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散热片的动力蓄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1591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散热片的动力蓄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蓄电池箱,尤其涉及一种带散热片的动力蓄电池箱。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家对传统燃油汽车排放及油耗的限制要求越来越高,综合考虑现整车成本、整车降油耗先进技术的成熟度,轻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主要趋势之一;在轻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开发过程中,动力蓄电池作为整车的辅助动力源,整车启停和助力时,需动力蓄电池提供瞬时大功率能量;在滑行和刹车制动时,需动力蓄电池回收瞬时大功率能量。由此可见,轻混动力蓄电池除了需考虑本身具备大电流充放电的能力夕卜,还需考虑如何处理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从而保证动力蓄电池的耐久、安全使用。
[0003]目前,国内外可设计及集成轻混动力蓄电池的生产厂家很少,所设计的动力蓄电池箱主要可满足轻混电动汽车电性能需求,但成本、IP等级防护、通风散热、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安装维护的便利性很难做到兼顾,如在设计电池箱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因素,这将严重限制轻混动力蓄电池箱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上的使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可靠、重量轻,可快速安装拆卸,防尘防水等级高,通风散热性良好,安全可靠,减少设计及生产成本的动力蓄电池箱。
[0005]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散热片的动力蓄电池箱,包括:电池箱下箱体、电池箱上盖、低压接插件、电池箱总正接口、电池箱固定支架和电池箱总负接口 ;所述电池箱上盖设置有并列分布的散热片,所述电池箱上盖设置于电池箱下箱体正上方;所述低压接插件、电池箱总正接口、电池箱固定支架和电池箱总负接口分别设置于电池箱下箱体上;所述电池箱固定支架为向上翻边的固定支架。
[000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池箱下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电池箱扶手。
[000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电池箱扶手的扶手卡扣,所述扶手卡扣设置在电池箱下箱体的两侧。
[000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池箱总正接口和电池箱总负接口均为12V铅酸蓄电池端子联接件,所述电池箱总正接口和电池箱总负接口通过极柱卡扣式连接件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低压接插件设置于电池箱下箱体的左侧。
[00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池箱下箱体上焊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电池箱固定支架。
[00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池箱下箱体上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电池箱上盖通过第一螺栓孔固定到电池箱下箱体的第一翻边上。
[00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池箱下箱体上设置有第二翻边和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翻边竖直设立于电池箱下箱体上,所述第二螺栓孔设置于第二翻边的内侧,所述电池箱下箱体通过第二翻边与电池箱上盖耦合固定。
[00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电池箱排气管,所述电池箱排气管设置在电池箱下箱体的右侧。
[00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电池模组和绝缘板,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电池箱下箱体的内部,所述绝缘板设置在电池模组的上方和下方。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一体式带散热片的电池箱上盖,有效地提高动力蓄电池系统的集成效率,使得动力蓄电池箱内各个模块之间的动力线路采用软铜片进行连接,外部动力电源正负极接线柱采用12V铅酸蓄电池端子联接件方式连接至电池箱总正接口和电池箱总负接口,既可靠安全又方便连接安装,从而降低整个动力蓄电池箱的成本。
[0016]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可活动式的电池箱扶手,既减少占用空间,又便于快速装配;所述电池箱上盖及电池箱下箱体的翻边及卡扣式固定设计,有效提高电池箱整体的防护等级;本例所述动力蓄电池箱采用铸铝的箱体,电池箱上盖有散热片设计,能快速地、有效地排出动力蓄电池箱内产生的热量;所述动力蓄电池箱增加电池箱排气管,有效排出动力蓄电池箱内的有毒有害气体,非常适用于轻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所使用的动力蓄电池箱。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中第二翻边和第二螺栓孔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所示,本例提供一种带散热片的动力蓄电池箱,包括:电池箱下箱体11、电池箱上盖1、低压接插件2、电池箱总正接口 3、电池箱固定支架4和电池箱总负接口 8 ;所述电池箱上盖I设置有并列分布的散热片,所述电池箱上盖I设置于电池箱下箱体11正上方;所述低压接插件2、电池箱总正接口 3、电池箱固定支架4和电池箱总负接口 8分别设置于电池箱下箱体11上;所述电池箱固定支架4为向上翻边的固定支架。
[0024]本例所述电池箱下箱体11的两侧均设置有扶手卡扣5和电池箱扶手6,所述扶手卡扣5用于固定电池箱扶手6 ;所述电池箱总正接口 3和电池箱总负接口 8均为12V铅酸蓄电池端子联接件,所述电池箱总正接口 3和电池箱总负接口 8通过极柱卡扣式连接件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低压接插件2设置于电池箱下箱体11的左侧;所述电池箱下箱体11上焊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电池箱固定支架4。
[0025]本例所述电池箱上盖I采用散热片方式设计,当动力蓄电池箱内部发热时,热量气流方向向上,电池箱上盖I通过散热片的接触面把电池所产生的热量快速排除,从而保证动力蓄电池箱内的热平衡,同时还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