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860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子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将缠绕电线而成的绕线线圈配置在定子铁心上而成的定子的定子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将缠绕电线而成的绕线线圈插入配置在形成于定子铁心的内周面的槽中而形成定子时,在绕线夹具上形成绕线线圈后,将该绕线线圈一旦移动到插入夹具,其后将上述绕线线圈从插入夹具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上。
例如,专利文献1的绕线装置,作为与上述绕线夹具相当的部件,包括可以旋转的同时可以提供电线的锭壳;通过该锭壳可以缠绕电线的绕线框;卷落缠绕在该绕线框上的电线的翼片。于是,通过上述锭壳和绕线框来形成缠绕电线而成的单极线圈,一边将该单极线圈逐次卷落在翼片上,一边形成单极线圈连接起来的绕线线圈。然后,将接收了上述绕线线圈的翼片移动到与定子铁心对置的位置,通过移动相当于上述插入夹具的线圈插入件,将绕线线圈从翼片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中。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线圈装置中,形成上述绕线线圈后,使保持上述绕线线圈的翼片移动到与上述定子铁心对置的位置。由此,在翼片从移动到与定子铁心对置的位置将绕线线圈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中,到再次返回到与锭壳以及绕线框对置的位置的期间,在锭壳和绕线框上,不能形成用于下次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中的绕线线圈。因此,锭壳和绕线框不进行动作而待机的时间变长,不能充分地使制造定子的时间缩短。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0-2536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过去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并行进行绕线线圈的插入配置以及绕线线圈的形状的形成、和下一次进行插入配置的绕线线圈的形成,且能够缩短用于制造定子的时间的定子制造装置。
本发明是一种定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绕线单元,其将缠绕电线而成的多个单极线圈连接而形成绕线线圈;插入单元,其用于从该绕线单元接收上述绕线线圈,并将该绕线线圈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中;成形单元,其用于形成使插入配置在上述定子铁心中的上述绕线线圈的形状;移动单元,其可以向上述插入单元和上述成形单元移动,该移动单元,在保持着上述定子铁心的状态下,相对上述插入单元进行移动并进行上述绕线线圈的插入配置,而且相对上述成形单元进行移动并形成上述绕线线圈的形状。
本发明的定子制造装置中,一体地具有上述绕线单元、上述插入单元以及上述成形单元,并且,具有可以向插入单元和成形单元移动的上述移动单元。由此,在上述定子制造装置中,可以连续地进行从绕线线圈的形成到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中的绕线线圈的形状的成形。而且,由此,上述定子制造装置的设置面积与分别设置上述各单元的情况相比可以缩小。
而且,本发明的定子制造装置是上述移动单元使上述定子铁心向插入单元以及成形单元移动的装置。此外,定子制造装置可以相对移动单元与插入单元进行移动并进行上述绕线线圈的向定子铁心的插入配置,且可以相对移动单元与成形单元进行移动并形成插入配置在上述定子铁心中的绕线线圈的形状。
下面,对在本发明的定子制造装置中的各动作以及作用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当在上述定子制造装置上进行各动作时,首先,在上述绕线单元中,缠绕电线而形成多个单极线圈连接起来的绕线线圈。此外,通过使绕线单元与插入单元进行相对移动,而从绕线单元向插入单元交接上述单极线圈连接而成的绕线线圈。
而且,在进行着上述绕线线圈的形成以及上述绕线线圈的交接时,上述移动单元可以保持上述定子铁心而处于待机。
接下来,将保持着上述定子铁心的移动单元向保持着上述绕线线圈的插入单元移动,使移动单元和插入单元相对移动,将在插入单元中保持的绕线线圈插入配置在移动单元中保持的定子铁心中。
此外,再次使移动单元和插入单元相对移动,并使将绕线线圈接收在定子铁心中的移动单元向上述成形单元移动。
这样,上述绕线单元中,可以形成与上述插入单元分别独立的上述单极线圈连接起来的绕线线圈。而且,上述插入单元中,可以从上述绕线单元接收单极线圈连接起来的绕线线圈,且可以与移动单元协调动作而将上述绕线线圈插入在定子铁心中。
因此,在从上述绕线单元向插入单元交接绕线线圈之后,在通过上述移动单元和插入单元,将绕线线圈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中的过程当中,在上述绕线单元上,可以开始下一个用于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中的绕线线圈(下一次的绕线线圈)的形成。
接下来,将处于保持着插入配置有上述绕线线圈的定子铁心的状态的移动单元移动到上述成形单元,使移动单元和成形单元进行相对移动,并形成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中的绕线线圈的形状。
此外,上述绕线单元中,在上述移动单元移动过程中,以及在通过上述移动单元和成形单元,形成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中的绕线线圈的形状的过程中,可以继续进行上述下一个绕线线圈的形成。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定子制造装置,可以并行进行绕线线圈向定子铁心的插入配置以及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中的绕线线圈的形状的成形、和下一个用于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中的绕线线圈的形成,可以缩短用于定子制造的时间。
同样,在进行上述成形以后,上述移动单元中,可以保持上述定子铁心而再一次向上述插入单元移动,可以相对上述插入单元进行移动并接收上述下一个绕线线圈。
此外,上述定子制造装置,根据形成定子的规格,可以在上述绕线单元上反复形成绕线线圈,上述移动单元中,可以与上述插入单元以及上述成形单元协调动作来反复进行上述插入配置以及上述成形。


图1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定子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定子制造装置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中的绕线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中在绕线单元形成了绕线线圈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在实施例中的连接单极线圈而成的绕线线圈的模式图。
图6是表示在实施例中,使保持绕线线圈的绕线单元与插入单元接近后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在实施例中,使保持绕线线圈的绕线单元与插入单元接近以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在实施例中,使保持绕线线圈的绕线单元与插入单元接近并将绕线线圈向插入单元交接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在实施例中,使保持定子铁心的移动单元与保持绕线线圈的插入单元接近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在实施例中,从插入单元将绕线线圈插入配置在了保持在移动单元中的定子铁心中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在实施例中,使插入单元中的线圈接收部件与保持在移动单元中的定子铁心的槽对置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2是表示在实施例中,成形单元使插入配置在保持于移动单元的定子铁心中的绕线线圈成形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在实施例中,移动单元移动到了与插入单元对置的位置后的状态的定子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在实施例中,移动单元与插入单元接近后的状态的定子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在实施例中,移动单元从与插入单元对置的位置向与成形单元对置的位置移动后的状态的定子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在实施例中,移动单元与成形单元接近后的状态的定子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在实施例中,移动单元从成形单元分离的状态的定子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在实施例中,移动单元使定子移动到搬送机的状态的定子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在实施例中,搬送机将定子搬运到下个工序的状态的定子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在实施例中,将三相绕线线圈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中而形成的三相电机用的定子的平面图。
图21是表示在实施例中,将三相的绕线线圈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中而形成的三相电机用的定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对于上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的定子制造装置中,通过根据需要反复地进行上述绕线线圈的形成、绕线线圈的插入配置以及成形,可以用短时间制造将U相、V相以及W相的三相绕线线圈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中而形成的三相电机用的定子。
而且,上述移动单元优选构成为,在将上述绕线线圈插入配置在上述定子铁心中时,在保持上述定子铁心的状态下,相对于保持上述绕线线圈的上述插入单元接近。
在该情况下,上述绕线线圈向上述定子铁心的插入配置,可以通过由上述插入单元固定,并移动保持上述定子铁心的移动单元来进行。因此,可以使上述定子制造装置的构造简单。
而且,上述移动单元优选构成为,在上述绕线线圈的形状成形时,在保持上述定子铁心的状态下,相对于上述成形单元接近。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绕线线圈的形状的成形,可以通过由上述成形单元固定,并移动保持插入配置了上述绕线线圈的定子铁心的移动单元来进行。因此,在该情况下也可以简化上述定子制造装置的构造。
而且,上述移动单元,具有保持上述定子铁心的保持部、和用于使上述保持部以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旋转臂,上述插入单元及上述成形单元,优选为相对配置在上述保持部的旋转轨迹上。
在该情况下,上述移动单元,通过使上述旋转臂旋转,可以使保持在上述保持部中的定子铁心移动到与上述插入单元对置的位置,也可以移动到与上述成形单元对置的位置。因此,可以紧凑地构成上述定子制造装置的同时,可以使定子制造装置的构造更加简单。
而且,上述绕线单元,优选构成如下将用于缠绕上述电线而分别形成上述单极线圈的多个线圈绕线框,分别可移动地配置在基座保持架上,使上述多个线圈绕线框中的任意一个线圈绕线框相对于其余线圈绕线框突出来,以该突出来的线圈绕线框为中心,旋转上述绕线单元的全体,由此,依次进行上述单极线圈的形成。
在该情况下,可以容易地构成可以与上述插入单元各自单独地形成绕线线圈的绕线单元。因此,可以进一步简化定子制造装置的构造。而且,在该情况下,在上述绕线单元中,通过依次移动进行上述电线的缠绕的各个线圈绕线框并相对于其余线圈绕线框突出来,可以相对于各个线圈绕线框依次形成单极线圈,形成连接多个单极线圈而成的绕线线圈。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定子制造装置涉及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例子的定子制造装置1,如图1、2所示,包括绕线单元2,其连接缠绕电线90而成的多个单极线圈91而形成绕线线圈9;插入单元3,其用于从该绕线单元2接收上述绕线线圈9,并将该绕线线圈9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中;成形单元4,其用于形成插入配置在上述定子铁心81中的上述绕线线圈9的形状;移动单元5,其可以向上述插入单元3和上述成形单元4移动。
上述移动单元5如下构成,在保持上述定子铁心81的状态下,进行与上述插入单元3的相对移动,并进行上述绕线线圈9的插入配置,同时进行与上述成形单元4的相对移动,且进行上述绕线线圈9的形状的成形。
以下,对此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例的移动单元5,可以将上述定子铁心81搬送到上述插入单元3和上述成形单元4。此外,移动单元5,具有保持定子铁心81的保持部52、和用于以旋转中心轴C4为中心旋转保持部52的旋转臂51。
而且,如图2所示,移动单元5,具有使旋转臂51旋转的旋转装置(图示略),上述插入单元3以及上述成形单元4,对置配置在上述保持部52的旋转轨迹S上。此外,移动单元5,通过使上述旋转装置动作而使旋转臂51旋转,可以将保持于上述保持部52的定子铁心81,移动到与上述插入单元3对置的位置,也可以移动到与上述成形单元4对置的位置。
而且,如图1、图2所示,上述保持部52构成为,保持上述定子铁心81的外周面。本例的保持部52,由在上述旋转臂51上设置的保持孔521、和可使该保持孔521的孔面积缩小那样移动的夹子522来构成。此外,保持部52,在将定子铁心81插入配置在保持孔521内时,可以使上述夹子522动作,而将定子铁心81保持在保持孔521中。
而且,如图1、图2所示,上述移动单元5,可以使上述保持部52旋转的同时,可以使上述保持部52沿其轴方向L1移动。也就是,本例的旋转臂51,可以旋转的同时,可以沿上述保持部52的轴方向L1滑动。此外,上述旋转臂51,在将上述绕线线圈9插入配置在上述定子铁心81中时,在保持上述定子铁心81的状态下,可以接近于保持绕线线圈9的插入单元3。而且,旋转臂51,在成形上述绕线线圈9的形状时,在保持定子铁心81的状态下,可以接近于上述成形单元4。
本例的定子制造装置1,将上述绕线单元2、上述插入单元3、上述成形单元4以及上述移动单元5的各单元配置在台架10上而成。
而且,定子制造装置1具有载放台11,其可以载放在进行上述绕线线圈9的插入配置之前的定子铁心81;搬送机12,其用于将进行上述绕线线圈9的插入配置以及成形而形成了的定子8搬送到定子制造装置1的外部。
该搬送机12具有可以载放并移动在上述定子制造装置1中制造的定子8的托盘121。
此外,上述移动单元5,在使上述旋转臂51上的保持部52移动到与上述载放台11对置的位置的状态下,可以将定子铁心81接收在上述保持部52中。
而且,移动单元5,可以将上述定子8,保持在上述保持部52中并从上述插入单元3或者成形单元4移动到上述搬送机12。
在本例中,使上述移动单元5中的旋转中心轴C4,配置在上述台架10的大致中心部分,在该旋转中心轴C4的周围,配置有上述载放台11、绕线单元2、插入单元3、成形单元4以及搬送机12。
此外,移动单元5,通过使其旋转臂51以旋转中心轴C4为中心旋转,可以将保持在上述保持部52中的定子铁心81移动到与上述载放台11、绕线单元2、插入单元3、成形单元4以及搬送机12对置的位置。
而且,如图3、图4所示,上述绕线单元2,具有基座保持架21和相对于该基座保持架21分别向前进后退方向L2可以进退地被配置的多个线圈绕线框22。各线圈绕线框22,用于缠绕上述电线90而分别形成上述单极线圈91。而且,在本例中,基座保持架21中的线圈绕线框22彼此之间,配置有用于形成将单极线圈91彼此连接起来的搭接线92的搭接线绕线框23。而且,各搭接线绕线框23也可以相对于基座保持架21进退。
此外,绕线单元2构成为,通过使上述多个线圈绕线框22中的任意一个线圈绕线框22相对于其余线圈绕线框22以及搭接线绕线框23突出来,并以该突出来的线圈绕线框22为中心旋转上述绕线单元2的整体,来形成上述单极线圈91。
而且,在上述绕线单元2中,可以使进行上述电线90的缠绕的各线圈绕线框22依次向上述进退方向L2移动,且相对于其余线圈绕线框22以及搭接线绕线框23突出来,然后相对于各线圈绕线框22依次形成单极线圈91,形成多个单极线圈91连接了的绕线线圈9(参考图5)。
而且,如图3、图4所示,上述基座保持架21,可相对于以旋转基座中心轴C2为中心可旋转地被设置的旋转基座20移动地被设置。而且,各线圈绕线框22以及搭接绕线框23,如下地设置在基座保持架21上,即缠绕上述电线90的各缠绕轴C1大概相互平行的同时,也相对于上述旋转基座中心轴C2大概平行。
而且,上述基座保持架21构成为,可以使上述各线圈绕线框22中进行上述电线90缠绕的任意一个线圈绕线框22依次与上述旋转基座中心轴C2接近。
而且,如图3、图4所示,本例的基座保持架21,以在相对上述旋转基座中心轴C2大概平行且偏移了的位置上形成的转动中心轴C3为中心,可以转动移动地设置在上述旋转基座20上。而且,如图4所示,上述各线圈绕线框22以及各搭接线绕线框23,如下被设置在基座保持架21上,它们的缠绕轴C1排列在以上述转动中心轴C3为中心画出的假想圆R上。而且,通过使上述基座保持架21按照所规定的角度转动移动,使进行上述电线90的缠绕的线圈绕线框22或者搭接线绕线框23依次接近上述旋转基座中心轴C2,可以基本使各线圈绕线框22或者搭接线绕线框23的缠绕轴C1和上述旋转基座中心轴C2一致。
而且,如图3所示,上述各线圈绕线框22,具有安装在上述基座保持架21上的内侧绕线框部225,和与该内侧绕线框部225对置设置的外侧绕线框部226。此外,外侧绕线框部226,如图7所示,在进行上述电线90的缠绕时的缠绕位置P1,和如图8所示的将进行上述缠绕后的单极线圈91从该线圈绕线框22脱离时的脱离位置P2之间,可以移动从而变更与内侧绕线框部22之间的距离。
上述插入单元3具有如图9、图10所示,用于将上述绕线线圈9向在上述定子铁心81的定子孔810上形成的槽811压出插入的压出插入铁心31;以及如图7、图8所示,设置在该压出插入铁心31的外周面上,从上述各线圈绕线框22分别接收上述各单极线圈91的多个线圈接收部32。
而且,如图6所示,在各线圈接收部32彼此之间,设置有在与线圈接收部32的形成方向基本相同方向上形成的多个导引部33。如图11所示,该导引部33,与位于定子铁心81的各个槽811彼此之间的位置上的齿812对面,导引向上述绕线线圈9上的各单极线圈91的各槽811的插入配置。
而且,本例的插入单元3,可以通过与上述绕线单元2之间的一次相对移动,而接收在上述绕线单元2上形成的上述单极线圈91连接而成的绕线线圈9。
而且,如图7、图8所示,在本例的定子制造装置1中,绕线单元2和插入单元3设置在互相对置的位置。而且,上述绕线单元2构造为,可相对插入单元3移动。于是,可以通过使绕线单元2接近于插入单元3、使在各线圈绕线框22上的外侧绕线框部226从上述缠绕位置P1向上述脱离位置P2移动,而从绕线单元2向插入单元3交接绕线线圈9。
上述成形单元4,如图12所示,具有被插入配置在上述定子铁心81上的定子孔810(参考图11)上的主体部41;向该主体部41的外周方向D1移动、且用于进行被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上的绕线线圈9的成形的可动成形部42。
另外,在使移动单元5接近于成形单元4、并将在成形单元4上的主体部41插入配置在保持于移动单元5的定子铁心81上的定子孔810中时,通过使上述可动成形部42向主体部41的外周方向D1移动,可以进行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上的绕线线圈9的成形。
同样,所谓上述定子孔810,是指在相对于定子8来配置转子时使用的孔。
而且,如图10所示,在将上述绕线线圈9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中时,上述绕线线圈9上的各单极线圈91的一部分形成从定子铁心81的轴方向端部813突出来的线圈端部93。此外,在本例中,如图12所示,在使用了上述移动单元5和上述成形单元4的绕线线圈9的成形中,使上述线圈端部93,进行向上述定子铁心81的外周方向D1变形移动的成形。
下面,对于使用上述定子制造装置1,并将绕线线圈9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中而成的定子8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例中,进行以下的绕线工序、交接工序、插入工序以及成形工序来形成上述的定子8。
首先,在上述绕线工序,如图5所示,使用上述绕线单元2,来形成将电线90缠绕成环状而成的单极线圈91连接多个的绕线线圈9。在该绕线工序中,如图3、图4所示,使上述基座保持架21以上述转动中心轴C3为中心转动所规定角度,且使进行上述电线90的缠绕的线圈绕线框22或者搭接线绕线框23的缠绕轴C1几乎与上述旋转基座中心轴C2一致。
而且,如图3所示,将缠绕电线90的线圈绕线框22或者搭接线绕线框23相对于其余的线圈绕线框22以及搭接线绕线框23突出来。这样,在将上述旋转基座20以上述旋转基座中心轴C2为中心旋转时,可以使上述绕线单元2的整体以上述突出来的线圈绕线框22或者搭接线绕线框23的缠绕轴C1为中心旋转。由此,对上述突出来的线圈绕线框22或者搭接线绕线框23缠绕电线90,而分别形成单极线圈91或者搭接线92。
此外,如图4所示,相对于其余的各线圈绕线框22以及搭接线绕线框23也同样形成各单极线圈91以及各搭接线92,且形成各单极线圈91通过各搭接线92连接起来的绕线线圈9(参考图5)。
接下来,在上述交接工序中,如图6~图8所示,利用上述绕线单元2以及插入单元3,将进行上述缠绕而形成的绕线线圈9,从上述绕线单元2交接到上述插入单元3(移置)。在该交接工序中,如图7、图8所示,将绕线单元2向插入单元3接近,将上述各线圈接收部32插入到绕线单元2上的各线圈绕线框22的向上述缠绕轴C1的方向形成的凹陷部221内。
此外,如图6、图8所示,连接各线圈绕线框22和各线圈接收部32的同时,形成用于各线圈绕线框22和各线圈接收部32各自交接上述各单极线圈91的交接通路30。
这样,在该状态下,如图8所示,通过使各线圈绕线框22上的外侧绕线框部226从上述缠绕位置P1移动到上述脱离位置P2的同时,使可移动地被设置在上述基座保持架21内的压出铁心211向前推进,将由各线圈绕线框22保持的绕线线圈9从该各线圈绕线框22向插入单元3上的各线圈接收部32交接。
而且,如图1所示,在进行上述绕线线圈9的形成以及上述绕线线圈9的交接时,将上述移动单元5的保持部52移动到与上述载放台11对置的位置,且将定子铁心81保持在移动单元5的保持部52上,使移动单元5处于待机。
接下来,在上述插入工序中,如图9~图11、图13、图14所示,将保持在上述插入单元3中的绕线线圈9插入配置在保持于移动单元5中的定子铁心81中。在该插入工序中,如图13、图14所示,将上述移动单元5中的保持部52移动到与上述插入单元3对置的位置,然后使上述旋转臂51接近于插入单元3。
这样,如图9、图10所示,将插入单元3中的各线圈接收部32插入配置在保持于移动单元5上的保持部52中的定子铁心81中的定子孔810中。此外,如图10所示,使上述插入单元3中的压出插入铁心31接近于定子铁心81,并将在各线圈接收部32中保持的各单极线圈91插入配置在保持于上述移动单元5上的保持部52中的定子铁心81中的槽811中,且从插入单元3将绕线线圈9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中。
另外,在进行了上述绕线线圈9的插入配置后,如图10所示,在定子铁心81上,形成线圈端部93,其是绕线线圈9中的各单极线圈91的一部分从定子铁心81的轴方向的端部813突出而成。
接下来,在上述成形工序中,如图12、图15、图16所示,形成插入配置在上述定子铁心81中的绕线线圈9的形状。在该成形工序中,如图15所示,使上述移动单元5中的保持部52移动到与上述成形单元4对置的位置,然后,如图16所示,使上述旋转臂51接近于成形单元4。然后,将成形单元4中的主体部41以及可动成形部42插入配置在保持在移动单元5中的保持部52中的定子铁心81的定子孔810中。
然后,在进行了上述插入配置的状态下,如图12所示,使上述可动成形部42向上述主体部41的外周方向D1移动,并通过可动成形部42,使上述线圈端部93向定子铁心81的外周方向D1变形移动。
由此,可以进行插入配置在上述定子铁心81中的绕线线圈9的形状的成形,且使下一个在上述绕线单元2中形成的绕线线圈9(下一次绕线线圈9),从上述绕线线圈9的内周侧开始重叠,并能够容易地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中的槽811中。
而且,在进行了上述成形后,上述移动单元5,可以保持上述定子铁心81并再一次向上述插入单元3移动,可以进行与上述插入单元3的相对移动并接收上述下一次的绕线线圈9。
这样,上述定子制造装置1,根据形成定子8的规格,可以在绕线单元2中反复形成绕线线圈9。移动单元5,可以反复进行上述绕线线圈9的插入配置以及上述绕线线圈9的形状的成形。
而且,如图17、图18所示,在上述定子制造装置1中制造的定子8中,上述移动单元5可以移动到上述搬送机12上的托盘121上。这样,如图19所示,通过移动该托盘121,可以将上述定子8搬运到定子制造装置1的下一个工序。
而且,在本例中,用于形成上述绕线线圈9的电线90,是将多个导线901捆在一起而成的(参考图3、图7)。
在本例的定子制造装置1中,如图20、图21所示,通过重复上述绕线工序、上述交接工序、上述插入工序以及上述成形工序,来制造将U相、V相以及W相的三相绕线线圈9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中而形成的三相电机用的定子8。
也就是,在本例中,进行上述绕线工序而形成U相的绕线线圈9,进行上述交接工序以及上述插入工序而将U相的绕线线圈9U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的同时,进行上述成形工序,而使被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中的U相的绕线线圈9U的线圈端部93向定子铁心81的外周方向D1变形移动。
而且,利用对于上述U相的绕线线圈9U进行上述交接工序、插入工序以及成形工序的时间,来在上述绕线工序中,形成V相的绕线线圈9V。此外,进行交接工序以及插入工序,而将V相的绕线线圈9V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中的同时,进行上述成形工序,而使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中的V相的绕线线圈9V的线圈端部93向定子铁心81的外周方向D1变形移动。
而且,利用对于上述V相的绕线线圈9V进行上述交接工序、插入工序以及成形工序的时间,来在上述绕线工序中,形成W相的绕线线圈9W。
此外,可以进行交接工序以及插入工序而将W相的绕线线圈9W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中,并将U相、V相以及W相的三相绕线线圈9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中,来制造上述三相电机用的定子8。
同样,在上述绕线单元2中,可以将上述各相绕线线圈9分成多次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上述绕线工序以及上述交接工序,并在将分割形成的绕线线圈9分别交接到上述插入单元3后,在上述插入工序中,可以进行绕线线圈9的向定子铁心81的插入配置。而且在这时,也与上述相同,可以进行绕线工序、交接工序、插入工序以及成形工序,而制造三相电机用的定子8。
在进行上述制造后的定子8中,如图20所示,U相、V相以及W相的各绕线线圈9,按照所规定的槽811的个数位移并插入配置在上述定子铁心81的圆周方向D2。
另外,在定子8中,如图21所示,从定子铁心81的轴方向端部813突出来的各相的线圈端部93中,V相的线圈端部93重叠在U相的线圈端部93的内周侧,W相的线圈端部93重叠在V相的线圈端部93的内周侧,并被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中。
本例的定子制造装置1,将上述载放台11、上述绕线单元2、上述插入单元3、上述成形单元4以及上述搬送机12,一体地设置在上述台架10上而成。而且,定子制造装置1,将可以移动保持于上述定子铁心81的保持部52的上述移动单元5设置在上述台架10上。由此,在上述定子制造装置1中,形成各相的绕线线圈9的同时,可以将它们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中,可以连续地进行上述定子8的制造。另外,由此,上述定子制造装置1的设置面积与将上述各单元2~5分别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
而且,上述定子制造装置1中,上述移动单元5使上述定子铁心81向插入单元3以及成形单元4移动。此外,定子制造装置1中,可以使移动单元5接近于插入单元3,并进行上述绕线线圈9的向定子铁心81的插入配置,且可以使移动单元5接近于成形单元4,并进行插入配置在上述定子铁心81中的绕线线圈9的形状的成形。因此,上述定子制造装置1中,通过可以保持上述定子铁心81并与插入单元3以及成形单元4协调动作的上述移动单元5,可以在短时间内制造定子8。
而且,如上所述,上述绕线单元2,可以进行与上述插入单元3各自单独的连接了上述单极线圈91的绕线线圈9的形成。而且,上述插入单元3,可以从上述绕线单元2接收单极线圈91连接起来的绕线线圈9,可以与移动单元5协调动作,来将上述绕线线圈9插入在定子铁心81中。
因此,在将绕线线圈9从上述绕线线圈单元2向插入单元3交接以后,在通过上述移动单元5和插入单元3进行上述插入工序当中,作为上述绕线工序,上述绕线单元2,也可以进行用于下一个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中的绕线线圈9(下一个的绕线线圈9)的形成。而且,在上述移动单元5移动当中,以及在通过上述移动单元5和成形单元4进行上述成形工序当中,上述绕线单元2,也可以继续上述下一个的绕线线圈9的形成。
因此,通过本例的定子制造装置1,可以并行进行绕线线圈9的向定子铁心81的插入配置以及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中的绕线线圈9的成形,和用于下一个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中的绕线线圈9的形成,可以缩短用于制造定子8的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定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单元,其形成将缠绕电线而成的多个单极线圈连接而成的绕线线圈;插入单元,其用于从该绕线单元接收上述绕线线圈,并将该绕线线圈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中;成形单元,其用于形成插入配置在上述定子铁心中的上述绕线线圈的形状;移动单元,其可以向上述插入单元和上述成形单元移动,其中,该移动单元,在保持着上述定子铁心的状态下,进行与上述插入单元的相对移动并进行上述绕线线圈的插入配置,而且进行与上述成形单元的相对移动并进行上述绕线线圈的形状的成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单元如下构成,在将上述绕线线圈插入配置在上述定子铁心中时,在保持上述定子铁心的状态下,接近于保持着上述绕线线圈的上述插入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单元如下构成,在形成上述绕线线圈的形状时,在保持着上述定子铁心的状态下,接近于上述成形单元。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单元具有保持上述定子铁心的保持部、和用于使上述保持部以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旋转臂,上述插入单元以及上述成形单元,对置设置在上述保持部的旋转轨迹上。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绕线单元如下构成,将用于缠绕上述电线而分别形成上述单极线圈的多个线圈绕线框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基座保持架上,且将上述多个线圈绕线框中的任意一个线圈绕线框相对于其余的线圈绕线框突出来,并以该突出来的线圈绕线框为中心旋转上述绕线单元的整体,来依次进行上述单极线圈的形成。
全文摘要
定子制造装置(1)包括绕线单元(2),其形成将缠绕电线(90)而成的多个单极线圈(91)连接而成的绕线线圈(9);插入单元(3),其用于从绕线单元(2)接收绕线线圈(9),且将绕线线圈(9)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中;成形单元(4),其用于形成插入配置在定子铁心(81)中的绕线线圈(9)的形状;移动单元(5),其可以向插入单元(3)和成形单元(4)移动。移动单元(5)在保持定子铁心(81)的状态下,在与插入单元(3)进行相对移动并进行绕线线圈(9)的插入配置,而且与成形单元(4)进行相对移动并进行绕线线圈(9)的形状的成形。
文档编号H02K15/04GK1795601SQ20048001416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4日
发明者桥本伸吾, 畔柳彻, 山口毅 申请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