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的活动接触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56744阅读:来源:国知局
作时,双金属片6和电磁系统7均不作用于推杆组件5,推杆组件5与连杆组件3之间也无相互作用。当断路器在合闸状态下发生延时或瞬时故障时,双金属片6和电磁系统7可分别作用于推杆组件5并使其处于脱扣位置,推杆组件5在脱扣位置时对连杆组件3施加作用力使其移动,具体地,推杆组件5端部的推动面510直接与连杆组件3端部的边沿相作用从而使连杆组件3移动。连杆组件3的移动破坏了在合闸状态下的连杆组件3与活动接触件4搭接的平衡,进而使得连杆组件3与活动接触件4之间分离复位完成脱扣动作,手柄2回到分闸位置。
[0044]具体地,图1中的手柄2转动安装在转动安装在壳体1的操作侧壁110的一端,所述的操作侧壁110设置在壳体1顶部用于安装手柄2,从而使得使用者可在操作侧壁110上进行合分闸操作。操作侧壁110另一端所对应的壳体1内安装有活动接触件4,所述连杆组件3沿操作侧壁110设置,并且连杆组件3的一端安装在手柄2的旋转侧面210上,连杆组件3的另一端设有的搭接缺口 331与活动接触件4的端部搭接。图19中的旋转侧面210设置在手柄2的顶部,所述手柄2的底部与壳体1的底面对应设置,并且旋转侧面210上开设有可与连杆组件3孔轴连接的手柄驱动孔211,所述连杆组件3的端部与旋转侧面210接触连接。优选地,连杆310的端部在手柄2处于分闸及合闸位置时可与旋转侧面210接触连接。此外,旋转侧面210侧面上还设有侧面缺口 212,所述的侧面缺口 212低于旋转侧面210,侧面缺口可增加第一弹簧的安装承载强度;旋转侧面210侧面上还设有侧面凸起213,所述的侧面凸起213高于旋转侧面210,侧面凸起可与用于和壳体配合安装的盖体(图中未示出)相接触,提高了手柄安装的稳定性。手柄与活动接触件安装结构稳定,连杆组件与手柄的安装方式简便同时在分合闸的过程中旋转侧面保证了连杆动作的稳定性。
[0045]所述的活动接触件4旋转安装在壳体1底部的一侧并置于双金属片6与固定接触件8之间。所述的推杆组件5安装在活动接触件4与电磁系统7之间,推杆组件5的一端可与电磁系统7的撞针接触连接,推杆组件5的另一端置于活动接触件4的端部下方与壳体1的底部平面之间并与连杆组件3的搭接缺口 331的边沿接触连接。断路器的安装结构布局合理尤其是连杆组件与手柄以及推杆组件与活动接触件的安装层次结构清晰,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各部件之间连接关系简单,便于实现自动装配。
[0046]特别地,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一限位特征101和第二限位特征102,其中所述的第一限位特征101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一侧,第一限位特征101可与活动接触件4远离固定接触件8 一侧的边沿接触连接,第三弹簧400释能时拉动活动接触件4远离固定接触件8并被第一限位特征101所限位,优选地,第一限位特征101为横截面为矩形且倾斜设置的凸起或横截面为圆形的柱体。图10中的第二限位特征102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边沿并与双金属片6的端部相对应,所述推杆组件5的端部通过拉杆601与双金属片6驱动连接,所述的拉杆601置于活动接触件4的上方,拉杆601的一端与推杆组件5孔轴旋转连接另一端与双金属片6远离活动接触件4的一侧接触连接,并且当拉杆601的端部滑至双金属片6的端部时可与第二限位特征102接触连接。限位特征提高了断路器使用过程的稳定可靠性,同时对装配精度要求不高,便于自动化装配。此外,第一限位特征的形状可对活动接触件进行稳定有效限位,第二限位特征提高了延时保护时的稳定性。
[0047]图2中的活动接触件4上开设有用于旋转安装的转动轴容纳孔420,活动接触件4的两端分别设有活动触点部410和搭接部440,搭接部440为平面,活动接触件4上还设有用于安装第三弹簧400的弹簧安装槽430 (如图2所示)和/或弹簧安装孔450 (如图9所示)。所述的活动触点部410与固定接触件8相对一侧的边沿上设有触点凸起411。活动触点部410置于固定接触件8与双金属片6之间,搭接部440与连杆组件3的端部侧壁上的搭接缺口 331搭接,搭接部440放置在搭接缺口 331内。特别地,转动轴容纳孔420开设在靠近搭接部440的一端,从而使得转动轴容纳孔420至搭接部440端部的距离小于转动轴容纳孔420至活动触点部410端部的距离,并且弹簧安装槽430或弹簧安装孔450设置在转动轴容纳孔420与搭接部440的端部之间,其中弹簧安装槽430开设在活动接触件4远离固定接触件8 一侧的边沿上。此外,活动接触件4为钣金材料,形状为条状,条状的活动接触件易于加工且能够最大程度利用原板材,且易于安装。转动轴容纳孔的开设位置一方面增强了活动接触件和固定接触件的接触压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在分闸时活动接触件和固定接触件之间的间距。同时槽或孔的安装方式增加了活动接触件安装的适用性。优选地,转动轴容纳孔420至搭接部440端部的距离与转动轴容纳孔420至活动触点部410端部的距离之比为1:2,转动轴容纳孔开设位置的比例关系易于加工,且保证了使用稳定性。
[0048]图3中的连杆组件3包括相连接的连杆310和搭接特征330,以及嵌设在连杆310和搭接特征330内的加固件320,所述的连杆310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加固件320的加固件安装槽311。连杆310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手柄2孔轴旋转连接的连杆驱动轴312,并且加固件安装槽311和连杆驱动轴312分别设置在连杆310的顶面及底面。连杆310的另一端的侧面与搭接特征330的端部相连接,连杆310与搭接特征330为错层结构,搭接特征330低于连杆310便于活动接触件4搭接在搭接特征330上;搭接特征330的侧壁上设有与活动接触件4的搭接部440搭接的搭接缺口 331,搭接部440可在搭接缺口 331内相对移动,所述搭接缺口 331的一侧设有合闸时可与搭接部440接触连接的凸起特征,搭接缺口 331的边沿设有与搭接部440接触连接的搭接限位壁332,搭接缺口 331还包括用于将凸起特征与搭接限位壁332相连接的搭接面336,搭接缺口 331其中一侧边沿的搭接限位壁332上还设有可与推杆组件5的端部接触连接的承载面333。优选地,搭接缺口 331 —侧设有凸起特征,搭接缺口 331的另一侧的边沿以及搭接缺口 331与壳体1的底面对应一侧的边沿上设有搭接限位壁332,其中搭接缺口 331与壳体1的底面对应设置的搭接限位壁332的顶部还设有承载面333。搭接特征330的端部顶面与连杆310的端部底面固定连接,搭接特征330与连杆310相连接的端部底面还固定安装有与第二弹簧300相连接的弹簧安装特征313。特别地,加固件320的一端限位安装在加固件安装槽311的端部,加固件320的另一端限位安装在搭接缺口 331内且凸出搭接面336设置,加固件320置于搭接缺口 331内的部分即为所述的凸起特征,并且加固件320置于搭接缺口 331的部分可与搭接部440接触连接。搭接面336、搭接限位壁332及凸起特征共同构成了用于容纳限位搭接部440的搭接缺口 331。第二安装柱的边沿与搭接面及搭接限位壁共同配合形成了用于限位的搭接缺口,搭接部可在搭接缺口内滑动移动,并且在合闸过程中第二安装柱的边沿始终顶住搭接部,保证了合闸过程的稳定性。同时,搭接缺口 331的顶部设有开口,搭接缺口 331的底部与壳体1的底面相对应且设有搭接限位壁332,搭接限位壁仅从底部支撑搭接部便于活动接触件从开口处安装。此外,弹簧安装特征313可为圆柱形状或弯钩形状,所述的第二弹簧300可为对应设置的扭簧或拉簧或片簧。
[0049]具体地,如图3和图11所示连杆组件3的两种实施例,每个实施例中的连杆组件3均包括连杆310和搭接特征330,还包括加固件320。
[0050]其中一种连杆组件3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连杆组件3上设有圆柱形状的弹簧安装特征313,并且圆柱形状的弹簧安装特征313设置在连杆组件3相对壳体1的底部平面一侧,所述的第二弹簧300为设置在弹簧安装特征313与壳体1的边沿之间的扭簧,扭簧中部安装在壳体上,一端的簧腿与壳体连接,另一端与连杆组件3的搭扣特征330上的弹簧安装特征313连接。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弹簧300还可以是如图8所示安装在弹簧安装特征313与壳体1之间的拉簧。
[0051]另一种连杆组件3的实施例如图11所示,连杆组件3上设有弯钩形状的弹簧安装特征313,并且图13中的弯钩形状的弹簧安装特征313设置在连杆组件3相对推杆组件5的一侧,第二弹簧30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