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490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车辆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作为清洁、环保型的绿色车辆,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以及汽车生产商的极 大关注,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电动汽车必将成为21世纪 的重要交通工具。其中,纯电动汽车技术日益成熟,在市政特殊用车、固定线路的公交车、公务车队 用车和私人用车领域已经广泛投入使用。目前,各种电动车辆通常在工作范围内进行就近充电,以维持正常使用。而现有的 充电站通常建设规模大,占用大量土地,基础建设周期长,但覆盖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充电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充电站建设规模大,占用 大量土地,基础建设周期长的缺陷。使充电装置便于建设、灵活配置,满足各种充电用户的 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充电装置,包括一个以上充电设备和一个以上为 所述充电设备供电的配电设备,还包括一个以上能整体吊装和移动的舱体,所述充电设备 和所述配电设备设置在所述舱体内部。如上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每个所述舱体内部还设置有一个以上温度控制设 备,所述温度控制设备与所述配电设备连接,以使所述配电设备为所述温度控制设备供电。如上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所述舱体上设置有一个以上能够开启和关闭的门 体。如上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设备上设置有充电状态指示灯,所述舱 体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用于观察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的透明窗体。如上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每个所述舱体上还设置有检修门体。如上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所述舱体呈长方体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采用一个以上可整体吊装和移动的舱体结 构,将充电设备和配电设备设置在舱体内部。解决了现有的充电站建设规模大,占用大量土 地,基础建设周期长的缺陷。使电动车辆充电装置便于吊装和移动,可根据服务能力的需求 灵活配置,能够满足各种充电用户的需求。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为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充电设备;2-配电设备; 3-舱体;4-温度控制设备; 5-门体;6-检修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 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第一实施例,包括一个以上充电设备和一 个以上为充电设备供电的配电设备,还包括一个以上能整体吊装和移动的舱体,充电设备 和配电设备设置在舱体内部。其中,充电设备用于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是整个电动车辆充电装置中的核心设 备,通常,充电设备具体包括充电机、变压器、整流设备以及滤波设备等。配电设备为整个电动车辆充电装置中的供电设备,通常包括变压器以及开关部 件等,配电设备通过电缆与电网相连,并且通过电缆与充电设备连接,为充电设备供电,可 以方便地与电网或者充电设备连接或断开。每个舱体采用可整体吊装及移动的结构,例如舱体的外部可以呈长方体,正方体 或其他形状的箱体结构,这种箱体结构便于整体吊装和移动。在其内部设置充电设备和配 电设备,充电设备和配电设备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舱体内部,或者,还可以通过地脚或 螺栓的部件固定在舱体内部。从而使整个装置能够整体吊装、搬运和移动。并且,充电设备 和配电设备不会在吊装或移动过程中损坏。舱体的数量以及充电设备和配电设备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电动车辆充电装 置的区域中,对充电能力的需求进行设置。如果对充电能力的需求较大,那么可以采用多个 舱体,在每个舱体中设置一个或多个充电设备,并根据充电设备的数量设置合适的配电设 备,以满足充电使用需要。如果对充电需求较小,那么可以只设置一个舱体,在该舱体内设 置少量甚至是一个充电设备,并相应设置配电设备,以达到使用需求。因此,舱体的数量、充 电设备的数量和配电设备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及需求进行设置。另外,采用多个 舱体时,多个舱体可以相互连接在一起,以便实现整体吊装和移动。或者,多个舱体也可以 独立设置,并采用单独吊装和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某一区域。另外,由于多个舱体可整体吊装及移动,因此,配电设备的电缆可以通过桥架等方 式或电缆沟等方式进行布置,以便使电缆布置更加清晰、合理、牢固,避免在移动过程或方 舱吊装过程中散乱导致故障。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每个舱体都可视为一个 独立的模块,因此,可以根据每个区域的具体使用需求模块化设置舱体,并且这些舱体可以整体吊装和移动,由于目前的电动车辆充电站具有在较大区域范围内分散设置,在较小区 域范围内集中设置的特点,因此,采用模块化,并且可整体吊装和移动的舱体,能够实现灵 活配置,满足各种充电用户的需求。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采用一个以上可整体吊装和移动的舱体结 构,将充电设备和配电设备设置在舱体内部。解决了现有的充电站建设规模大,占用大量土 地,基础建设周期长的缺陷。使电动车辆充电装置便于吊装和移动,可根据服务能力的需求 灵活配置,能够满足各种充电用户的需求。第二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第二实施例,包括一个以 上充电设备1和一个以上为充电设备1供电的配电设备2,还包括一个以上能整体吊装和 移动的舱体3,充电设备1和配电设备2设置在舱体3内部。其中,舱体3可以呈长方体结构,即成方舱型,这种形状结构利于进行整体吊装和 移动。当某区域需要设置电动车辆充电装置时,可以根据该区域对充电能力的需求确定 舱体3及其中设置的充电设备1和配电设备2的数量,然后将舱体3吊装到设置地点。电动车辆充电装置吊装设置完成后,还可以根据周围环境或使用需求等设置一些 辅助设置,例如,可以在舱体3上方设置遮雨棚(图中未示出),以加强对电动车辆充电装置 的防护。在此基础上,为了对舱体3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以使电动车辆充电装置更 加适应不同的外部的温度环境,还可以在每个舱体3的内部设置一个以上温度控制设备4, 这些温度控制设备4可以为空调、通风设备或加热设备等。温度控制设备4在舱体3内的 具体位置以及数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根据充电设备1及配电设备2的 位置进行设置。另外,温度控制设备4与配电设备2连接,以使配电设备2为温度控制设备 4供电。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可以在舱体3上设置一个以上能够开 启和关闭的门体5,以便打开门体5进行充电操作。其中,门体5的个数和设置位置并不进行具体限制。充电电缆放置在门体5的里 侧,充电时,打开门体5便可以方便取出充电电缆,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充电完毕后,仍然 将充电电缆放回舱体3内,关上门体5,以保证舱体3内部的温度环境。另外,由于充电设备1上设置有充电状态指示灯(图中未示出),为了便于对充电 设备1是否正常工作进行观察监视,可以在舱体3上设置一个以上用于观察充电设备1的 工作状态的透明窗体(图中未示出)。透明窗体的数量和设置位置不做具体限制。通过透 明窗体可以方便看到充电状态指示灯的显示情况,以便实施掌握充电设备1的工作情况。为了便于对电动车辆充电装置进行维修,还可以在每个舱体3上设置检修门体6, 以便定期对装置内部的设备进行检修,或者在出现紧急情况时便于维修。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采用一个以上可整体吊装和移动的舱体结 构,将充电设备和配电设备设置在舱体内部。解决了现有的充电站建设规模大,占用大量土 地,基础建设周期长的缺陷。使电动车辆充电装置便于吊装和移动,可根据服务能力的需求 灵活配置,能够满足各种充电用户的需求。[004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车辆充电装置,包括一个以上充电设备和一个以上为所述充电设备供电 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以上能整体吊装和移动的舱体,所述充电设备和所 述配电设备设置在所述舱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舱体内部还设置 有一个以上温度控制设备,所述温度控制设备与所述配电设备连接,以使所述配电设备为 所述温度控制设备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上设置有一个 以上能够开启和关闭的门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上设置有充 电状态指示灯,所述舱体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用于观察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的透明窗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舱体上还设置有 检修门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呈长方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辆充电装置,包括一个以上充电设备和一个以上为所述充电设备供电的配电设备,还包括一个以上可整体吊装和移动的舱体,所述充电设备和所述配电设备设置在所述舱体内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辆充电装置,采用一个以上能整体吊装和移动的舱体结构,将充电设备和配电设备设置在舱体内部。解决了现有的充电站建设规模大,占用大量土地,基础建设周期长的缺陷。使电动车辆充电装置便于吊装和移动,可根据服务能力的需求灵活配置,能够满足各种充电用户的需求。
文档编号H02J7/00GK201893578SQ20102062792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6日
发明者吴健, 姜久春, 孙逢春, 张维戈, 李俭, 李景新, 牛利勇, 王占国, 王震坡, 龚敏明 申请人:北京优科利尔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