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795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漏电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护装置领域,尤其是指漏电断路器。
漏电断路器有电磁式电流动作型、电压动作型和晶体管(集成电路)电流动作型等。现在越来越多地采用集成电路漏电断路器,即在零序互感器和漏电脱扣器之间增加一个电子放大电路。在正常运行时,各相电流的相量为零,零序互感器二次侧无输出;当出现漏电或人身触电时,则在零序互感器二次线圈感应出剩余电流,剩余电流经放大使漏电脱扣器受此电流激励,断开电路,起保护作用。但是所有这些漏电断路器在使用上具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接通电源后无指示,使用者不知道电源是否接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漏电断路器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它对电源有指示,便于使用;且在低电流有较大的脱扣力,改善漏电特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基座、盖、静触头、动触头、操作机构、零序互感器、电子线路板、脱扣器线圈、衔铁、锁扣和电连接线,操作机构连动动触头,操作机构合上时由锁扣锁住使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衔铁为叉形与锁扣配合,电子线路板上还引出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漏电断路器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当漏电断路器在正常条件下使用时,接通电源手柄合上后,指示灯应亮;分断时,指示灯应熄灭;如果手柄合上后指示灯不亮就明白地告诉使用者电源没有接通。这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
2、把衔铁设计成叉型,在其它零部件相同条件下,由于锁扣在叉内,在衔铁被脱扣器线圈吸合时更有效地拉动锁扣使操作机构跳扣,即增加脱扣力,使其在低电流下有较大的吸力,从而改善漏电特性,提高了漏电保护可靠性。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施例右视剖面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衔铁(3)的形状图。
图3是本实施例打开盖(1)与基座(6)平行放置时的正面视图。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基座(6)输入端安接线螺钉和静触头(7),操作机构(5)安装在基座(6)上,开关动作机构中有动触头(9),操作机构(5)合上时迫使开关动作机构使动触头(9)与静触头(7)接触。当操作机构(5)分开时,开关动作机构的弹簧作用使动触头(9)离开静触头(7)。操作机构(5)的支架后拴有锁扣(4)。在基座(6)右下端安脱扣器线圈(2),脱扣器线圈(2)与操作机构(5)之间有一衔接(3),衔铁(3)为叉形(如图2所示)与锁扣(4)配合,锁扣(4)一端在叉内,在衔铁(3)被脱扣器线圈(2)吸合时(漏电或触电时)更有效地拉动锁扣(4)使操作机构(5)跳扣,操作机构(5)回到分的状态使动触头(9)离开静触头(7),电路断开。在基座(6)的右下端安输出接线螺钉,其引入线通过零序互感器(10)接动触头(9)。零序互感器(10)输入和输出接电子线路板(11)。在电子线路板(11)上还引出指示灯(14),指示灯(14)在盖(1)上。指示灯(14)在合闭状态且电源有电时灯亮,在分断时熄灭。一般为了检验漏电保护功能,在电子线路板(11)和脱扣器线圈(2)之间有接触片(12)及接触电阻,相应地在盖(1)上有试验按钮(13),按下试验按钮(13)即漏电(触电),断路器马上分断。在基座(6)下粘上绝缘板(8),盖(1)放在基座(6)上用螺钉安装。
权利要求1.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基座(6)、盖(1)、静触头(7)、动触头(9)、操作机构(5)、零序互感器(10)、电子线路板(11)、脱扣器线圈(2)、衔铁(3)、锁扣(4)和电连接线,操作机构(5)连动动触头(9),操作机构(5)合上时由锁扣(4)锁住使动触头(9)与静触头(7)接触,其特征在于衔铁(3)为叉形与锁扣(4)配合,电子线路板(11)上还引出指示灯(14)。
专利摘要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基座(6)、盖(1)、静触头(7)、动触头(9)、操作机构(5)、零序互感器(10)、电子线路板(11)、脱扣器线圈(2)、衔铁(3)、锁扣(4)和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衔铁(3)为叉形与锁扣(4)配合,电子线路板(11)上还引出指示灯(14)。它能增加脱扣力,使其在低电流下有较大的吸力,从而改善漏电特性;且克服了现有漏电断路器在接通电源后无指示的缺陷。
文档编号H01H83/14GK2335254SQ9723090
公开日1999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11日
发明者徐月明, 吴赛乐 申请人:吴赛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