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1852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造简便、尺寸小且可进行高速率传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USB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汇流排)连接器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中各种电子产品上,如手机、电脑上的数据、充电接口,随着社会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对USB连接器的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
[000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420479369.0揭示了一种能够进行高速率传输的USB连接器,其包括金属隔离片、第一端子组、将所述金属隔离片、第一端子组一体成型于内的第一塑胶体、第二端子组、将所述第二端子组一体成型于内的第二塑胶体、将所述第一塑胶体与第二塑胶体固持于为一体的固持件、及遮罩于第一塑胶体与第二塑胶体外的金属外壳。
[0004]然而,在制造该USB连接器时,需先将所述金属隔离片、第一端子组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塑胶体,将所述第二端子组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塑胶体,再将所述第二塑胶体组装于所述第一塑胶体的安装槽内,然后再将所述固持件自所述第一塑胶体的对接舌部一侧套入所述第一塑胶体的第一固持部、第二塑胶体的第二固持部上以使所述第一塑胶体与第二塑胶体固持为一体,这种USB连接器构件较多,制作工序复杂,不利于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0005]再者,该USB连接器具有上下两排端子组,可实现正反插接,然而,该两排端子组同时也具有两排焊脚,如图2及图11所示。两排焊脚无疑增大了 USB连接器的尺寸、占用了更大的空间,在电子产品超薄化的趋势下其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另外,并排的两排焊脚不利于焊接及检测,不利于该USB连接器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简便、尺寸小且还能进行高速率传输的电连接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舌板;上排导电端子,所述上排导电端子包括若干具有上接触部的上导电端子;以及下排导电端子,所述下排导电端子包括若干具有下接触部的下导电端子,所述上、下排导电端子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上接触部与所述下接触部一一上下对齐且分别露出于所述舌板的上、下表面;所述上排导电端子与所述下排导电端子一一上下对应而形成若干对应列,至少一所述对应列中的所述上导电端子和所述下导电端子通过铆合的方式相互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相互固定连接的所述上导电端子为上电源端子和/或上接地端子,相互固定连接的所述下导电端子为下电源端子和/或下接地端子。
[0009]进一步,相互固定连接的所述上导电端子的所述上接触部的前端具有一上连料部,相互固定连接的所述下导电端子的所述下接触部的前端具有一下连料部,所述上导电端子和所述下导电端子通过所述上、下连料部相互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上连料部自所述上接触部先向下弯折延伸再向前弯折延伸形成,所述下连料部自所述下接触部先向上弯折延伸再向前弯折延伸形成。
[0011 ] 进一步,所述上连料部具有向前贯穿的开口,所述下连料部铆合于所述开口内,或所述下连料部具有向前贯穿的开口,所述上连料部铆合于所述开口内。
[0012]进一步,相互固定连接的所述上导电端子的所述上接触部和所述下导电端子的所述下接触部的后端分别具有镶埋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一上固定部及一下固定部,所述上导电端子和所述下导电端子通过所述上、下固定部相互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上固定部及所述下固定部其中之一者具有一凸起,所述上固定部及所述下固定部其中之另一者具有一通孔,所述凸起铆合于所述通孔内从而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部和所述下固定部。
[0014]进一步,所述上固定部具有向下凹陷形成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底面贴合于所述下固定部的顶面,一铆压通孔贯穿所述凹陷部和所述下固定部。
[0015]进一步,所述上固定部自所述上接触部的后端先向下方弯折延伸再向后方弯折延伸形成。所述上固定部且与所述上接触部呈阶梯状分布。
[0016]进一步,所述上、下固定部的宽度分别大于其对应的所述上、下接触部的宽度。
[0017]进一步,所述上固定部的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上延伸部,所述上延伸部上向前和/或向后凸伸而形成有凸包。
[0018]进一步,所述上、下排导电端子分别具有与一电路板电性相连的焊接部,相互固定连接的所述上导电端子和所述下导电端子其中之一者具有所述焊接部。
[0019]进一步,所述上、下排导电端子的所述焊接部排列成一排。
[0020]进一步,所述上排导电端子包括有两个上接地端子且位于所述上排导电端子的相对两外侧,所述下排导电端子包括有两个下接地端子且位于所述下排导电端子的相对两外侧。
[0021 ] 进一步,所述上排导电端子包括有两个上电源端子,所述下排导电端子包括有两个下电源端子。
[0022]进一步,所述两个上接地端子是分别从所述对应列的所述两个下接地端子的侧边向上弯折延伸形成。
[0023]进一步,每一所述对应列的所述上、下接地端子共同形成有一向内凹陷的、上下贯穿的扣持槽,所述舌板两侧对应设有向内凹陷的、上下贯穿的缺口,所述扣持槽的侧壁露出于所述缺口。
[0024]进一步,所述上排导电端子包括有若干对具有上固定部的上差分信号端子,每一所述上接地端子的相邻内侧设有一对所述上差分信号端子,所述下排导电端子包括有若干对具有下固定部的下差分信号端子,每一所述下接地端子的相邻内侧设有一对所述下差分信号端子,所述对应列中的至少一对所述上差分信号端子的所述上固定部与所述下差分信号端子的所述下固定部左右错位设置。
[0025]进一步,所述上接地端子具有镶埋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一上固定部,所述下接地端子具有镶埋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一下固定部,一接触端自所述上接地端子的所述上固定部或所述下接地端子的所述下固定部向外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以与一金属壳体相接触。
[0026]进一步,每相邻两个上导电端子之间设有上下贯穿所述舌板的通槽。
[0027]更佳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镶埋成型于所述上排导电端子或所述下排导电端子上的一绝缘块。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将所述上、下排导电端子中至少一对应列的上导电端子和下导电端子相互铆合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在所述上、下排导电端子镶埋成型到绝缘本体之前,能够有效确保所述上、下排导电端子的正位度,以使其能够准确有效的镶埋成型到所述绝缘本体,且固定连接的上、下排导电端子可同时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即只需进行一次镶埋成型,节减了制造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另相互铆合固定连接的所述上导电端子和所述下导电端子能够防止共振的产生、有效改善信号串扰,以使所述电连接器能够进行高速率传输,从而可不必再另外制造金属隔离片;再者,相互铆合固定连接的所述上导电端子及下导电端子已实现电性连接,所以两者中的一者具有与外接电路板相焊接的焊接部即可,减少了焊接部的电连接器无疑具有更小的尺寸;通过铆合的方式实现对应列的相互固定连接,工艺简单且容易实施。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简便、尺寸小且还能进行高速率传输的有益效果,同时更有利于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1]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32]图3为图1的部分组合示意图;
[0033]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上、下排导电端子镶埋成型到绝缘本体后的不意图;
[0034]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上、下排导电端子成型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制造时将上导电端子定位于下导电端子上方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上、下排导电端子成型绝缘本体后去除上、下料带之前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成型示意图;
[0038]图9为将图8中的上导电端子定位于下导电端子上方后的示意图;
[003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电连接器的下排导电端子的示意图;
[0040]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电连接器的上、下排导电端子的俯视图;
[0041]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电连接器省去金属壳体时的立体图;
[0042]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电连接器组装金属壳体后的示意图;
[0043]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电连接器的上、下排导电端子及绝缘块的爆炸图;
[0044]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电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