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连接设备和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417755阅读:来源:国知局
那样,在整个系统中使用非导电透明塑胶,从而有助于电线的可视化和识别。
[0050]侧壁50被设置在端子模块附连部位62的侧面上。通过缩进式基底60和突出连接杆14的帮助,将一个或多个被连接的电线端接装置10锁定在适当的位置。侧壁50可以是单倍高度或两倍高度,这取决于在固定件内所要求的连接种类。
[0051]端子模块附连部位62的帽盖52可以被用于覆盖所有或任何在图6至20中所说明和图示的示例。采用帽盖52来覆盖端子模块附连部位62,以便安全地覆盖被暴露的突出连接杆14或者有助于锁定,并且防止电线端接装置10的意外松脱。经由在端子模块附连部位62的侧面上的壁50来进行附连。
[0052]还请注意图12至16,其分别示出双开关电气插座54盖板固定件的正视图,盖板固定件54的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和侧视图。
[0053]还请注意图17至20,其分别示出单个盖板固定件56的正视图,单个盖板固定件56的后视图、等距视图和侧视图。盖板固定件56典型地(但并不必须)为照明开关。在图12至20中,类似标号表示类似部分。
[0054]在本系统中的固定件的一些实施例中(诸如,接线盒),利用基底上的夹紧件,橡胶拉线器可以在适当的位置牢固地保持电线,该基底上的夹紧件被偏移到盖子上的夹紧件,其在形成紧密对置状态时防止电线在被施加力时被拉出来。
[0055]接着请注意图21、22、23和24,其分别示出从电线剥除和插入工具的第一和第二端观看的等距视图,以及图21的电线剥除和插入工具的主正面和反面俯视图。还请注意图25至28,其分别示出图21的电线剥除和插入工具的侧、前边缘和后边缘视图以及分解图。
[0056]工具64的目的是剥除电缆的内外部护套的端部,并且如之前本文中所描述那样通过手动持续操作而自动地将被剥除的电线端部插入且固定到电线端接装置10内。所示出的工具64的示例被用于从如现在可用的标准形状的三和四股线(lmm、l.5mm和2.5mm)的电气电缆剥除绝缘性护套。在已经从电缆剥除掉护套部分从而暴露出电线端部后,工具64接着锁定单个电线端接装置10内的每股线,并且三或四个(或者更多)电线端接装置10被联结在一起从而形成端子模块66。
[0057]取决于用于使用的电缆类型而存在用于电缆剥除的六个电缆输入管68,变化范围从Imm和1.5mm三股和四股电线电缆到2.5mm三股电线电缆。用户因此根据需要将未剥除的电缆端插入到适当的电缆输入管68内,以便尽可能远地推动未剥除的电缆端到达其输入端。
[0058]在所描绘和优选的实施例中,用户接着一起按下两个切割器按钮70,由此激活两组第一 72和第二 74的对置刀片组。
[0059]两组刀片72、74被激活,其中,第一对置刀片组72进行切割以便使电缆的两个内外部绝缘护套成锯齿状,并且使与第一刀片组72分开(例如分开13mm)的第二对置刀片组74切割以便使外部绝缘电缆护套单独成锯齿状。在某些实施例中刀片72和74移动和切割的距离可以通过用户的输入选择或者其他方式的用户设置来进行设定。
[0060]通过使第一组刀片72处在从每个电缆输入管68的端部的固定距离处,具有变化长度的电缆输入管68允许待暴露的内部导电电线的变化长度。第一组刀片72进行切割以便从电缆剥除(锯切)内外部绝缘护套两者,针对Imm和1.5mm电缆两者留下固定5mm的被露出内部电线,并且针对2.5mm电缆留下10mm,因此防止当被插入进电线端接装置10时过度暴露导电电线。
[0061]从第一组刀片72到第二组刀片74的距离被固定于13mm允许方便地移除外部护套以显露出内部护套。这通过第二组刀片74单独锯切外部护套而得以实现。
[0062]为了电线切割的目的,第一刀片72相对于电缆轴线或者轴心呈九十度穿过电缆的端部整齐地进行切割,从而给出对于剥除电线所必要的整齐切割。
[0063]每个刀片72、74都具有两个切割器,每个切割器都可操作以便在其各自第一和第二侧上切割各自的一半电线和/或电缆。相反一半的电线或电缆从工具64的反面侧通过对置刀片72、74来进行切割。理想地刀片72、74是可置换的,并且可以通过切割器按钮70来加以移除,从而移动到一侧并且将每一对刀片72、74拿出去。
[0064]在其它实施例中,旋转机构压紧电缆并且从电棒(wand)中拉出电缆,防滑机构和电线一起移动15mm但不会进一步移动,以便通过防止使用过度力而阻止对用户的伤害,同时所移动的距离足够远以便允许将护套加以移除。然后可以松开这个防滑机构从而允许电线被拉出。之后可以丢弃被剥除的护套。
[0065]在用户拉出被剥除的电缆之后多余的护套一般被弹出来。长度23mm的柱塞杆96的一端坐落在每个电缆输入管68的最内端处,而另一端被连接到平板上,当电棒任意一侧上的柱塞滑动件97被拉回来时,其通过电缆输入管向前移动以便弹出布线护套残余部分。
[0066]所描绘和优选的该工具的实施例具有两个侧面,第一侧面76具有端子模块附连部位62以用于接受6安培的电线端接装置10,以及第二侧面78具有端子模块附连部位62以用于接受32安培的电线端接装置10,取决于电缆是针对5安培的Imm或1.5mm电缆或者是针对30安培的2.5mm电缆,这留给用户进行选择。
[0067]端子模块附连部位62具有缩进式彩色标记基底(未示出)和在任一侧面上的侧壁以便有助于放置多个电线端接装置10,从而通过将该多个电线端接装置10固定在一起而形成端子模块66,每个电线端接装置10都具有允许在电线端接10附连部位74、78内所附装的突出连接杆14插入通过其接触通道42和凹形导电薄片46的能力。
[0068]取决于电缆是三股还是四股电线,用户将相应数量和尺寸的电线端接装置10插入到端子模块附连部位62内,并且经由在工具64的端部处的通道入口 92将电缆引到相应的通道80内。
[0069]与在第一刀片组72和第二刀片组74之间所形成的暴露内部绝缘护套相同长度的13 mm长的通道80,沿着从通道入口 92朝向各自电线端接装置10的方向来引导电缆及其内部绝缘护套。
[0070]针对5安培的电缆,存在四个通道入口 92和通道80。外部两个通道80是笔直的并且13 mm长。内部两个通道80具有9.9 mm的直线长度,因而迫使电缆向下弯曲并且倒退从而获得13 mm距离。
[0071]针对32安培的电缆,存在三个通道入口 92和通道80。外部两个通道80是笔直的并且13 mm长,而且单个内部通道具有11.8 mm的直线长度,并且是相同长度,其中迫使电缆向下弯曲并且直到获得额外的1.2 mm。
[0072]当将13 mm的内部护套全部插入在通道80内时,通道入口 92限制电缆的外部护套任何更进一步的向前移动。
[0073]在优选实施例中,通道80的最下端部分经过彩色标记以便在从左到右用于三股电线电缆的火线、地线和零线以及对于四股电线电缆的火线、公用线、地线以及零线的插入上帮助电线正确取向。通道80的最上端部分为透明塑胶并且形成通道外壳84,其对于侧面在铰链86上开放从而允许通达至所有通道80。
[0074]为了在没有护套的情况下对接地电线提供绝缘,接地护套被插入进接地通道88内直到它的13 mm的整个长度,然后激活接地套筒切割器90以便在通道入口 92处切割护套。
[0075]然后用户向前拉动滑动覆盖件94,并且当覆盖件94处在端子模块附连部位62上面并且最终能够正交地行进时,将覆盖件94推到电线端接装置10上。一旦释放在滑动覆盖件94上的压力,其将弹回到它的中立位置。
[0076]这个推动动作将抵靠着每个电线端接装置10的底部导电板38来挤压顶部塑料板16和顶部导电板18,并且最终使电线的连接部卷曲。
[0077]在优选实施例中,推动动作将压缩在电线端接装置内的弹簧,从而允许进入到电线芯,同时释放在滑动覆盖件上的压力将允许弹簧打开并且最终使电线芯的连接部卷曲。然后用户可以通过打开滑动覆盖件94从工具64中抽取出带有其连接端子模块66的电缆,打开滑动覆盖件94同时地打开通道外壳84。
[0078]于是带有被附连的端子模块66的电缆就可以附连到具有相应的端子模块附连部位62的固定件上。
[0079]插入到电接触弹簧固定器44中的接地和中立电气突出连接杆14和电线端接装置10的接触通道中的凹形薄片64,被连接到容纳在工具64的主体部中的电池上从而形成连续电路。电池覆盖件98覆盖壳体,该壳体用于在所述连接检测中所使用的一个或多个电池。
[0080]已经经由诸多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并且将要意识到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
[0081]因而关于以上的描述,应该认识到的是针对本发明诸部件的最佳尺度关系,包括在尺寸、材料、形状、形式、功能以及操作、组装和使用上的各种变化,都应欣然被认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清楚和显而易见的,并且针对在附图中所示出和在说明书中所描述的那些部件的所有等同关系都旨在被本发明所囊括在内。
[0082]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