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膜增压泵之电机端盖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998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隔膜增压泵之电机端盖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微型泵结构,具体涉及到隔膜增压泵内部电机端盖的配 合结构。
背景技术
隔膜增压泵已广泛应用于水工、农业、医疗、汽车及船舶等行业,尤其在 采用逆渗透技术进行水质净化处理的水家电产品中,其良好的增压性能维系着
逆渗透过滤膜管(RO膜管)的正常工作,因此对该产品的质量检验有较高标 准的要求。
隔膜增压泵的结构大致如图1所示,从上至下由三角支座1分隔为增压工 作区和动力区。在泵壳3前后端的前盖2和后盖7内,安装着动力区的电机部 分,包括由弹簧卡作用而紧贴泵壳的磁瓦4、中央的转子5和安装在后盖7上 的碳刷6。上述部分安装后还需通过两根螺钉紧固螺钉从后盖7的螺孔外端 伸入,经过两片磁瓦4所形成的两条间隙,到达前盖2的螺孔,最后拧紧。该 装配过程中,由于磁瓦的磁力影响,使螺钉受力,偏离前后盖螺孔的导通方向, 加之螺钉杆身长较长(与泵壳长度相当,100mm—120mm),随着螺钉的伸入, 人工难以在后盖的外端控制螺钉的方向,难以使其对准前盖2上的螺孔,因此 费力费时,严重影响了装配的效率,特别是产品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使得 该缺陷尤显突出。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泵体动力
区装配螺钉摆脱磁瓦的磁力影响、沿设定方向顺畅穿过磁瓦间隙,从而提高装 配速度的隔膜增压泵之电机端盖配合结构。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隔膜增压泵 之电机端盖配合结构,包括前盖和后盖,二者的本体上均设有同轴对应的螺孔, 其中后盖上的螺孔向前盖方向延伸、突出于端面一定高度而形成柱状的导孔, 导孔内径与螺钉的外径相符。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前盖上的螺孔也向后盖方向延伸、突出于端面一定高 度而形成柱状的导孔,该导孔内径与螺钉的外径相符。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电机端盖的结构,在泵的装配过程中,由于导孔较长, 螺钉从后盖进入到磁瓦的间隙位置时,螺钉的杆身已被导孔套住,加之导孔孔 径与螺钉外径相符,使螺钉除轴向外的运动均受阻,即使在磁瓦强磁力的影响 下,螺钉也难以在导孔中产生偏动,由此保持与导孔轴向一致而对准前盖上相 应的螺孔。若前盖也相对向后延伸出柱状导孔,则縮短了两端盖对应螺孔间的 距离,使螺钉的推送更加顺利,从而降低了对接难度,大幅度提高了装配速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隔膜增压泵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三角支座,2、前盖,2.1、导孔,2.2、螺帽,3、泵壳,4、 磁瓦,5、转子,6、碳刷,7、后盖,7.1、导孔,8、碳刷座,9、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后盖7也是泵体的后盖。在其内侧端面设有碳刷
座8,碳刷可直接安装其上。原有的两个螺孔均突出于后盖内侧端面延伸出一 定高度,大约30—50mm,形成柱状的导孔7.1,导孔内径与螺钉的外径相符。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前盖2也可作相应的改进,前盖上原有的两个螺 孔均向后盖方向延伸,突出其端面一定高度,形成柱状的导孔2.1,导孔内径 与螺钉的外径相符。原有螺孔的另侧卡装有六角螺帽2. 2。
参照图4。装配时,两个端盖2、 7的柱状导孔2.1、 7. l对准两片磁瓦4 的间隙位置,螺钉9由下方的后盖7插入后,即可经导孔7.1导入到前盖的导 孔2.1中,直至抵达导孔2.1的另一端,并通过六角螺帽2.2固定。与原有端 盖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装配速度有大幅度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隔膜增压泵之电机端盖配合结构,包括前盖(2)和后盖(7),二者的本体上均设有同轴对应的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7)上的螺孔向前盖方向延伸、突出于端面一定高度而形成柱状的导孔(7.1),导孔内径与螺钉的外径相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增压泵之电机端盖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2)上的螺孔也向后盖方向延伸、突出于端面一定高度而形成柱状 的导孔(2.1),该导孔内径与螺钉的外径相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膜增压泵之电机端盖配合结构,包括前盖和后盖,二者的本体上均设有同轴对应的螺孔,其中后盖上的螺孔向前盖方向延伸、突出于端面一定高度而形成柱状导孔,导孔内径与螺钉的外径相符。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电机端盖的结构,在泵的装配过程中,由于导孔较长,螺钉从后盖进入到磁瓦的间隙位置时,螺钉的杆身已被导孔套住,加之导孔孔径与螺钉外径相符,使螺钉除轴向外的运动均受阻,即使在磁瓦强磁力的影响下,螺钉也难以在导孔中产生偏动,由此保持与导孔轴向一致而对准前盖上相应的螺孔。若前盖也相对向后延伸出柱状导孔,则缩短了两端盖对应螺孔间的距离,使螺钉的推送更加顺利,从而降低了对接难度,大幅度提高了装配速度。
文档编号H02K5/04GK201066810SQ20072006385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1日
发明者徐兆火, 蔡应麟 申请人:蔡应麟;徐兆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