁定件插入孔30。同样情况,锁定件24即使被插入到插座式连接器外壳42上的锁定件插入孔62内也是不能配合的。由是连接器10,40都是对称的,因此很难确定接合的方向或走向。然而它们可以通过颜色标志来辨认。例如锁定件24,60可以是黑色的,而相对于锁定件24,60的锁定件则可以是黄色的。
在插座式连接器外壳42的凹入处46内从其底表面延伸的是一个套筒件64和多个柱66(在显示的实施例中有四个柱)。套筒件64是包住和保护螺杆110的螺丝部份。还有,套筒件64和柱66长于从凹入处64的底表面延伸的舌片接点的接触部份(未显示),因而保护舌片接点的接触部份不受插塞式连接器10摆动(或"Kojiri")的影响。
导引件70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容纳在绝缘外壳42的凹入处46内,即沿着限定凹入处46的侧壁46,48,50,52滑入的。如图1至3所示,导引件70有一个大致为矩形的导引板72和从相对的两条边缘74,76延伸大致垂直于导引板部份72的侧板78,78。导引板部份72上形成有大量的孔84(图1中只显示少数几个孔)从前表面80延伸至后表面82,其数量和位置相当于绝缘外壳42上的插孔44。通孔84的作用是不致如寻常那样地变形或折断。还有,导引板部份72上形成有套筒插入孔86和柱插入孔88。在导引板部份72的后表面82的大致中心处形成有肋条90在图2(A)中垂直地延伸在两个边级74,76之间。横贯导引板部份72的肋条90为导引板部份72提供机械强度并减少其偏转或扭转。
导引板70的侧板78,78从两个相对的边缘74,76以同方向延伸,因此使其横截面形成由导引板部份72和两块侧板78,78所限定的大致U形,如图2(B)所示。这一结构以及上述的肋条90有助于提高导引板部份72的机械强度和保护导引板不致偏转和扭转。从每个侧板78的自由端朝着与侧板78的相反方向延伸的是多个挠性92,94,96。因此,每个挠性臂92,94,96是悬臂形状的,其固定端安装在侧板78延伸的。与臂92,94,96直接从导引板部份72延伸相比,臂的从导引板部份72的表面80的长度要短去侧板78的长度。这有助于在插座式连接器40未接合状态中(图1)或是单独地(没有一连接器装配在一起)搬动导引件70时减少臂92,94,96的变形或折断。此外,由于臂92,94,96是形成在侧板78的端头部分,就没有必要减少接点插孔的数量,而臂容纳在绝缘外壳42内也有效地受到侧壁48,52的保护。还有,臂92,94,96是通过具有稍许挠性的侧板78连接在导引板部份72上的,因此与直接从导引板部份72延伸的臂相比,挠性长度就增加了,避免了臂92,94,96的应力集中,同时也改进了臂92,94,96的耐久性。导引柱98整体地形成在侧板78上靠近其两个侧端处。导引柱98帮助导引件70平滑地移动而不会相对于舌片接头的接触部份(未显示)的延伸方向形成歪斜。
在导引件70如图3所示的原始位置中,U形第三臂96的前端顶靠在绝缘外壳42的侧壁48(52)上的第三突出部份104上,从而防止了导引件70从绝缘外壳42中脱出。另外,一对大致为L形的第一臂92的内部部份92a顶靠在侧壁48(52)上第一突出部分100的前端头部份100a上,防止了导引件70向凹入处46移入(在图3中为向下)。第一臂92在内部部份92a上形成有坡形面92b以便顶靠在第一突出部份100的前端头部份100a处的一个相应的坡形面100b上,从而防止了第一臂92从偏离绝缘处壳42上的侧壁48(52)的方向偏转。第一臂92的内部部份92a延伸的方向并不是垂直于侧壁50的表面,而是稍许斜向于前面板72。还有,第一突出部份100前端头部份100a也同样地斜向。倾斜的内部部份92a和前端头部份100a维持与第一突出部份100的接合,除非第一臂92的外端头部份92c接合着插塞式连接器10的大致为菱形的突出部份32。
当插塞式连接器10进入插座式连接器40的凹入处46内时,一对第一臂92被大致为菱形的突出部份32和第一臂92的外部部份92c之间的接合所排开从而使第一臂92从第一突出部份100中脱出。在此同时,在插塞式连接器10的侧表面20,22上的突出部份34与插座式连接器40的侧壁50,54内凹槽中突出部份之间的接合提供了两个连接器10,40的暂时结合。在两个连接器10,40的暂时结合中,顶靠在入内的插座式连接器40上的导引件70的惰性可能在插塞式连接器10内的舌片接点(未显示)与插座(或塞孔)接点正式接合前只是将导引件70移动至退后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中,由于插座接点或插塞式连接器的接合面16的碰撞,舌片接点没有完全被支持和导引。为了不使这发生,导引件70的大致为U形的第二臂94顶靠在侧壁48上第二突出部份102的尖削面102a上,从而防止了导引件70单独地移动。也就是说,当第一臂92和第一突出部份100被插塞式连接器10的大致为菱形的突出部份32释开后,导引件70稍许后退,也就是以图3中箭头E的方向移动,并暂时地由于第二臂94顶住在第二突出部份102的尖削图102a而停止移动。随后,由于插塞式连接器10受到螺杆110和螺帽(未显示)的驱动而对抗着第二臂94和第二突出部份102之间的咬合继续前进时,第二臂94越过第二突出部份102使导引件进至凹入处46最深远的位置处。导引件70从其原始位置移动至最深远的位置由于臂92,94,96与侧壁48,52之间的滑动以及导引柱98与插座式连接器40的柱导引部份108的配合是很平滑的。在两个连接器10,40的暂时结合状态中,第一臂92越过插塞式连接器10的大致为菱形的突出部份32而接合于其坡形面32a上(图1),从而使导引件70在插塞式连接器10脱出时能够向前移动(朝着图3中箭头F的方向),下文中对此将予叙述。
当螺杆110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使插塞连接器10的插座式连接器40中脱出时,导引件70由于第一臂92与相应的突出部份32之间的咬合跟随着插塞式连接器10向前移动。应当注意到的是导引件70能够比较容易地向前移动是因为第一臂92和第二臂94分别与第一和第二突出部份100,102的比较缓和的坡100c和102b相咬合,因而能越过第一和第二突出部份100,102。当导引件70到达原始位置时,如图3中所示,导引件70由于第三臂96顶在第三突出部份104上而被阻挡向前移动,因而使第一臂92从插塞式连接器10的突出部份32中释出,并使插塞式连接器10从插座式分离器40上分离开。这种多个臂与突出部份的配合使导引件70能保持在其原始位置上,能向前移动和阻止被拉出。可以注意到,导引件70可以很容易地从插座式连接器40中脱出,只要在靠近第三臂96和第三突出部份104的前端的位置处形成工具插入槽97,104就可。
图4中所示的是一幅装配好的插座式连接器的横截面图。参考图1和4,插座式连接器40,如果需要,还可以包括一个螺杆保持外壳120以及还有一个电线盖130。螺杆保持外壳120通过弹性臂124和螺杆110的一个第一台阶部份(或称肩部)114之间的接合将螺杆110保持在其通道122内。螺杆110被插入到一个与插座式连接器外壳42的套筒部份的开孔64(图1)相通的螺杆接纳孔(未显示)中。螺杆110和螺杆保持外壳120通过将一个嵌入在外壳42内的金属夹具(未显示)与螺杆110的一个第二台阶部份116相接合而被安装在外壳42上。螺杆保持外壳120上形成有一个已知的单独指示器124以防止螺杆110的螺丝部份112和外壳120,42由于过度的旋转或螺杆110的紧固而被折断或破裂。
电线盖130是用来从插座式连接器外壳42的电线插入面68以预定的方向延伸电线(未显示)的。电线盖130上设置有四个闩锁爪134用以通过与插座或连接器外壳42的侧表面56,58上的四个接合突出部份69(图4中仅显示出其中的两个)相接合从而夹持在插座式连接器外壳42上。电线盖130上还形成有一个朝下的圆筒形部份136在其基本上中心的位置处。当电线盖130安装在插座式连接器外壳42上时,圆筒形部份136的直径大小正好能套叠在螺丁保持外壳120的圆筒形凸缘126。圆筒形部份136的套叠在圆筒形凸缘126上有助于使任何来自电线插入面68的电线(未显示)离开圆筒形部份136的开口138。这样,例螺杆110的头部118转动的冲击式套筒板手或其它工具(未显示)就被有效地保护不致为电线所示缠绕。
以下将参照图5至15对具有导引件的连接器的另一个实施例予以描述。图5至11显示了塞头外壳的概略图和导引件的横截面图以说明连接器接合的过程。
首先,参看图5,这是描述具有导引件的连接器的结构。具有导引件的连接器30′包括准备相互接合的一个盖外壳40和一个塞头外壳50′。在盖外壳40′内有多个插塞接点42′。容纳在盖外壳40′内的还有一个板状导引件60′,导引件基平上平行于盖外壳40′的接合面。在导引件60′上形成有多个通孔61′备多个插塞接点42′从中穿过。
一对具有基本上垂直于接合方向的表面43a′形成在盖外壳40′的底壁44′上,因而突出部份44a′接合一对形成在导引件60′上的L形腿60a′,其面63a垂直于接合方向。这种接合建立在两个基本上垂直于接合方向的面43a′,63a′的对接,因而保护了由于震动或其它的力引起的导引件60′突然移向插塞接点42′的后端处。在突出部份44a′的上表面上从其中心至后面部份形成有一个向下的斜坡,因而使连接器容易脱出。还有,在盖外壳40′的底壁44′上形成有两个突出部份44b′,因而导引件60′的制动腿60b′顶靠在突出部份44b′,以防止导引件60′从盖外壳40′内跌落出来。此外,盖外壳40′的底壁上设置有两个突出部份44c′,在其上来面上从中心部份至向前和向后的方向上具有向下的斜坡。另外,突出部份44c′暂时地停止了导引件60′的移动直等到塞头外壳50′当少量地与盖外壳40′相接合时通过塞头外壳50′碰到导引件60′的暂时制动腿60c′而顶住在导引件60′的基准而面62′上时为止。这一安排有效地避免了盖外40′中的插塞接点42′和塞头外壳50′中的塞孔接点(未显示)之间的碰撞,从而保证了接点之间的可靠接合。此外,在盖外壳40′的底壁上还有两个突出部份44d′以使L形腿60d′偏离,下文中将详细叙述。请注意突出部份44a′至44d′(未显示)形成在盖外壳40′的上壁上。
还有,塞头外壳50′上形成有楔形突出部份50a′以便通过使其移动进入L形腿60a′之间将它们互相偏移开来释开L形腿60a′和突出部份44a′之间的咬合。另外,突出部份50b′的形成是为了当插塞接点42′锁微弯曲时能使导引件60′平顺地移动。
下面将描述连接器30′的接合过程。如图5中所示,在盖外壳40′和塞头外壳50′未接合的情况下,突出部份44a′和L形腿60a′通过盖外壳40′的突出部份44a′的面43a′与L形腿60a′的面63a′之间的可靠贴合而插塞接点42′的后端的方向上牢牢地咬合。这可以避免导引件60′偶然地朝着插塞接点42′的后端移动。另一方向,制动腿60b′顶在盖外壳40′的突出部份44b′上以防止导引件60b′从盖外壳40′中跌落出来。还有,在盖外壳40′和塞头外壳50′未接合的情况下,插塞接点42′的前端被保护着不受外力的侵犯,因为它们并不伸出通孔61′之外。
如图6中所示,当盖外壳40′和塞头外壳50′少量地互相接合时,楔子突出部份50a′的更为深入地移入至一对L形腿60a′之间。当盖外壳40′和塞头外壳50′进一步接合,楔子突出部份50a′更为深入地移进成对的L形腿60a′内正好在突出部份44a′之上,因而很大程度地将成对的L形腿60a′互相排开,如图7中所示。当盖外壳40′和塞头外壳50′更进一步地接合,突出部份44a′和L形腿60a′之间的咬合就被释开,而导引件60′由于暂时止动腿60c′与突出部份44c′之间的相衔接而暂时地停止行动,如图8中所示。
图9中所示的是盖外壳40′与塞头外壳50′进一步接合时的情况,其时导引件60由于暂时止动腿60c′与突出部份44c′之间的相衔接而暂时地停止行动,但塞头外壳50′已接近导引件60′。盖外壳40′和塞头外壳50′进一步的接合使塞头外壳50′顶靠在导引件60′的基本62′上,如图10中所示。就在这种情况下,插塞接点42′与塞孔接点相遇(未显示),因而提供了接点的平顺相接避免了插塞和塞孔接点的碰撞。当塞头外壳50′碰到导引件60′而接合工作仍继续进行时,暂时止动腿60c′就越过突出部份44c而插塞接点42与塞孔接点(未显示)之间的接合完全达成了,如图11中所示。
为了使插塞接点42′和塞孔接点(未显示)脱离接合或切断,塞头外壳50′就被朝着与接合方向相反的(脱接)方向拉动。然后,楔子突出部份50a′与成对的L形腿60a′相接使导引件60′朝着脱接方向移动。当塞头外壳50′进一步朝着脱接方向被拉开时,成对的L形腿60a′越过突出部份44a′,同时暂时止动腿60c′越过突出部份44c′。在将塞头外壳50c′进一步拉开时,突出部份顶靠在止动腿60b′上使导引件的移动停止,因而使塞头外壳50′从盖外壳40′中完全脱出。
现在,参看图12至15以便描述连接器30′在这样一种情况中的接合过程,即例如插塞接点42′(见图5)稍许有点弯曲以戳入通孔61′内,因而妨碍了导引件60′的平滑移动。
图12所显示的是一种情况,其中插塞接点(未显示)稍微弯曲戳入通孔61′中以妨碍导引件60′的平滑移动。与图5作比较,很明显塞头外壳50′接合在盖外壳40′内较深一些,但导引件60的移动受到限制。如图13中所示,如果导引件60的移动受限制,当盖外壳40′更深入地与塞头外壳50′相接合时,突出部份50b′就顶靠在导引件60′的L形腿60d′上。当再进一步接合时,L形腿60d′被突出部份50b′所推开,如图14所示,从而使导引件60′朝着接合方向稍许移动并促使插塞接点42′的前端更深入地进入到通孔61′内。当接合继续进行,L形腿60d′的坡形面63a′被在盖外壳40′内壁上突出部份44d′的坡45a′基本上垂直于接合方向推动,如图15中所示。这就消除了突出部份50b′与L形腿60d′之间的冲突,如图13中所示。接合工作继续进行如图14和15中所示以完成接合。这说明本发明的连接器30′即便插塞接点有些微弯曲戳入到通过61′内,也能使导引件60′平滑地移动以完成正常的接合。
当然在上述的较佳实施中,腿60a′,60b′也可以是T形的,J形的或任何其它形状,而并不一定是L形的。另外,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臂92可以改成与插塞式连接器10上的凹槽而不是与突出部份32相咬合。
本发明的连接器适合于高的接点密度,因为导引件的闩锁臂并不干扰接点。闩锁臂从导引件侧板的相对边开始伸出导引件表面极小的长度,而仍能提供足够的弹性,因而当连接器被释开时或当导引件或折断的机会。导引件通过添加了侧板对扭转或变形提供了增大的机械强度,因而改进了导引操作。
此外,本发明的带有导引件的连接器对导引件由于振动或其它外力引起的意外移动提供改良的保护,这是因为导引件的腿和第一外壳内的突出部份可靠的咬合所致。当第一和第二外壳接合时,腿与突出部份之间的咬合很容易为第二外壳所释开,它推动导引件就能容易地使第一和第二外壳接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接点导引件的连接器包括一个第一连接器其中包含一个第一外壳和安置在所述外壳内朝着所述第一连接器接合的方向延伸的插塞接点,一个第二连接器其中包含一个准备与所述第一外壳接合的第二外壳,和一个导引件,所述插塞接点穿过通过导引件的通孔,导引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按合在一起时由所述第二连接器推动朝着所述插塞接点的后端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在其内壁上具有突出部份,突出部份比所述插塞接点的前端具有更前的位置;所述导引件具有以弹性弹簧形成的腿延伸在接合方向上和与所述突出部份相咬合的带钩件以防止所述导引件朝着所述插塞接点的后端移动;和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之间接合时,通过推动所述带钩件推动突出部份以释开所述腿和所述突出部份之间的咬合。
2.一种连接器包括一个插座式绝缘外壳,其中具有一种凹入处以便在其内纳一个插塞式连接器和一个朝着所述插塞式连接器的接合方向在凹入处内移动的导引件,所述导引件具有一个导引板部份其上具有多个开孔以导引延伸入凹入处的插塞接点的接触部分,还具有闩锁臂以咬合所述插塞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件上设置有从所述导引板部份的边缘部份延伸在接合方向上的侧板;和所述闩锁臂从所述侧板的自由端朝着所述侧板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全文摘要
一种连接器10,30’具有一个能移动地闩锁在其外壳12,40’内的导引件70,60’。导引件70,60’用于导引插塞接点的接触部分并使其对准。导引件70,60’具有一块板72,其上形成有大量的通孔84从中穿过插塞接点。最好是导引件70在板72的两侧具有与其相垂直的侧板78。在侧板78的自由端开始以相反方向延伸有闩锁臂92,94,96,因而尽量减少闩锁臂92,94,96的外显长度,这些闩锁臂与连接器外壳12内上相应的突出部分100,102,104相咬合。
文档编号H01R13/631GK1097901SQ9410308
公开日1995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1日
发明者小田验三, 长岭昭, 雨宫真二 申请人:惠特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