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转换层压件的制备方法及其电性能测试方法_2

文档序号:8363259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IV测试曲线图。
[0028] 其中:1、电性能测试装置的导线;2、第一外接导线;3、第一汇流导线;4、层叠结 构;5、光电转换装置;6、正极连接导线;7、负极连接导线;31、汇流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0030]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一种光电转换层压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将光电转换装置的正极用正极连接导线6相连,将光电转换装置的负极用负极连 接导线7相连; (2) 当光电转换装置的数量为1片时,采用第一汇流导线将光电转换装置的正极连接 导线汇集连接起来,第一汇流导线位于正极连接导线的端部,且第一汇流导线的长度等于 光电转换装置中最外侧两根正极连接导线的间距;采用第二汇流导线将光电转换装置的负 极连接导线汇集连接起来,第二汇流导线位于负极连接导线的端部,且第二汇流导线的长 度等用于光电转换装置中最外侧两根负极连接导线的间距; (3) 采用第一外接导线2连接第一汇流导线3,第一外接导线垂直于第一汇流导线,且 两者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汇流导线的中央;第一外接导线的一端与第一汇流导线相连接, 另一端伸出光电转换装置之外; 采用第二外接导线连接第二汇流导线,第二外接导线垂直于第二汇流导线,且两者的 连接位置位于第二汇流导线的中央;第二外接导线的一端与第二汇流导线相连接,另一端 伸出光电转换装置之外; (4) 按照玻璃、封装材料、光电转换装置5、封装材料、背板的次序依次层叠;得到层叠 结构4 ;所述第一、第二外接导线的一端伸出层叠结构之外; (5) 将上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即可得到光电转换层压件; 且光电转换层压件中,第一汇流导线与光电转换层压件的边缘之间的间距小于2 cm ; 第二汇流导线与光电转换层压件的边缘之间的间距小于2 cm。
[0031]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转换层压件中光电转换装置的数量为1片。
[0032] 所述第一汇流导线的横截面积为I mm2;所述第二汇流导线的横截面积为I mm2。
[0033] 然后,将上述光电转换层压件进行电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标片来校准电性能测试装置; (2) 将电性能测试装置的导线1与光电转换层压件上的外接导线相连,两者的连接点 的面积为1.5 mm2,且该连接点与光电转换层压件上汇流导线和外接导线的连接点之间的 间距为0. 5 cm ; (3) 对光电转换层压件进行电性能测试,即可得到相应的测试数据。
[0034] 测试结果参见图3和下表所示。
[0035] 对比例一 一种光电转换层压件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一:采用1片光电转换装置,将其正极和负极分别用正极连接导线6和负极连接导 线7相连; 步骤二:使用汇流导线分别将正极或负极的连接导线连接起来,并延伸到光电转换层 压件之外;参见图2所示; 所述汇流导线的横截面积为0.3 mm2; 步骤三:按照玻璃、封装材料、上述光电转换装置5、封装材料、背面材料的次序依次层 叠,得到层叠结构4; 步骤四:将上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得到光电转换层压件。
[0036] 将上述光电转换层压件进行电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标片来校准电性能测试装置; 步骤二:将电性能测试装置的导线1与光电转换层压件上的汇流导线31相连,接触面 积为 〇. 5mm2; 步骤三:对光电转换层压件进行电性能测试。
[0037] 测试结果参见图4和下表所示。
【主权项】
1. 一种光电转换层压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将光电转换装置的正极用正极连接导线相连,将光电转换装置的负极用负极连接 导线相连; (2) 当光电转换装置的数量为2片W上时,将相邻光电转换装置串联起来,形成光电 转换装置串; (3) 当光电转换装置的数量为2片W上时,采用第一汇流导线将光电转换装置串中 第一片光电转换装置的正极连接导线汇集连接起来,第一汇流导线位于正极连接导线的端 部;采用第二汇流导线将光电转换装置串中最后一片光电转换装置的负极连接导线汇集连 接起来,第二汇流导线位于负极连接导线的端部; 当光电转换装置的数量为1片时,采用第一汇流导线将光电转换装置的正极连接导线 汇集连接起来,第一汇流导线位于正极连接导线的端部;采用第二汇流导线将光电转换装 置的负极连接导线汇集连接起来,第二汇流导线位于负极连接导线的端部; (4) 采用第一外接导线连接第一汇流导线,两者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汇流导线的中 央; 采用第二外接导线连接第二汇流导线,两者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二汇流导线的中央; (5) 按照玻璃、封装材料、光电转换装置、封装材料、背板的次序依次层叠,得到层叠结 构; (6) 在背板及其相邻封装材料上设置缝隙,将所述第一外接导线和第二外接导线分别 从缝隙处引出层叠结构之外; (7) 将上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即可得到光电转换层压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层压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层 压件中光电转换装置的数量为1~47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层压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 第一汇流导线的长度等于该光电转换装置中最外侧两根正极连接导线的间距;第二汇流导 线的长度等于该光电转换装置中最外侧两根负极连接导线的间距。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层压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导 线的横截面积为0.5~5 mm2;所述第二汇流导线的横截面积为0.5~5 mm2。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制备方法得到的光电转换层压件。
6. -种光电转换层压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将光电转换装置的正极用正极连接导线相连,将光电转换装置的负极用负极连接 导线相连; (2) 当光电转换装置的数量为2片W上时,将相邻光电转换装置串联起来,形成光电 转换装置串; (3) 当光电转换装置的数量为2片W上时,采用第一汇流导线将光电转换装置串中 第一片光电转换装置的正极连接导线汇集连接起来,第一汇流导线位于正极连接导线的端 部;采用第二汇流导线将光电转换装置串中最后一片光电转换装置的负极连接导线汇集连 接起来,第二汇流导线位于负极连接导线的端部; 当光电转换装置的数量为1片时,采用第一汇流导线将光电转换装置的正极连接导线 汇集连接起来,第一汇流导线位于正极连接导线的端部;采用第二汇流导线将光电转换装 置的负极连接导线汇集连接起来,第二汇流导线位于负极连接导线的端部; (4) 采用第一外接导线连接第一汇流导线,第一外接导线垂直于第一汇流导线,且两 者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汇流导线的中央;第一外接导线的一端与第一汇流导线相连接,另 一端伸出光电转换装置之外; 采用第二外接导线连接第二汇流导线,第二外接导线垂直于第二汇流导线,且两者的 连接位置位于第二汇流导线的中央;第二外接导线的一端与第二汇流导线相连接,另一端 伸出光电转换装置之外; (5) 按照玻璃、封装材料、光电转换装置、封装材料、背板的次序依次层叠;得到层叠结 构;所述第一、第二外接导线的一端伸出层叠结构之外; (6) 将上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即可得到光电转换层压件; 且光电转换层压件中,第一汇流导线与光电转换层压件的边缘之间的间距小于2 cm ; 第二汇流导线与光电转换层压件的边缘之间的间距小于2 cm。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电转换层压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层 压件中光电转换装置的数量为1~47片。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电转换层压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 第一汇流导线的长度等于该光电转换装置中最外侧两根正极连接导线的间距;第二汇流导 线的长度等于该光电转换装置中最外侧两根负极连接导线的间距。
9. 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光电转换层压件。
10. -种光电转换层压件的电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5或9所述 的光电转换层压件,包括如下步骤: (1) 使用标片来校准电性能测试装置; (2) 将电性能测试装置的导线与光电转换层压件上的外接导线相连,两者的连接点的 面积大于1 mm2,且该连接点与光电转换层压件上汇流导线和外接导线的连接点之间的间 距小于2 cm ; (3) 对光电转换层压件进行电性能测试,即可得到相应的测试数据。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转换层压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光电转换装置的正极用正极连接导线相连;(2)采用第一汇流导线将光电转换装置的正极连接导线汇集连接起来;(3) 采用第一外接导线连接第一汇流导线;(4)依次层叠;得到层叠结构;(5)在背板及其相邻封装材料上设置缝隙,将所述第一外接导线和第二外接导线分别从缝隙处引出层叠结构之外;(6)将上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即可得到光电转换层压件。本发明的层压件在电性能测试时,能够大大降低汇流导线和外接导线的功率损耗,即使层压件中光电转换装置的数量较少时,也不会影响电性能测试结果,使测试数值非常稳定,更适用于研发过程中的光伏新产品。
【IPC分类】H01L31-18, H01L21-66
【公开号】CN104681669
【申请号】CN201510098308
【发明人】万松博, 徐江照, 王栩生, 邢国强
【申请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盐城阿特斯协鑫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3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