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5177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便携式电话和一无线设备的电子设备中的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特别是,涉及这样一种结构,带有柔性板的壳体组件从上侧落在一印刷电路板上,从而形成在柔性板上的电连接接触件垂直地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的弹性接触件接触。
一种传统的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如图5和6所示。如图5,在传统的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中,一柔性板12安装在壳体11上,一从柔性板12延伸出的连接器部分弯折插入一印刷电路板14上的一柔性板连接器13中,壳体11与该印刷电路板14配合,这样连接器部分与连接器13安装连接。参照图6A和6B更详细地描述这种结构。图6A显示就在柔性板12的延伸出的连接器部分安装连接在柔性板连接器13之前的状态,该柔性板连接器13具有一杠杆。图6B显示柔性板12的延伸出的连接器部分插入具有杠杆的柔性板连接器13中,并通过旋转杠杆15完全安装连接在该连接器13上之后的情形。这样的结构例如公开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平-10-126070中。
上述的传统的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中,从柔性板延伸出的连接器部分弯折插入柔性板连接器中,从而存在这样的问题,即柔性板需要有额外的长度来安装和连接,且需要弯折柔性板的步骤、将连接器部分插入柔性板连接器的步骤和通过杠杆锁定连接器部分的步骤。
本发明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其中壳体组件从上侧落在一板组件上,从而将柔性板安装连接在一印刷电路板上,这样提供一种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其成本低,组装效率高,连接可靠性高。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其具有在一壳体中安装一柔性板而形成的一壳体组件;在一印刷电路板上安装一柔性板连接器而形成的板组件;以及一安装连接装置,通过它只要将壳体组件从上侧落在板组件上即可完成安装连接操作。
这种结构的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中,组装操作的效率提高了,可靠性增强,成本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的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中,具有在一壳体中安装一柔性板而形成的一壳体组件;在一印刷电路板上安装一柔性板连接器而形成的板组件;以及一安装连接装置,通过它只要将壳体组件从上侧落在板组件上即可完成安装连接操作。因此,只要将壳体组件从上侧落下,柔性板即可与柔性板连接器接触。
在从属于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中,柔性板连接器包括第一定位凸起,其可分别插入到印刷电路板上的定位孔中并相对于定位孔定位;第二定位凸起,其可穿过柔性板进而分别插入壳体中的定位孔中,并相对于定位孔定位。从而连接件和被连接件直接定位,增强了可靠性。
在从属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中,柔性板连接器包括垂直延伸的弹性接触件。因此,通过弹性接触件可吸收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的误差。
在从属于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中,壳体的连接器部分具有一平坦部分,柔性板靠着该平坦部分固定,从而防止柔性板被弹性接触件的反作用力变形。因此,通过弹性接触件可吸收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的误差,可防止由于弹性接触件的反作用力的变形。


图1是本发明的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优选实施例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一部分的放大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1和2的柔性板安装和连接方式的透视图;图4是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图,显示安装连接操作完成后的情形;图5是一传统的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的透视图;图6A和6B是显示传统的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的连接器连接操作的视图。
下面参照图1至5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在图1中,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包括在一壳体1中安装一柔性板2而形成的一壳体组件;在一印刷电路板4上安装一柔性板连接器3而形成的板组件。只要将壳体组件从一侧落在板组件上即可完成安装连接操作。
在壳体组件中,柔性板2的连接器部分D插入壳体1对应的部分D′,柔性板2上的定位孔C安装在壳体1的对应部分C′上,这样柔性板2被相对于壳体1临时定位和固定。在这种情形下,柔性板2的定位孔C松弛装配在壳体1的对应部分C′上,从而放在壳体1上的柔性板2可移动相应于两者间隙的量。
在板组件中,将柔性板连接器3的定位销A和B分别插入印刷电路板4的定位孔A′和B′,从而相对于印刷电路板4定位和固定柔性板连接器3。
下面描述柔性板连接器3在印刷电路板4上的安装。电子部件例如电阻和电容通过回流焊安装在印刷电路板4上。在回流焊中,焊膏通过丝网印在具有焊接区的印刷电路板上,通过安装设备预定的电子部件被分别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预定位置,然后印刷电路板通过高温环境(在回流炉中),结果焊膏被熔化,电子部件被焊在焊接区。
类似地,柔性板2放在印刷电路板上,其中的弹簧通过回流焊粘结在焊接区。此时,可能部件会由于回流炉中的热气的吹动而离开其位置,而无法正确焊接。因此需要相对于印刷电路板固定这些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销A和B分别插入定位孔A′和B′中,这样上述的偏离就可避免。
关于这种插入,为了柔性板连接器3可被一自动抽气机抽气固定,在一上表面上形成一平坦部分5,从而实现抽气固定,柔性板连接器可由该自动机器传递移动到印刷电路板。
为了将壳体组件安装在板组件上,壳体1上的定位销E和F分别插入板4的定位孔E’和F’中,相对于印刷电路板4定位壳体1。此时柔性板连接器3上的销G和H分别直接插入柔性板2的连接器部分D的孔G′和H′中,使得连接器部分D,D′被定位。
如上所述,柔性板2可移动地安装在壳体1上,当安装壳体1于印刷电路板4上时,壳体1的定位销E和F相对于连接器部分D的孔G′和H′的位置可在一尺寸允差范围内变化,因为这些部件有尺寸公差。
为了在安装壳体1于印刷电路板上时连接器上的销G和H能正确地分别通过连接器G′和H′,壳体1、印刷电路板4、柔性板2和连接器3的尺寸精度必须较高。这会增加部件的成本。
因此,如果柔性板2可在壳体1上稍稍移动,则无需高精度的部件,部件成本可降低。
图2是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的一部分放大分解透视图。图2中,柔性板连接器3和壳体1的连接器部分D的结构更清楚地显示。
图3是显示图1和2的柔性板安装连接方式的透视图。图3中,柔性板2的连接器部分D中的孔G′和H′直接相对于柔性板连接器3上的定位销G和H定位,同时柔性板2的连接器部分D的暴露的连接件分别与柔性板连接器3的弹性接触件在适当的压力下接触。至于这种合适的压力,当柔性板2在受到此压力时趋向于从连接器离开,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平坦部分5背离暴露的接触件,柔性板2靠着该平坦部分5固定,因此弹簧力总保持稳定。
图4是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图,显示壳体组件安装连接在板组件之后的情形。在图4中,柔性板2的连接器部分D中的孔G′和H′相对于柔性板连接器3的定位销G和H定位和固定,同时柔性板2的连接器部分D上的暴露的接触件分别与柔性板连接器3上的弹性接触件在合适的压力下接触,柔性板连接器3的定位销A和B插入并相对于印刷电路板4的定位孔A′和B′定位和固定,从而将柔性板连接器3安装连接到印刷电路板4上。如图4所示,在印刷电路板4的定位孔A′中有间隙。
从上述描述可看到,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其中具有在一壳体中安装一柔性板而形成的一壳体组件;在一印刷电路板上安装一柔性板连接器而形成的板组件;以及一安装连接装置,通过它只要将壳体组件从上侧落在板组件上即可完成安装连接操作。因此,这样的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的组装操作的效率提高,可靠性增强,成本降低。
权利要求
1.一种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包括在一壳体中安装一柔性板而形成的一壳体组件;在一印刷电路板上安装一柔性板连接器而形成的板组件;以及一安装连接装置,通过它只要将壳体组件从上侧落在板组件上即可完成安装连接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板连接器包括第一定位凸起,其可分别插入到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定位孔中并相对于定位孔定位;第二定位凸起,其可穿过所述柔性板,进而分别插入所述壳体中的定位孔中,并相对于定位孔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板连接器包括垂直延伸的弹性接触件。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连接器部分具有一平坦部分,所述柔性板靠着该平坦部分固定,从而防止所述柔性板被所述弹性接触件的反作用力变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板安装连接装置,包括:在一壳体1中安装一柔性板2而形成的一壳体组件;在一印刷电路板4上安装一柔性板连接器3而形成的板组件;以及一安装连接装置,通过它只要将壳体组件从上侧落在板组件上即可完成安装连接操作。
文档编号H01R12/28GK1254208SQ9912347
公开日2000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2日
发明者田端太一, 小西一弘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