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圈、电池盒及置物箱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41522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3] 图8B为绘不图8A的另一立体不意图。
[0044] 图9为绘示习知电池盒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之复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 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 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 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46] 请先参阅图1,其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之电动机车1的侧视图。
[0047]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车1至少包含座垫10、置物箱2、电池盒3以 及备用电池盒4。一般来说,电动机车1的置物箱2由较硬之塑料材质所制成,因此具有足 够的结构强度,除了至少可容置电池盒3与备用电池盒4之外,还可支撑座垫10以及驾驶 者的重量。以下将针对本实施方式之置物箱2的各部件进行说明。
[0048] 请参照图2、图3A以及图3B。图2为绘示图1中之置物箱2的侧视图。图3A为 绘示图2中之电池盒3的立体示意图。图3B为绘示图3A中之电池盒3摆放于平面的侧视 图。
[0049] 如图2至图3B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车1的置物箱2还包含箱体20。置 物箱2的箱体20具有开口 200以及容置空间202。箱体20的容置空间202由开口 200内 凹形成,用以容置电池盒3。电池盒3包含箍圈30以及盒体32。箍圈30包含框体300以 及复数个抵止部302。箍圈30的抵止部302由框体300朝外凸出。电池盒3的盒体32具 有外周面320。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之箍圈30具有可弹性变形的特性,因此使用 者可将箍圈30的框体300撑开,并套设于盒体32的外周面320之外。待箍圈30弹性恢复 之后,即可与盒体32呈紧配结合。另外,箱体20的容置空间202具有内壁面202a,而内壁 面202a具有对应电池盒3设置之导引壁面202al。电池盒3可沿着由开口 200朝向容置空 间202底部之方向D1 (如图2所示)置入容置空间202。在电池盒3由箱体20的开口 200 置入容置空间202之后,框体300的抵止部302可抵接箱体20的导引壁面202al。由于箍 圈30具有可弹性变形之特性,因此箍圈30的抵止部302同样可与导引壁面202al呈紧配 结合。藉由此结构配置,箍圈30即可藉由其弹性变形的能力紧密地套设于盒体32的外周 面320之外,并紧密地抵接箱体20的导引壁面202al,进而达到使电池盒3的盒体32与置 物箱2的箱体20紧配的功效。当电动机车1行驶时,因路面起伏不平等因素而产生振动, 使得电池盒3的盒体32与置物箱2的箱体20相互碰撞而产生异音的问题即可被解决。
[0050] 于一实施方式中,箍圈30的材料包含橡胶。藉由以此材料制作箍圈30,即可使箍 圈30于盒体32与箱体20之间具有较佳之紧配效果,还具有便宜与环保的优点。
[0051] 请参照图4以及图5。图4为绘示图3A中之箍圈30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绘示 图4中之箍圈30的俯视图。
[0052] 如图4与图5所示,并配合参照图2至图3B,于本实施方式中,箍圈30还包含复数 个固定部304。箍圈30的框体300具有外环面300a以及内环面300b。箍圈30的抵止部 302设置于外环面300a。箍圈30的固定部304设置于内环面300b。盒体32的外周面320 具有对应固定部304的凹凸结构。因此,当箍圈30与盒体32呈紧配结合时,箍圈30的固 定部304可与盒体32的外周面320相互卡合。
[0053] 进一步来说,于本实施方式中,箍圈30的抵止部302的数量为四。箍圈30的框体 300具有四个角落300e(亦即,转折处),并且抵止部302分别位于角落300e。由于框体300 的角落300e为框体300的外凸部位,因此在箍圈30长时间随着盒体32相对箱体20进行组 装或拆卸之后,框体300的角落300e往往容易产生磨损。本实施方式藉由将箍圈30的抵 止部302设置于框体300的角落300e的作法,可增加框体300在角落300e处的厚度,因此 可有效地增进框体300的四个角落300e与置物箱2之箱体20紧配时之耐磨耗性。并且, 将箍圈30的抵止部302分别设置于框体300的四个角落300e的作法,还可有效地增进框 体300的结构强度,有利于使框体300维持原本外型。
[0054] 于实际应用中,框体300之角落300e的数量并不以上述之四个为限,应依据盒体 32之外周面320的外型以及箱体20之导引壁面202al的外型而对应设置,而框体300之 抵止部302的数量并不限于必须与角落300e之数量相对应。仅将抵止部302配置于角落 300e之至少其中之二,仍能达到上述增加框体300的角落300e之耐磨耗性与结构强度的功 效。
[0055] 如图3A与图4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箍圈30的框体300还具有顶环面300c以及 底环面300d。框体300的顶环面300c与底环面300d分别连接外环面300a与内环面300b 的两相对侧。箍圈30的每一抵止部302包含抵止面302a以及斜面302b。抵止面302a与 斜面302b彼此相连,并分别毗邻框体300的顶环面300c与底环面300d。抵止部302的斜 面302b是沿着由顶环面300c朝向底环面300d之方向D2 (如图4所示),由外环面300a逐 渐朝向内环面300b倾斜。抵止部302的抵止面302a可与箱体20的导引壁面202al相互 抵接(如图2所示)。藉由此结构配置,当电池盒3欲置入置物箱2之箱体20时,藉由使箍 圈30以抵止部302的斜面302b朝向箱体20的容置空间202,即可导引箍圈30进入箱体20 (因抵止部302之斜面302b的倾斜方向可使得箍圈30更容易滑入导引壁面202al之间), 因此更具有增加组装性的功效。
[0056] 如图2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箱体20的容置空间202具有第一子空间202bl。电 池盒3容置于第一子空间202bl。箱体20的导引壁面202al、202al是沿着由开口 200朝 向容置空间202底部之方向D1,逐渐朝向第一子空间202bl的中央倾斜。换句话说,如图2 由电动机车1侧面来看,于第一子空间202bl中,藉由在电动机车1前后方向上成对设置之 导引壁面202al、202al,而实质上形成呈V字型的导槽。藉由导引壁面202al的倾斜设计, 因此更具有增加组装性的功效,同样可导引箍圈30进入箱体20(因导引壁面202al的倾斜 方向可使得箍圈30更容易滑入容置空间202),也具有增加组装性的功效。
[0057] 不仅如此,于本实施方式中,当电池盒3于容置空间202中并沿着上述方向D1逐 渐接近容置空间202的底部时,箱体20的导引壁面202al才逐渐与箍圈30之抵止面302a 产生紧配的效果。相对地,当电池盒3进入箱体20的容置空间202但尚未接近容置空间 202的底部时,电池盒3仍可顺畅且无碍地相对导引壁面202al滑动,故可更进一步增加组 装性。
[0058] 如图4与图5所示,并配合参照图3A,于本实施方式中,箍圈30的固定部304的数 量为四,并且固定部304分别毗邻框体300的角落300e。因此,本实施方式将固定部304分 别设置于毗邻框体300的四个角落300e的作法,同样可有效地增进框体300的结构强度, 有利于使框体300维持原本外型。
[0059] 进一步来说,于本实施方式中,框体300的内环面300b具有相对的两第一内侧面 300bl以及相对的两第二内侧面300b2。内环面300b的第一内侧面300bl分别连接第二内 侧面300b2的两相对侧。箍圈30的每一固定部304设置于对应之第一内侧面300bl,并连 接对应之第二内侧面300b2 (如图5所示)。由图3A与图5可知,藉由使箍圈30的固定部 304设置于相对的两第一内侧面300bl的作法,可使固定部304由盒体32的两相对侧朝框 体300的中央夹持盒体32,因此更具有增加箍圈30对于盒体32之固定能力的功效。
[0060] 于实际应用中,箍圈30的固定部304的数量并不限于必须与角落300e之数量相 对应。仅将固定部304配置于毗邻角落300e之至少其中之二,仍能达到上述增加框体300 的角落300e之结构强度的功效。
[0061] 如图4所示,并配合参照图3A,于本实施方式中,箍圈30还包含复数个定位部 306。箍圈30的每一定位部306设置于对应之第二内侧面300b2。电池盒3的盒体32包含 复数个卡合部322。盒体32的卡合部322位于外周面320。盒体32的每一^^合部322皆 可与对应之定位部306相互卡合。藉由此结构配置,不仅具有定位箍圈30与盒体32之间 之相对位置的功效,还可进一步藉由相互配合之定位部306与卡合部322增加电池盒3的 组装防呆性(例如,藉由排列方式的变化或使结构外型具有方向性)。
[0062] 于实际应用中,箍圈30之定位部306的数量并不以图4所示之实施方式为限,可 依据实际需求而弹性地调整,而盒体32之卡合部322的数量亦须与定位部306之数量相对 应。
[0063] 如图4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箍圈30的每一定位部306贯穿框体300,并实质上 呈圆形。藉由此结构配置,盒体32上的卡合部322即可更深入地与贯穿框体300之定位部 306相互卡合,因此可进一步增加定位部306与卡合部322之间之卡合稳固性。另外,实质 上呈圆形之定位部306由于外型平滑,因此可在与卡合部322相互卡合时提供较佳之组装 顺畅性。
[0064] 如图3A至图5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箍圈30还包含两凸出部308。箍圈30的两 凸出部308设置于框体300的外环面300a的其中一侧之同一侧上,并位于框体300的两相 邻角落300e之间。箍圈30的每一凸出部308具有弧面308a。弧面308a是远离框体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