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溃pin的导电端子及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65799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溃pin的导电端子及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端子及卡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防溃PIN的导电端子及卡连接器,属于电连接元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体型朝着超薄化的方向发展,必然要求其内部的各器件如卡连接器等也越来越轻薄。卡连接器作为手机的必备部件,一般包括塑胶本体、嵌设于塑胶本体上的多个导电端子以及盖合于塑胶本体上的金属壳体,其中导电端子具有一个凸起的接触部,与插入的S頂卡接触实现电连接。
[0003]正如前面所述,卡连接器必须越来越轻薄,即总高度减小,这导致了导电端子的结构设计受到很大的空间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插拔S頂卡时,容易导致S頂卡将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拖拉至上翘变形(即业内所谓的溃PIN现象),尤其是当所插拔的S頂卡为带卡套或卡托的小型Micro-S頂卡或者空卡框时,特别容易发生溃PIN现象,导致卡连接器的功能失效,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市场口碑。有鉴于此,迫切需要对现有卡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结构进行改进,以期有效地实现插拔卡时防溃PIN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有效防止接触端子溃PIN,又能不损伤卡体的导电端子及卡连接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首先公开了一种防溃PIN的导电端子,由金属导电板材一体冲压弯折成型,包括:中间为贯通结构的板材本体和连接于贯通结构边缘处的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包括:连接片、主体片、接触端子及对称地分设于接触端子两侧的一对防溃端子,所述连接片位于主体片与板材本体之间,所述主体片上开设一通槽;所述接触端子包括:自主体片边缘的中间位置向上向后反向弯折形成的第一接触臂、自第一接触臂末端向后向下倾斜延伸形成的第二接触臂,所述第一接触臂与第二接触臂的连接处形成用于与卡实现电连接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臂的末端倾斜地收容于主体片的通槽内;所述防溃端子为弹性臂结构,其上设有用于与卡接触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接触端子的第一接触部的侧方及前方。
[0007]具体地,前述防溃端子包括:自主体片边缘的两侧位置向前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弹性臂、自第一弹性臂的末端向上向后反向弯折形成的第二弹性臂以及自第二弹性臂的末端向后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三弹性臂,所述第三弹性臂的末端与第一弹性臂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用于与卡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形成于所述第二弹性臂与第三弹性臂的连接处。
[0008]优选地,前述防溃端子的第一弹性臂与第二弹性臂的连接处以及第二弹性臂与第三弹性臂的连接处均采用弧形过渡,确保防溃端子与卡接触时不会刮伤卡表面及电路板表面。
[0009]更优选地,前述主体片所在平面高于板材本体所在平面,所述连接片的头部与贯通结构的边缘相连接,并且连接片自头部至尾部逐步向上延伸。
[0010]优选地,前述连接片与板材本体的交界处形成一腰型凹槽。
[0011 ] 为了提高接触端子的结构强度及电性接触的可靠性,前述接触端子与卡相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形成有凸起的加强筋。
[0012]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卡连接器,包括多个如前所述的防溃PIN的导电端子,还包括:塑胶本体和壳体,所述导电端子嵌入成型于塑胶本体内,所述壳体组装在塑胶本体上以与塑胶本体构成卡容置腔。
[0013]优选地,前述防溃端子的前端部位于塑胶本体的内表面之下。
[0014]更优选地,前述导电端子的数量为8个,分成两排等间距地成型于塑胶本体上。
[0015]进一步地,前述壳体由金属薄片一体成型制成,所述壳体的两侧弯折形成U型滑槽,所述塑胶本体的两侧滑动组设于U型滑槽内。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巧妙地改进了端子本体的结构,其中,防溃端子能够有效防止插拔卡尤其是拔空卡框过程中引起的接触端子的溃PIN问题,同时,接触端子的第二接触臂末端倾斜地收容于主体片的凹槽内,能够保证S頂卡顺利地插入卡容置腔内并防止插卡时接触端子出现溃PIN问题;而且接触端子和防溃端子的弯折处均为弧形设计,可有效避免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刮伤插入的SIM卡;最终,应用了该导电端子的卡连接器能够实现超薄设计,插拔卡过程中既不损伤卡体,又能够有效地保护接触端子,防止插拔S頂卡或空卡框时导致接触端子变形而发生溃PIN现象。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爆炸图;
[0022]图6是将S頂卡插入卡连接器后的组装状态截面示意图;
[0023]图7是S頂卡插入卡连接器前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0024]图8是SIM卡插入卡连接器后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0025]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导电端子,2、板材本体,3、端子本体,31、连接片,311、腰型凹槽,32、主体片,321、通槽,33、接触端子,331、第一接触臂,332、第二接触臂,333、第一接触部,334、加强筋,34、防溃端子,341、第一弹性臂,342、第二弹性臂,343、第三弹性臂,344、第二接触部,4、贯通结构,5、S頂卡,6、塑胶本体,61、内表面,7、壳体,71、U型滑槽,72、方向指示标识,8、卡容置腔,9、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0027]此外,在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使用的序数词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用于修饰权利要求项而不是由于本身含有任何优先、在先或一项权利要求的顺序在另一权利要求之前或者执行方法步骤的时间顺序,仅仅作为标签使用以区别例如带有特定名称的权利要求的元素与另外一个带有相同名称的元素(而不是用于顺序性的术语)。
[002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其中自始至终采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0029]本实用新型首先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卡连接器中能够实现防溃PIN功能的导电端子1,与现有技术相似,其由具有弹性的金属导电板材一体冲压弯折成型。
[0030]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I包括:板材本体2和端子本体3,其中,板材本体2的中间为贯通结构4,端子本体3连接于贯通结构4的边缘处。
[0031]该端子本体3用于与插入卡连接器的S頂卡5或小型Micro-S頂卡5 (参见图6)弹性接触以实现电连接,其包括:连接片31、主体片32、接触端子33及对称地分设于接触端子33两侧的一对防溃端子34,其中连接片31位于主体片32与板材本体2之间。为了赋予端子本体3尤其是接触端子33更好的弹性接触力,确保连接可靠,如图1及图2所示,主体片32所在平面高于板材本体2所在平面,连接片31的头部与贯通结构4的边缘相连接,并且连接片31自头部至尾部逐步向上延伸,在连接片31与板材本体2的交界处还形成一腰型凹槽311。
[0032]接触端子33用于与插入卡连接器的S頂卡5弹性接触以实现电连接,具体包括:自主体片32边缘的中间位置向上向后反向弯折形成的第一接触臂331、自第一接触臂331末端向后向下倾斜延伸形成的第二接触臂3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