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夹和电缆的固定方法

文档序号:6815519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缆夹和电缆的固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夹,其可保持与其末端相邻的软扁电缆部分,由此便于将软扁电缆与连接器相连,并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将软扁电缆固定到电缆夹上的固定方法。
信号传输电缆,其能够以高可靠性连接多根导线,包括柔软的印刷电路板(下面称作“FPC”),其具有导线印制在膜上,和软扁电缆(下面称作“FFC”),其具有覆有薄膜的扁形软铜线。为了将这些电缆连接到连接器上,已经采用了一种方法,其中将电缆的末端部分抓住,然后直接插入连接器中。在使用FPC的情况下,已经提出了一些技术方案(如,日本实用新型未审公开号5-62980),其中使用了电缆夹。特别是,当将具有FPC的板安装到具有连接器的壳体上时,电缆夹保持着与其末端相邻的电缆部分。该结构消除了一定的困难操作,其中可抓紧电缆的末端部分,然后插入连接器中,并且这还消除了FPC的不完全插入和连接器的不完全锁定。
然而,当将上述方法应用于FFC时,会碰到下列问题。在常用技术方法中,为了防止电缆与电缆夹的失配,在电缆夹上形成有固定销钉。再有,在通过电缆夹保持的电缆上形成有用以分别接收固定销钉的孔。图8表示一种状态,其中为了将类似方法应用于FFC,在电缆的末端部分上形成了用于分别固定销钉的孔91。
由于FFC是一种具有覆有薄膜的扁形软铜线的电缆,所以导线以具有相同间隔的平行地设置。因此,当形成孔91时,两根(或多根)导线92会被切断或割断,并且其不能使用。因此,就碰到了一个问题,即电缆的使用率被降低了。
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夹,其可防止电缆使用率的降低,即使在电缆夹保持FFC的情况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夹,其能够实现上述目的,并且其能够安装在板件上,如底板上。
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夹,其能够实现上述目的,并且其中当电缆夹安装在板件上时,电缆主体可以在设置连接器的板件侧上引出,其连接器可连接到软扁电缆上。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固定方法,其适用于在将软扁电缆使用粘接剂固定到电缆夹上时,电缆的固定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就是提供一种电缆夹,用以保持软扁电缆,其具有薄膜部分,在薄膜部分中敷设有扁线,增强部分,其中设置有增强层,和凹槽,其分别形成在增强部分相对侧边缘上,为了将软扁电缆电气连接到连接器上,电缆夹包括夹体;在夹体上带有夹导引部分,其中夹导引部分的内部形状对应于连接器的外部形状;和电缆保持部分,其具有在电缆保持部分上所形成的突起,用以分别与保持软扁电缆增强部分的凹槽相配合,使得软扁电缆的末端伸入到夹导引部分中。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缆夹,其用以保持具有端部的软扁电缆,并且可将软扁电缆的端部连接到连接器上,电缆夹包括夹体;在夹体上带有夹导引部分,其中夹导引部分的内部形状对应于连接器的外部形状;和夹体上带有的电缆保持部分,用以保持软扁电缆的端部;和在电缆保持部分上形成的注入孔,其中软扁电缆可通过注入孔将粘接剂注入电缆保持部分中而固定安装到夹体上。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按照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电缆夹,其进一步包括夹保持部分,用以将夹体保持在板件上所形成的夹保持孔中。
按照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按照第三方面的电缆夹,其进一步包括在板件侧上设置的引出开口,其中设置有夹保持部分,用以将软扁电缆从电缆保持部分中引出,同时夹体仍然通过夹保持部分而保持在板件上。
按照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将软扁电缆固定到电缆夹上的固定方法,以为了将软扁电缆连接到连接器上,其包括下列步骤(a)将电缆夹的夹导引部分与定位适配器相配合,其适配器具有对应于夹导引部分的内表面的外部形状,其中夹导引部分具有对应于连接器外部形状的形状,定位适配器具有预定深度的定位槽,其形成在对应于连接器插入槽的位置上;(b)将软扁电缆的末端部分插入引出开口,其将软扁电缆引出电缆保持部分,直到末端部分达到定位槽的底部;和(c)通过在电缆保持部分上所形成的注入孔注入粘接剂,使末端部分保持与定位槽的底部相接。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电缆夹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是表示图1实施例的电缆夹与连接器连接情况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软扁电缆末端部分形状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电缆夹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图5是本发明电缆夹第三实施例的正视图;图6是表示图5实施例的电缆夹安装到定位适配器上情况的截面图;图7是本发明电缆夹第四实施例的正视图;和图8是表示软扁电缆末端部分的示意图。
现将参照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电缆夹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是表示该实施例的电缆夹与连接器连接情况的截面图。
在附图中,从软扁电缆(下面称作“FFC”)7的末端部分一侧上除去预定长度的包覆导线的绝缘膜,以形成电气导电部分71。以薄树脂板形式的增强板72粘接或粘在FFC的另一侧上,其面向远离末端部分上的导电部分71。粘接有增强板72的FFC7的末端部分可用作增强部分73,并且在增强部分73的相对侧边缘上分别形成有一对U形凹槽74。
图3详细示出了凹槽74的结构。为了加强凹槽74的夹持效果,有必要增加凹槽74的宽度d达到如此程度使得其不会达到分别设置在电缆相对侧边缘上的各导线711。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当电缆侧端与导线711的中心线之间的宽度D大约为1.25mm时,宽度d约为0.6mm。
用以保持FFC7增强部分73的夹体包括夹主体部分11和夹辅助部分12,以及在夹主体部分11上形成的凹槽112,其具有等于FFC7电缆宽度的宽度。在凹槽112的每个相对侧壁113上形成有伸长的突起114,其具有基本等于FFC7上凹槽74的截面形状。
夹辅助部分12可以由其前侧推入并装配到凹槽112中,并且使得夹辅助部分12可以固定到夹主体部分11上。因此,在夹辅助部分12相对侧壁121上分别形成有分别对应于突起114的一对具有U形截面的槽122。为了防止从前侧装配到夹主体部分11上的夹辅助部分12从其上脱开,在夹主体部分11的凹槽112每个相对侧壁113上形成有两个止动爪115,并且其靠近边缘而设置。在夹辅助部分12的每个相对侧壁121上形成有分别对应于止动爪115的凹槽123。
在夹主体部分11下部的凹槽112相对侧壁113和底表面116上形成有凹槽部分117。在夹辅助部分12的内侧下部或表面124上还形成有凹槽部分125。当将夹辅助部分12通过止动爪115固定到夹主体部分11上时,由夹主体部分11凹槽部分117表面和夹辅助部分12凹槽部分125表面限定了一个空间。该空间的特定形状符合连接器81的外部形状。由夹主体部分11凹槽部分117表面和夹辅助部分12凹槽部分125表面所限定的空间可用作夹导引部分13。在凹槽部分117的下端上形成有斜面118,并且在凹槽部分125的下端上形成有斜面126,这些斜面适用于夹与连接器81的装配。
在夹主体部分11上形成有凸缘141,其由中部到其上端部略有间隔,凸缘141具有矩形平面形状。凸缘141只形成在夹主体部分11的外表面119上,而不形成在具有凹槽112的区域上。与凸缘141配合的一对止动爪142分别形成在其上端部夹主体部分11的相对外侧表面上(其是外表面119的部分),并且凸缘141和止动爪142相互共同配合,以提供夹保持部分14,用以将夹体保持在板件17上。
在夹主体部分11上的凹槽112的深度等于夹辅助部分12的厚度与FFC7增强部分73的厚度的总和。因此,当夹辅助部分12通过止动爪115而固定到夹主体部分11上时,在夹主体部分的底表面116与夹辅助部分1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其等于FFC7增强部分73的厚度。该间隙限定了用以保持FFC7增强部分的电缆保持部分15。
为了将FFC7安装到上述结构的电缆夹上,在FFC7上的凹槽74要分别与突起114对齐,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将FFC7向底表面116推入。然后,使夹辅助部分12上的槽122分别与突起114对齐,并在这种情况下,将夹辅助部分12压向夹主体部分11。如此压入的夹辅助部分12略扩大凹槽112的开口侧,并且移向底表面116。然后,当进一步压入夹辅助部分12时,止动爪115分别啮入凹槽123中,在夹辅助部分12与夹主体部分11之间形成有间隙(对应于增强部分73的厚度)。因此,夹辅助部分12通过止动爪115而固定到夹主体部分11上。同时,夹辅助部分12与夹主体部分11相配合,用以保持增强部分73。
由此,当FFC7通过夹主体部分11和夹辅助部分12而保持时,凹槽74分别与突起114相啮合,并因此,将FFC7牢固地保持,以防止在电缆长度方向上的运动,使得电缆的末端进入夹导引部分13中。
图3所示的板件17,如象底板那样的板件,其具有固定在其上的盒式录象机的机械部分,并且板件17具有矩形安装孔171,其在尺寸上要比夹主体部分11外表面119的截面形状大预定的量。保持FFC7的夹主体部分11(夹体)的上端部从下侧通过该安装孔171。当凸缘141上的夹主体部分11通过安装孔171时,在该操作过程中,相向移动的止动爪142相互移开。因此,使夹主体部分11(夹体)通过凸缘141和止动爪142而保持在板件17上。由此,将夹体安装到板件17上。
安装有夹体的底板(板件)17向下移动,使得夹体的夹导引部分13可以与安装在主电路板84上的连接器81接合。通过板件17的安装孔171在尺寸上要比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外表面119的截面形状大预定量。因此,当板件17向下移动时,夹主体部分11通过夹导引部分13的斜面118和126如此移动,以便相对于连接器81吸收安装位置的误差(即,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误差),使得夹主体部分11通过夹导引部分13而引导到预定位置上。因此,使FFC7的末端部分被导引并插入到连接器81的插入槽82中。
此时,如果在连接器81的高度上存在误差的话,将使得连接器81在低于预定位置的位置上定位,将板件71硬向下压,使夹体与连接器81以这样的方式配合,使得FFC7的末端达到插入槽82的底部。然后,从板件17上去掉向下压的力,板件可能会略有升起或抬起。然而,即使板件17会升起,止动爪142也会通过其相互向外扭曲,而吸收板件17的升起。因此,夹体与连接器81的配合得以保持,使FFC7的末端保持与插入槽82的底部相接。也就是说,如果在向下的位置关系上的误差在可允许的范围内的话,该误差也可以得到吸收,由此保证了FFC7与连接器81的正确连接。
在FFC7的末端插入插入槽82中使其导电部分71与连接器81的电极(未示出)连接的情况下,在设置有夹导引部分13的板件17的该侧上设置引出开口151,用以将电缆本体75引出电缆保持部分15。因此,电缆本体75可以在设置有夹导引部分13的侧面上引出。
因比,在FFC7的另一端(未示出)连接到在板件17的下表面上所具有的板或类似物上的情况下,FFC7的末端可以连接到连接器81上,而不需要将电缆本体75引导到板件17上侧的一定位置上。也就是说,当电缆本体75的另一端连接到板件17下侧上相关元件上时,可以简化电缆本体75的安装。
图4是表示本发明电缆夹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与图1所示相同的部分将分别以相同的标号来表示,并且将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该实施例中,夹体也包括两部分,即,夹主体部分21和夹辅助部分22。在夹主体部分21上所形成的凹槽212的宽度等于FFC7的宽度。凹槽212具有突起114,止动爪115,凹槽部分117,和斜面118。夹辅助部分22具有槽122,凹槽123,凹槽部分125,和斜面126。凹槽212的深度等于夹辅助部分22的厚度和增强部分73的厚度的总和。当将夹辅助部分22固定到夹主体部分21上时,夹导引部分13通过凹槽部分117和凹槽部分125而形成。
在上端的夹主体部分21的上端上形成有凸缘241,该凸缘241具有矩形平面形状。凸缘241只在夹主体部分21的外表面119上形成,而不在有凹槽212的区域上形成。在夹主体部分21的相对外侧表面(其是外表面119的部分)上分别形成有与凸缘241配合的一对止动爪242,并且其设置在凸缘241下。在夹辅助部分22的上端上形成有伸出部分223,并且当将夹辅助部分22安装到夹主体部分21上时,伸出部分223会配合到凸缘241的止档部分上。凸缘241,伸出部分223和止动爪242一起构成夹保持部分24,用以将夹体保持在板件17上。
在该实施例中,保持FFC7的夹体(包括夹主体部分21和夹辅助部分22)的下端部通过形成在板件17上的矩形安装孔(具有与图3所示安装孔相同的形状)。当夹体通过安装孔到达预定位置时,止动爪242相互移开,使得夹体通过板件而保持。在这种情况下,FFC7可以由板件的上侧引出。因此,如果FFC7的另一端(未示出)连接到板件17上表面上所具有的板或类似物上的活,FFC7的末端可以连接到相关元件上,而不需要将电缆本体75导引到板件17的下侧上的一定位置上。也就是说,当将电缆本体75的另一端连接到板件17上侧上的相关元件上时,可以简化电缆本体75的安装。
图5是本发明电缆夹第三实施例的正视图。图6是表示该实施例的电缆夹安装到定位适配器上的情况下的截面图。
该实施例的夹体31与第一实施例的将夹辅助部分12定位到夹主体部分11上时所获得的形状相同,其省略了凹槽123。因此,与图1所示相同的部分将以相同的标号来表示,并且将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电缆保持部分35(因其是内部结构,因此以虚线表示)在形状上与第一实施例的电缆保持部分15相同,只是在电缆保持部分35上未形成任何突起。特别是,电缆保持部分35由上端到下端的整个长度上具有均匀的槽形截面形状。在夹体31的下端部上形成有与第一实施例夹导引部分13形状相同的夹导引部分33。当将夹体31安装到板件上时,在设置有夹导引部分33的板件侧表面上设置引出开口351,用以将电缆本体75引出电缆保持部分35。
通过前壁部313形成有注入孔311,其设置在电缆保持部分35的前侧,通常其位于中央部分上,并且其由前壁部313的外表面向电缆保持部分35延伸。注入孔312通过后壁部314而形成,其设置在电缆保持部分35的后侧,通常其位于中央部分上,并且其由后壁部314的外表面向电缆保持部分35延伸。用于本实施例中的FFC7在结构上与图1所示的FFC相同,只是省略了在增强部分73上所形成的凹槽74。在用于本实施例的FFC7中,可将增强板72粘到该电缆的末端部分上,以形成增强部分73。
现将描述将上述结构的夹体31固定到FFC7上的固定方法。
为了将FFC7固定到夹体31上,可使用定位适配器61。该定位适配器61是一夹具,其具有与连接器(其与图3所示的连接器相同)相同的外部形状,其连接器对应于夹导引部分33,并且该定位适配器61被固定到工作基座62上。定位槽65形成在对应于连接器81上的插入槽82位置上的定位适配器61上,定位槽65通常具有与插入槽82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深度。在定位适配器61的上边缘上分别形成有斜面611,以便于定位适配器61安装到夹导引部分33中。斜面612形成在定位槽65进入部分的边缘上,以便于将FFC7末端插入到该槽65中。
为了将FFC7固定到夹体31上,可使夹导引部分33与定位适配器61相配合。当夹导引部分33与定位适配器61相配合时,夹体31通过定位适配器61而保持。在这种情况下,可将FFC7插入到引出开口351中。如此插入到引出开口351中的FFC7的末端通过电缆保持部分335,并且到达定位槽65的底部。当该末端到达定位槽65的底部时,FFC7以与连接器连接所需的量而伸入夹导引部分33中。
在这种情况下,将适当量的粘接剂在压力下注入每个注入孔311和312。注入到注入孔311的粘接剂填充在增强部分73的一侧与电缆保持部分35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同时,注入到注入孔312的粘接剂填充在增强部分73的另一侧与电缆保持部分35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将如此填充的粘接剂进行硬化或固化,使得FFC7牢固地固定在夹体31上。
图6中的虚线表示当将夹体31安装在板件上时,将电缆本体75引出引出口351的延伸方向。
图7是本发明电缆夹第四实施例的正视图。
该实施例的夹体41与第二实施例将夹辅助部分22定位到夹主体部分21上时所获得的形状相同,其省略了凹槽123。因此,与图4所示相同的部分将以相同的标号来表示,并且将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电缆保持部分45(因其是内部结构,因此以虚线表示)在形状上与第二实施例的电缆保持部分相同,只是在电缆保持部分上未形成任何突起。特别是,电缆保持部分45由上端到下端的整个长度上具有均匀的槽形截面形状。在夹体41的下端部上形成有与第二实施例夹导引部分13形状相同的夹导引部分43。当将夹体41安装到板件上时,在远离夹导引部分43的板件侧表面上设置引出开口451,用以将电缆本体75引出电缆保持部分45。
通过前壁部413形成有注入孔411,其设置在电缆保持部分45的前侧,通常其位于中央部分上,并且其由前壁部413的外表面向电缆保持部分45延伸,同时,注入孔(未示出)通过后壁部(未示出)而形成,其设置在电缆保持部分45的后侧上,通常其位于中央部分上,并且其由后壁部的外表面向电缆保持部分45延伸。用于本实施例中的FFC7在结构上与用于第三实施例中的FFC相同。将FFC7固定到上述结构的本实施例上的固定方法与将FFC7固定到第三实施例上的固定方法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说明。
如上所述,在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夹体可以模压成一整体结构。因此,夹体可以以低成本而制成。此外,由于在增强部分73上不需要形成凹槽74,因此,可以简化对FFC7的处理。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虽然凹槽74通常具有U形,但是,这些凹槽还可以具有其它任何适用的形状,如具有约0.6mm半径的半圆形,使得分别设置在电缆相对侧边缘部分上的这些槽将不会切割或割断导线711,并且如果要求固定强度的话,还可以形成两个以上的凹槽。
在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电缆夹中,其中该电缆夹保持着软扁电缆,该电缆包括在预定区域上在其末端部分上粘有增强板以形成增强部分的电缆本体,在增强部分的相对侧边缘上分别形成有凹槽,并且夹体具有夹导引部分,它的内部形状对应于连接器的外部形状,和电缆保持部分,用以保持增强部分,其末端伸入夹导引部分,以及在电缆保持部分上形成有突起,用以分别啮合到凹槽中。
在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电缆夹中,夹体具有夹导引部分,它的内部形状对应于连接器的外部形状,并且夹体具有电缆保持部分,用以保持电缆本体部分,该部分在预定区域上与其末端相邻设置,其末端伸入夹导引部分中,和在电缆保持部分的壁上形成有注入孔,电缆本体可通过注入孔将粘接剂注入到电缆保持部分而牢固地固定到夹体上。
在第一和第二方面中,不需要在电缆本体上形成用以固定电缆的任何固定孔,并且因此导线将不会被割断或切断,即使FFC由电缆夹保持的话,也可以防止电缆的使用率的降低。
在按照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电缆夹中,当电缆夹体伸过板件上所形成的夹保持孔时,夹体具有夹保持部分,用以将夹体保持在板件上。夹体通过夹保持部分而保持在板件上,并因此可将夹体安装在板件如底板上。
在按照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电缆夹中,当夹体通过夹保持部分而保持在板件上时,在设置有夹导引部分的板件侧面上设置有引出开口,用以将电缆本体引出电缆保持部分。因此,当将夹体安装在板件上时,电缆本体可以引出设置有连接器的侧面,其中连接器上连接有软扁电缆。在用以将软扁电缆固定到电缆夹上的本发明固定方法中,夹体具有夹导引部分,它的内部形状对应于连接器的外部形状,和电缆保持部分,其用以保持软扁电缆的部分,该部分在预定区域上与其末端相邻,其末端部分伸入到夹导引部分中,并且在电缆保持部分的壁上形成有注入孔,夹导引部分与定位适配器相配合,其定位适配器具有对应于夹导引部分内表面的外部形状,定位适配器在对应于连接器插入槽的位置上形成有预定深度的定位槽,并且电缆末端可插入到引出开口中,其可将软扁电缆引出电缆保持部分,直到末端达到定位槽的底部,并且将粘接剂通过注入孔而注入,使末端保持与定位槽底部相接。当夹导引部分与定位适配器相配合时,夹体通过定位适配器而保持,并因此,使软扁电缆可以很容易地插入到引出开口。只通过插入软扁电缆直到末端达到定位槽的底部,软扁电缆的预定长度就可以伸入夹导引部分,并因此就不需要确定该电缆伸入长度的插入步骤了。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完成用以将软扁电缆通过粘接剂固定到电缆夹上的固定步骤。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缆夹,用以保持具有端部的软扁电缆,并可将软扁电缆的端部连接到连接器上,所述电缆夹包括夹体;在夹体上所具有的夹导引部分,其中所述夹导引部分的内部形状对应于连接器的外部形状;在所述夹体上所具有的夹保持部分,用以保持软扁电缆的端部;和固定装置,用以将软扁电缆固定到所述电缆保持部分上,使得软扁电缆的末端电位在所述夹导引部分上。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电缆夹,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凹槽部分,其具有分别形成在端部相对所述边缘上的凹槽;在所述电缆保持部分上形成有突起,用以分别配合到所述凹槽中。
3.按照权利要求2的电缆夹,其进一步包括夹保持部分,用以将所述夹体保持在板件上所形成的夹保持孔中。
4.按照权利要求3的电缆夹,其进一步包括引出开口,其设置在板件的侧面上,其中设置有所述夹导引部分,用以将软扁电缆从所述电缆保持部分引出,同时所述夹体通过所述夹保持部分而保持在板件上。
5.按照权利要求1的电缆夹,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注入孔,其在所述电缆保持部分的壁上形成,其中软扁电缆通过所述注入孔而注入到所述电缆保持部分中的粘接剂而牢固地固定到所述夹体上。
6.按照权利要求5的电缆夹,其进一步包括夹保持部分,用以将所述夹体保持在板件上所形成的夹保持孔中。
7.按照权利要求6的电缆夹,其进一步包括引出开口,其设置在板件的侧面上,其中设置有所述夹导引部分,用以将软扁电缆从所述电缆保持部分引出,同时所述夹体通过所述夹保持部分而保持在板件上。
8.一种用以保持软扁电缆的电缆夹,其软扁电缆具有薄膜部分、在薄膜部分中穿行的扁线、安装有增强板的增强部分、和分别形成在增强部分相对侧边缘上的凹槽,用于将软扁电缆与连接器进行电气连接,所述电缆夹包括夹体;在夹体上所具有的夹导引部分,其中所述夹导引部分的内部形状对应于连接器的外部形状;和电缆保持部分,其具有在所述电缆保持部分上所形成的突起,用以分别配合到所述凹槽中,以保持软扁电缆的增强部分,使得软扁电缆的末端伸入到所述夹导引部分中。
9.一种将软扁电缆固定到电缆夹上的固定方法,以便将软扁电缆连接到连接器上,其包括下列步骤(a)将电缆夹的夹导引部分与定位适配器相配合,其定位适配器具有对应于夹导引部分内表面的外部形状,其夹导引部分具有对应于连接器外部形状的形状,定位适配器具有预定深度的定位槽,其形成在对应于连接器插入槽的位置上;(b)将软扁电缆的末端部分插入引出开口,其可将软扁电缆引出电缆保持部分,直到末端部分达到定位槽的底部;和(c)通过在电缆保持部分上所形成的注入孔注入粘接剂,使末端部分保持与定位槽的底部相接。
全文摘要
一种用以保持软扁电缆的电缆夹、其软扁电缆具有薄膜部分、在薄膜部分中穿行的扁线、安装有增强板的增强部分、和分别形成在增强部分相对侧边缘上的凹槽,用于将软扁电缆与连接器进行电气连接,所述电缆夹包括:夹体;在夹体上所具有的夹导引部分,其中所述夹导引部分的内部形状对应于连接器的外部形状;和电缆保持部分,其具有在所述电缆保持部分上所形成的突起,用以分别配合到所述凹槽中,以保持软扁电缆的增强部分,使得软扁电缆的末端伸入到所述夹导引部分中。
文档编号H01R12/24GK1173749SQ97114938
公开日1998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12日
发明者前多治, 沢井国男 申请人: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