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稳定的双向插入式fpc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00481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结构稳定的双向插入式fpc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稳定的双向插入式FPC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FPC连接器,中文含义是柔性印刷电路连接器(软性电路板/柔性线路板/排线连接器),其主要是用于各类民用移动通讯设备及各类个人终端设备(如手机、PDA、GPS、MP3/MP4、数码相机、手持式游戏机、各类CD机等),是实现此类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之间或与外部设备的信号连接或传递,以及设备与电源或信号源的连通等作用,最终实现设备电源/信号的连接方案。
[0003]然而,目前的FPC连接器存在着结构不稳,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尤其是对于长度较长的FPC连接器来说,上述缺陷越加明显。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FPC连接器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双向插入式FPC连接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FPC连接器存在结构不稳、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等冋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种结构稳定的双向插入式FPC连接器,包括有
[0007]—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的后端形成有插槽,该绝缘本体的前端表面凹设有安装槽;
[0008]多个第一端子,该多个第一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上,每一第一端子均包括有第一下连接部和第一上连接部,第一上连接部于第一下连接部的前端反向折弯形成,第一下连接部的后端具有第一焊接部和第一下接触臂,第一焊接部的卡勾勾住绝缘本体的后端底部边缘,第一下接触臂位于插槽内,第一下接触臂的下方形成第一弹性变形空间,该第一上连接部的前端为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位于安装槽内,第一接触部与第一下连接部的前端之间成型有第二弹性变形空间,第一上连接部的后端为第一上接触臂,第一上接触臂位于插槽内,第一上接触臂与第一下接触臂之间形成有第一夹持空间,该第一夹持空间连通第二弹性变形空间;
[0009]多个第二端子;该多个第二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上,多个第二端子与多个第一端子并排交错间隔设置,每一第二端子均呈工字型,其包括有第二下连接部和第二上连接部,第二上连接部通过支杆与第二下连接部一体成型连接,第二下连接部的后端为第二下接触臂,该第二下接触臂位于插槽内,该第二下连接部的前端具有第二焊接部和第二接触部,第二焊接部的卡勾勾住绝缘本体的前端底壁边缘,该第二上连接部的后端为第二上接触臂,第二上接触臂位于插槽内,第二上接触臂与第二下接触臂之间形成有第二夹持空间,该第二上连接部的前端为枢接钩部,该枢接钩部位于第二接触部的上方,枢接钩部与第二接触部之间形成插置空间;
[0010]—掀盖,该掀盖设置于安装槽内并可上下翻转地与绝缘本体连接,该掀盖上设置有多个通槽,每一通槽内均具有枢接轴,前述枢接钩部伸入对应的通槽中并勾住对应的枢接轴,相邻两通槽之间形成有抵压部。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均设置有枢接孔,掀盖的两端均向外凸设有凸部,该凸部与对应的枢接孔枢接。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左绝缘件和右绝缘件,该左绝缘件和右绝缘件拼接在一起。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掀盖包括有左掀盖体和右掀盖体,该左掀盖体和右掀盖体拼接在一起。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抵压部的底面设置有让位凹槽,让位凹槽正对第一接触部。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抵压部的外表面和枢接轴的外表面均覆盖有耐磨涂层。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子的中部两侧面和后端两侧面均向外凸设有第一凸台,该第一凸台镶嵌成型在绝缘本体内。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端子的中部两侧面和前端两侧面均向外凸设有第二凸台,该第二凸台镶嵌成型在绝缘本体内。
[00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9]通过利用绝缘本体、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掀盖的各种结构,使得本产品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不容易损坏,可实现双向插入,结构简单紧凑,产品使用寿命更长。
[0020]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0026]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截面图;
[0027]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端子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端子的放大示意图。
[0029]附图标识说明:
[0030]10、绝缘本体11、左绝缘件
[0031]12、右绝缘件101、插槽
[0032]102、安装槽103、枢接孔
[0033]104、插置槽20、第一端子
[0034]21、第一下连接部211、第一焊接部
[0035]212、第一下接触臂22、第一上连接部
[0036]221、第一接触部222、第一上接触臂
[0037]201、卡勾202、第一弹性变形空间
[0038]203、第二弹性变形空间204、第一夹持空间
[0039]205、第一凸台30、第二端子
[0040]31、第二下连接部311、第二下接触臂[0041 ] 312、第二焊接部313、第二接触部
[0042]32、第二上连接部321、第二上接触臂
[0043]322、枢接钩部33、支杆
[0044]301、卡勾302、第二夹持空间
[0045]303、插置空间304、第二凸台
[0046]40、掀盖41、左掀盖体
[0047]42、右掀盖体401、通槽
[0048]402、枢接轴403、抵压部
[0049]404、凸部405、让位凹槽
[0050]406、耐磨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51]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一绝缘本体10、多个第一端子20、多个第二端子30以及一掀盖40。
[0052]该绝缘本体10的后端形成有插槽101,该绝缘本体10的前端表面凹设有安装槽102,所述安装槽102的两端均设置有枢接孔103,并且,该绝缘本体10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插装卡钩件(图中未示)的插置槽104。以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有左绝缘件11和右绝缘件12,该左绝缘件11和右绝缘件12拼接在一起,左绝缘件11和右绝缘件12分开安装,以避免绝缘本体10整体长度过长而断裂。
[0053]该多个第一端子20设置于绝缘本体10上,每一第一端子20均包括有第一下连接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