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06729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塑封式IPM引线框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塑封式IPM (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智能功率模块),是将IGBT芯片及其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和过流、欠压、短路、过热等保护电路集成于一体的新型控制模块。它是一种复杂、先进的功率模块,能自动实现过流、欠压、短路和过热等复杂保护功能,因而具有智能特征。同时它具有低成本、小型化、高可靠、易使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变频家电、逆变电源、工业控制等领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0003]对于塑封式IPM来说,其内部的引线框架是用来承载IGBT、二极管以及驱动电路的,通常来说,为了更好的散热会将焊接IGBT与二极管芯片的部分进行下沉折弯(downset)处理,因此在批量订购引线框架时,为了保证引线框架折弯部分的精度,需要使用工装料盒来装载这些引线框架以便于运输。采用工装存在以下问题,
[0004](I)、在批量采购引线框架时会附加产生相应的工装费用,这对于IPM的生产来说无疑增大了生产成本。
[0005](2)、承载引线框架的工装在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其对引线框架的固定,要保证运输中引线框架不能因晃动或颠簸而引起形变,对工装的精度要求也很高。
[0006]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引线框架结构,在引线框架运输时免去承载引线框架所用的工装,并且使引线框架可以堆叠在一起进行运输,节省承载工装的开支,同时保证引线框架的精度。

【发明内容】

[0007]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通过在引线框架的下方设置支撑部件,且使得支撑部件的高度大于引线框架上折弯部的高度,可直接将引线框架堆叠在一起进行运输,免去了承载引线框架所用的工装,节省了承载工装的开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了引线框架的精度。
[0008]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的一种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所述支撑定位装置设置于引线框架的下方,所述引线框架包括本体与折弯设置于所述本体下方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上固定设置有IGBT芯片与二极管芯片;所述支撑定位装置为设置于所述本体下表面上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高度大于所述折弯部的高度。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为由所述本体依次进行切割、折弯后形成的折弯件。
[0010]优选的,所述折弯件为折弯板,所述折弯板垂直所述本体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的底部还设置有卷边,以增加支撑强度。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一体成型于所述弓I线框架的下表面上。
[0013]优选的,所支撑部件为多个,且多个支撑部件对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两端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的优点是:支撑定位装置为设置于引线框架下方的支撑部件,支撑部件的高度大于引线框架上折弯部的高度,可直接将引线框架堆叠在一起进行运输,免去了承载引线框架所用的工装,节省了承载工装设计加工的开支,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且通过设置支撑部件可将上下设置的引线框架有效的隔离开,避免引线框架堆叠运输时对引线框架上的关键折弯位置造成影响,保证了引线框架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现有技术中引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现有技术中引线框架的截面图。
[0018]图3为现有技术中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引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引线框架的截面图。
[0021]图6为本发明中引线框架堆叠状态图。
[0022]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0023]1、引线框架2、本体3、折弯部4、IGBT芯片5、二极管芯片6、支撑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保证塑封式IPM更好的散热,一般将IPM引线框架上焊接IGBT与二极管芯片的部分进行下沉折弯处理,在批量订购引线框架时,为了保证引线框架折弯部分的精度,需要使用工装料盒来装载这些引线框架以便于运输,采用工装运输会附加产生相应的工装费用,这对于IPM的生产来说无疑增大了生产成本。而且承载引线框架的工装在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其对引线框架的固定,要保证运输中引线框架不能因晃动或颠簸而引起形变,对工装的精度要求也很高。
[0025]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通过在引线框架的下方设置支撑部件,且使得支撑部件的高度大于引线框架上折弯部的高度,可直接将引线框架堆叠在一起进行运输,免去了承载引线框架所用的工装,节省了承载工装的开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了引线框架的精度。
[0026]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的一种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所述支撑定位装置设置于引线框架的下方,所述引线框架包括本体与折弯设置于所述本体下方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上固定设置有IGBT芯片与二极管芯片;所述支撑定位装置为设置于所述本体下表面上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高度大于所述折弯部的高度。
[0027]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为由所述本体依次进行切割、折弯后形成的折弯件。
[0028]优选的,所述折弯件为折弯板,所述折弯板垂直所述本体设置。
[0029]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的底部还设置有卷边,以增加支撑强度。
[0030]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一体成型于所述引线框架的下表面上。
[0031]优选的,所支撑部件为多个,且多个支撑部件对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两端上。
[0032]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3]实施例1
[0034]请一并参见图4至图6,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引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引线框架的截面图。图6为本发明中引线框架堆叠状态图。如图所示,一种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该支撑定位装置设置于引线框架I的下方,引线框架I包括本体2与折弯设置于本体2下方的折弯部3,折弯部3上固定设置有IGBT芯片4与二极管芯片5 ;支撑定位装置为设置于本体2下表面上的支撑部件6,支撑部件6的高度大于折弯部3的高度。通过将支撑部件高于折弯部设置,这样在将多个引线框架进行堆叠时,支撑部件可将相邻的上下设置的引线框架隔离开,使得引线框架I的折弯部3不会直接与下一个引线框架相接触,避免对折弯部产生不利影响,保证了引线框架的精度。通过设置引线框架,节省了原承载工装的使用,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0035]支撑部件6为由本体I依次进行切割、折弯后形成的折弯件。其中折弯件可为折弯板,且折弯板垂直本体2设置。通过在本体上直接切割折弯成型支撑部件,保证了支撑部件的结构强度。
[0036]支撑部件6的底部还设置有卷边(未示出)。通过在支撑部件的底部设置卷边,有效地增加了支撑部件与引线框架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支撑部件的支撑强度,提高堆叠时的稳定性。
[0037]其中,支撑部件6可为多个,且多个支撑部件6对称设置于本体2的两端上。提高堆叠时的稳定性。
[0038]采用该结构的引线框架在进行运输时,可将引线框架逐一的叠放于运输箱体内,通过设置支撑部件,有效保证引线框架运输时的稳定性,提高引线框架的质量。
[0039]实施例2
[0040]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支撑部件6还可一体成型于引线框架I的下表面上。可在成型引线框架时进行一起加工成型,无需后期切割、折弯处理,简化工艺步骤,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004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该支撑定位装置为设置于引线框架下方的支撑部件,支撑部件的高度大于引线框架上折弯部的高度,可直接将引线框架堆叠在一起进行运输,免去了承载引线框架所用的工装,节省了承载工装设计加工的开支,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且通过设置支撑部件可将上下设置的引线框架有效的隔离开,避免引线框架堆叠运输时对引线框架上的关键折弯位置造成影响,保证了引线框架的精度。
[004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定位装置设置于引线框架的下方,所述引线框架包括本体与折弯设置于所述本体下方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上固定设置有IGBT芯片与二极管芯片;所述支撑定位装置为设置于所述本体下表面上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高度大于所述折弯部的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为由所述本体依次进行切割、折弯后形成的折弯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件为折弯板,所述折弯板垂直所述本体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底部还设置有卷边,以增加支撑强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一体成型于所述引线框架的下表面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支撑部件为多个,且多个支撑部件对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两端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该支撑定位装置为设置于引线框架下方的支撑部件,支撑部件的高度大于引线框架上折弯部的高度,可直接将引线框架堆叠在一起进行运输,免去了承载引线框架所用的工装,节省了承载工装设计加工的开支,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且通过设置支撑部件可将上下设置的引线框架有效的隔离开,避免引线框架堆叠运输时对引线框架上的关键折弯位置造成影响,保证了引线框架的精度。
【IPC分类】H01L21/68
【公开号】CN104882400
【申请号】CN201410069577
【发明人】吴磊
【申请人】西安永电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4年2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