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689850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容易。第一和第二突起214a和214b可通过切割舌片部211的第一和第二接触表面211a和211b形成,而舌片部211和第一和第二突起214a和214b可通过拉拔或挤出工艺形成,然而在此情况下,必须执行压制步骤以形成插入部212和外引脚部213,造成公连接器端子210的制造过程不可避免地复杂。因此,应通过压制工艺形成第一和第二突起214a和214b。
[0081]如图7所示,在舌片部211接触片簧112的第一接触表面211a上所形成的第一突起214a中位于相对两端的第一突起214a被斜切,即具有与拱形表面连续的倾斜表面214A。
[0082]当金属片沿着从第二接触表面211b向第一接触表面211a的方向被切割时,第一接触表面211a上所形成的第一突起214a中位于相对两端的第一突起214a的外表面上产生毛边。倾斜表面214A通过压缩和压瘪毛边而形成。
[0083]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具有上述结构的连接件端子以下述方式使用。
[0084]如图4所示,使公连接器端子210位于母连接器端子110前方,然后将母电连接器C1的母外壳100插入公电连接器C2的公外壳200内形成的空间201。
[0085]鞘部111的侧壁111b和111c形成有突起lllh(见图2)。因此,如果试图将舌片部211如此插入至鞘部111,即当公连接器端子210的舌片部211插入母连接器端子110的鞘部111中时舌片部211的纵向线相对于鞘部111的纵向线倾斜,则插入至鞘部111中的舌片部211的姿态被修正以使舌片部211布置在片簧112宽度内。
[0086]如图5所示,当公连接器端子210相对于母连接器端子110前进并且舌片部211由此插入鞘部111时,公连接器端子210的舌片部211在位于远端的渐缩部211c处与片簧112首先形成接触。
[0087]当公连接器端子210进一步前进时,舌片部211可与扩张部211c形成接触,扩张部211c用作相对于片簧112的接触表面,因为片簧112形成为拱形,并且因此扩张部112c形成在中央区112m中。
[0088]在舌片部211与扩张部112c形成接触之后,片簧112的弹簧本体112a因插入至鞘部111中的舌片部211所产生的压力而弹性变形。如图6所示,舌片部211的第一接触表面211a在扩张部112c上滑动,在舌片部211深入插入鞘部111期间,舌片部211的第二接触表面211b在鞘部111的顶部llld上进一步滑动。
[0089]即使当片簧112弹性回复至其初始姿态时所产生的力作用在了舌片部211的第一接触表面211a上,由于第一突起214a形成在第一接触表面211a上,所以舌片部211与片簧112的接触面积也能小于在第一接触表面211a是平面时第一接触表面211a与片簧112的接触面积。因此,第一突起214a可减小将舌片部211插入鞘部111和从鞘部111中拔出的力。另外,由于第一突起214a设计为具有拱形横截面,因此当舌片部211插入母连接器端子110时,第一突起214a不会损坏片簧112。
[0090]如图7所示,由于片簧112包括与舌片部211形成接触的扩张部112c,因此第一突起214a与扩张部112c形成接触。扩张部112c并不与沿宽度方向F3布置的所有第一突起214a均发生接触,而是与六个第一突起214a中的两个第一突起214a发生接触。因此,当舌片部211与扩张部112c接触时,舌片部211与片簧112接触所借助的第一突起214a的数量能小于在片簧112设计为不包括扩张部112c时舌片部211与片簧112接触所借助的第一关起214a的数量。因此,能够保持舌片部211与片貪112稳定接触,并能减小将片貪211插入鞘部111和从鞘部111中拔出的力。另外,扩张部112c设计为在方向F1上的尺寸大于在片簧112的宽度方向F3上的尺寸。因此,舌片部211能通过两个第一突起214a与片簧211形成稳定接触,而不会造成舌片部211的第一接触表面211a相对于舌片部211与扩张部112c接触的平面倾斜。
[0091]舌片部211还在第二接触表面112b处与鞘部111的顶部llld形成接触。因此,由于舌片部211不仅与片簧112d接触而且与顶部llld接触,所以舌片部211能以增大的接触面积与母连接器端子110形成接触。
[0092]第二突起214b也形成在舌片部211的第二接触表面211b上。因此,舌片部211与鞘部111的顶部llld的接触面积能小于在第二接触表面211b是平面时舌片部211与顶部llld的接触面积。
[0093]因此,由于舌片部211不仅与片簧112接触而且与顶部111接触,故而能提高舌片部211与片簧112和鞘部111接触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形成在第二接触表面211b上的第二突起214b能减小舌片部211与顶部llld之间产生的摩擦,因此能减小将舌片部211插入鞘部111和从鞘部111中拔出所需的力。
[0094]在图7均有示出的母连接器端子110和公连接器端子210之间的位置关系中,公连接器端子210的舌片部211位于母连接器端子110的片簧112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由于舌片部211定位在片簧112的中央位置,因此扩张部112c与布置在舌片部211中央的两个第一突起214a形成接触。
[0095]如图1所示,公连接器端子110的鞘部111容置在母外壳100的端子空间101a中,与矛形部101b接合。因此,例如当固定在集束部段113中的线缆被拉动时,母连接器端子110可在端子空间101a中移动。
[0096]另外,母外壳100的母连接器端子110与公外壳200的公连接器端子210之间的位置关系可因其公差而发生偏离。
[0097]如图7所示,即使舌片部211与鞘部111之间的位置关系沿舌片部211的垂直于第一和第二接触表面211a和211b延伸的厚度方向F2发生了移位,舌片部211仍被夹在片簧112与顶部llld之间,因而第一突起214a仍与片簧112保持接触。
[0098]假设舌片部211沿片簧112的平行于第一和第二接触表面211a和211b且垂直于方向F1的宽度方向F3向鞘部111中的其中一侧移动。例如,如图8所示,假设舌片部211相对于片簧112中间向左移动。
[0099]在第一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和第二突起214a和214b之间的距离L0设计为基本等于距离L1,距离L1被限定为允许舌片部211在舌片部211位于片簧112中央的位置与舌片部211与左侧壁111b接触的位置之间偏移的距离。作为替代,距离L1可被限定为当舌片部211布置在图7所示位置时左侧壁111b与舌片部211左侧之间的距离。
[0100]因此,舌片部211设计为具有这样的宽度,使得第一突起214a中的当舌片部211与鞘部111左侧壁111b接触时靠近鞘部111右侧壁111c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一突起214a与扩张部112c接触。在此,舌片部211的宽度意指沿第一接触表面211a所限定平面测量的长度,该第一接触表面211a垂直于舌片部211插入鞘部111和从鞘部111中拔出的方向F1 (见图3)延伸。
[0101]由于两个第一突起214a保持与片簧112的扩张部112c接触,因此舌片部211能保持与片貪112稳定接触。
[0102]假设舌片部211沿宽度方向F3向鞘部111中与图8所示情形相反的另一侧移动。特别地,如图9所示,假设舌片部211相对于片簧112中央向右移动。
[0103]相邻的第一和第二突起214a和214b之间的距离L0设计为基本等于距离L2,距离L2被限定为允许舌片部211在舌片部211位于片簧112中央的位置与舌片部211与右侧壁111c接触的位置之间偏移的距离。作为替代,距离L2可被限定为当舌片部211布置在图7所示位置时右侧壁111c与舌片部211右侧之间的距离。
[0104]因此,第一突起214a中的当舌片部211与鞘部111右侧壁111c接触时靠近鞘部111左侧壁llld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一突起214a与扩张部112c接触。
[0105]如上所述,即使舌片部211沿片簧112的宽度方向在鞘部111的侧壁111b和111c之间移动,两个第一突起214a仍保持与片簧112接触,从而保证舌片部211能与片簧112保持稳定接触。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能减小使母连接器端子110和公连接器端子210相互配合和相互脱离所需的力,并能提高其间的接触可靠性。
[0106]通过压瘪第一接触表面211a上相对两端处的第一突起214a的外表面上所产生的毛边以限定倾斜表面214A,当舌片部211沿片簧112的宽度方向移动时,能防止扩张部112c被毛边勾住从而允许舌片部211无阻碍地移动。另外,通过压瘪毛边以限定倾斜表面214A,能防止扩张部112c被毛边损坏。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