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地漏电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2241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地漏电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漏电检测部装有跳闸装置的通地漏电断路器。
在一电路断路器中加装一漏电检测部即构成通地漏电断路器。而且,它的作用在于不仅在有过电流流过时切断电路,而且在检测到漏电时也切断电路。这种通地漏电断路器一般装有试验漏电检测部工作是否正常的试验按钮。而且该试验按钮设置在壳体顶部而便于使用。
图3A示出一现有通地漏电断路器,其中,漏电检测部的试验按钮36设置在壳体顶部。在图3A中,标号31表示过电流检测双金属片、32表示触发板。此外,标号33表示用来检测漏电的ZCT(零相电流变换器),34表示漏电检测部的印刷电路板,35表示一漏电跳闸电磁线圈,该线圈当ZCT33检测到漏电时因有电流流过而拉动触发板32底端而操纵一跳闸机构而切断电路。若按下设置在壳体顶部的试验按钮36,则漏电跳闸电磁线圈35也因有电流流过而动作,从而可试验漏电检测部的工作是否正常。
但是,这类现有通地漏电断路器的一个缺点是,由于试验按钮16设置在壳体顶部,而漏电跳闸电磁线圈35与该按钮分开地设置在双金属片31底部,因此该断路器结构复杂而不易装配。而且,由于ZCT33和印刷电路板34位于双金属片31背后,因此用来调节双金属片31的I-t特性的调节螺钉37位于壳体中部。因此缺点是,供螺丝刀穿过的部位无法布置任何部件,而且,由于试验按钮36与漏电跳闸电磁线圈35分开布置,因此该断路器的体积增大。此外还有无法从外部转动调节螺钉37且在调节后无法锁定调节螺钉37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即是要解决上述现有问题并至少能实现下述一点减小断路器的体积,实现并置试验按钮与漏电跳闸电磁线圈的结构和从外部即可转动双金属片调节螺钉。
用来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为一通地漏电断路器,它包括给一手柄21和其底端有一活动触头C的一活动钩爪确定稳定位置的摇架6,为此,使该活动钩爪22紧抵该手柄的底端,而使摇架前端6a啮合触发板7;曲柄(肘杆)型机构,该机构与该活动触头之间有一牵簧(拉簧)20;其中,试验按钮18和漏电跳闸电磁线圈15并置在壳体顶部,触发板7为在其底部有一支点11的顶端摇摆型板,漏电跳闸电磁线圈15的跳闸片13与触发板7顶端的接触部14啮合,并且,需要时,双金属片调节螺钉10设置在壳体底部。


图1为本发明通地漏电断路器的剖面图;图2A-2D示出本发明通地漏电断路器触发板的形状,其中,图2A为示出各相关部件之间关系的立体图;图2B为左视图;图2C为正视图;图2D为右视图;图3A-3E示出现有通地漏电断路器,其中,图3A为剖面图;图3B为现有触发板的左视图;图3C为正视图;图3D为右视图;图3E为俯视图;图4示出电路图,包括一个ZCT。
图1中,标号1表示壳体、2为机械部、3为跳闸部、4为漏电检测部、5为装在壳体1顶部的跳闸装置、24为试验装置,跳闸部3包括支撑摇架6的一端6a以及因过电流而变弯的双金属片8的触发板7。
与现有双金属片不同,双金属片8垂直设置在壳体底部的倒L型弹性支撑件9上。因此,用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调节螺钉10的顶端下压弹性支撑件9的底面,即可调节双金属片8的位置和角度,从而调节双金属片8的I-t特性。
触发板7也与现有触发板不同,它为支点11位于其底部的顶端摇摆型。图2A-2D示出触发板7的形状,其中,支点11的位置沿垂直方向处在中部下方,顶端的弯曲部12与双金属片8的顶端啮合。此外,与跳闸装置5的跳闸片13接触的接触部14形成在弯曲部12一侧。
如上所述,本发明断路机构包括一“∧”形板状摇架6,它使一活动钩爪22紧抵突起在一手柄21底端上的突起23而给手柄21和其底部具有活动触头C的活动钩爪22确定稳定的位置。摇架6的位于图1左边的底端以枢轴19向壳体1转动而使“∧”形中部的尖顶部位于手柄21底部的分叉之间并使右端6a紧抵触发板7的孔7a。此外,牵簧20位于摇架6其顶部中央的钩孔6b与活动钩爪22之间(见图1和图2)。推拉手柄21而摇架6的前端6a紧抵触发板7的孔7a,此时活动钩爪22动作而切断或合上电路。若向右压动触发板7的顶端,则触发板7围绕支点11摆动,摇架6的右端6a脱离触发板7的孔7a。此时,摇架6围绕枢轴19顺时针转动,牵簧20使手柄21转动到跳闸位置,从而活动钩爪22动作而切断电路。使用顶端摇摆型触发板7的优点下面将予以说明。
漏电检测部4包括检测漏电的ZCT16、放下检测到的漏电的印刷电路板17、利用该放大信号进行跳闸的漏电跳闸电磁线圈15和测试上述机构在发生漏电时工作是否正常的试验装置24。
跳闸装置5包括吸引柱塞(插棒式铁心)P的电磁线圈15、固定电磁线圈15的底座、与柱塞P啮合的跳闸片13和通常把跳闸片13压向图1左边的弹簧5。
ZCT16包括一铁芯和一绕制在铁芯上的副(次级)绕组,其中,该铁芯对由穿过ZCT16中心、其中流动主电路电流的主导体的每组电流生成的磁通量进行矢量合成,从而在副绕组中由与各相之间的差别对应的磁通量生成一电动势。因此,若各相的合成电流矢量与主电流的强度无关而为零,则由于铁芯中的各磁通互相偏离而副绕组中不生成电动势。但是,当发生漏电之类的故障时,各相之间的电流平衡被打破,为漏电强度对应的磁通励磁该铁芯,从而在副绕组中生成一电动势。
当发生漏电时,ZCT16中产生的电动势经印刷电路板17放大后励磁电磁线圈15而吸引柱塞P。因此,与柱塞P啮合的跳闸片13克服弹簧S的力移向线圈一边而向右移动触发板7的接触部14。
试验装置24包括连接成图4所示电路的试验按钮18和试验电阻25,从而在此时按下试验按钮即人为地造成短路而合上触头。也即,按下按钮18时,一不平衡电流流过ZCT的主导体,断路器随着发生漏电而跳闸而切断电路。因此,跳闸装置5的漏电跳闸电磁线圈15不仅在ZCT16检测到漏电时动作,而且在进行试验时也动作。
如此构造的本发明通地漏电断路器具有如下优点。首先,由于由并置的试验按钮18和漏电跳闸电磁线圈15构成的跳闸装置5位于壳体1顶部,因此便于试验漏电检测部4。而且,由于无需象现有技术那样分开设置试验按钮18和漏电跳闸电磁线圈15,因此容易装配该断路器。
其次,由于本发明通地漏电断路器无需专用调节工具,因此工厂交货后因双金属片8的调节螺钉10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而非常容易进行调节。而且,螺钉经调节后容易锁定;调节螺钉10因位于壳体1底部的人所不及处,因此不会无意中被转动。此外,漏电检测部4的印刷电路板17上无需有供螺丝刀穿过的凹口。
而且,由于本发明通地漏电断路器的触发板7为支点11位于其底部的顶端摇摆型,而与跳闸装置5的跳闸片13接触的接触部14位于触发板7的顶端,因此虽然跳闸装置5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但可减小跳闸装置5的跳闸荷载。也即,若触发板7为现有底端摇摆型而跳闸装置5设置在壳体1顶部,则与跳闸装置5的跳闸片13接触的接触部14与支点11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必须加大跳闸装置5的跳闸荷载。因此,跳闸装置5必须承受更大荷载。但是,由于本发明使用顶端摇摆型触发板7,因此与跳闸装置5的跳闸片13接触的接触部14与支点11之间的距离加大而可减小跳闸装置5的跳闸荷载。因此可缩小跳闸装置5的大小。这些优点使得人们可把各防漏电器件紧凑地装入在大小由JIS C 8370附件5规定的现有模制型电路断路器中。
如上所述,本发明通地漏电断路器的大小可减小。而且,该断路器具有如下优点由并置的试验按钮和漏电跳闸电磁线圈构成的跳闸装置可设置在壳体顶部,从而装配简化;双金属片调节螺钉可从外部转动;跳闸装置的跳闸荷载可减小。因此,本发明通地漏电断路器作为解决现有问题的通地漏电断路器是很有用的。
权利要求
1.一种通地漏电断路器,它包括一个为一手柄和其底部有一活动触头的一活动钩爪确定稳定位置的摇架,为此,使所述活动钩爪紧抵所述手柄底部而使摇架前端与一触发板啮合;以及一曲柄型机构,所述机构与所述活动钩爪之间有一牵簧;其中,一试验按钮和一漏地跳闸电磁线圈并置在壳体顶部;所述触发板使用其支点位于其底部的一顶端摇摆型触发板;所述漏电跳闸电磁线圈的跳闸片与所述触发板顶端上的接触部啮合。
2.一种通地漏电断路器,它包括一个为一手柄和其底部有一活动触头的一活动钩爪确定稳定位置的摇架,为此,使所述活动钩爪紧抵所述手柄底部而使摇架前端与一触发板啮合;以及一曲柄型机构,所述机构与所述活动钩爪之间有一牵簧;其中,一试验按钮和一漏电跳闸电磁线圈并置在壳体顶部,而双金属片调节螺钉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地漏电断路器,其中,一双金属片调节螺钉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紧凑的通地漏电断路器,它便于装配、可方便地转动其双金属片调节螺钉10、其跳闸装置只承受很小跳闸荷载,漏电检测部4的跳闸装置5设置在壳体1顶部。触发板7为支点11位于底部的顶端摇摆型;跳闸装置5的跳闸片13抵靠触发板7的顶端。双金属片8的调节螺钉10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从而从外部即可进行调节。
文档编号H01H83/22GK1152182SQ9612267
公开日1997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1日
发明者黑野透, 齐田正一, 小西茂平 申请人:日东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