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发生装置及使用该振动发生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731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动发生装置及使用该振动发生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发生装置及使用该振动发生装置的电子设备。
本申请以在日本于2003年2月1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03-039969为基础,主张优先权,通过参照该申请,在本申请中引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具有使用将振动传递到使用者的振动发生装置的电子设备。作为一例,可列举出手机,在手机中,具有通过在所谓的礼貌(マナ一)模式时发生振动而使使用者知道来电的构成。在该手机中,内装有作为发生振动的振动执行机构的振动发生装置。
作为用于手机的振动发生装置,如图1所示那样构成。图1所示振动发生装置1在带电刷的电动机2的输出轴3以相对输出轴3偏心的状态固定重锤(重块)4。
该振动发生装置1通过驱动电动机2,使输出轴3回转,从而使重块4偏心地回转,作为振动成分取出发生的回转不平衡能量。在这样的振动发生装置1中,存在以下那样的问题。
如作为驱动源使用带电刷的电动机2,则不能完全消除由所谓的狭缝短路导致的回转不良等,所以,存在振动发生动作缺乏可靠性的问题。
电动机主体虽然例如可将直径减小到3.5mm左右,但为了获得所期望的大小的振动能量,需要提高转速,由此使得消耗电力上升。消耗电力的上升对于手机那样的将电池用作电源的携带型电子设备,从电池寿命等的观点考虑并不理想。
另外,如要减小电动机主体的直径,在电动机直径的内侧配置重块,则不能采用较大的回转不平衡能量发生用的重块的偏心量,振动成分减少。
为了增大重块的偏心量,需要相对输出轴配合橡胶环等,在该橡胶环安装重块,以获取重块的偏心量,放大振动成分,结果使得振动发生装置1的薄型化或小型化变得困难。而且,由于部件数量增多,所以,难以降低成本,另外,还存在部件数量增大使振动发生动作的可靠性下降的问题。
因此,申请人在日本专利申请2002-186555的说明书和附图中提出了一种振动发生装置,该振动发生装置在设于平面相对型电动机的转子的偏心位置设置重块,该平面相对型电动机使转子磁铁与定子线圈平面相对地进行配置。
该振动发生装置由于使转子与定子平面地相对,所以,可实现薄型化和小型化,另外,由于可获得大的转子直径,所以,可获得大的重块的偏心量,可相对重块的质量获得大的回转不平衡能量,可由小的消耗电力获得大的振动。该电动机由于为无电刷电动机,所以,不会由所谓的狭缝短路导致回转不良,成为可靠性高的装置。
可是,由申请的说明书和附图提出的振动发生装置这样构成,即,在构成转子的各构件即轴、转子轭铁、转子磁铁、环、及重块全部作为分别的部件形成后,进行组装,将环固定于轴,在该环固定转子轭铁,在转子轭铁固定转子磁铁和重块。为此,组装很费工时,不仅成为制造成本上升的原因,而且需要在构成转子的各构件形成用于组装的相互接合部分,转子自身的小型化和在轴的轴向上的大小的小型化即薄型化存在限度。
另外,需要在定子设置用于可自由回转地支承转子的轴的轴承装置,相应于该轴承装置的厚度,即轴向的大小所需要的量,使得薄型化受到限制。
发明的公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具有的问题的新型的振动发生装置及使用该振动发生装置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实现振动发生装置的进一步的小型化和薄型化,实现使用该振动发生装置的电子设备的进一步的小型化和薄型化。
本发明的振动发生装置具有转子和可回转地支承该转子的定子,通过使转子回转从而发生振动;其中转子具有轴承套筒、磁铁、及重块;该轴承套筒由树脂成形件构成,可回转地安装在立设于定子的固定轴;该重块处于相对轴承套筒偏心的位置。轴承套筒与磁铁借助轴承套筒的材料树脂一体化地形成,定子除了固定轴外,还具有底板、盖板、与磁铁相对地配置的线圈,通过在线圈中通电而使转子回转,轴承套筒在由作用于磁铁与底板或盖板间的吸附力使其与底板或盖板接触的状态下回转。
本发明的振动发生装置由于构成转子的各构件的形状得到简化,转子自身的构造得到简化,所以,可实现转子自身的小型化和薄型化。另外,由于为在使转子的套筒配合于定子的固定轴的状态下按与底板或盖板接触的状态使套筒回转的构造,所以,定子侧的轴承构造得到简化,这样,可实现振动发生装置整体的小型化和薄型化。
本发明的振动发生装置的电动机由于为无电刷电动机,所以,可靠性优良,可进行稳定的动作,同时,电力消耗低。
另外,本发明电子设备具有振动发生装置,该振动发生装置具有转子和可回转地支承该转子的定子,通过使转子回转从而发生振动。在这里,转子具有轴承套筒、磁铁、及重块;该轴承套筒由树脂成形件构成,可回转地安装在立设于定子的固定轴;该重块处于相对轴承套筒偏心的位置。轴承套筒与磁铁由轴承套筒的材料树脂一体化地形成,定子除了固定轴外,还具有底板、盖板、与磁铁相对地配置的线圈,通过在线圈中通电,从而使转子回转,轴承套筒在由作用于磁铁与底板或盖板间的吸附力使其与底板或盖板接触的状态下回转。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由于使用实现了小型化和薄型化的振动发生装置,所以,设备自身可小型化和薄型化。
用于该电子设备的振动发生装置由于为无电刷电动机,所以,可靠性优良,可进行稳定的动作,另外,由于消耗电力小,所以,不仅可获得可靠性高的振动模式,而且可延长电池的有效使用时间。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由本发明可获得的具体的优点可根据下面参照


的实施形式的说明,进一步得到明确。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示出过去的振动发生装置的一例的轴测图。
图2为示出使用本发明的振动发生装置的手机的正面图,图3为其背面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的振动发生装置的轴测图,图5为分解示出壳体的轴测图。
图6为折开盖板示出本发明的振动发生装置的平面图。
图7为示出振动发生装置的要部的分解轴测图。
图8为示出线圈的绕组部分的形状的示意平面图,图9为其纵截面图。
图10为示出驱动电路的框图。
图11为示出本发明振动发生装置的另一例的纵截面图。
图12为示出本发明振动发生装置的再另一例的纵截面图。
图13为示出本发明振动发生装置的再另一例的纵截面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式下面参照

本发明涉及的振动发生装置和使用该振动发生装置的电子设备。
图2和图3示出适用了本发明涉及振动发生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一例的手机10。
手机10例如为频率区域0.8~1.5GHz的数字方式的电话机,具有构成装置主体的箱体11、天线12、显示部13、操作部14、话筒15、扬声器16等。
操作部14如图12所示那样,具有通话按钮14a、通话的切断按钮14b、十字按键14c、14c、...等各种操作构件。在显示部13例如使用液晶显示装置,进行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电话号码薄的内容、由互联网通信获得的网页画面、发送邮件的生成画面、接收邮件的内容等各种显示。
箱体11具有图2所示的前部11a和图3所示后部11b,在后部11b侧可安装电池17并且能够进行装拆。天线12可相对箱体11进出地安装。
在箱体11的内部,内装有振动发生装置100。该振动发生装置100具有这样的功能,即,例如在手机10中当有来电时,发生振动,用振动向使用者通知来电。
作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上述手机10为一例,在手机以外的电子设备中也可使用本发明的振动发生装置,形成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另外,振动发生装置由振动实现的功能也不限于手机10的来电告知功能,也可用于实施其它的功能。
下面,参照图4~图10说明本发明的振动发生装置。
本发明的振动发生装置100具有转子110和可回转地支承该转子110的定子120。如图4所示那样,将作为定子120的主要构成要素的定子轭铁121作为底板,由定子轭铁121和覆盖该定子轭铁121上方的盖板122形成壳体130,在壳体130可回转地收容转子110。
定子轭铁121为由导磁性材料例如铁、具有磁性的不锈钢或硅钢片等形成、构成闭合磁路的构件。另外,盖板122也由导磁性材料形成,但在本发明中,也可没有盖板122,另外,在设置盖板122的场合,也没有必要由导磁性材料形成。
定子轭铁121如图5所示那样,为大体形成为正方形的板构件,从定子轭铁121的四角立设敛缝部123、123、...。另外,在定子轭铁121的中心部立设呈圆柱状的固定轴124。
盖板122如图5所示那样,四个角部126、126、...为从轴向长度(高度)短(低)的圆筒状的围绕部125的下端部外缘突出的形状,构成正方形的4角,在四个角部126、126、...的侧面分别形成切口126a、126a、...。将设于定子轭铁12的对应位置的敛缝部123、123、...嵌入到角部126、126、...的切口126a、126a、...,而且,沿角部126、126、...的上面机械地对敛缝部123、123、...的大体上半部123a、123a、...进行敛缝(参照图4),从而如图4所示那样,由定子轭铁121和盖板122形成壳体130,该壳体130收容转子110和构成定子120的、定子轭铁121以外的构件。
定子120除上述定子轭铁121外,还具有线圈140、电路板150、及搭载于电路板150上的多个电子部件151~154。
线圈140构成于所谓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线圈140如图7和图8所示那样,通过将多个绕组部分141、141、...形成于柔性的绝缘基板142上而形成。这些绕组部分141例如大体形成为扇形,在图7和图8所示例子中,6个绕组部分141、141、...以中心轴CL为中心沿圆周方向排列。这些绕组部分141、141、...通过形成于电路板150的图中未示出的配线图形部连接于后述的驱动电路。绕组部分141例如由聚酰亚胺那样的绝缘材料覆盖,从而相对外部受到电绝缘。
在线圈140的绝缘基板142如图7和图8所示那样,为了避开电子部件151、152、153、154,形成切口142a、142a、...。另外,绝缘基板142的中心部形成有用于插通固定轴124和转子110的后述的轴承套筒的插通孔142b。
电子部件151~154的图中未示出的电极相对电路板150的图中未示出的导体图形直接使用焊锡进行电连接。由于可这样与线圈140的存在无关地避开线圈140配置电子部件151~154,所以,可实现振动发生装置100的厚度即中心轴CL方向的大小的小型化和薄型化。
定子120的电路板150在定子轭铁121的内面即上面例如由粘接剂固定。另外,线圈140在电路板150的上面例如由粘接剂固定。在电路板150的中心部形成用于插通上述固定轴124和转子110的后述的轴承套筒的插通孔155。
线圈140和电路板150可都构成为柔性印刷电路板,也可仅将线圈140构成为柔性印刷电路板,将电路板150构成为刚性的即硬的基板,例如玻璃环氧基板那样的电路板。
线圈140通过层叠多层柔性印刷电路板,将绕组部分141多层化,例如四层化,从而增大使转子110回转时的转矩常数,同时可实现定子120的薄型化,进而可实现振动发生装置100的薄型化。线圈140的通电方法和驱动电路在后面说明。
相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定子120可回转地配置转子110。
转子110如图9所示那样,一体形成轴承套筒160、转子磁铁170、重块180、转子轭铁190。
轴承套筒160形成为树脂成形件,大体呈圆筒状的主部161与位于外周缘部的周缘接合部162通过图中未示出的中间部一体形成。贯通主部161的中心形成的中心孔161a的内径形成得比定子120的固定轴124的外径稍大。该轴承套筒160最好由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形成。例如,最好由混入有碳纤维或碳粒的PPS(polyphenylene sulfide对聚苯硫)或LCP(Liquid Crystal Polymer液晶高分子)形成。当然,也可由这里例示的材料以外的材料形成轴承套筒160。
转子磁铁170形成为环状,例如使用钕系或钐钴系的烧结材料,对S极和N极进行多极磁化而形成。另外,转子磁铁170的内周面171按与大直径部163的外周面对接的状态一体成形,该大直径部163形成于轴承套筒160的主部161的靠上端的位置。
转子轭铁190由导磁性材料例如铁、具有磁性的不锈钢、硅钢片等形成为圈状或环状,其内周缘191按配合于形成在轴承套筒160的主部的上端部的槽164的状态一体成形。
重块180形成为圆弧状,在转子磁铁170和转子轭铁190的外周部大体沿半周形成。具体地说,轴承套筒160的周缘接合部162与转子磁铁170、转子轭铁190、及重块180这样3者一体成形。该重块180用于在转子110相对定子120以固定轴124的中心轴CL为中心连续回转时,将回转不平衡能量作为振动成分取出,例如由钨等比重较大的材质形成。
如上述那样,转子110一体形成轴承套筒160、转子磁铁170、重块180、及转子轭铁190。详细地说,由所谓的嵌入成形法一体形成轴承套筒160、转子磁铁170、重块180、及转子轭铁190,即,当注射成形轴承套筒160时,预先将转子磁铁170、重块180、及转子轭铁190嵌入到轴承套筒160成形用金属模的预定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将轴承套筒160的材料树脂注射到金属模内。
如上述那样,转子110由于构成其的构件一体成形,所以,作为1个部件提供,振动发生装置100的组装前的部件管理和搬运等处理得到简化。另外,轴承套筒160的材料树脂使各所需要构件一体化,所以,不需要在转子磁铁170、重块180、及转子轭铁190设置用于相互接合的接合部,形状简化,可通过提高材料利用率实现成本的降低,另外,可实现小型化和薄型化,同时,可靠性提高。
上述的转子110可回转地将轴承套筒160外嵌于定子120的固定轴124。由作用于定子轭铁121与转子磁铁170之间的吸附力,将转子110吸引到定子轭铁121即底板一方,轴承套筒160的下端面165插通线圈140的插通孔142b和电路板150的插通孔155,成为接触于底板(定子轭铁)121的状态。
如图10所示那样,线圈140的绕组部分141、141、...连接于设在电路板150的U相、V相、W相用的输出电极156、156、156,这些输出电极156、156、156例如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柔性电路板连接于驱动电路200。
驱动电路200具有作为外设的电子部件的电子部件151、152、153、154。电子部件151具有驱动时钟发送电路210、驱动SW判定电路211、预驱动器212、输出电路213、反电动势检测放大器214、前值保持部215、停止判定部216、起动时间生成电路及起动速度选择电路217等。
输出电路213相对线圈140的各绕组部分141、141、...通过上述输出电极156、156、156电连接。
在驱动电路200中,驱动SW判定电路(驱动开关脉冲判定电路)211根据驱动时钟发送电路210发出的时钟,向预驱动器212供给输出电路213的切换信号。这样,预驱动器212将驱动开关信号放大后提供给输出电路213,输出电路213相对线圈140通过适当的3相全波驱动进行通电。这样,由转子110的转子磁铁170发生的磁场与线圈140的各绕组部分141、141、...发生的磁场的相互作用,使转子110相对定子120以固定轴124的中心轴CL为中心回转。
从线圈140的一部分的绕组部分141获得的反电动势由反电动势检测放大器214检测,由停止判定部216比较该检测出的反电动势与预先保持于前值保持部215的前面的值的反电动势。这样,起动时间生成电路217生成转子110的回转时间,选择起动速度。
外设的电子部件152、153为电阻元件,例如,起到生成用于决定转子110的额定转速的电流或生成加速电流的作用。
外设的电子部件154为电容器,但该电容器起到根据加速电流决定用于加速的时间常数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振动发生装置100中,转子110通过由轴承套筒160的材料树脂将构成其的各构件一体化地成形而形成,所以,可实现转子110的小型化和薄型化,进而可实现振动发生装置100的小型化和薄型化。另外,由于部件数量减少,所以,可实现成本降低。
另外,由于转子110的轴承套筒160在直接接触于底板(定子轭铁)121的状态下回转,所以,在这一点也可促进振动发生装置的薄型化。
另外,由于为无电刷电动机,所以,可靠性优良,可进行稳定的动作,同时,消耗电力低。
而且,在转子110中,转子轭铁190不一定需要,转子110只要由轴承套筒160、转子磁铁170、重块180构成即可。另外,如至少将轴承套筒160与转子磁铁170一体成形,则关于转子110的构造的简化、小型化、薄型化,获得那样的效果。
下面,参照图11说明本发明的振动发生装置的另一例子。
在该振动发生装置300中,定子120与上述的振动发生装置的定子120相同,转子310的构成不同。因此,详细说明与用于上述振动发生装置的转子110的构成不同的转子310的部分,关于定子120,参照上述振动发生装置的例子,省略详细的说明。
用于本例的转子310如图11所示那样,一体形成轴承套筒320、转子磁铁330、重块340、及转子轭铁350。
轴承套筒320形成为树脂成形件,大体呈圆筒状的主部321与位于外周缘部的周缘接合部322通过图中未示出的中间部一体形成。贯通主部321的中心形成的中心孔321a的内径形成得比定子120的固定轴124的外径稍大。该轴承套筒320最好由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形成。例如,最好由混入有碳纤维或碳粒的PPS(对聚苯硫)或LCP(液晶高分子)形成。当然,也可由这里例示的材料以外的材料形成。
转子磁铁330形成为圈状或环状,例如使用钕系或钐钴系的烧结材料,对S极和N极进行多极磁化而形成。另外,转子磁铁330的内周面331按与大直径部323的外周面对接的状态一体成形,该大直径部323形成于轴承套筒320的主部321的靠上端的位置。
转子轭铁350由导磁性材料例如铁、具有磁性的不锈钢、硅钢片等形成为环状,其内周缘351按配合于形成在轴承套筒320的主部321的上端部的槽324的状态一体成形。在该转子轭铁350将多个开口352、352、...形成于适当的位置。图11仅示出二个开口352。
重块340形成为圆弧状,在转子磁铁330和转子轭铁350的外周部大体沿半周形成。具体地说,轴承套筒320的的周缘接合部322与转子磁铁330、转子轭铁350、及重块340这样三者一体成形。该重块340用于在转子310相对定子120以固定轴124的中心轴为中心连续回转时,将回转不平衡能量作为振动成分取出,例如由钨等比重较大的材质形成。
如上述那样,转子310一体形成轴承套筒320、转子磁铁330、重块340、及转子轭铁350。详细地说,当注射成形轴承套筒320时,预先将转子磁铁330、重块340、及转子轭铁350嵌入(插入)到轴承套筒320成形用金属模的预定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将轴承套筒320的材料树脂注射到金属模内,从而一体形成轴承套筒320、转子磁铁330、重块340、及转子轭铁350。
上述转子310的轴承套筒320可回转地外嵌于定子120的固定轴124。由作用于盖板122与转子磁铁330之间的吸附力,将转子310吸引到盖板122一方,轴承套筒320的上端面325成为接触于盖板122的状态。当然,吸附力在转子磁铁330与底板(定子轭铁)121之间也起作用,但由于在转子轭铁350形成多个开口352、352、...,所以,从该开口352、352、...的泄漏磁通增多,这样,转子磁铁330与盖板122之间的吸附力一方取胜,转子310被吸引到盖板122一方。即使不是在转子轭铁350形成开口352、352、...,而是减小转子轭铁350的厚度,使较多的磁通从转子磁铁330漏到盖板122一方,也可将转子310吸引到盖板122一方,或者,也可不设置转子轭铁350,而是成为转子磁铁330相对盖板122露出的状态,将转子310吸引到盖板122一方。
在该图11所示振动发生装置中,也可实现转子310的小型化和薄型化,进而可实现振动发生装置300的小型化和薄型化。另外,由于部件数量减少,所以,可实现成本的降低。
而且,如至少一体形成转子磁铁330与轴承套筒320,则关于转子310的构造的简化、转子310的小型化和薄型化等,可获得那样的效果。
另外,由于转子310的轴承套筒320在直接接触于盖板122的状态下回转,所以,就这一点,也可促进振动发生装置的薄型化。
另外,由于为无电刷,所以,可靠性优良,可进行稳定的动作,同时,为低消耗电力。
在上述图11所示振动发生装置中,也可如图12所示那样构成轴承套筒320A。该轴承套筒320形成为封闭主部321的上端的形状,将该封闭的上端面325A形成为半球状。
因此,在该例中,轴承套筒320A的上端面325A与盖板122的下面大体以点进行接触,转子310的回转时的摩擦阻力小,可获得转子310的良好的回转。
另外,也可如图13所示那样构成轴承套筒320A。图13所示轴承套筒320A在上端面325A与盖板122下面之间设置有安装于盖板122的下面的轴向支座360。
因此,在该例中,轴承套筒320A的上端面325A与盖板122间的摩擦阻力进一步减小,因此,可获得转子310的更良好的回转。
上述各例所示各部的形状和构造都不过示出当实施本发明时进行的具体化的一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如上述那样,本发明的振动发生装置的构成转子的各构件的形状变得简单,而且,转子自身的构造也变得简单,可实现转子自身的小型化和薄型化,另外,为在将转子的套筒外嵌于定子的固定轴的状态下使套筒与底板或盖板接触的状态下回转的构造,所以,定子侧的轴承构造简化,这样,可实现振动发生装置整体的小型化和薄型化。
另外,可实现使用该振动发生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薄型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振动发生装置,具有转子和可回转地支承该转子的定子,通过使上述转子回转从而发生振动;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子具有轴承套筒、磁铁、及重块;该轴承套筒由树脂成形件构成,可回转地配合在立设于定子的固定轴;该重块处于相对上述轴承套筒偏心的位置;同时,轴承套筒与磁铁由轴承套筒的材料树脂一体化地形成,上述定子除了上述固定轴外,还具有底板、盖板、与磁铁相对地配置的线圈,通过在上述线圈中通电,从而使上述转子回转,上述轴承套筒在由作用于上述磁铁与底板或盖板间的吸附力使其与底板或盖板接触的状态下回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重块由上述轴承套筒的材料树脂与轴承套筒一体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转子设置转子轭铁,该转子轭铁由上述轴承套筒的材料树脂与轴承套筒一体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转子设置转子轭铁,该转子轭铁由上述轴承套筒的材料树脂与轴承套筒一体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轴承套筒与底板或盖板的接触为点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磁性材料形成上述盖板,将上述轴承套筒的上端面大体形成为球面,由作用于上述盖板与上述磁铁间的吸附力使轴承套筒的上端面与盖板进行点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转子设置位于磁铁的上侧的转子轭铁,该转子轭铁由上述轴承套筒的材料树脂与轴承套筒一体化,同时,在转子轭铁形成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转子设置位于磁铁上侧的转子轭铁,该转子轭铁由上述轴承套筒的材料树脂与轴承套筒一体化,同时,减小转子轭铁的厚度,增大磁铁的磁通朝上方的泄漏量。
9.一种电子设备,具有振动发生装置,该振动发生装置具有转子和可回转地支承该转子的定子,通过使上述转子回转从而发生振动;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子具有轴承套筒、磁铁、及重块;该轴承套筒由树脂成形件构成,可回转地配合在立设于定子的固定轴;该重块处于相对上述轴承套筒偏心的位置;同时,轴承套筒与磁铁由轴承套筒的材料树脂一体化地形成,上述定子除了上述固定轴外,还具有底板、盖板、与上述磁铁相对地配置的线圈,通过在上述线圈中通电,从而使上述转子回转,上述轴承套筒由作用于上述磁铁与底板或盖板间的吸附力使其与底板或盖板接触的状态下回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重块由上述轴承套筒的材料树脂与轴承套筒一体化。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转子设置转子轭铁,该转子轭铁由上述轴承套筒的材料树脂与轴承套筒一体化。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转子设置转子轭铁,该转子轭铁由上述轴承套筒的材料树脂与轴承套筒一体化。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轴承套筒与底板或盖板的接触为点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由磁性材料形成上述盖板,将上述轴承套筒的上端面大体形成为球面,由作用于上述盖板与上述磁铁间的吸附力使轴承套筒的上端面与盖板进行点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转子设置位于磁铁的上侧的转子轭铁,该转子轭铁由上述轴承套筒的材料树脂与轴承套筒一体化,同时,在转子轭铁形成开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转子设置位于磁铁上侧的转子轭铁,该转子轭铁由上述轴承套筒的材料树脂与轴承套筒一体化,同时,减小转子轭铁的厚度,增大磁铁的磁通朝上方的泄漏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用于手机等的振动发生装置,具有转子(110)和可回转地支承该转子的定子(120),通过使转子回转从而发生振动。转子具有轴承套筒(160)、磁铁(170)、及重块(180);该轴承套筒(160)由树脂成形件构成,可回转地安装在立设于定子的固定轴(124);该重块(180)处于相对轴承套筒偏心的位置;轴承套筒与磁铁由轴承套筒的材料树脂一体化地形成。定子除了固定轴外,还具有底板(121)、盖板(122)、与磁铁相对地配置的线圈(140),通过在线圈中通电,从而使转子回转,轴承套筒在由作用于磁铁与底板或盖板间的吸附力使其与底板或盖板接触的状态下回转。
文档编号H02K7/065GK1765043SQ20048000778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8日
发明者香山俊, 清水有希子, 山末利纪, 东宽, 北村泰一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欧姆龙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