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圈、电池盒及置物箱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341522阅读:来源:国知局
定位部在与卡合部相互卡合时更具有较佳之组装顺畅性。
[0082]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箍圈进一步包含两凸出部。凸出部设置于外环面,并 位于两相邻角落之间。每一凸出部具有弧面。弧面远离外环面凸出,并具有共同之曲率中 心轴。曲率中心轴垂直于由顶环面朝向底环面之方向。根据此技术特征,当电池盒以设有 凸出部之一侧朝向一平面倒下时,凸出部具有缓冲撞击并保护盒体的功效,且凸出部的弧 面具有较大的接触角度,因此还具有可平稳地支撑于不规则平面上的功效。
[0083]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箍圈的材料包含橡胶。根据此技术特征,本发明不仅 可使箍圈于盒体与箱体之间具有较佳之紧配效果,还具有便宜与环保的优点。
[0084]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盒体还具有顶面以及底面。顶面与底面分别连接于 外周面的两相对侧。箍圈毗邻顶面。箍圈与顶面毗邻开口。底面毗邻容置空间的底部。根 据此技术特征,本发明还可具有方便电源线于箱体的开口处插接盒体上毗邻顶面之电性接 头的功效,同样毗邻开口之箍圈更可以其凸出部对电性接头起到保护作用。
[0085]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盒体更具有接线部。接线部可供电线接头连接。接 线部毗邻开口。箍圈毗邻接线部。根据此技术特征,当驾驶者欲以盒体内的电池单元经由 电源线对电动机车进行供电时,由于盒体上毗邻顶面之接线部亦毗邻箱体的开口,因此可 更方便驾驶者进行插接。
[0086]由以上对于本发明之具体实施例之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本发明所提供之箍圈 不仅设计及制造复杂度低,并且可使电池盒的盒体与置物箱的箱体起到紧配作用。藉由箍 圈之斜面以及容置空间之导引壁面的设计,还可增加电池盒组装至箱体时之组装性。藉由 使箍圈的抵止部与固定部的设置位置毗邻框体之角落的作法,还可补强框体的角落于置物 箱之箱体与电池盒之盒体之间紧配时之耐磨耗性。藉由箍圈之定位部与盒体之卡合部的相 互配合设计,还可增加箍圈与盒体之间之卡合稳固性。并且,藉由箍圈之凸出部的设计,还 可起到缓冲撞击并保护盒体之电性接头的功效。
[0087]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 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 视后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0088] 符号说明
【主权项】
1. 一种缠圈,可弹性变形,该缠圈包含: 一框体,具有一外环面W及一内环面; 复数个抵止部,设置于该外环面;W及 复数个固定部,设置于该内环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缠圈,其中该框体还具有一顶环面W及一底环面,分别连接该 外环面与该内环面的两相对侧,每一所述抵止部包含一抵止面W及一斜面,该抵止面与该 斜面彼此相连,并分别她邻该顶环面与该底环面,并且该斜面是沿着由该顶环面朝向该底 环面之一方向,由该外环面逐渐朝向该内环面倾斜。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缠圈,其中该框体具有四个角落,并且所述抵止部配置于所述 角落之至少其中之二。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之缠圈,其中所述固定部配置于她邻所述角落之至少其中之二。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之缠圈,其中该内环面具有相对的两第一内侧面W及相对的两第 二内侧面,所述第一内侧面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内侧面的两相对侧,每一所述固定部设置于 对应之该第一内侧面,并连接对应之该第二内侧面。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之缠圈,进一步包含复数个定位部,每一所述定位部设置于对应 之该第二内侧面。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缠圈,其中每一所述定位部贯穿该框体,并实质上呈圆形。
8.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之缠圈,进一步包含两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于该 外环面之同一侧,每一所述凸出部具有一弧面,所述弧面远离该外环面凸出,并具有共同之 一曲率中也轴,并且该曲率中也轴垂直于由该顶环面朝向该底环面之该方向。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缠圈,其中该缠圈的材料包含橡胶。
10. -种电池盒,包含: 一缠圈,可弹性变形,该缠圈包含: 一框体,具有一外环面W及一内环面; 复数个抵止部,设置于该外环面;W及 复数个固定部,设置于该内环面;W及 一盒体,具有一外周面,其中该框体套设于该外周面之外,并且所述固定部与该外周面 相互卡合。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之电池盒,其中该框体还具有一顶环面W及一底环面,分别连 接该外环面与该内环面的两相对侧,每一所述抵止部包含一抵止面W及一斜面,该抵止面 与该斜面彼此相连,并分别她邻该顶环面与该底环面,并且该斜面是沿着由该顶环面朝向 该底环面之一方向,由该外环面朝向该内环面倾斜。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之缠圈,其中该框体具有四个角落,并且所述抵止部配置于所 述角落之至少其中之二。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之缠圈,其中所述固定部配置于她邻所述角落之至少其中之 --〇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之电池盒,其中该内环面具有相对的两第一内侧面W及相对的 两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内侧面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内侧面的两相对侧,每一所述固定部设 置于对应之该第一内侧面,并连接对应之该第二内侧面。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之电池盒,其中该缠圈进一步包含复数个定位部,每一所述定 位部设置于对应之该第二内侧面,该盒体包含复数个卡合部,位于该外周面,并且每一所述 卡合部与对应之该定位部相互卡合。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之电池盒,其中每一所述定位部贯穿该框体,并实质上呈圆形。
17. 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之电池盒,其中该缠圈进一步包含两凸出部,所 述凸出部设置于该外环面之同一侧,每一所述凸出部具有一弧面,所述弧面远离该外环面 凸出,并具有共同之一曲率中也轴,并且该曲率中也轴垂直于由该顶环面朝向该底环面之 该方向。
18. 如权利要求10所述之电池盒,其中该缠圈的材料包含橡胶。
19. 如权利要求10所述之电池盒,其中该盒体还具有一顶面W及一底面,该顶面与该 底面分别连接于该外周面的两相对侧,并且该缠圈她邻该顶面。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之电池盒,其中该盒体更具有一接线部,可供一电线接头连接, 并且该缠圈她邻该接线部。
21. -种置物箱,包含: 一电池盒,包含: 一缠圈,可弹性变形,该缠圈包含: 一框体,具有一外环面W及一内环面; 复数个抵止部,设置于该外环面;W及 复数个固定部,设置于该内环面;W及 一盒体,具有一外周面,其中该框体套设于该外周面之外,并且所述固定部与该外周面 相互卡合;W及 一箱体,具有一开口 W及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由该开口内凹形成,用W容置该电池 盒,该容置空间具有一导引壁面,其中所述抵止部抵接该导引壁面。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之置物箱,其中该框体还具有一顶环面W及一底环面,分别连 接该外环面与该内环面的两相对侧,每一所述抵止部包含一抵止面W及一斜面,该抵止面 与该斜面彼此相连,并分别她邻该顶环面与该底环面,该抵止面与该导引壁面相互抵接,并 且该斜面是沿着由该顶环面朝向该底环面之一方向,由该外环面逐渐朝向该内环面倾斜。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之缠圈,其中该框体具有四个角落,并且所述抵止部配置于所 述角落之至少其中之二。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之置物箱,其中该容置空间具有一子空间,该电池盒容置于该 子空间,该导引壁面是沿着由该开口朝向该容置空间底部之一方向,逐渐朝向该子空间的 中央倾斜。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之缠圈,其中所述固定部配置于她邻所述角落之至少其中之 --〇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之置物箱,其中该内环面具有相对的两第一内侧面W及相对的 两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内侧面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内侧面的两相对侧,每一所述固定部设 置于对应之该第一内侧面,并连接对应之该第二内侧面。
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之置物箱,其中该缠圈进一步包含复数个定位部,每一所述定 位部设置于对应之该第二内侧面,该盒体包含复数个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位于该外周面,并 且每一所述卡合部与对应之该定位部相互卡合。
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之置物箱,其中每一所述定位部贯穿该框体,并实质上呈圆形。
29. 如权利要求21至28中任一项所述之置物箱,其中该缠圈进一步包含两凸出部,所 述凸出部设置于该外环面之同一侧,每一所述凸出部具有一弧面,所述弧面远离该外环面 凸出,并具有共同之一曲率中也轴,并且该曲率中也轴垂直于由该顶环面朝向该底环面之 该方向。
30. 如权利要求21所述之置物箱,其中该缠圈的材料包含橡胶。
31. 如权利要求21所述之置物箱,其中该盒体还具有一顶面W及一底面,该顶面与该 底面分别连接于该外周面的两相对侧,该缠圈她邻该顶面,该缠圈与该顶面她邻该开口,并 且该底面她邻该容置空间的底部。
32. 如权利要求31所述之电池盒,其中该盒体更具有一接线部,可供一电线接头连接, 并且该接线部她邻该开口,该缠圈她邻该接线部。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露一种箍圈。箍圈可弹性变形,并包含框体、复数个抵止部及复数个固定部。框体具有外环面及内环面。抵止部设置于外环面。固定部设置于内环面。本发明还揭露一种电池盒,其包含箍圈及盒体。盒体具有外周面。框体套设于外周面之外。固定部与外周面相互卡合。本发明还揭露一种置物箱,其包含箍圈、盒体及箱体。箱体具有开口及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由开口内凹形成,用以容置盒体。容置空间具有导引壁面。抵止部抵接导引壁面。
【IPC分类】B62J9-00, H01M2-10
【公开号】CN104659295
【申请号】CN201310574897
【发明人】土屋文明, 彭正志, 李承翰, 陈昱崴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15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