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发光装置及照明用光源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015894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第一盒部151a与第一框体160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隔。也就是说,第一盒部151a的外表面与第一框体160的内表面成为非接触状态。
[0234](第一框体)
[0235]第一框体160被构成为,围住驱动电路140。也就是说,在第一框体160的内部配置有驱动电路1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体160,经由电路盒150围住驱动电路140。
[0236]并且,第一框体160,作为散热器(散热体)来发挥功能,在与支承部件130接触的状态下与支承部件130连接。据此,在发光装置110发生的热,经由支承部件130传导到第一框体160。据此,能够对发光装置110的热进行散热。
[0237]第一框体160,优选的是,由热导率高的材料构成,例如,可以是金属制的金属部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体160,利用铝而被成形。而且,第一框体160也可以,不是金属,而利用树脂等的非金属材料而被形成。在此情况下,第一框体160,优选的是,利用热导率高的非金属材料。
[023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体160被构成为,与支承部件130的台座132嵌合,第一框体160的该嵌合部分,成为具有规定的锥形角的锥形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体160的内周面与支承部件130的台座132的外周面呈面接触。
[0239]第一框体160是,具有球形罩侧的开口(第一开口)和灯头侧的开口(第二开口)的筒体,球形罩侧的开口被构成为比灯头侧的开口大。具体而言,第一框体160是,壁厚为一定、且内径及外径逐渐变化的大致圆筒部件,例如,被构成为裙状,以内表面及外表面成为圆锥台的表面。本实施例的第一框体160被构成为,朝向灯头180侧内径及外径逐渐变小。因此,第一框体160的内周面及外周面为,被构成为相对于灯轴J而倾斜的锥形面(倾斜面)。
[0240]如此构成的第一框体160,以在电路盒150 (第一盒部151a)以及第二框体170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隙的方式,被配置在电路盒150与第二框体170之间。也就是说,在第一框体160的内周面与电路盒(第一盒部151a)的外周面之间,以及,在第一框体160的外周面与第二框体170的内周面之间,存在空气层。据此,即使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制的第一框体160和树脂制的第二框体170或电路盒150热膨胀,也通过该间隙来能够吸收第一框体160和第二框体170或电路盒150的热膨胀差。据此,能够抑制在第二框体170以及电路盒150发生裂缝。
[0241](第二框体)
[0242]第二框体170是,被构成为围住第一框体160的周围的绝缘性罩。由具有绝缘性的第二框体170覆盖金属制的第二框体170,从而能够提高灯泡形灯100的绝缘性。第二框体170是,例如,能够由PBT等的绝缘性树脂材料构成。
[0243]第二框体170的外表面,露出在灯外部(大气中)。另一方面,第二框体170的内周面,与第一框体160的外周面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框体170的外周面与第一框体160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隙。
[0244]第二框体170是,壁厚为一定、且内径及外径逐渐变化的大致圆筒部件,例如,被构成为裙状,以内表面及外表面成为圆锥台的表面。本实施例的第二框体170被构成为,朝向灯头180侧内径及外径逐渐变小。
[0245](灯头)
[0246]灯头180是,从灯外部接受用于使发光装置110(LED20)发光的电力的受电部。灯头180,例如,被装配到照明器具的灯座。据此,灯头180,在使灯泡形灯100点灯时,能够从照明器具的灯座接受电力。在灯头180,例如,从AC100V的商用电源供给交流电。本实施例的灯头180,由双接点接受交流电,由灯头180接受的电力,经由一对引线143c以及143b输入到驱动电路140的电力输入部。
[0247]灯头180是,金属制的有底筒体形状,具备外周面为公螺纹的壳部181、以及经由绝缘部182而安装在壳部181的接触片部183。在灯头180的外周面形成有,用于与照明器具的灯座拧合的拧合部。并且,在灯头180的内周面形成有,用于与电路盒150的壳体部51 (第二盒部151b)的拧合部拧合的拧合部。
[0248]对于灯头180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螺旋型的爱迪生螺纹型(E型)的灯头。例如,对于灯头180,可以举出E26形或E17形、或E16形等。在本实施例中,利用E17形的灯头。而且,对于灯头180,也可以利用插入型的灯头等、其他的构造的灯头。
[0249]根据如上构成的本实施例涉及的灯泡形灯100,利用了具有凹凸部11的双面发光的发光装置110,因此,发光装置110发出的光,以发光装置110为中心向全方位放射。据此,能够实现具有与白炽灯泡近似的广配光角度的配光特性的灯泡形LED灯。
[0250]进而,在本实施例中,在发光装置110的基板10形成有凹凸部11,但是,凹凸部11,没有被形成在发光装置110 (基板10)与支承部件130 (支柱131)的连接部分。据此,能够使发光装置110与支承部件130的热接触成为良好,因此,能够抑制因凹凸部11而发光装置110的散热性降低。
[0251]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发光装置110利用了与实施例1的发光装置I同样的结构的发光装置,但是,也可以利用与实施例2或其变形例同样的结构的发光装置。据此,从发光装置的双面放出白光,因此,能够得到与白炽灯泡更近似的照明光。
[0252](实施例4)
[0253]接着,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涉及的照明装置,利用图11进行说明。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涉及的照明装置的截面图。
[0254]如图11示出,本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300,例如,被安装在室内的天花板而被使用,具备所述实施例3涉及的灯泡形灯100、以及点灯器具200。
[0255]点灯器具200,用于使灯泡形灯100灭灯以及点灯,具备被装配到天花板的器具主体210、以及覆盖灯泡形灯100的透光性的灯罩220。
[0256]器具主体210具有灯座211。灯泡形灯100的灯头180拧进到灯座211。经由该灯座211向灯泡形灯100供给电力。
[0257]如此,能够将所述的实施例涉及的灯泡形灯100作为照明装置的光源来利用。
[0258](其他)
[0259]以上,对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发光装置、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根据实施例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及变形例。
[0260]例如,在所述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将发光装置适用于灯泡形灯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所述发光装置,作为直管形灯等的其他的种类的灯的光源来利用,作为筒灯及聚光灯、或基础照明等的照明器具的光源来利用,另外,也可以将所述发光装置作为各种照明装置的光源来利用。并且,也可以将所述发光装置,除了作为照明用光源来利用以外,还作为显示器用光源等、其他的产品的光源来利用。
[0261]并且,在所述的实施例及变形例中,发光装置(LED模块)所采用的结构虽然是通过蓝色LED芯片和黄色荧光体来放出白光的,但是,不仅限于此。例如,为了提高演色性,除了黄色荧光体以外,还可以混合红色荧光体以及绿色荧光体。并且,也可以构成为,不利用黄色荧光体,而利用含有红色荧光体及绿色荧光体的含荧光体树脂,将它和蓝色LED芯片组合来放出白光。
[0262]并且,在所述的实施例及变形例中,对于LED芯片,也可以利用发出蓝色以外的颜色的光的LED芯片。例如,在利用紫外线发光的LED芯片的情况下,对于荧光体粒子,发出三原色(红色,绿色,蓝色)的光的各个颜色荧光体粒子的组合。进而,也可以利用荧光体粒子以外的波长变换材料,例如,对于波长变换材料,也可以利用包含半导体、金属错合物、有机染料、颜料等的、吸收某波长的光、发出与吸收的光不同的波长的光的物质的材料。
[0263]并且,在所述的实施例及变形例中,示出了作为发光元件的LED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利用半导体激光器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或无机EL等的其他的固体发光元件。
[0264]另外,对各个实施例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形态,以及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任意组合各个实施例的构成要素以及功能来实现的形态,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中。
[0265]工业实用性
[0266]本实用新型,能够广泛地利用于安装发光元件的基板及具备它的发光装置、以及具备发光装置的灯及照明装置等。
【主权项】
1.一种基板,该基板是用于安装发光元件的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具有透光性,并且,在与用于安装所述发光元件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具有凹凸部, 所述凹凸部,通过对所述基板进行加工而被形成,并且,被形成在与用于安装所述发光元件的位置相对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是结合多个晶粒而成的多晶陶瓷基板, 所述凹凸部的露出面的表面形状是,所述多个晶粒的表面形状。3.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透光性的基板;以及 被安装在所述基板的第一主面的发光元件, 所述基板,在与安装所述发光元件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具有凹凸部, 所述凹凸部,通过对所述基板进行加工而被形成,并且,被形成在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对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是结合多个晶粒而成的多晶陶瓷基板, 所述凹凸部的表面形状是,所述多个晶粒的表面形状。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包含波长变换材料,并且,密封所述发光元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透光性的基板; 被安装在所述基板的第一主面的发光元件; 密封部件,包含波长变换材料,并且,密封所述发光元件;以及 包含波长变换材料的波长变换部件, 所述基板,在与安装所述发光元件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具有凹凸部, 所述凹凸部,被形成在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对的位置, 所述波长变换部件被形成为与所述凹凸部重叠。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部被形成为不超出所述波长变换部件。8.一种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3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以及 与所述发光装置连接的散热体, 所述散热体,连接于所述发光装置的所述基板的与用于安装所述发光元件的面相反一侦_面, 在所述散热体与所述基板的连接面没有形成所述凹凸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覆盖所述发光装置的球形罩, 所述散热体是,被设置为向所述球形罩的内部延伸、且支承所述发光装置的支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基板、发光装置及照明用光源。该发光装置(1)具备,具有透光性的基板(10)、以及被安装在基板(10)的第一主面(10a)的LED(20),基板(10),在与第一主面(10a)相反一侧的第二主面(10b)具有凹凸部(11),凹凸部(11),被形成在与LED(20)相对的位置。
【IPC分类】F21S2/00, H01L33/58, F21Y101/02, F21V29/00, H01L33/50
【公开号】CN204668356
【申请号】CN201390000927
【发明人】仓地敏明, 田上直纪, 大村考志, 松田次弘
【申请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6日
【公告号】WO2014083777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