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卷绕机构和电芯卷绕方法_3

文档序号:92188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接,且活动轴承165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140。在本实施例中,活动轴承165例如为关节轴承,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驱动机构160的第一驱动器162向上推动或者向下拉动第一连接板140,使第一连接板140带动第一卷针轴110、第二卷针轴120和第二连接板150 —起以传动轴套134为转动轴绕着传动轴部130的轴线方向往复的摆动,此时传动轴套134在传动轴部130的支撑座132内转动,实现第一卷针轴110和第二卷针轴120的上下摆动,以配合进料机构200的进料动作、剪切裁断机构300的剪断动作、贴胶机构400的贴胶动作以及电芯夹扁机构500的夹扁动作,实现全机械制作电芯。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驱动器162的推动臂164推动第一连接板140运动(即第一驱动器162驱动推动臂164伸缩运动)时,才能转化为电芯卷绕机构100的摆动(此时第一驱动器162相对两连接架166也发生偏转摆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162例如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
[0055]第二驱动机构170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40的一端并位于远离第二卷针轴120的一侦牝并包括第一固定框体172、第一传动杆174和第二驱动器176。第一固定框体172的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40上,并使第一卷针轴110穿过第一连接板140的部分处于第一固定框体172内。第一传动杆174设置在第一固定框体172内并与第一卷针轴110的第一卷针杆116活动连接(即第一传动杆174只带动第一卷针杆116沿着第一卷针轴110的轴线方向运动,但不随着第一卷针杆116绕着第一卷针轴110的轴线方向转动)。第二驱动器176设置在第一固定框体172远离第一连接板140的端部,并与第一传动杆174连接。第二驱动器176可利用第一传动杆174带动第一卷针杆116沿着第一卷针轴110的轴线方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器176例如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
[0056]第三驱动机构180与第二驱动机构170结构和作用相同,且第三驱动机构180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40的另一端并位于远离传动轴部130的一侧,并大致与第二驱动机构170平行相对设置。第三驱动机构180包括第二固定框体182、第二传动杆184和第三驱动器186。第二固定框体182的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40上,并使传动轴部130穿过第一连接板140的部分处于第二固定框体182内。第二传动杆184设置在第二固定框体182内并与传动轴部130的驱动杆136连接。第三驱动器186设置在第二固定框体182远离第一连接板140的端部,并与第二传动杆184连接。第三驱动器186可利用第二传动杆184带动驱动杆136沿着传动轴部130的轴线方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器186例如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二驱动机构170可以直接驱动第一卷针杆116沿着第一卷针轴110的轴线方向运动,而第三驱动机构180通过传动轴部130和摆臂组件138可以间接驱动第二卷针杆126沿着第二卷针轴120的轴线方向运动,使第二驱动机构170和第三驱动机构180可同时驱使第一卷针杆116和第二卷针杆126沿着第一卷针轴110和第二卷针轴120的轴线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即第二驱动机构170和第三驱动机构180可同步驱使第一卷针杆116和第二卷针杆126彼此靠近或者可同步驱使第一卷针杆116和第二卷针杆126彼此远离的运动)。
[0057]第四驱动机构190用于同步驱使第一卷针轴110和第二卷针轴120同方向转动。第四驱动机构190包括连接轴部192、第一传动组件194、第二传动组件196、第三传动组件198和第四驱动器199。连接轴部192设置于第一卷针轴110、第二卷针轴120与传动轴部130之间,且连接轴部192垂直穿过第一连接板140和第二连接板150设置。连接轴部192包括两个连接轴套1922和转动轴1924。两个连接轴套1922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40和第二连接板150上,转动轴1924设置在两个连接轴套1922内,且转动轴1924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连接轴套1922之外,并能绕着连接轴部192的轴线方向转动。第一传动组件194连接于第一卷针轴110和连接轴部192之间,并包括第一同步轮1942、第二同步轮1944、第一同步带1946和第一张紧轮1948。第一同步轮1942固定连接在第一卷针轴110的第一卷绕轴114上,第二同步轮1944固定连接在连接轴部192的转动轴1924上,第一同步带1946连接于第一同步轮1942和第二同步轮1944之间,第一张紧轮1948抵压在第一同步带1946上,使第一同步带1946上的齿轮与第一同步轮1942和第二同步轮1944紧密啮合。第二传动组件196连接于第二卷针轴120和连接轴部192之间,并包括第三同步轮1962、第四同步轮1964、第二同步带1966和第二张紧轮1968。第三同步轮1962固定连接在第二卷针轴120的第二卷绕轴124上,第四同步轮1964固定连接在连接轴部192的转动轴1924上,第二同步带1966连接于第三同步轮1962和第四同步轮1964之间,第二张紧轮1968抵压在第二同步带1966上,使第二同步带1966上的齿轮与第三同步轮1962和第四同步轮1964紧密啮合。第三传动组件198连接于连接轴部192和第四驱动器199之间,并包括第五同步轮1982、第六同步轮1984和第三同步带1986。第五同步轮1982固定连接在连接轴部192的转动轴1924上,并位于第二同步轮1944的一侧,且第二同步轮1944位于第五同步轮1982和第一连接板140之间,第六同步轮1984固定连接在第四驱动器199上,第三同步带1986连接于第五同步轮1982和第六同步轮1984之间。第四驱动器199固定连接在第三驱动机构180的第二固定框体182的下方。启动第四驱动器199,可驱使第一传动组件194、第二传动组件196和第三传动组件198带动第一卷针轴110的第一卷绕轴114、第一卷针杆116和第二卷针轴120的第二卷绕轴124、第二卷针杆126同步转动。
[0058]电芯卷绕机构100在卷绕电芯时,第一驱动机构160的第一驱动器162向上推动第一连接板140,使第一连接板140带动第一卷针轴110、第二卷针轴120和第二连接板150一起以传动轴套134绕着传动轴部130的轴线方向摆动至进料机构200 ;第二驱动机构170和第三驱动机构180同时驱使第一卷针杆116和第二卷针杆126沿着第一卷针轴110和第二卷针轴120的轴线方向相互靠近运动,使电芯材料处于第一卷针118和第二卷针128之间;第四驱动机构190驱使第一传动组件194、第二传动组件196和第三传动组件198带动第一卷针轴110的第一卷绕轴114、第一卷针杆116和第二卷针轴120的第二卷绕轴124、第二卷针杆126同步转动,将电芯材料卷绕成圆筒形的电芯;然后第二驱动机构170和第三驱动机构180同时驱使第一卷针杆116和第二卷针杆126沿着第一卷针轴110和第二卷针轴120的轴线方向相互远离运动,使第一卷针118和第二卷针128从电芯材料中抽出;第一驱动机构160的第一驱动器162向下拉动第一连接板140,使第一连接板140带动第一卷针轴110、第二卷针轴120和第二连接板150 —起以传动轴套134绕着传动轴部130的轴线方向摆离进料机构200。
[0059]图5是本发明的电芯夹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芯夹扁机构500包括安装座510、驱动部520和夹持组件530。
[0060]如图5所示,安装座510包括第一安装板512和垂直连接于第一安装板512 —侧的第二安装板515。第二安装板515铰接在电芯制作装置10的固定架(图未示)上,并与电芯制作装置10上的一旋转臂(图未示)连接,旋转臂可带动第二安装板515绕铰接处向着靠近或者远离电芯卷绕机构100的方向转动。安装座510上设有贯穿第一安装板512的第一通孔513和第二通孔514。第二安装板515远离第一安装板512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夹持组件530的凸块516。
[0061]驱动部520安装在第一安装板512远离第二安装板515的一侧,并包括第一气缸522和第二气缸525。第一气缸522包括第一缸体523和第一驱动杆部524,第一缸体523连接在第一安装板512上,并位于第一通孔513的上端。第一驱动杆部524与第一缸体523连接,且第一驱动杆部524的两端位于第一缸体523之外,并且第一驱动杆部524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513设置。第一驱动杆部524包括第一活塞杆5242、第一驱动头5244和调节套管5246。第一活塞杆5242与第一缸体523连接,第一驱动头5244可调节的连接在靠近第一通孔513的第一活塞杆5242上(即第一驱动头5244可沿着第一活塞杆5242的长度方向调节位置)。调节套管5246可调节的连接于远离第一驱动头5244的第一活塞杆5242的另一端(即调节套管5246可沿着第一活塞杆5242的长度方向调节位置),并用于限制第一活塞杆5242的移动距离。第一缸体523可驱使第一活塞杆5242沿着第一驱动杆部524的长度方向往复的移动。第二气缸525包括第二缸体526和第二驱动杆部527。第二缸体526靠近第一缸体523设置,并连接在第一安装板512上。第二缸体526位于第二通孔514的上端,并与第二驱动杆部527连接,且第二驱动杆部527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514设置。第二驱动杆部527包括第二活塞杆5272和第二驱动头5274。第二活塞杆5272的一端与第二缸体526连接,第二活塞杆5272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头5274连接。第二驱动头5274可调节的连接在第二活塞杆5272上(即第二驱动头5274可沿着第二活塞杆5272的长度方向调节位置)。第二缸体526可驱使第二活塞杆5272沿着第二驱动杆部527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0062]图6a是本发明的夹持组件的夹臂与夹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6b是本发明的夹持组件的夹臂与夹头另一视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5、图6a和图6b所示,夹持组件530位于驱动部520的下端,并铰接在第二安装板515的凸块516上。夹持组件530包括第一夹臂532、第一夹头533、第二夹臂534、第二夹头535、弹性件536和转换部537。定义第一夹臂532和第二夹臂534靠近驱动部520的端部为第一端部,定义第一夹臂532和第二夹臂534远离驱动部520的端部为第二端部。
[0063]如图6a和图6b所示,第一夹臂532的中部向外凸出形成半圆形的第一安装部
5321。第一夹臂532通过第一安装部5321铰接在第二安装板515的凸块516上,使第一夹臂532能绕着铰接处转动。第一夹臂532的第一安装部5321的半圆面上设有第一啮合齿
5322。第一夹臂532的第二端部(即远离驱动部520的端部)设有第一安装孔5323,且第一安装孔5323贯穿第一夹臂532。夹持组件530的第一夹头533上设有第一腰型孔5331,第一夹头533通过第一固定销5332穿过第一腰型孔5331和第一安装孔5323连接在第一夹臂532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头533和第一夹臂532之间设有第一缓冲件5334,且第一缓冲件5334的两端分别抵靠于第一夹头533和第一夹臂532。第一夹头533具有第一夹持面5335,并且第一夹持面5335上连接有第一防滑层5336(第一防滑层5336例如由橡胶等材料制作而成,但并不以此为限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