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881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成。
[0066]半波长偶极天线(5a、5b、5c)发射频率(fl)的水平极化波的电波。
[0067]在此,与3个半波长偶极天线(5a、5b、5c)外接的圆的直径设为L5 ( = 0.38 λ fl)。另外,3个半波长偶极天线(5a、5b、5c)与反射板I之间的间隔设为LI ( = 0.26λη)(参照图2) ο
[0068]另外,3个半波长偶极天线(5a、5b、5c)可以在电介质基板2上通过布线印刷技术来形成,或者也可以使用金属的板、棒、管等。
[0069]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寄生元件30的图。如图4所示,寄生元件30由长度为L6( = 0.36λ?2)的3个导电体(4a、4b、4c)构成。在此,3个导电体(4a、4b、4c)与反射板I之间的间隔设为L3( = 0.48 λ f2)(参照图2)。此外,3个导电体(4a、4b、4c)可以在电介质基板2上通过布线印刷技术来形成,或者也可以使用金属的板、棒、管等。
[0070]如图4所示,3个导电体(4a、4b、4c)在第I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1(^之上配置成使经过中心的中心线经过3个半波长偶极天线(3a、3b、3c)的中心、并且经过中心的中心线呈120°交叉。
[0071]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极化天线的频率f I (800MHz带的频率)下的水平极化波的指向特性(电场面内指向特性)的坐标图。
[0072]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极化天线的频率f2 (1.5GHz带的频率)下的水平极化波的指向特性(电场面内指向特性)的坐标图。
[0073]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极化天线的频率f3 (2.0GHz带的频率)下的水平极化波的指向特性(电场面内指向特性)的坐标图。
[0074]如图7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水平极化波的指向特性,能获得指向性的偏差小的无指向性特性。
[0075]如前所述,半波长偶极天线在包含偶极轴的面内(电场(E)面内)具有8字型的指向特性,而如本实施例所示,通过将3个由圆弧状的导电体构成的半波长偶极天线等间隔地配置在某圆的圆周上,能够在包含偶极轴的面内(水平面内;电场(E)面内)获得无指向性的特性。
[0076]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极化天线的频率fl (800MHz带的频率)下的垂直极化波的指向特性(磁场面内指向特性)的坐标图。
[0077]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极化天线的频率f2(l.5GHz带的频率)下的垂直极化波的指向特性(磁场面内指向特性)的坐标图。
[0078]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极化天线的频率f3(2.0GHz带的频率)下的垂直极化波的指向特性(磁场面内指向特性)的坐标图。
[0079]如图10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垂直极化波的指向特性,也能获得指向性的偏差小的无指向性特性。
[0080]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极化天线中的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的VSWR的频率特性的坐标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极化天线中的无指向性垂直极化天线的VSWR的频率特性的坐标图。
[0081]图13所示的水平极化波的1.5GHz带的频率和2.0GHz带的频率是构成第I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11的3个半波长偶极天线(3a、3b、3c)的VSWR。水平极化波的800MHz带的频率是构成第2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12的3个半波长偶极天线(5a、5b、5c)的VSWR。
[0082]另外,如图14所示可知,构成无指向性垂直极化天线20的由矩形形状的导电板5构成的3个单极天线的VSWR具有广带域特性。
[0083]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水平极化天线的变形例I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0084]对于图15所示的水平极化天线,将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由第I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11、第2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12至第N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1(^构成,所述N为4以上的整数。
[0085]在此,第I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第2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12至第N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10,分别由弯曲为构成某圆的圆周的一部分的圆弧状的导电体构成,由在该某圆的圆周上等间隔地配置的3个半波长偶极天线(6a、6b、6c)构成。
[0086]此外,在图15所示的变形例I中,在第I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叫至第(N-1)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KV1中的至少一个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之上,配置寄生元件30。在图15中,图示了将寄生元件30配置在第I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11上的情况。
[0087]图15所示的双极化天线能够发射N个频率以上的无指向性的水平极化波的电波。
[0088]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水平极化波水平极化天线的变形例2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0089]对于图16所示的水平极化天线,将构成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的第I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第2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102至第N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10 N通过由圆弧状的导电体构成且在某圆的圆周上等间隔地配置的j个半波长偶极天线(6a、6b?6j)而构成,所述j为4以上的整数。
[0090]在图16所示的变形例2中,作为水平极化波特性,能够获得指向性的偏差更小的无指向性特性。
[0091]此外,无指向性垂直极化天线也可以由k个单极天线构成,所述k为4以上的整数。在该情况下,作为垂直极化波特性,能够获得指向性的偏差更小的无指向性特性。
[0092]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水平极化天线的变形例3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0093]对于图17所示的水平极化天线,在靠近反射板I的位置配置的构成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的第I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发射Π频率(800MHz带的频率),在该第I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11上配置发射f2 (1.5GHz带的频率)和f3 (2.0GHz带的频率)这2个频率的第2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102。
[0094]在图17所示的水平极化天线中,在由弯曲为构成某圆的圆周的一部分的圆弧状的导电体构成且在该某圆的圆周上等间隔地配置的3个半波长偶极天线中,圆的直径小的水平极化天线配置在圆的直径大的水平极化天线上,因此能够省略寄生元件30。
[0095]以上,基于实施例以及变形例1、2、3对由本发明人完成的发明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实施例以及变形例1、2、3,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0096]标号的说明
[0097]I反射板
[0098]3a、3b、3c、5a、5b、5c、6a、6b、6c、6j 圆弧状的偶极天线
[0099]4a、4b、4c 导电体
[0100]5单极天线
[0101]1(V 12、103、%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
[0102]20无指向性垂直极化天线
[0103]30寄生元件
【主权项】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 具有被供给同相的激励电力的η个半波长偶极天线,所述η为3以上的整数, 所述η个半波长偶极天线由弯曲为构成某圆的圆周的一部分的圆弧状的导电体构成,并等间隔地配置在该某圆的圆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k个单极天线,所述k为3以上的整数,所述k个单极天线等间隔地配置在某圆的圆周上,并且分别被供给同相的激励电力,收发与该某圆垂直的极化波,对于与包含该某圆的面平行的方向而具有无指向性。
3.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具备: 反射板;和 第I无指向性天线?第m无指向性天线,其在与所述反射板的面正交的第I方向上层叠,对于与所述反射板的表面平行的方向而具有无指向性,所述m为2以上的整数, 所述第I无指向性天线?所述第m无指向性天线分别具备被供给同相的激励电力的η个半波长偶极天线,所述η为3以上的整数, 所述η个半波长偶极天线分别从与所述第I方向相反侧的方向观察而由弯曲为构成某圆的圆周的一部分的圆弧状的导电体构成,并等间隔地配置在该某圆的圆周上, 所述某圆的直径在所述第I无指向性天线?所述第m无指向性天线的各无指向性天线中不同, 收发与所述反射板的表面平行的极化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k个单极天线,所述k为3以上的整数,所述k个单极天线配置在所述反射板上,等间隔地配置在某圆的圆周上,并且分别被供给同相的激励电力,收发与该反射板的表面垂直的极化波,对于与所述反射板的表面平行的方向而具有无指向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I无指向性天线?所述第m无指向性天线中,至少一个无指向性天线在所述η个半波长偶极天线的附近具有η个寄生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η为3或4。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k为3或4。
8.根据权利要求3?7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为2。
【专利摘要】无指向性垂直极化天线由等间隔地配置在某圆的圆周上的k(k≧3)个单极天线构成,无指向性水平极化天线由在与反射板正交的第1方向上层叠成m(m≧2)层的第1至第m的无指向性天线构成,第1至第m的无指向性天线由n个半波长偶极天线构成,在从与第1方向相反侧的方向观察时,构成第1至第m的无指向性天线的n(n≧3)个半波长偶极天线分别由圆弧状的导电体构成,并等间隔地配置在直径不同的m个圆的圆周上,第1至第m的无指向性天线从反射板向第1方向层叠。由此,提供一种使用了无指向性天线的双极化天线,所述无指向性天线使用半波长偶极天线而实现了与以往相比指向性的偏差小的无指向性的水平面内指向性。
【IPC分类】H01Q21-28, H01Q21-24, H01Q19-10, H01Q9-40, H01Q21-20, H01Q9-16
【公开号】CN104604028
【申请号】CN201380044367
【发明人】萩原弘树, 平松英伸, 曾我智之, 志村刚
【申请人】日本电业工作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3年8月21日
【公告号】EP2889963A1, US20150214629, WO2014034490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