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与连接器装配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53270阅读:1059来源:国知局
线缆与连接器装配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与连接器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子设备都朝着小型化发展,数据规模日益增大,这就要求连接器需要高密度接脚以及提高其可靠性能与信号完整性能,在将线缆安装在连接器上时,现有技术的连接工艺都是直接在连接器上焊接芯线,但是这样的工艺容易造成芯线之间相互串扰,而且会出现短路和错位的现象。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线缆与连接器装配工艺,它能够减少剥掉屏蔽层的芯线之间的相互串扰现象,避免焊接时短路和错位的现象,提尚广品的合格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缆与连接器装配工艺,该工艺的步骤如下:
[0005](a)线缆的连接部分剥皮处理,从而使连接部分具有剥去屏蔽层的芯线;
[0006](b)使用一具有并列状设置的多个芯线卡槽的线夹,将线缆的芯线有序地卡进相对应的芯线卡槽内,从而将芯线分隔开,并且芯线的前部伸出芯线卡槽的部分为伸出连接部分;
[0007](C)将芯线的伸出连接部分分别焊接在连接器相应的芯线焊接部位上。
[0008]所述线夹的前端面还设置有可卡在连接器后端的卡槽,在所述的步骤(C)中,先将线夹通过其前端的卡槽卡在连接器后端上,然后将芯线的伸出连接部分分别焊接在连接器相应的芯线焊接部位上。
[0009]进一步为了方便在线夹上卡线,在所述的步骤(b)中,还使用一具有与线夹相匹配的线夹卡槽的摆线治具,先将线夹的一侧部置于线夹卡槽内,将线缆位于一侧的芯线有序地卡进线夹上该侧部的芯线卡槽内,然后再将线夹的另一侧部置于线夹卡槽内,将线缆位于另一侧的芯线有序地卡进线夹上该侧部的芯线卡槽内。
[0010]进一步为了不仅能够使连接器排线方便,而且避免了芯线脱落而导致的其接触不良的现象,所述线夹的芯线卡槽的入口部位设置有用于防止芯线滑出芯线卡槽的凸出结构。
[0011]进一步为了方便将芯线引导至芯线卡槽,所述线夹的芯线卡槽的入口部位在凸出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将芯线顺利引导进芯线卡槽的引导结构,所述引导结构为外大内小的喇叭状结构。
[0012]进一步为了方便将芯线压入芯线卡槽,所述线夹上设置有可将器械置于其中并加压器械从而将芯线压入芯线卡槽的压槽,压槽穿过芯线卡槽,压槽的开口端为器械压入口。
[0013]进一步,所述线夹上在形成芯线卡槽的侧壁上均开有缺口,所述压槽由缺口组成。
[0014]进一步,压槽与芯线卡槽呈垂直状结构。
[0015]进一步,所述线夹上还设置有线缆预分体,所述线缆预分体上设置有线缆预分槽。
[00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线缆剥皮后,剥去屏蔽层的芯线,将芯线有序排列夹到线夹上,这样就可以使芯线保持一定的距离,很好地避免了线与线之间的信号干扰,即减少了不同信号通路的串扰;排完线夹后,线位的排列清楚,有利于检查人员发现线位错误,把线夹与线缆通过线夹前端的卡槽卡住连接器,通过锡焊接把芯线与连接器固定在一起;这样组装的产品,质量稳定。同时避免了焊接时伤到线造成的电性能不良的现象;另外,摆线治具是用来解放一只手,提高生产效率的,把线夹先通过开槽固定在摆线治具上,不用右手拿着线夹。位置固定,方向一致,这样更方便员工的操作。易操作,多一只手,不易疲劳,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的线夹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发明的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如图1、2所示,一种线缆与连接器装配工艺,该工艺的步骤如下:
[0021](a)线缆的连接部分剥皮处理,从而使连接部分具有剥去屏蔽层的芯线;
[0022](b)使用一具有并列状设置的多个芯线卡槽11的线夹I,将线缆的芯线有序地卡进相对应的芯线卡槽11内,从而将芯线分隔开,并且芯线的前部伸出芯线卡槽11的部分为伸出连接部分;
[0023](c)将芯线的伸出连接部分分别焊接在连接器相应的芯线焊接部位上。
[0024]如图1所示,所述线夹I的前端面还设置有可卡在连接器后端的卡槽15,在所述的步骤(C)中,先将线夹I通过其前端的卡槽15卡在连接器后端上,然后将芯线的伸出连接部分分别焊接在连接器相应的芯线焊接部位上。
[0025]在所述的步骤(b)中,还使用一具有与线夹I相匹配的线夹卡槽的摆线治具,先将线夹I的一侧部置于线夹卡槽内,将线缆位于一侧的芯线有序地卡进线夹I上该侧部的芯线卡槽11内,然后再将线夹I的另一侧部置于线夹卡槽内,将线缆位于另一侧的芯线有序地卡进线夹I上该侧部的芯线卡槽11内。
[0026]如图2所示,所述线夹I的芯线卡槽11的入口部位设置有用于防止芯线滑出芯线卡槽11的凸出结构111。
[0027]如图2所示,所述线夹I的芯线卡槽11的入口部位在凸出结构111的外侧设置有将芯线顺利引导进芯线卡槽11的引导结构112,所述引导结构112为外大内小的喇叭状结构。
[0028]如图1所示,所述线夹I上设置有可将器械置于其中并加压器械从而将芯线压入芯线卡槽11的压槽12,压槽12穿过芯线卡槽11,压槽12的开口端为器械压入口。
[0029]如图1所示,所述线夹I上在形成芯线卡槽11的侧壁上均开有缺口113,所述压槽12由缺口 113组成。
[0030]所述压槽12与芯线卡槽11呈垂直状结构。
[0031]如图1所示,所述线夹I上还设置有线缆预分体14,所述线缆预分体14上设置有线缆预分槽141。
[003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3]线缆剥皮后,剥去屏蔽层的芯线,将芯线有序排列夹到线夹上,这样就可以使芯线保持一定的距离,很好地避免了线与线之间的信号干扰,即减少了不同信号通路的串扰;排完线夹I后,线位的排列清楚,有利于检查人员发现线位错误,把线夹I与线缆通过线夹前端的卡槽15卡住连接器,通过锡焊接把芯线与连接器固定在一起;这样组装的产品,质量稳定。同时避免了焊接时伤到线造成的电性能不良的现象;另外,摆线治具是用来解放一只手,提高生产效率的,把线夹先通过开槽固定在摆线治具上,不用右手拿着线夹。位置固定,方向一致,这样更方便员工的操作。易操作,多一只手,不易疲劳,提高生产效率。
[0034]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线缆与连接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的步骤如下: (a)线缆的连接部分剥皮处理,从而使连接部分具有剥去屏蔽层的芯线; (b)使用一具有并列状设置的多个芯线卡槽(11)的线夹(I),将线缆的芯线有序地卡进相对应的芯线卡槽(11)内,从而将芯线分隔开,并且芯线的前部伸出芯线卡槽(11)的部分为伸出连接部分; (c)将芯线的伸出连接部分分别焊接在连接器相应的芯线焊接部位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与连接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I)的前端面还设置有可卡在连接器后端的卡槽(15),在所述的步骤(c)中,先将线夹(I)通过其前端的卡槽(15)卡在连接器后端上,然后将芯线的伸出连接部分分别焊接在连接器相应的芯线焊接部位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与连接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b)中,还使用一具有与线夹(I)相匹配的线夹卡槽的摆线治具,先将线夹(I)的一侧部置于线夹卡槽内,将线缆位于一侧的芯线有序地卡进线夹(I)上该侧部的芯线卡槽(11)内,然后再将线夹(I)的另一侧部置于线夹卡槽内,将线缆位于另一侧的芯线有序地卡进线夹(I)上该侧部的芯线卡槽(1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与连接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I)的芯线卡槽(11)的入口部位设置有用于防止芯线滑出芯线卡槽(11)的凸出结构(1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与连接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I)的芯线卡槽(11)的入口部位在凸出结构(111)的外侧设置有将芯线顺利引导进芯线卡槽(11)的引导结构(112),所述引导结构(112)为外大内小的喇叭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与连接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I)上设置有可将器械置于其中并加压器械从而将芯线压入芯线卡槽(11)的压槽(12),压槽(12)穿过芯线卡槽(11),压槽(12)的开口端为器械压入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与连接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I)上在形成芯线卡槽(11)的侧壁上均开有缺口(113),所述压槽(12)由缺口(113)组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与连接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槽(12)与芯线卡槽(I I)呈垂直状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与连接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I)上还设置有线缆预分体(14),所述线缆预分体(14)上设置有线缆预分槽(141)。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与连接器装配工艺,该工艺的步骤如下:(a)线缆的连接部分剥皮处理,从而使连接部分具有剥去屏蔽层的芯线;(b)使用一具有并列状设置的多个芯线卡槽的线夹,将线缆的芯线有序地卡进相对应的芯线卡槽内,从而将芯线分隔开,并且芯线的前部伸出芯线卡槽的部分为伸出连接部分;(c)将芯线的伸出连接部分分别焊接在连接器相应的芯线焊接部位上。所述线夹的前端面还设置有可卡在连接器后端的卡槽,在步骤(c)中,先将线夹通过其前端的卡槽卡在连接器后端上,然后将芯线的伸出连接部分分别焊接在连接器相应的芯线焊接部位上。本发明能够减少剥掉屏蔽层的芯线之间的相互串扰现象,避免焊接时短路和错位的现象,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IPC分类】H01R43/28
【公开号】CN105514763
【申请号】CN201610020298
【发明人】江桂斌, 刘泽民
【申请人】极连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