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电池及其负极侧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857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电池及其负极侧材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10,所述装置10包括一组与气体分隔器14、16相互交替的固体氧化物电化学电池12,其中选自游离碱金属含氧化合物和游离碱土金属含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全部的清除材料被提供在电池12的负极侧、相邻的气体分隔器16和构成位于所述电池和所述气体分隔器之间的气体腔室66的装置10的任意其他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中或其上。此发明也可以延伸到加工过的电池12。
【专利说明】
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电池及其负极侧材料
[0001 ] 优先权
[0002] 本申请要求来自于2014年1月9日递交的澳大利亚临时专利申请2014900069及 2014900070 (优先权申请)的优先权,其中每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和公开通过引用的 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设及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及其固体氧化物电化学电池,且本发明特别关注 减少所述电池和所述装置的电化学性能的衰减。
【背景技术】
[0004] 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不仅包括燃料电池系统,还包括氨气产生器和其它电解器, 例如,用于共电解(co-electrolysing)水和C〇2的电解器。
[0005] 燃料电池通过电化学过程将气体燃料(如氨气、天然气、气化煤)的化学能直接转 换为电能。当向其供给燃料和氧化剂(通常是空气),燃料电池持续产生电能。典型的燃料电 池包括与两电极(主要为电子导体)接触的电解质(离子导电体,h\o2-、c〇32^等)。在通过外 部负载短路(shoeing)电池时,燃料在负极氧化,导致电子释放,电子流过外部负载并还原 在正极的氧气。外部电路中的电荷流通过电解质中的离子电流保持平衡。因此,空气或其它 氧化剂中的氧气在正极上被解离,并转换为氧离子,氧离子通过电解质材料迁移,并与在负 极/电解质界面上的燃料发生反应。在负载条件下,单个电池的直流电电压约为0.6~1.0V, 可W达到范围为100~1 OOOmA/cnf2的电流密度。除了电之外,燃料电池的产物还有水。
[0006] 氨气产生器及其它的电解器可W视为反向操作(operating in reverse)的燃料 电池系统。因此,当电和水被供给到电化学电池时,氨气产生器产生氨气和氧气。
[0007] 能够发电的燃料电池系统可W被设计成反向运行,W产生氨气,例如,白天发电, 晚上产生氨气,氨气被选择性地储存,W供第二天使用,从而发更多的电。不过,从效率的角 度来看,设计独立的燃料电池系统和氨气产生器可能是有利的。尽管本发明通常设及到电 化学能量转换装置,为了方便起见,在下文中主要参照发电的燃料电池系统和用于该系统 的电池来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000引已经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燃料电池被提出。在运些燃料电池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 池(SOFC)系统被认为是最有效和多用途的发电系统,特别是对分布式发电,具有低污染、高 效率、高功率密度和燃料适应性的特点,本发明特别设及固体氧化物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 及使用该电池的装置。众多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配置正在被开发,包括管状、单片式和平 板式的设计,且现在都已经在生产。平板式或平面式的设计可能是被最广泛研究的,目前已 用于商业用途,一方面,本发明特别设及包括一组运样的固体氧化物电化学电池的电化学 能量转换装置。然而,另一方面,本发明也通常延伸到固体氧化物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也 就是说,本发明设及管状电池和单片式电池,也设及平面式电池。
[0009]为了方便起见,将单独地根据平板式或平面式设计的固体氧化物电化学能量转换 电池及使用该电池的装置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在运些装置中,当气体分隔器将电 从一个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输送到下一个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W形成多电池单元或电堆 时,单个的包括电解质/电极的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气体分隔器(也称为连接板) 相互交替。在气体分隔器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各个电极之间提供有气体流动通道,例 如,在气体分隔器上提供气体流动通道,气体分隔器将不同的气体分隔在两侧。除了具有良 好的机械性能和热导性能,就连接板而言还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就燃料电池本身而言还具 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单个的燃料电池装置部件在苛刻的燃料电池工作环境中必须是稳定 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约60(TC~iooor下工作,为了使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装置 经济可行,期望连续运行5~6年或更长的典型使用寿命。因此,各种装置部件的长期稳定性 是必要的。只有少数材料能满足所有要求。一般来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高运行溫度, 该装置的多组件性质W及需求的数年的期望寿命严重制约了燃料电池、气体分隔器W及其 它组件(例如密封部件、隔板等)的材料选择。
[0010] 对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气体分隔器,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材料,包括 陶瓷、金属陶瓷和合金。对于导电性气体分隔器,即连接板,金属材料通常具有高导电性能、 高热导率和易于制造的优点。然而,在燃料电池环境中的稳定性,也就是还原性气氛和氧化 性气氛中的高溫,限制了可在连接板中使用的可用金属的数量。大多数高溫抗氧化合金都 具有某种内置保护机制,通常形成抗氧化的表层。对于高溫应用通常推荐的金属材料含有 化、Al和Si(通常作为合金),运些合金都会形成保护层。对于可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 置中的连接板的材料,在使用中由该材料所形成的任何保护层必须至少是一定程度的电子 导体。然而,Al和Si的氧化物是不良导体。因此,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最适于作为金属 连接板的合金,无论是W金属陶瓷的形式还是合金的形式,都含有不同含量的化。
[0011] 含Cr的合金在外表面形成了吐2〇3层,运给合金提供了抗氧化性。由于吐2〇3层具有 一定的导电性,因此Cn〇3层的形成对于大多数的电学应用没有问题。然而,对于固体氧化物 燃料电池的应用,主要的问题是高气相分压,造成在高运行溫度下燃料电池正极侧上铭 (Cr6+)的氧化物和氨氧化物挥发。高溫下,铭(Cr6+)的氧化物和氨氧化物只在气相下是稳定 的,而且已发现其会与正极电极材料发生反应,从而引起新的相(例如,铭酸盐)的形成,运 会毁坏电极材料,并使其抗电,而且还会引起化地3在电解质层上沉积。运些反应会很快地减 少在正极/电解质界面上W及邻近正极/电解质界面处的氧的还原反应的电极活性,从而极 大地降低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0012] 人们已经尝试通过给连接板的正极侧涂覆巧铁矿(例如,渗杂锁的儘酸铜 (LaMn化KLSM))阻挡层来减轻电化学性能降低的问题,巧铁矿也可能是正极电极材料,虽 然短期内性能得W保持,但长期运行中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0013] 燃料电池的正极侧上含铭材料中铭的氧化物和氨氧化物的挥发导致的电化学性 能降低的问题通过
【申请人】的W096/28855中公开的发明大大缓解了,也就是,在含铭连接板 的正极侧上形成自我修复涂层,该涂层包括氧化物表层,该氧化物表层含有至少一种选自 Mn、Fe、Co和Ni组中的金属M,和一位于连接板的含铭基底和氧化物表层之间的M-Cr尖晶石 层(spinel layer)。该涂层还可W在其它位于装置正极侧的含铭的耐热钢表面上形成。然 而,确保涂层保持完全致密从而防止含铭物质在苛刻的燃料电池工作条件下释放仍然是一 个挑战。
[0014] 人们也提出了其它的方案来减轻由于燃料电池的正极侧上铭的氧化物和氨氧化 物的挥发所导致的电化学性能衰减的问题。例如,在
【申请人】的W000/75389中提出了一种低 铭钢或无铭钢,其中,在氧化后表面上形成氧化侣产物层而不是氧化铭。然而,由于氧化侣 的不良导电性,该耐热钢组分不适用于气体分隔器,气体分隔器意在作为从一侧导电到另 一侧的连接板。
[0015] 为了进一步限制由于燃料电池的正极侧上铭的氧化物和氨氧化物的蒸发导致的 电化学性能的衰减问题,建议在正极电极层上设置另一层(在下文称为"屏障层"),从而在 铭到达正极电极层之前将其吸收。
[0016]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正极电极材料通常为巧铁矿或具有巧铁矿结构的氧化物 (在此简称为"巧铁矿"),例如,儘酸锁铜LSM(Lai~xSrxMn〇3-s)、或钻酸锁铜LSCo化曰1~ xSrxCo〇3-s)、或铜锁铁氧体LSF(Lai~xSrxFe〇3-s)、或Lai~xSrxCoi~yFey〇3-s(LSCF)、LaNixFei~ x〇3-s(LNF)和Bai~xSrxCoi~yFey〇3-s(BSCF),其中0《6<1,运取决于渗杂剂。其它例子包括 SmxS;ri~xCo〇3-s(SSC)、LaxS;ri~xMnyCoi~y〇3-s(XSMC) JrxSri~xFe〇3-s(PSF)、SrxCei~xFeyNii~y〇3-s (SCFN)、SrxCei~xFeyCoi~y〇3-s、PrxCei~x Coy Fei~y〇3-巧RPrxCei-X Coy Mni~y〇3-s。举例说,在含 锁的巧铁矿中,锁是作为结合到巧铁矿结构中的渗杂剂。
[0017] 目前所提出的前述的屏障材料是巧铁矿,例如,含有与正极电极层类似的组分但 是对铭的反应性比正极电极材料更强,W在铭到达正极电极层并与正极电极层发生反应之 前将其吸收。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正极电极材料为LSM(Lai~xSrxMn〇3-s),屏障层材料为 LSCo (Lai^SrxCo〇3-s),但也可能是其它材料。
[0018] Thomas Franco等人的论文("Diffusion and Protecting Barrier Layers in a Substrate Supported SOFC Concept",E-Proceedings of the 7th European Fuel Cell For皿,Lucerne(2006) ,P0802-051)中提出了一些屏障材料。该论文还阐述了反应发生时的 其它细节。
[0019] 即使已经有了运些发展,人们发现燃料电池的性能衰减仍然是一个问题。该问题 使得
【申请人】进行了更广泛深入的研究,W寻求原因,从中鉴定出了额外的正极电极材料毒 化物。
[0020] 由于运些研究,
【申请人】发现硫通过与铭差不多的方式(通过与电极材料组分(例 如,锁)形成硫酸盐晶体,并可能破坏电极材料的化学结构)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正极 中毒(poison)。研究发现,硫可能来自氧化剂(通常是空气)的供给,通常WS〇2的形式,或者 来自系统中的其它地方,例如,来自用于密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气体分隔器的玻璃封 料或来自正极侧腔室的上游的其它地方,运种情况下硫可能W杂质并WS〇2或S〇3的形式存 在。
[0021] 进一步研究也发现,棚可W通过与铭和硫相同的方式作用,从而使正极电极材料 在使用条件下中毒。棚可作为玻璃封料的化合组分存在于系统中,但也可W存在于接触氧 化剂的燃料电池系统的其它组件中。
[0022] 人们认为在系统组分中存在的其它成分或在氧化剂供给中存在的其它成分,无论 是杂质还是其它形式,也有可能与正极电极材料的组分发生反应并使正极电极材料中毒。 运些成分可能包括娃。
[0023] 在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减轻系统中的毒化物与正极电极材料的反 应,从而减轻电池性能衰减,是本发明的一个目的,该目的在
【申请人】随此申请同时提交的共 同待决的PCT专利申请中进行了说明和声明,并且要求了优先权申请的优先权,该优先权申 请的名称为《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电池及其正极侧材料》(该申请的内容在此通过引用的 方式并入本文)。
[0024] 然而,
【申请人】对燃料电池性能衰减原因的进一步研究掲示了,除了正极电极材料 中毒之外,负极一侧也会遭遇性能衰减。
[0025]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负极电极材料一般W儀为基础,最常见的是Ni/YSZ金属陶 瓷。其它用于作为负极电极材料的含儀金属陶瓷包括Ni/GDC(儀/礼渗杂氧化姉)、Ni/SDC (儀/衫渗杂氧化姉)、Ni/ScSZ(儀/氧化筑稳定的氧化错)和Ni/ScCeSZ(儀/氧化筑及氧化姉 稳定的氧化错)。销、锭及钉均已经被用于代替金属陶瓷负极电极材料中的儀,但运些金属 都比儀贵很多,因此运些金属较为少用。
[0026] 众所周知,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运行条件下,硫会与负极电极材料中的儀发生 反应,降低了电极性能,因此通常要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燃料源中除去硫。然而,
【申请人】 的深入研究发现,即使从燃料源中除去硫,硫也继续降低负极电极材料的性能。运被认为是 燃料中残余的硫导致的结果,或者是来自系统中其它地方的硫(例如,用于密封固体氧化物 燃料电池及气体分隔器的玻璃封料中或负极上游其它地方的硫)导致的结果,其中硫可能 作为杂质存在。由硫导致的负极电极材料性能降低的一些原因是:在硫含量非常低的条件 下,例如,气流中硫含量低至Ippm,由于儀表面吸收了硫而导致电极材料性能衰减;在硫含 量较高的条件下,形成儀-硫合金;在硫含量更高的条件下,形成硫化儀。
[0027] Limin Liu等人在论文"Sulp^r Tolerance Improvement of Ni-YSZ Anode by Alkaline Earth Metal Oxide BaO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Is''(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19(2012)63-66)中研究了被高达50ppm的湿此S污染的氨和碳氨燃料对固 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负极性能的影响。在该论文中报道,W大约5%的含量渗透在整个功能负 极层的BaO被发现可W在27小时的测试周期中增强Ni/YSZ电极的耐硫能力。得出的结论是: 水在此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运可能是由于BaO良好的水解离吸附(water dissociative absorption)會長力。
[0028]
【申请人】对负极侧更深入的研究已经鉴定出来自封料和装置的其它组件的棚物质 和憐物质可能进入负极侧腔室的空气中,并W某种方式导致性能衰减。就棚而言,至少似乎 是通过促进电极材料的儀或者其它金属中的晶粒生长而导致。憐物质可能与儀发生反应并 使其中毒。
[0029] 已经发现的对负极电极侧的性能有害的其它物质(可能是由于与儀反应并因此使 儀中毒)是氯、硅氧烷和砸。运些物质可能在负极侧上作为杂质存在,例如,在燃料气体中或 密封用的玻璃中。
[0030] 对于负极侧所确定的其它问题是:负极腔室中多孔层(porous layer)中的儀的非 预期持续烧结,特别是但不仅仅是在电化学电池的负极侧结构中,包括负极电极材料。运种 烧结导致多孔层表面积的损失,并且减小了电极层=相界面面积,运导致了电化学性能的 畏减。
[0031] 明显地,在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减轻负极侧电池性能的长期衰减是 非常需要的。

【发明内容】

[0032]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一组与气体分隔器相互交替的固体氧化物电化学电池,其中每个电化学电池包括固体氧化 物电解质层;在所述电解质层的一侧且包括一个或多个多孔层的负极侧结构,所述负极侧 结构的多孔层包含与所述电解质层的一侧具有一界面的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在所述电解 质层的另一侧且包含一个或多个多孔层的正极侧结构,所述正极侧结构的多孔层包含与所 述电解质层的另一侧有一界面的正极电极材料层;其中所述电化学电池和位于所述电化学 电池负极侧的第一气体分隔器至少部分地形成位于其间的负极侧腔室,所述电化学电池和 位于所述电化学电池正极侧的第二气体分隔器至少部分地形成位于其间的正极侧腔室;其 中选自游离碱金属含氧化合物和游离碱±金属含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全部的非化合材料 被提供在所述负极侧结构、所述第一气体分隔器和构成所述负极侧腔室的所述电化学能量 转换装置的任意其他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中或其上,在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的使用过程 中,所述非化合材料可W减少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的负极侧上电化学性能的衰减,且其中, 如果所述非化合材料在所述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中有提供,在所述电解质与所述负极电极 材料功能层的界面上则不存在所述非化合材料。
[0033] 发明人并不完全清楚本发明负极侧上的非化合材料的存在是如何减少电池性能 衰减的,但是清楚的是,负极侧上的非化合材料确实减少了性能的衰减。
[0034] 有可能,游离的或非化合材料作为清除材料,从而阻止或减轻负极电极材料毒化 物(也就是,W某些方式与负极电极材料反应(或者在电极/电解质界面上反应)的元素或者 物质,运些反应会导致装置使用过程中产生降低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的反应产物)与负极电 极材料的反应。为了方便起见(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在本文中非化合材料可 W称为"清除材料"。所述毒化物可W包括含硫物质、含棚物质和含憐物质,但其它物质,例 如,氯、硅氧烷和砸也可与电极材料反应或W其它方式对电极材料产生影响,或者在电极/ 电解质界面上反应,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对电池性能造成不良影响。毒化物的影响可能包 括被吸附到电极材料的组元或部分上,与电极材料的组元或部分合金化,W及与电极材料 的组元或部分形成盐类(例如,在氯的情况下)。可选地,或者另外,毒化物在界面上或邻近 界面处沉积,阻塞燃料反应位点。毒化物可W来自气氛,例如,燃料电池的燃料或者发生器 的蒸汽,或者来自负极侧腔室内部或外部的系统部件。游离碱金属含氧化合物和/或游离碱 ±金属含氧化合物通常W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但不一定,相比于负极材料其对毒化物有更 高的化学活性或者亲和力,因此,其能优先地与毒化物发生反应,从而至少阻止或缓减毒化 物到达电极/电解质界面,优选地,完全阻止或缓减毒化物到达功能层中的负极电极材料或 与功能层中的负极电极材料反应。预计毒化物会与之反应的负极电极材料的元素或者组分 是儀或金属陶瓷组合物中的其它金属,但也许并非总是如此。
[0035]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能非化合材料也会或者选择性地W其它方式作用从而限制毒 化物进入负极电极材料,例如,通过阻止负极电极材料的毒化物从第一气体分隔器和/或装 置的其它结构(例如,形成负极侧腔室的结构)释放。
[0036] 也可能,非化合材料W其它某种方式作用从而减轻电池的负极侧上电化学性能的 衰减,运些方式包括提高负极侧的导电率。例如,可W认为非化合材料可能W某种方式作用 从而减轻金属/金属陶瓷负极电极材料中的金属的烧结。
[0037] 可W理解的是,除了所述电化学电池的负极侧结构和所述第一气体分隔器,暴露 于所述负极侧腔室的所述第一气体分隔器的至少一部分和形成腔室的所述电化学能量转 换装置的任意结构(例如隔板、电池支撑板、导电层和/或舒缓层)中的一个或多个中或者上 面都可能提供有所述非化合材料,但在实施例中,非化合材料被提供在电化学电池的负极 侧结构中或其上。
[0038] 因此,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包括固体氧化物电解 质层;在所述电解质层的一侧且包括一个或多个多孔层的负极侧结构,所述负极侧结构的 多孔层包含与所述电解质层的一侧具有一界面的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在所述电解质层的 另一侧且包含一个或多个多孔层的正极侧结构,所述正极侧结构的多孔层包含与所述电解 质层的另一侧有一界面的正极电极材料层;其中选自游离碱金属含氧化合物和游离碱±金 属含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全部的非化合材料被提供在所述负极侧结构中或其上,在所述电 池的使用中,所述非化合材料可W减少所述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的所述负极侧上的电化学 性能的衰减;其中如果所述非化合材料被提供在所述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中,在所述负极 电极材料功能层与所述电解质层的界面上没有非化合材料。
[0039] 所述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可W采用任何形式,例如平面式、管状或单片式,本发明 扩展至采用运些形状中的任何一种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
[0040] 所述电解质层可W为任何一种能够传导氧离子的陶瓷材料形成的致密层。已知的 被推荐作为固体氧化物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电解质材料的离子导电体包括氧化锭稳定的 氧化错(通常氧化错中渗杂了 3 %或8 %的氧化锭(3YSZ或者8YSZ)),氧化筑稳定的氧化错 (氧化错中渗杂了9%的氧化筑)(9ScSZ),W及礼渗杂的氧化姉(GDC)。运些材料中最常见的 为氧化锭稳定的氧化错(YSZ)。
[0041] -些电解质层可W包括次级层,例如,一个电解质材料主层和一个离子导电陶瓷 材料的表层。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氧化锭稳定的氧化错(YSZ)电解质材料与一些正极电极材 料(例如,铜锁铁氧体化SCF))之间会发生破坏性反应。有人提出,在电解质材料上设置一层 离子导电的氧化锭稳定的氧化错-氧化姉阻挡层来减轻运些反应。在一个实施例中,氧化姉 可W是衫渗杂的。在
【申请人】的专利W02010/040182中描述了一种形成运种阻挡层的方法。
[004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W理解的是,短语"在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和"在电池的使 用过程中"及其等同短语不仅包含使用装置或电池 W产生电力或充当电解器,而且包含在 电池的预烧结过程及装置的加热过程,此时负极的金属(通常是儀)W及负极侧结构的其它 层可能处于氧化状态。
[0043] 在实施例中,在所述负极侧结构、所述第一气体分隔器和形成负极侧腔室(包括腔 室的任何入口或出口)的任意其他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上的非化合涂层(可能为表面涂层 (即表面暴露))中可能提供有非化合材料,所述非化合材料选自游离碱金属含氧化合物和 游离碱±金属含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全部(下文中有时称为"非化学结合的材料"或"非化 合材料")。所述非化合涂层可W W连续层或不连续层施用,例如,厚度为0.01~250WH,优选 为0.01~50WI1。尽管已经认定最小厚度为O.OUim,但是没有确定具体的最小厚度,而在该具 体的最小厚度W下的涂层变得无效。然而,越薄的涂层越难生产。可W认为250WI1的厚度为 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或电池的多年使用提供了足够的活性物质,50WI1的厚度为所述装置或 电池可能长达10年的使用寿命提供了足够的非化合保护。厚度更大是可W的,但是在当前 的设计中被认为是不必要的。所述涂层的最大厚度也可W取决于负极侧腔室的设计。
[0044] 在没有气体传递和电接触通过所述清除涂层的区域,所述清除涂层可能是表面连 续而致密的,例如,无电连接的气体分隔器和/或一个或多个其它形成所述负极侧腔室的板 或部件。如果施用了涂层的表面意在使气体通过该表面到达腔室,或使腔室输出气体,则涂 层为不连续的,例如,是多孔的和/或分段的。因此,当在所述电化学电池的所述负极侧的最 外层形成所述非化合材料涂层时,通常是高孔隙率且导电的由儀或其他可接受的金属(例 如,不会毒害负极电极材料的贵金属或其他金属,包括金属陶瓷负极电极材料的金属)形成 的接触层,所述非化合材料涂层最好是多孔的,W允许气体流过。可选择地,所述非化合材 料涂层也可W是分段的。如果多孔涂层在第一气体分隔器(W连接板的形式)的接触面形 成,则所述非化合材料涂层最好是分段的,W便所述非化合材料不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负 极侧结构或其它导电材料的接触点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具有在接触面上形成 的通道(例如,W凹槽的形式),W传输气体到所述负极侧结构和/或从所述负极侧结构输出 气体,在运种情况下,所述涂层材料只能设置在通道中。在接触面上的任何非化合材料涂层 都必须充分地不连续,从而不会不可接受地限制电接触。
[0045] 所述连接板可能具有在负极侧上的导电的接触层,由上述提到的儀或其它金属构 成。所述连接板接触层厚度可能为50~200WH,例如,为75~150WH,且被设计成确保与负极 侧结构具有良好的热接触和电接触,但最好是多孔的。如果还提供了非化合材料涂层,则非 化合材料涂层可能在连接板接触层之下或之上。
[0046] 当第一气体分隔器作为连接板使用时,可能含有在所述负极侧上的致密的儀或上 述其它合适的导电金属涂层,W减少分隔器基底材料(例如,含铭耐热钢)与邻近的分隔器 或装置的层之间的电阻,且非化合材料涂层可能位于其上。运种致密的金属涂层可能具有, 例如10~100M1,诸如15~SOwiid的厚度。致密涂层可W通过喷涂(例如,热喷涂)形成。
[0047] 其它层也可W或者可选地被提供在第一气体分隔器上。例如,Franco等人的前述 论文的第5~6页指出,来自阳极的儀可W扩散到铁素体钢基基质中(可W将基底转化为奥 氏体结构,导致热膨胀系数的不匹配),来自连接板基底的铁和铭物质可W扩散到阳极,直 到阳极/电解质界面。作者建议通过巧铁矿材料(特别是渗杂了 LaCK)3的巧铁矿材料)的扩 散阻挡层或防护涂层来减轻运种扩散。在运样的扩散阻挡层上可提供非化合材料涂层。
[0048] 负极侧腔室中位于第一气体分隔器和电化学电池之间的其它结构包括单独的导 体和/或舒缓层,并且运些舒缓层或运些舒缓层中的一个或多个也可能具有施加于其上的 非化合材料涂层,或具有施加于在其上的其它涂层上的非化合材料涂层。前述的舒缓层可 W为,例如,如上述的儀或其它合适的导电金属构成的金属网栅。在
【申请人】的专利W098/ 57384和W099/13522中描述了两个儀网或锻儀网的例子。当对于负极侧腔室的空气是多孔 的,舒缓层的作用是处理气体分隔器和电化学电池之间的厚度变化,且舒缓层还可作为导 电体。它可W取代一些或所有的接触层。
[0049] 非化合材料涂层可能仅由非化合材料组成,例如,游离的碱±金属氧化物或游离 的碱金属氧化物,可能会包含一些残留的前体金属含氧化合物(例如,碳酸盐或硝酸盐)。
[0050] 所述非化合涂层可W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喷涂或者W其它方式涂覆游离碱金属含 氧化合物和游离碱±金属含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全部的溶液,或其前体材料。通常所述非 化合材料为游离氧化物,由于其反应性,其只能W前体形式应用。所述化合物或所述前体可 W选自盐类(例如,亚硝酸盐、硝酸盐、碳酸盐、乙酸盐和草酸盐)或氨氧化物。所述溶液可W 多次施用,W得到所需厚度,但一次就足够了。单次喷涂涂层的最小厚度为0.01WI1。一旦涂 到选择好的表面上,将所述溶液在取决于材料的干燥溫度下进行干燥,例如,在烤炉中。对 于硝酸锁来说,干燥溫度可能的范围为50~80°C。
[0051] 所述溶液可W包括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可W是前体)和水,可选择地,具有分 散剂,例如,2-氨基-2-甲基-1~丙烘醇。如果溶液中有盐重结晶的风险,才需要所述分散 剂,并且可W加入足W防止重结晶的量的所述分散剂,通常是在所述溶液形成W后加入。当 干燥溶液时,在所述涂层溶液中的水会蒸发。可W在水中加入能够溶解的最大含量的所述 含氧化合物,运对于不同的化合物有所不同。最小含量可能取决于应用(例如,喷涂)所需要 的量。对于硝酸锁来说,在水中优选的浓度范围为10~45wt %,例如,约为30wt %。更低的浓 度(例如,10~30wt%)往往导致喷涂涂层中形成更细的颗粒,运使得非化合材料反应活性 更局。
[0052] 干燥之后,对所述清除涂层进行烧结W烧掉分散剂,并将任何前体清除材料部分 或全部转换为氧化物。可W进行烧结的最低溫度取决于材料,例如,硝酸盐约为450°C。例 如,碳酸盐则需要更高的溫度。
[0053] 在涂上涂层后,在制造组件的过程中可W进行所述烧结,但在电化学能量转换装 置中进行烧结是方便的,某些实施例中在700~900°C (例如,850°C)预烧结。
[0054] 在所述非化合材料涂层的变体中,如果所述非化合材料或其前体不溶于水,可W W微粒状清除材料或前体与粘合剂的浆料形式使用丝网印刷所述涂层或使用其它方式(例 如,通过喷涂)施用涂层,并随后烧结。适当的粘合剂包括用于丝网印刷或流延电池层的粘 合剂。在实施例中,微粒的尺寸大约为0.01~25皿,例如,范围是0.01~10皿。烧结可W采用 上述关于涂层溶液中描述的方法进行。
[0055] 可选择地,或者除所述非化合材料涂层之外,所述非化合材料还可W存在于所述 负极侧结构的一个或多个层中、所述第一气体分隔器的一个或多个层中W及所述电化学能 量转换装置的任意其它结构的一个或多个层中,运些层的每一个都容易接触所述负极侧腔 室中的气氛。然而,所述非化合材料可W局部分布在各个层中,优选分散在各个层中,至少 遍及暴露于所述负极侧腔室的气氛中的层部分。
[0056] 在运个实施例中,尽管非化合材料设置在暴露于所述负极侧腔室的气氛中的一个 或多个层的任意一个中,但是非化合材料仍然保持游离状态,即未与各个层的化学结构化 学结合。因此,如上所述,其对毒化物的反应性比层材料更高,和/或在阻止毒化物释放方面 更有活性,和/或在减轻负极电极材料的烧结方面更有活性。
[0057] 所述电解质电池的所述负极侧结构总是包括临近电解质材料层的具有一定孔隙 率的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一般为儀金属陶瓷,可能具有上面列举的类型中的两种或多种 的陶瓷相的混合物。所述功能层中可W设置有所述非化合材料,但是最好是没有。不在负极 电极材料功能层提供非化合材料避免了如下风险:所述非化合材料对通过多孔电极功能层 到达气体与电解质和电极材料构成的=相界面的燃料气体产生不利影响。运种不利影响可 能是由于非化合材料物理性阻塞了穿过多孔电极功能层的气体通道,从而限制了通往或者 来自电化学反应位点的气体通道,和/或者由于非化合材料物理性处于反应位点上,使运些 反应位点失去活性。
[0058] 如果在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中提供有非化合材料,除了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界 面,非化合材料可W沿着负极电极材料层的厚度均匀分散。在所述负极/电解质界面上不提 供非化合材料对于减轻非化合材料对可获取燃料气体的界面上的反应位点的不利影响(燃 料电池模式)或者对于如上所述将氨离子转化为氨气(电解器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运可W 通过在电极功能层厚度中对非化合材料的量进行分级而实现,从远离所述电解质表面为最 大量到界面处为零。可选择的是,如果在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中提供有所述非化合材料,贝U 只可W在远离界面的层的厚度部分中提供所述非化合材料。=相交界区域(即含有反应物 或活性催化位点的区域)可W从界面延伸到电极功能层内大约10微米,最好是从界面延伸 至少5微米,优选为至少10微米,最优选为至少15微米。在此厚度W外部分,非化合材料的含 量可W是均匀的或分级分布的。
[0059] 如果负极层没被设计成支持层,则负极层的厚度较薄,例如,为5~50皿,诸如为10 ~20WI1。如果除了作为功能层,其还作为支撑层,则所需的厚度厚达250WI1或更厚。
[0060] 负极侧结构可W包括位于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上的一个或多个多孔层。运些多孔 层必须是多孔的,W允许负极侧腔室中的气相组份进入到负极电极材料。运些多孔层中的 每一个的孔隙率可能与负极电极材料的孔隙率基本相同,但优选比负极电极材料层的孔隙 率大,从而确保气体容易到达负极电极材料层。
[0061] 如果负极电极材料层上具有多于一个的多孔层,则所有运些多孔层的孔隙率可能 是相同的,或者,例如,离负极电极材料层越远,多孔层的孔隙率越大。在运些多孔层的一个 或者多个中可能具有所述非化合材料,或者运些多孔层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有所述非化合材 料。如果设置了非化合材料,则所述非化合材料可能在每一层中,或者只在多个层的其中一 层或一些层中。在其中设有非化合材料的负极电极材料层上的每一个多孔层中,所述非化 合材料可能是局部分布的或者沿着所述多孔层的厚度均匀分散。可选择地,所述非化合材 料可能沿着所述多孔层的厚度分级分布,离负极电极材料层越远,含量越多,或者只在所述 多孔层的厚度的一部分中,例如,离正极电极材料层最远的那部分。
[0062] 负极侧结构最外面的多孔层(不包括任何非化合涂层或清除涂层)可W为接触层, 例如,如上所述的儀层,在气体分隔器为连接板的情况下,接触层被设计,W建立电池与连 接板之间的电接触。接触层可能具有的厚度范围为,例如,20~1 OOwh,且具有的孔隙率范围 为,例如,10~85%。厚度一般由电池和装置的设计决定,但是接触层太厚可能导致完整性 问题W及层的裂开问题。接触层太薄则可能导致其中所容纳清除材料的容量太小。在一个 实施例中,厚度范围可能为25~50皿。
[0063] 接触层可W在其厚度上具有均匀的孔隙率,或者离负极电极材料层越远孔隙率越 大。在最外面的接触层及负极电极材料层之间可W有一个或多个较远的接触层,优选地,每 一个运样的较远的接触层比起在其远离负极电极材料层的一侧的下一个邻近的接触层具 有上述范围内的更小的孔隙率。每一个运样的较远的接触层在其厚度上可能有均匀的孔隙 率,或离负极电极材料越近的一侧的孔隙率越小。
[0064] 可作为负极侧结构的一部分的另一多孔层为基底层或支撑层。基底层通常位于负 极电极材料层与任一接触层之间,并作为电池的所有其它层的支撑层。基底层可W由与负 极电极材料相同或相似的金属陶瓷材料构成,从而使得基底层可W执行功能层的某些功 能。基底层的厚度可W为,例如100~500WH,诸如150~250WI1。基底层太薄则其可能不能提 供足够的强度W执行其支撑功能,但基底层太厚不仅可能导致其刚性过大,还会导致对气 体输送和电传导阻力过大。
[0065] 在一些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设计中,电池的物理支撑层可W为电解质层或者正 极侧基底层,在运种情况下,可W省略负极侧基底层,而且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的厚度可W 为或者接近前述厚度的下限。
[0066] 第一气体分隔器可W包括前述的接触层、或巧铁矿材料或其它材料的屏障层或者 防护涂层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并且非化合材料可W设置在其中一个或多个中。
[0067] 正如负极侧结构的多孔层中所设置的任何非化合材料,在暴露于负极侧腔室气氛 中的所述第一气体分隔器的上述层中的任何一层中的非化合材料可W是局部分布或均匀 分散在运些层中。可选的是,非化合材料沿着层的厚度分级分布,例如,随着远离或者朝向 气体分隔器基底材料,非化合材料的含量增加,或者只存在于层的厚度的一部分中,例如, 离气体分隔器基底材料最远的部分。然而,非化合材料分级分布或者局部分布通常是不必 要的,非化合材料通常均匀分散在各个层中。
[0068] 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涂层,例如,儀或合适的其他金属陶瓷涂层或单独的金属 涂层可W被提供在形成负极侧腔室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的其它结构上,依照本发明,非 化合材料可W被提供在运些涂层中的一个或多个中。所述其它结构包括任意的进气端送气 区间(可能为第一气体分隔器的一部分)、盖板、支撑板及舒缓层或导电层。并且根据所述涂 层的功能,位于运些结构中的任一结构上的所述涂层可W为致密的或多孔的。所述涂层不 同于前述的非化合材料涂层,非化合材料涂层可能基本上仅仅只包括非化合材料。
[0069] 一般地,根据本发明运个方面,其中可能设有所述非化合材料的层通过下列方式 施加:流延适当的浆料组分,层压所述层和/或丝网印刷油墨到基底层或先前沉积的层上。 运包括了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负极侧结构的任意基底层,负极侧结构的任意接触层,位于 暴露于负极侧腔室气氛的第一气体分隔器一侧的任意接触层,W及形成负极侧腔室的电化 学能量转换装置的任意其它部件上的任意层或其它层。其它方法(例如,垫印和喷涂)可W 用于施加每一层,但流延成形对于负极功能层和基底层较好,丝网印刷对于接触层较好,将 会进行进一步说明。
[0070] 对于每一层接触层,丝网印刷油墨是通过将儀或其它合适的金属微粒、造孔剂、粘 结剂、分散剂和溶剂混合而形成的。对于孔隙率较小的层,可W省去造孔剂或者减少造孔剂 的量。合适的粘结剂包括与醋类(例如,径丙基纤维素酸)混合的醇类(例如,乙醇或者丙 醇)。合适的分散剂包括2-氨基-2-甲基-1~丙醇。溶剂可W是水溶性有机物。
[0071] 如上所述,对于负极功能层和基底层,流延成形浆料可W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将氧 化儀或其它合适的金属氧化物微粒、氧化锭渗杂氧化错或其它合适的渗杂或稳定的氧化 物、造孔剂(在基底层的情况下)、粘结剂、分散剂和溶剂混合。如果负极功能层同时充当整 个电池的基底层或支撑层,则可W加入一些造孔剂W保证足够的孔隙率。
[0072] 如果非化合材料或其前体溶于水,则可将其W溶液的形式加入基本油墨或浆料 中,所述溶液采用上述在非化合涂层中描述的方式形成。如果非化合材料或其前体不溶于 水,可W将其W粉末形式混入油墨或浆液中,或者在形成浆料之前,将其与基底层材料粉末 混合。非化合材料微粒尺寸可能在0.01~25]im范围内,优选为在0.01~IOjim范围内。微粒的 最大尺寸受其所在的层或涂层的厚度的限制。因此,对于较厚的涂层来说,非化合材料的微 粒尺寸可能大于25微米。然而,更细的非化合颗粒尺寸可W形成更大的表面面积,且活性随 之增加。非化合材料的微粒尺寸可能小于层材料的微粒尺寸。
[0073] 对于前述的第一气体分隔器上的阻挡层,非化学结合材料可W通过在巧铁矿层混 合物中混合同样的溶液或粉末(取决于溶解度)而被设置在其中。
[0074] 非化合材料可W在任意多孔层、或防护金属涂层或阻挡层中提供,占所述层或者 涂层总固体含量的约0.1~65vol%。更优选地,含量范围为1~25vol%。为了保证电连续 性,导电相应当形成至少所述层或涂层的35vol%,剩下最大含量为65vol%的非化合材料。 实际上,35vol%的导电相的导电性相对较弱,非化合材料的比例更小会更优选。尽管非化 合材料小于65vol %的任何比例均可接受,例如,在26~65vol %的任何比例,更优选的最大 值是25vol%,W在良好的导电率和来自非化合材料的长期保护之间得到平衡。尽管认为低 至0.1 vol %的非化合材料比例可W提供所需的保护,但更优选的最小值Ivol %可提供长期 保护。在一些实施例中,非化合材料相对于所述层或涂层的固体含量总量的比例从 0.6¥〇1%起是有利的,例如,大于5¥〇1%,或甚至1〇¥〇1%或更大。
[00对优选地,非化合材料的阳离子选自Sr2%Ca2%Ba2+,Mg 2%Na+和r中的一种或多种。
[0076] 正如在非化合涂层部分所描述的非化合材料,在前述一个或者多个层或涂层中的 非化合材料通常包括游离氧化物。然而,由于其活性,运样的清除材料只能W前体形式(优 选地,选自盐类(例如亚硝酸盐、硝酸盐、碳酸盐、醋酸盐和草酸盐)或选自氨氧化物)加入到 各层材料中。在将含有所述前体的浆料流延到负极功能层或基底后,在空气中在约1300~ 1500°C的溫度范围内对流延层进行烧结导致氧化物形成。同时,粘结剂、分散剂、石墨及残 留溶剂被烧掉了,留下金属陶瓷层,在基底层中,由于石墨的存在,金属陶瓷层是多孔的。随 后,氧化儀还原为儀,导致了功能层中产生一些孔。在一种变体中,烧结流延材料后,可W将 前体材料W溶液形式浸溃到烧结层材料中。至少对于负极侧腔室的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来 说,浸溃不是优选的,因为难W控制溶液在烧结层中的渗透,因此难W确保电解质材料与负 极电极材料功能层的界面上没有非化合材料。
[0077] 在接触层中,在预烧结与烧结阶段,在空气中将电堆初始加热到溫度范围为700~ 90(TC,导致造孔剂、粘结剂、分散剂及一些残留的溶剂被烧除,只留下多孔的氧化儀(或其 它合适的金属氧化物)及一些化学游离碱金属氧化物或碱±金属氧化物,W及一些残留的 游离前体材料。随后,氧化儀被还原为儀。
[0078] 在很多用于发电的燃料电池系统中,天然气或其它碳氨化合物在负极电极材料作 用下在电堆内进行内部重整(internalIy reformed),电池的负极作为重整催化剂。在运种 情况下,只使用游离碱±金属含氧化合物作为非化合材料是合适的,因为碱金属往往会毒 化重整反应。
【附图说明】
[0079] 关于本发明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的多个实施例及其相关的测试结果将会W参 照附图的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其中:
[0080] 图1为用于测试本发明的典型的燃料电池装置结构的剖视图(不按比例);
[0081] 图2为在负极侧电池接触层引入游离氧化锁对于图1所示的电池装置的性能衰减 的影响的图表;
[0082] 图3为在正极侧电池接触层引入游离氧化锁对于图1所示的电池装置的性能衰减 的影响的图表;
[0083] 图4为在正极侧电池接触层W及接触层和屏障层中引入游离氧化锁对于图1所示 的电池装置的性能衰减的影响的图表;
[0084] 图5为与图2~图4类似的图表,但比较了只在正极侧、只在负极侧W及同时在两个 电极侧的不同位点提供氧化锁的影响。
[0085] 图6为与图5类似的图表,但显示了比图5更长测试时间中同时在正极侧和负极侧 提供氧化锁对性能衰减的影响。
[0086] 图7为在所述装置的单个位点引入游离氧化锁对于图1所示的电池装置的性能衰 减的影响的图表;
[0087] 图8为与图7类似的图表,但还显示了在电池装置的多个位点提供氧化锁对性能衰 减的整体影响。
[0088] 图9为显示电池装置各个层中不同含量的氧化锁对性能衰减的影响的图表;
[0089] 图10为比较在电池装置的各个位点W不同形式引入游离氧化物对于图1所示的电 池装置的性能衰减的影响的图表;
[0090] 图11为显示向所述装置的单个位点引入游离氧化锁对于图1所示的电池装置的性 能衰减的长期影响的图表;
[0091] 图12为比较不同的游离氧化物前体对衰减的影响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92] 图1为描述用于测试本发明的平面式燃料电池装置10的剖视图。图1未按比例且W 便于说明的形式呈现。装置10包括位于相对的连接板14与16之间的燃料电池单元12。在商 品化燃料电池装置中,多个运样的装置10堆叠在彼此的顶部,每对邻近的连接体14与16加 工于同一块单板上。如图所示,连接板14为正极侧(positive electrode-)或阴极侧 (cathode-)连接体,而连接板16为负极侧(negative electrode-)或阳极侧(anode-)连接 体。连接板由含铭的耐高溫铁素体钢(例如,化Ofer 22H、化Ofer 22APU和ZMG 232L)制成。
[0093] 在连接板14与16之间,燃料电池单元12包括致密的8YSZ电解质层18,电解质层18 的厚度范围为5~20WH(例如aOwn),在阴极侧上具有渗杂的二氧化姉阻挡层20。阻挡层20 阻止了电解质层18与某特定阴极层之间的反应。根据电解质及阴极材料的组成,阻挡层可 能不是必要的。如果有阻挡层,则其可能为如专利W02010/040182中所述的混合相二氧化姉 氧化错层,并且可能具有范围为0.5~1.5WI1的厚度。
[0094] 在电解质阻挡层20上形成的阴极电极层(或功能层)22为多孔巧铁矿,例如,LSCF, 且厚度范围为20~30WI1。阴极屏障层24在阴极电极层22上,随后为阴极电池接触层26,两者 均由LSCo构成,所述接触层孔隙率大于所述屏障层,依次地,屏障层可W比阴极电极层孔隙 率大或与阴极电极层孔隙率相近。相对于接触层26,屏障层24有高度弯曲性,且厚度约为20 WH,被设计为具有大表面积,通过结合在巧铁矿结构中的锁与所述屏障层孔桐中的毒化物 反应,从而减少所述燃料电池单元的阴极侧上毒化物到达阴极电极层22的可能性。正如所 理解的,鉴于阴极侧上提供了未结合清除材料,屏障层24可能是多余的。
[OOM]阴极电池接触层26的厚度大约125WH,在连接板14与阴极电极层22之间提供了导 电层。
[0096] 阴极连接板14设置有槽或通道28,用于阴极侧上气态氧化剂(通常为空气)供应W 及气体的退出(在燃料电池模式下)。在槽或通道28之间,设定了凸峰或平面30,其与阴极电 池接触层26形成接触面。为了增强阴极连接板14与阴极电池接触层26之间的电接触,平面 30上设置了阴极连接板接触层32, W直接接触阴极电池接触层26。阴极连接板接触层32也 由LSCo构成,且具有与接触层26相似的孔隙率。其可能的厚度为75~125WI1。
[0097] 在阴极侧上还有阻挡涂层34,阻挡涂层34分布在所述电池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暴露 于氧化剂的连接板14的整个表面36上,位于表面36与接触层32之间。阻挡涂层34是为了阻 止从连接板14释放含铭物质,并且阻挡涂层34可能为如专利W096/28855中所述的尖晶石 层,厚度为15~30皿。
[0098] 在阳极侧上,具有一定孔隙率的阳极功能层38被设置在电解质层18朝向阴极电极 层22方向的相反一侧。阳极功能层由厚度为10~12皿的M/8YSZ金属陶瓷构成。
[0099] 厚度为180~200皿的M/3YSZ金属陶瓷的多孔阳极基底层40被设置在阳极功能层 38朝向电解质层18方向的相反一侧上,且孔隙率比功能层38大。阳极基底层40作为燃料电 池单元12的所有其它层的结构支撑层。
[0100] 阳极电池接触层42被设置在阳极基底层40朝向阳极功能层38方向的相反一侧上, W加强述阳极基底层40与阳极连接板16之间的导电连接。阳极电池接触层42由多孔金属儀 制成,通常比阳极基底层40的孔隙率大,且厚度约为30WI1。
[0101] 与在阴极侧上一样,阳极连接板16设置有槽或通道44,用于将燃料气体传输到燃 料电池单元12的阳极侧,W及导走已反应的燃料(在燃料电池模式下)。在槽或通道44之间, 设定有凸峰或平面46,并且同样的多孔儀材料作为阳极连接板接触层48设置在其上。阳极 接触层48的厚度约为lOOwii。
[0102] 为了提高阳极连接板16和其接触层48之间的导电率,在连接板接触燃料的一侧52 上形成了致密的儀层50。致密的儀涂层可能的厚度为15~45曲1,并延伸到平面46及通道44。
[0103] 燃料电池装置10的运些层中的大多数(如果并非所有)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不 需要进一步描述。然而,简要地来说,致密的电解质层18可W由微粒状8YSZ浆料流延成型并 烧结而成。电解质阻挡层20由专利W02010/040182所述的方法制成。阴极电极层22通过在阻 挡层20上丝网印刷用巧铁矿材料LSCF及粘结剂制成的油墨并将其烧结而形成。阴极屏障层 24和接触层26通过丝网印刷包含巧铁矿材料LSCo及粘结剂的油墨而形成,在所述接触层的 情况下,油墨还包含有造孔剂,例如,碳、聚合物颗粒、玉米淀粉,高分子量粘结剂或者石墨。 屏障层24被丝网印刷到阴极电极层22上,接触层26被丝网印刷到屏障层24上。丝网印刷后, 将运些层进行烧结。
[0104] 阴极连接板尖晶石阻挡涂层34可W用专利W096/28855所述的方法制成,同时阴极 连接板接触层32与阴极电池接触层26相同,但是被丝网印刷到阻挡涂层34上。在丝网印刷 后,将接触层32进行烧结。
[0105] 阳极基底层40首先由氧化儀、3YSZ、从上述材料中选择的造孔剂、分散剂及溶剂组 成的浆料流延而成。在烧结过程中,造孔剂、粘结剂及分散剂烧掉了,留下孔桐与氧化儀和 3YSZ构成的基底结构。在所述装置预烧结后,基底中的氧化儀还原为儀,从而产生多孔的 儀/3YSZ基底结构。
[0106] 阳极功能层38用氧化儀、8YSZ、粘结剂、分散剂及溶剂组成的浆料流延而成。在烧 结过程中,粘结剂、分散剂与溶剂烧掉了,留下了比基底层40中孔隙率低的孔隙率。预烧结 后,基底层中的氧化儀还原为儀,从而得到儀/8YSZ的金属陶瓷功能层。所述功能层中的孔 隙由氧化儀^儀的转化过程中发生的体积变化产生。电解质层18在阳极功能层38上流延成 型。
[0107] 在基底层40的相反一侧,阳极电池接触层42通过丝网印刷由儀、选自上述材料的 造孔剂及粘结剂构成的油墨而形成。在电池装置10的初始加热过程中(预烧结过程的一部 分),粘结剂与造孔剂烧掉了,留下氧化儀,氧化儀随后还原为多孔儀。
[0108] 电池中各层可W按顺序逐次流延形成,或者一个或多个层分别形成后叠压。
[0109] 相同的丝网印刷油墨与步骤被用于阳极连接板16上的接触层48,但是首先通过在 面52上热喷涂金属粉末形成致密接触层50, W便不仅在槽44上也在平面46上形成接触层 50 O
[0110] 为了完成所述电池装置10(在预烧结之前),阳极侧与阴极侧必须是相互封闭的, 并且必须从外部环分别境密封所述阴极侧和所述阳极侧。为了进行密封,可W使用一系列 的玻璃封料54、56、58及盖板60。电池12的各个阴极侧层22、24、26并未延伸至电解质层18的 边缘,玻璃封料在电解质阻挡层20上形成,并完全环绕在阴极层22周围。盖板60由与连接板 14、16相同的铁素体钢制成,且为环形,坐落在玻璃封料54上,并从那里向外延伸。朝着其外 围62,盖板60也支撑在玻璃封料56上,玻璃封料56本身就是环形,其支撑在燃料电池单元12 的阳极连接板16和至少是阳极连接板接触层48上。玻璃封料58也是环形,其支撑在盖板62 上,并延伸到燃料电池单元12的阴极侧的阴极连接板14和阴极阻挡涂层34。
[0111] 正极侧或阴极侧氧化剂及排气腔室64形成在电解质阻挡层20、玻璃封料54、盖板 60、玻璃封料58、阴极连接板14和/或阴极阻挡涂层34之间,多孔的阴极电极层22、阴极屏障 层24、阴极电池接触层26与阴极侧连接板接触层32是阴极侧腔室64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0112] 类似地,负极侧或阳极侧腔室66形成在电解质层18、玻璃封料54、盖板62、玻璃封 料56、阳极连接板16和/或致密的阳极连接板50之间,阳极功能层38、阳极多孔基底层40、阳 极电池接触层42与阳极连接板接触层48是阳极侧腔室66的不可割的一部分。
[0113] 应理解的是,必须在腔室64与腔室66上设置至少一个入口和至少一个出口,W供 应氧化剂到阴极侧腔室64,排出阴极侧腔室64中的氧化剂尾气,W及供应燃料气体到阳极 侧腔室66,排出阳极侧腔室66中的燃料尾气(在燃料电池模式下)。为了保证截面图清晰,运 些没有在图1中显示出来。
[0114] 正如所描述的,电池装置10形成了测试的基础,在图2~图8W及图10中表示为"无 锁"。从运些电输出性能衰减的图表(表示为相对于时间约为0小时的输出的百分比变化,其 中正的衰减意味着电输出减少)可W理解到所述的电池装置由于本文所述的至少一个原因 而遭受了电输出性能的衰减。
[0115] 可W理解的是,尽管至少设计了,例如,阴极屏障层24和阴极板阻挡涂层34,还设 计了阳极板致密的接触层50W减轻运种衰减,但是运种衰减仍然发生。
[0116] 然而,
【申请人】发现在正极侧腔室和负极侧腔室中的一个或两者之上或之中提供游 离碱±金属含氧化合物和/或游离碱金属含氧化合物可W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电化学性能的 衰减。如果燃料电池装置是用于内部重整碳氨燃料气体(例如,天然气)为氨气,应该避免在 负极或阳极侧上使用碱金属含氧化合物,因为运些化合物往往会对重整反应产生有害影 响。
[0117] 通常,含氧化合物为氧化物,但由于运些氧化物的活性,它们需要W前体形式加 入。取决于前体的热稳定性,一些前体材料可能W游离含氧化合物的形式与游离或非化合 氧化物并存。优选的氧化物为氧化锁(为方便起见,在图2至图9中称为"锁"),但已知两组中 的其它氧化物也能起到相似的作用,特别是化〇、8曰0義0、船2〇和1(2〇。
[0118] 含氧化合物可W供应到阴极侧腔室64和阳极侧腔室66中的一个或两个的各种部 件中的任何一个之中或之上。图2~9和图11描述了在运些图中定义为位置1~7的各个位点 中提供游离氧化锁W及任何残留的硝酸锁前体。与图1中的电池装置10相关的运些位置的 位点在表1中进行了定义。
[0119] 图10也描述在位置2~6上提供来自硝酸锁前体的氧化锁,关于运种提供,在图2~ 9下方的描述也适用于图10。但是,图10比较了在每一个相同的位点(位点2~6)提供来自碳 酸锁的游离氧化锁和来自碳酸巧的游离氧化巧。
[0120] 图12比较了使用不同的锁、巧前体材料W及形式对电化学性能衰减的影响。
[0121] 勒
[0122]
[0123] 在位点1与位点7,游离氧化锁涂层或封闭底漆(wash coat)被分别施加到致密层 50、34的整个范围,包括各自的槽或通道44、28,不仅仅是在各自的连接板多孔接触层48或 32下面。
[0124] 同样的含有硝酸锁前体的锁溶液既被用于位点1和位点7的涂层,也被弥散于位点 2至位点6的层中。在空气中加热时,硝酸锁转化为氧化锁。
[0125] 锁溶液由硝酸锁、水及分散剂组成。首先,称量硝酸锁,随后加入所需量的水。在40 ~70°C溫度范围内的水浴中加热所述混合物,且进行揽拌,将硝酸锁溶解在水中。对于位点 2~6,在溶液中加入分散剂,W阻止硝酸锁在低于15°C时重结晶,W及促进硝酸锁分散在用 于将锁并入层材料的油墨中。在常溫常压下,硝酸锁溶液的浓度比其饱和状态略低,从而防 止重结晶。
[0126] 对于位点2与位点3的多孔儀接触层48与42,锁W下列方式分散。称量所需量的儀 粉、造孔剂W及粘结剂,并在高剪切混合器中进行混合。一旦混合均匀,加入所需量的硝酸 锁溶液,再次在高剪切混合器中将新混合物混合均匀,得到适合接触层48与42进行丝网印 刷用的油墨。
[0127] 对于位点5与位点6的多孔巧铁矿接触层26与32,将所需量的钻酸铜锁化SCo)粉末 及粘结剂进行手动揽拌直至混合均匀。将混合好的混合物随后进行=漉研磨。经过几道研 磨后,加入造孔剂和粘结剂并继续在高剪切混合器中混合均匀,一旦所述混合物混合均匀, 加入所需量的硝酸锁溶液,并再次在高剪切混合器中混合均匀,从而制备出适合接触层26 与32进行丝网印刷用的油墨。
[0128] 在位点4的巧铁矿阴极屏障层24的丝网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与阴极侧多孔接触层 油墨的制备方法一样,除了不向混合物中加入造孔剂。
[0129] 对于丝网印刷油墨,可W添加锁至一定含量,其中,在烧结产物中,游离锁氧化物 和任意残留的硝酸锁前体占所述层总固体含量的0.1~65vol%,更优选地为1~25vol%。 虽然游离锁材料为25vol% W上至最大值65vol%可能是有利的,但是运样做可能导致难W 保持丝网印刷油墨的稳定性,正因为运个原因,25vo1%为优选的最大值。在阴极侧接触层 和屏障层中所测得的氧化锁含量为2.8~13.2wt%,而对于阳极侧接触层,相应的范围为 0.6~13.%。游离硝酸锁也W0.64wt %的含量加入到阳极基底层40中。
[0130] 表2列出了硝酸锁溶液、阴极侧多孔接触层油墨、阴极屏障层油墨和阳极侧多孔接 触层油墨的组分实施例。在表2中,没有给出LSCo、造孔剂和儀的含量范围,因为LSCo/造孔 剂和儀/造孔剂的比例保持不变。
[0131] 表2( W及表6至表8)中提到一些商品名,运些商品名会连同它们的来源在表3中进 行说明。
[0132] 硝酸锁溶液通过W下方式被施加到阴极连接板14和阳极连接板16:在各自的面36 和52上喷涂溶液,覆盖于致密层34和50表面,但不包括与各自玻璃封料58和56接触的区域。 通过控制喷涂程序的数量,实现所需的硝酸锁的重量,从而提供范围为0.01~50WI1的涂层 厚度,优选为0.01~50皿。
[0133] 表2
[0134] Sr(N〇3)2 溶液
[0135]
LUI42: J 荷
[0143]
[0144] 现参照图表,在图2中,游离氧化锁只在电池装置10的阳极电池接触层42中提供, 相对于无游离氧化锁,在装置运行的前2000小时中,游离氧化锁大幅减少了装置的电输出 的衰减。
[0145] 参照图3,游离氧化锁只在电池装置10的阴极电池接触层26中提供,可W看出游离 氧化锁将2000小时中电输出衰减从5% (没有游离氧化锁存在时)减少到2% W下。
[0146] 图4重复了图3的结果,但还显示了额外含有分散于阴极屏障层24中的游离氧化锁 的影响。当游离氧化锁分散在阴极电池接触层26和阴极屏障层24两者中时,在近2000小时 中电输出的衰减被限制到不超过1%。
[0147] 在图5中,将没有游离氧化锁的电池装置10超过2500小时的电输出衰减与只在电 池装置的阴极侧位点4、5、6、7处提供游离氧化锁,只在阳极侧位点1、2、3处提供游离氧化 锁,在位点2、3、4、5和6(在一侧无游离氧化锁连接板涂层)处提供游离氧化锁,^及在位点1 至7的所有位点处提供游离氧化锁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可W看出,在该时间范围内,电池电 输出衰减从约6.5% (没有氧化锁存在)降低到约4.8% (游离氧化锁只存在于阴极侧),降低 到约1.3% (每次测试中游离氧化锁只存在于阳极侧,并分散在所有的四个接触层中和屏障 层中),降低到约O. I % (当游离氧化锁存在于所有屯个位点)。
[0148] 图6描述了电池装置10的另一测试结果,其中游离氧化锁存在于所有7个位点。在 约3700小时W上,电池的电输出衰减仍然不到1%。相比之下,测试结果显示,没有游离氧化 锁时,电池在3000小时的电输出衰减在5 % W上。
[0149] 图7描述了电池装置10的另一个大约800小时的短期测试,将该装置中未提供游离 氧化锁的测试结果与分别在位点1、2、3、4和5处提供游离氧化锁的各个测试结果进行了对 比。在该测试中可W看到,只在位点1上提供游离氧化锁(作为阳极侧连接板上的涂层),在 最初的450小时内改善了电输出,之后的电输出衰减可W忽略。
[0150] 图8与图7相同,但图8还显示了在位点1~7均提供了游离氧化锁的测试结果。在运 个测试中,在7个位点均提供游离氧化锁在约800小时的最终结果是电池输出衰减约为 0.8%,比只在位点1提供游离氧化锁的结果差。目前发明人还不清楚造成运个结果的原因。
[0151] 图9显示了由屯个电池装置10组成的电堆在电池12的3个层(阳极接触层42(位点 3)、阴极屏障层24(位点4)及阴极接触层26(位点5))中具有不同比例的游离氧化锁的测试 结果。在图9中,每一层中的游离氧化锁的wt%通过如下通式进行标识:层-#:A/B/C,其中 层-# =层编号;A=阳极接触层中氧化锁wt%;B=阴极屏障层中氧化锁wt%;C=阴极接触 层中氧化锁Wt %。
[0152] 从图9可W看出,在超过500小时时,运些层都显示了不到1%的电池电输出衰减, 但层1、3、4和7都显示了电输出改善。500小时后,层2在电输出方面整体来说没有变化,而层 5和层6(阳极接触层上没有游离氧化锁)则分别显示了更高的电池输出衰减,在500小时时 分别为0.8%和0.5%。运个结果可W与图7和图8形成对比,如果整个电池装置中均没有游 离氧化锁存在,在差不多的时间(约500小时),电输出衰减约为2 %,而经过800小时接近 4%。
[0153] 图10显示了电池装置10的另一个约340小时的短期测试,将装置中未提供游离氧 化锁的结果与分别在位点2、3、4、5和6处提供游离氧化物的各个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在运 个测试中,游离氧化物W =种不同形式存在,即,从硝酸锁前体得到的氧化锁、从碳酸锁前 体得到的氧化锁W及从碳酸巧前体得到的氧化巧。硝酸锁W前述的方式引入位点2至6处。 碳酸锁和碳酸巧也分别W完全相同的方式(采用表4和表5中所列的组分)加入到电池中,从 而得到与硝酸锁存在时相同的活性金属含量。
[0154] 从图10可W看到,在运个测试中,没有加入游离氧化物的情况下,经过340小时,电 池的电输出衰减约1.6 %,而在相同的时间点,在位点2至6处含有氧化锁(从硝酸锁得到)和 氧化巧(从碳酸巧得到)的电池的电输出衰减约0.2%。另一方面,在同样的测试时间点,在 位点2至6处提供来自碳酸锁的氧化锁使电输出改善了约0.5%。
[01巧]表4
[0156] 加入碳酸锁的配方
[0157] 正极侧多孔层油墨 「01581

[0169] 负极侧多孔层油墨
[0170] LUi / IJ 図ii刈化」化izuuu/j、口、J J 口化'凹巧
电TUi、与;図i电TUi萊且4"日电巧^的1 乂巧 3、4、5中的一个或多个上提供从硝酸锁溶液得到的氧化锁对输出衰减的影响与未提供游离 氧化物清除材料时在相同时间点对输出衰减的影响。该测试是图9中所描述的测试的有效 延伸,阳极接触层(位点3)、屏障层(位点4)和阴极接触层(位点5)的层材料参照表2制备。
[0172] 该测试显示,经过12000小时,不含游离氧化物的电池遭受了 10.6 %的电输出衰 减。另一方面,在相同的测试时间后,在不同的位点3、4和5含有游离氧化锁的电输出衰减 为:仅在位点3为6.2%,仅在位点5为5.1 %,在位点4和5为4.7%,在位点3、4和5为3.9%。运 些衰减速率为具有相同结构的几个电池层的平均数。
[0173] 运个结果显示,在500天的测试周期后,在电池的阴极侧和阳极侧提供游离氧化物 会极大地减少了电池的电输出衰减,仅在位点5上提供游离氧化物可W减少50% W上,在阴 极侧的位点4和5上都提供游离氧化物,输出衰减减少比仅在位点5上提供游离氧化物增加 大约4%,而仅在阳极侧上的位点3上提供游离氧化物,电输出衰减减少了约45%。此外,当 在阴极侧和阳极侧的位点3、4和5上都提供游离氧化物,在500天的测试周期后,衰减减少接 近=分之二。
[0174] 图12比较了经过2000小时后提供来源于不同前体的游离氧化物对电池输出衰减 的影响与未提供游离氧化物清除材料时在相同时间点对电池输出衰减的影响。
[0175] 测试了四种不同的前体材料和形式:Sr(N〇3)2溶液;CaC〇3粉末;Sr(N〇3)2粉末;W及 Sr(X)3粉末。运些前体是在电池组的各个电池的相同位点(即位点3、4和5)测试的。包括Sr (N03)2溶液的层参照表2制备,而包含粉末中的一种的各个层分别参照表6、7或8制备。
[0176] 测试结果显示,在2000小时后,不含氧化物的电池遭受了 4.3%的电输出衰减。另 一方面,在相同测试时间内,来源于不同前体的游离氧化物的存在将衰减减少到下列水平: Sr(N〇3)2溶液为2.7% ;Sr(N〇3)2粉末为2.6% ; SrC〇3粉末为2.5% ; W及CaC〇3粉末为1.7%。 因此,可W看到,例如,在测试时间内,提供来源于化C〇3的游离氧化物将电池输出衰减减少 了大约60%,或者仅相当于原来衰减的五分之二。
[0177] 表6
[0178] 加入化C〇3粉末的配方
[0179] 阴极接触层 「rn onl


[0202]
[0203]
[0204] 在阴极侧进行了进一步的测试,W评估来源于不同前体的游离氧化物吸收来自尖 晶石涂覆的连接板(参照图1制备)的铭排放物的能力。铭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 的主要毒化物,游离氧化物清除来自连接板或其它位点的排放物(而不是排放物与阴极材 料发生反应)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因素。
[0205] 在第一次测试中,在800°C下,50小时的测试周期内,检测了来源于不同碳酸盐前 体的游离氧化物W及LSCF阴极材料吸收来自尖晶石涂覆的连接板的铭排放物的能力。碱± 金属碳酸盐化C〇3、BaC〇3和SrCOs各自被研磨为尺寸通常为小于2皿的微粒,然后被转换为适 合丝网印刷用的油墨。油墨的配方与表4和表5中的阳极侧屏障层油墨相似,只是用碳酸盐 完全代替LSC0。阴极材料LSCF粉末W相似的方式转换为油墨。所有油墨均丝网印刷到3YSZ 基底晶片上,形成大约45WI1厚的涂层。3¥班基底大约100皿厚。LSCF涂层经过烧结周期(采用 如本文所述的典型的常规阴极层制备烧结方法),所有的碳酸盐涂层在70°C进行干燥,从而 制备用于铭排放物测试的涂层。
[0206] 对于铭排放物测试,带有不同涂层材料的3YSZ晶片被打碎成尺寸约为10X20mm的 小片。运些小的试样被放置在有尖晶石涂层的连接板上面,涂层材料面对着连接板。顶部放 有带涂覆的3YSZ试样的连接板在大气中加至高溫并冷却。一旦冷却,通过溶解在酸性溶液 (通常为盐酸)中,从3YSZ基底中除去涂层材料,并分析铭含量。
[0207] 在表9中给出了结果,结果显示了来源于化C〇3、BaC〇3和SrC〇3每一种中的游离氧化 物具有比阴极材料更好的吸收铭排放物的能力,因此运些在如图1所示的电池装置的阴极 侧腔室的各个层中或者其上的游离氧化物材料可W在铭排放物到达阴极/电解质界面之前 有效地清除铭排放物。
[020引 表9 「nonni
[0210]在第二次测试中,测试了从来源于另外两种前体材料(SrC2〇4和化OH)的游离氧化 物的能力,与两种LSCF阴极材料进行了对比。一种LSCF材料是早期采购的批次,作为涂层涂 覆在3YSZ基底上,称为LSCF涂覆的3Y-Zr〇2。另外一种是最近的批次,作为涂层涂覆在阳极 支撑的8YSZ电解质基底(具有前述的氧化姉阻挡层)上,称为LSCF阴极半电池。两种LSCF涂 层都是通过丝网印刷,接着进行烧结(采用典型的LSCF阴极制备方法)。第一种前体材料 SrC2化W基于乙醇的SrC2〇4浆料形式提供,SrC2化浆料被灌注到LSCF阴极半电池的多孔LSCF 层中,第二种前体材料化OHWO. 5mol/L的化OH水溶液形式提供,化OH水溶液渗透到LSCF阴 极半电池的多孔LSCF层中。两种LSCF涂层,灌注了SrC2〇4浆料的LSCF阴极半电池 W及化0田容 液渗透的LSCF阴极半电池都被测试了在650°C下,在20小时的测试周期里吸收来自尖晶石 涂覆的连接板的铭排放物的能力。铭排放物的测试设置与前述的第一个测试相似。
[0211] 测试一共进行了两次,结果如表10所示。结果显示,来源于SrC2化和化OH中的每一 个的游离氧化物比阴极材料有更好的吸收铭排放物的能力,因此在诸如图1所示的燃料电 池或者电解器的阴极侧结构的各个层中或其上的运些游离氧化物材料可W在铭排放物到 达阴极/电解质界面之前有效清除铭排放物。
[0^2]表 10 「nodol
[0214] 含化OH溶液涂层的半电池吸收含铭物质的测试结果实质上没有比单独的半电池 的测试结果好很多,特别是在第二次测试中,但运是由于使用了弱的氨氧化物溶液。我们认 为使用更强的溶液会产生明显更好的结果。
[0215]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除了那些具体描述的内容,本文所描述的发明 还容易做一些形式变换和改进。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包括所有同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设 及范围相吻合的各种形式的变换和改进。
[0216] 同时,本发明已经参照具体的实施例和平板式燃料电池进行了描述,应当认识到, 运些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除了本文所描述的运些实施例之外的其它实施例也包括在如 所附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发明中。
[0217] 本说明书中对任何在先的出版物的引用(或者从中所获得的信息),或者对任何已 知的事物的引用,不被也不应当被视为感谢或承认(admission)或者任何形式的建议,在先 的出版物(或者从中所获得的信息)或者已知的事物构成本说明书所设及的致力领域中公 知常识的一部分。
[0218] 在整个本说明书及随后所附的权利要求中,除非上下文需要,否则,措辞"包括"及 其变化形式(例如"包含"和"含有")应该理解为隐含包括了所声明的整体(integer),或步 骤,或整体或步骤组,但不排除任何其它的整体,或步骤,或整体或步骤组。
【主权项】
1. 一种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组与气体分隔器相互交替的固体氧化物 电化学电池,其中每个电化学电池包括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层;在所述电解质层的一侧且包 括一个或多个多孔层的负极侧结构,所述负极侧结构的多孔层包含与所述电解质层的一侧 具有一界面的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在所述电解质层的另一侧且包含一个或多个多孔层的 正极侧结构,所述正极侧结构的多孔层包含与所述电解质层的另一侧有一界面的正极电极 材料层;其中所述电化学电池和位于所述电化学电池负极侧的第一气体分隔器至少部分地 形成位于其间的负极侧腔室,所述电化学电池和位于所述电化学电池正极侧的第二气体分 隔器至少部分地形成位于其间的正极侧腔室;其中选自游离碱金属含氧化合物和游离碱土 金属含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全部的非化合材料被提供在所述负极侧结构、所述第一气体分 隔器和构成所述负极侧腔室的所述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的任意其他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 中或其上,在所述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的使用中,所述非化合材料可以减少所述电化学能 量转换装置的所述负极侧上电化学性能的衰减,其中,如果所述非化合材料在所述负极电 极材料功能层中有提供,在所述电解质层与所述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的界面上则不存在所 述非化合材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其中所述非化合材料是清除材料,在所 述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所述清除材料容易与所述负极侧腔室中气氛中的负极毒化物接触, 且相对于所述负极电极材料,所述清除材料与所述毒化物更容易发生反应。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其中所述非化学结合材料以非化学 结合材料涂层的方式被提供到所述负极侧结构、所述第一气体分隔器和形成所述负极侧腔 室的任何其它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上。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其中构成所述负极侧腔室的所述任意 其他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气体分隔器与所述负极侧结构之间的单独的纾缓层和单独的 导电层中的一个或多个。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其中,所述非化合材料涂层是不连 续的。6. 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其中,所述非化合材料涂 层的厚度为0.01~250μπι。7. 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其中,所述非化合材料涂 层的厚度为〇.〇1~50μηι。8. 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其中,所述非化合材料被 分散在负极侧结构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多孔层中的至少一个中。9. 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其中,所述负极侧结构的 所述一个或多个多孔层除了包括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之外,还包括负极侧电接触材料层。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其中,在所述电接触材料层中提供了 所述非化合材料。11. 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其中,所述负极侧结构 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多孔层除了包括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之外,还包括负极侧基底材料层。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其中,在所述基底材料层中提供了所 述非化合材料。13. 根据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气体分 隔器包括致密的基底和位于所述基底面向所述负极侧腔室一侧的一个或者多个多孔层;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气体分隔器的一个或多个多孔层中的至少一个中提供有所述非化合材料。14. 根据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气体分隔 器包括致密的基底和位于所述基底面向所述负极侧腔室一侧上并与所述基底接触的防护 涂层,且其中在所述防护涂层中提供有所述非化合材料。15. 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其中所述非化合材料被分散在 所述第一气体分隔器的一个或者多个多孔层的至少一个中,或被分散在所述第一气体分隔 器的所述防护涂层中,或被同时分散在这两者中。16. 根据权利要求8~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其中,在所述任意一个 多孔层中或在所述防护涂层中所提供的所述非化合材料的含量范围是所述多孔层或所述 防护涂层总固体含量的0.1~65vol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其中,所述范围为1~25vol%。18. 根据权利要求1~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其中,所述非化合材料 包括选自SrO、CaO、BaO、MgO、Na 20和K20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游离氧化物。19. 一种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包括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层;在所述电解质层的一侧且包 括一个或多个多孔层的负极侧结构,所述负极侧结构的多孔层包含与所述电解质层的一侧 具有一界面的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在所述电解质层的另一侧且包含一个或多个多孔层的 正极侧结构,所述正极侧结构的多孔层包含与所述电解质层的另一侧有一界面的正极电极 材料层;其中选自游离碱金属含氧化合物和游离碱土金属含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全部的非 化合材料被提供在所述阴极侧结构中或其上,在所述电池的使用过程中,所述非化合材料 可以减少所述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的负极侧上电化学性能的衰减;且其中如果在所述负极 电极材料功能层中提供所述非化合材料,在所述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与所述电解质层的界 面上则不存在所述非化合材料。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其中,所述非化合材料是清除材料, 在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的使用过程中,所述清除材料容易与所述负极侧结构的气氛中的负 极毒化物接触,且相对于所述负极电极材料,所述非化合材料与所述毒化物更容易发生反 应。21. 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其中,所述非化合材料以不连续 的非化合材料涂层的方式被提供在所述负极侧结构上。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其中,所述非化合材料涂层的厚度为 0.01 ~250μπι。23.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其中,所述非化合材料涂层的厚度为 0 · 01 ~50μπι〇24. 根据权利要求19~2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其中,所述非化合材料 被分散在所述负极侧结构的一个或多个多孔层的至少一个中。25. 根据权利要求19~2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其中,所述负极侧结构 的一个或多个多孔层除了包括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之外,还包括负极侧电接触材料层。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其中,在所述电接触材料层中提供了 所述非化合材料。27. 根据权利要求19~2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其中,所述负极侧结构 的一个或多个多孔层除了包括所述负极电极材料功能层之外,还包括所述负极侧基底材料 层。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其中,在所述基底材料层中提供了所 述非化合材料。29. 根据权利要求19-2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其中,在任意一个多孔 层中所提供的所述非化合材料的含量范围是所述多孔层总固体含量的0.1~65vol%。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其中,所述含量范围为1~25vol%。31. 根据权利要求19-30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能量转换电池,其中,所述非化合材料 包括选自SrO、CaO、BaO、MgO、Na 20和K20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游离氧化物。
【文档编号】H01M8/2435GK105981207SQ201580004009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1月9日
【发明人】邱基华, 陈烁烁
【申请人】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