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731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缆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无须使用螺丝便能与主机箱面板结合的电缆连接器。
为将电缆连接到主机箱面板上通常是采用电缆连接器,相关技术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86102688号案所示,并请参阅图5、图6,电缆连接器5设有一塑胶外壳50,在塑胶外壳50两侧设置有螺杆51,而在电缆连接器5朝向主机箱面板6的一端设有金属制成的前壳体52,另外还在主机箱面板6上对应于前壳体52与螺杆51开设有对接口60与螺孔61。当电缆连接器5与主机箱面板6结合时,以螺杆51贯穿主机箱面板6上的螺孔61而将电缆连接器5组接到主机箱面板6上,与此同时,电缆连接器5的前壳体52则卡扣在主机箱面板6所设的对接口60中,并且通过前壳体52与对接口60的结合而将电缆连接器5与主机箱面板6间的电磁干扰屏蔽。但是,这种电磁屏蔽方式对于前壳体与主机箱面板开口的组装精度要求较高,一旦组装误差过大,则极易在前壳体与开口间产生间隙d,从而无法确保电缆连接器与前壳体的可靠接触,并且防碍达到前壳体的电磁屏蔽功效,所以业界极需一种可有效屏蔽电磁干扰的电缆连接器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其通过设于连接器本体与主机箱面板之间的接地壳体,而将电缆连接器与主机箱面板组接在一体,并将两者间可能产生的缝隙遮蔽以达到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有连接器本体与前壳体,其中连接器本体在一端设有电缆接头以供电缆组入,相对电缆接头的另一端为对接端,并且连接器本体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绝缘本体、遮蔽构件及塑胶体外层。遮蔽构件包覆在绝缘本体外围,并在遮蔽构件相对前壳体的一端设有前端口。前壳体设在连接器本体邻接主机箱面板的一端,其上相对遮蔽构件的一端设为插接口,而另一端则设有开口以与主机箱面板的对接口相配合。此外,在前壳体上与遮蔽构件相对的插接口处的各侧壁设置有外翻的折边,而前壳体在与主机箱面板接合的一端的各个侧面上斜向冲制有卡扣片,并且卡扣片倾斜方向朝向主机箱面板方向汇聚,主机箱面板则配合前壳体设置有对接口,并且在对接口旁侧弯折冲制有相应于卡扣片的扣孔。
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与主机箱面板组装时,在两者间以注塑方式设置有一接地用壳体,通过接地壳体而将电缆连接器与主机箱面板组接在一起,从而将两者间可能产生的缝隙包围,进而达到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与主机箱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与主机箱的局部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与主机箱组接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5现有电缆连接器与主机箱的立体分解图。
图6现有电缆连接器与主机箱组接后的侧视图。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2可连接到主机箱面板1的对接口上10,其设有连接器本体20与前壳体21,其中前壳体21设在连接器本体20邻接主机箱面板1的一端,而连接器本体20相对前壳体21的另一端设有电缆接头200以供电缆(未图示)组入。并在前壳体21上设有插接口210,通过前壳体21可将连接器本体20组接至主机箱面板1上。
续请参阅图3,连接器本体20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绝缘本体201、遮蔽构件202及塑胶体外层203,在绝缘本体201内开设有若干个端子通道204以供相应数目的导电端子(未图示)插接,而遮蔽构件202包覆在绝缘本体201外围,其在与前壳体21相配合的一端设有前端口205。前壳体21呈方筒形,其与遮蔽构件202相对的一端设有插接口210以与前端口205相配合,而另一端则具有开口与主机箱面板1的对接口10相对应(参照图2),且其另在与遮蔽构件202相对的插接口210处的每个侧壁设置有外翻的折边211,以在制造接合过程中产生导引对正功效,并在接合后能更牢固地固定在塑胶体外层203中,防止该前壳体21在插拔时松动,遮蔽构件202则配合插接口210设有弹片206。此外,当前壳体21与连接器本体20相结合时,其上插接口210紧密包围在遮蔽构件202的前端口205外表面上以确保在连接器本体20与前壳体21间有效屏蔽电磁干扰。
再请参阅图4,并请配合参照图2,前壳体21在与主机箱面板1接合一端的各个侧面上斜向冲制有卡扣片212,并且卡扣片212的倾斜方向朝向主机箱面板1方向汇聚,而主机箱面板1则配合前壳体21的卡扣片212,在其对接口旁侧弯折冲制有翻边12,并在翻边12上冲制有相应于卡扣片212的扣孔11。当前壳体21与主机箱面板1接合时,卡扣片212则与扣孔11发生干涉配合,进而使前壳体21与主机箱面板1紧密扣合在一起以达较佳的电磁屏蔽效果。
如图4所示在制造时,先将连接器本体20与前壳体21组装在一起以形成一完整的电缆连接器2,再将电缆连接器2通过一注塑制程,从而将前壳体21邻接其上折边的一端与连接器本体20通过塑胶体外层203而完整包覆,随后又将电缆连接器2与主机箱面板1通过卡扣片212与扣孔11的配合而对接,从而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由于前壳体21分别与连接器本体20及主机箱面板1紧密结合,从而有效屏蔽了其间结合部位处可能进入的电磁杂讯,并进而提高了电讯传输品质。
权利要求1.一种电缆连接器,其设有连接器本体,而连接器本体一端设有电缆接头以供电缆组入,相对电缆接头的另一端设为对接端,并且连接器本体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绝缘本体、遮蔽构件及塑胶体外层,遮蔽构件包覆在绝缘本体外围,并在遮蔽构件相对主机箱面板的一端设有前端口,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器本体对接端设有前壳体,前壳体上相对遮蔽构件的一端设有插接口,而另一端则设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壳体上与遮蔽构件相对一端的各侧壁设置有外翻的折边。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壳体开口一端的各个侧面上斜向冲制有卡扣片,并且卡扣片倾斜的方向是朝向开口方向汇聚。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器本体与前壳体通过一注塑制程,并在连接器本体与前壳体邻近插接口的一端外围形成一层塑胶体外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组接在主机箱面板上的电缆连接器,其前壳体靠近连接器本体的一端设为插接口,另一端则设为开口。并在邻接插接口处的各侧面设有外翻的折边,而在邻接开口的另一端斜向冲制有卡扣片。自主机箱面板上对接口旁侧弯折冲制有翻边,其上设有与卡扣片相互配合的扣孔。当连接器本体与前壳体组合时,先在连接器本体与前壳体插接口的一端上注塑有一层塑胶体外层,而前壳体的另一端的卡扣片则与主机箱面板的扣孔相互紧密配合。
文档编号H01R12/71GK2390291SQ99239479
公开日2000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31日
发明者郭洲荣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