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特高压站用电配电屏和用于较大规模的500kV变电站的配电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728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流特高压站用电配电屏和用于较大规模的500kV变电站的配电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IOOOkV特高压交流变电站的站用电系统的配电屏。
背景技术
在常规变电站站用电系统设计中,给照明负荷和动力负荷供电,采用分别设置其相应功能的配电箱,按负荷所在的区域,就近集中供电。按此原则,变电站配电装置区域的继电器室的照明负荷和动力负荷以及继电器室所处的配电装置区域照明负荷的供电的各配电箱,均安装在继电器室建筑物的内墙上。在变电站配电装置区域的继电器室内设置多个配电箱给不同性质的负荷供电。例如,设置用于给室内照明负荷回路供电的室内照明配电箱;用于给室内动力负荷供电的室内动力负荷配电箱;用于给室外照明负荷回路供电的室外照明配电箱;用于给室内的需要整流逆变的回路供电的逆变箱。随着变电站电压等级的提高,负荷的容量和数量相对常规变电站显著增加,导致配电箱的体积增大,破坏了墙体的整齐美观性,布置显得凌乱,箱体布置位置分散,从而也增加了运行检修维护的工作量,增大了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运行维护成本。此外,随着变电站设计的越来越精细化,变电站“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不断深入贯彻,变电站进行合理性设计的同时,也对站内设备的协调美观、方便实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变电站用综合配电屏,采用该综合配电屏代替分散布置的多个配电箱,既满足了给负荷集中供电的功能,配电设备布置简洁集中,使得继电器室的建筑墙体整齐美观,又便于各供电回路集中管理,减少了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中运行维护成本。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交流特高压变电站的继电器小室内装设站用电综合配电屏,代替分散布置的多个配电箱,是站用电系统设备选择的一次跨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采用综合配电屏,代替分散布置的多个配电箱,将室内照明负荷、室内动力负荷、室外照明负荷以及交直流切换装置等多个供电回路集成在一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交流特高压站用电配电屏,配电屏正面上部为门楣,固定在屏体上,屏体由左右立柱、上部横梁、下部底横梁和中间大门组成,所述中间大门的门轴在右手侧,所述中间大门与屏体用透明导线可靠连接;配电屏侧面有左右立柱,在左右立柱上共有六个并柜时用的连接孔,在配电屏侧面上方有一块用四只螺丝固定的小封板,下面为一块可快速拆卸的侧门,在门板上方有两只侧门锁,侧门与柜体用透明导线可靠连接;配电屏后面上部为门楣,固定在柜体上,门楣下面是一只安装小型断路器的安装盒,外面装有防尘封板,封板上针对每个断路器开好相应的孔,在断路器上方装有标签框,后门为双开门,门锁装于后右门,在左右后门下部设有通风孔,内侧装有滤网,所述后门与柜体用透明导线可靠连接;配电屏顶部设有通风孔,通风孔上部装有可拆卸防尘罩,通风孔内侧装有可拆卸滤网,配电屏顶部安装有15组小母线端子,配电屏顶板与屏体用透明导线可靠连接;配电屏底部设有四个长园形安装孔,在屏底后部设有四块可拆卸的底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电屏内部包括从上到下分层布置的多个区域,依次在所述多个区域的每一个中分别布置远端控制照明远控回路装置、交直流切换供电回路装置、室内照明供电回路装置、室外照明供电回路装置和室内动力供电回路装置,以将多个供电回路装置集成在一起。优选情况下,配电屏的高X宽X深的尺寸为2260X800X600mm,其中配电屏体净高2200mm,门楣高60mm。优选情况下,在该配电屏内,在所述供电回路装置或配置接线装置与配电屏端子排之间,以及所述供电回路装置之间的连线上带有标识。优选情况下,该配电屏进一步包括设置在配电屏内的火灾报警跳闸装置和转换开关。优选情况下,该配电屏装有IOOmm2截面的铜接地母线,接地母线末端装有压接式端子,以便接到变电站的接地网上。优选情况下,该配电屏的接地线与铜接地母线之间至少有两个连接螺丝。优选情况下,该配电屏正面的门板为内嵌式钢结构屏结构。优选情况下,在该配电屏的右前立柱和左后立柱连接孔中分别安装六只专用并柜螺母,而在配电屏的左前立柱和右后立柱连接孔中不装螺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较大规模的500kV变电站的配电屏,该配电屏具有与交流特高压站用电配电屏相同的结构特征。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其中图1示意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用于室内照明回路模块区的室内照明负荷配置接线。图2示意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用于室内动力负荷回路模块区的室内动力负荷配置接线图。图3示意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用于室外照明回路模块区的室外照明负荷配置接线图。图4示意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用于交直流切换回路模块区的配置接线图;图5示意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用于远控照明控制原理图;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综合配电屏正面图;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综合配电屏侧面4[0028]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综合配电屏后面图;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综合配电屏顶部图;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综合配电屏底部图;图1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配电屏的内部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附图6-10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综合配电屏正面、侧面、后面、顶部和底部。附图6-10中的示例综合配电屏满足DL/T 720《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在指定的环境条件下,配电屏设备的特性和功能应完全满足正常运行的要求。为便于运行和维修,配电屏使用标准化元件和组件。示例综合配电屏的机械结构能防护灰尘、潮湿、盐污、虫和动物、高温和低温以及屏支架振动等的影响。示例综合配电屏中的内部接线应采用耐热、耐潮和阻燃的具有足够强度的绝缘铜线。示例综合配电屏内装置与屏端子排之间、装置与装置之间的连线有明确的标识。示例综合配电屏装有IOOmm2截面的铜接地母线,接地母线末端装有可靠的压接式端子,以便接到变电站的接地网上。所有屏上的接地线与接地母线的连接至少采用两个螺丝。接地母线上每隔IOcm留有一个直径5mm的孔。作为更优选的实施例,示例综合配电屏的尺寸为2260X800X600(高X宽X深) mm,屏净高2200mm,门楣高60mm。以达到与布置在继电器小室内部其它继电器屏的外形尺寸统一效果。作为更优选的实施例,示例综合配电屏的颜色为灰色,色标号77GY09。作为更优选的实施例,示例综合配电屏采用门板内嵌式钢结构屏结构。作为更优选的实施例,示例综合配电屏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30。作为更优选的实施例,示例综合配电屏的材料为冷轧板折弯焊接结构,板厚 1. 5mm0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综合配电屏正面图。配电屏上部为60mm高的不锈钢拉丝门楣601,板厚2mm,用三只M4螺丝固定在屏体600上。屏体600净高2200mm, 左右立柱602宽40mm,上部横梁603高65mm,下部底横梁604高为85mm,中间大门605 尺寸为2045X715mm,玻璃为通长带有导电屏蔽功能的4mm厚无色透明钢化玻璃,尺寸为 2045 X 528mm,玻璃需符合国家GB/T9963-1998钢化玻璃标准。玻璃左右两边有20mm宽的横条形装饰条,门轴在右手侧(以人面对屏正面为准),在大门的下部要装有气弹簧缓冲器。大门锁采用MS^S型号门锁(钥匙通用),门锁最上边距离屏底面高1140mm,大门采用三点式锁紧结构。在玻璃左上角可以印制生产厂家的公司标志,但屏正面其他地方不得出现公司名称等标志。在屏的内面板下部有一直径为Φ30mm的调试孔,孔中心距离屏底部高度低于145mm。大门与屏体用4mm2透明导线可靠连接。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综合配电屏侧面图。配电屏侧面左右立柱702宽40mm,在左右立柱702上有六个并柜时用的连接孔, 在配电屏的右前立柱和左后立柱连接孔中分别安装六只专用并柜螺母,其余六只孔不装螺母。从配电屏底面到第一个并柜连接孔的距离为325mm,从第一个并柜连接孔向上1600mm 均布两个并柜连接孔,左右并柜连接孔的孔距为576mm。并柜连接孔上都要用专用塑料堵头将其堵上。在屏侧面上方有一块用四只螺丝固定的小封板,下面为一块可快速拆卸的侧门 700,侧门板尺寸为1910X516mm,在门板上方有两只侧门锁。侧门与柜体用4mm2透明导线可靠连接。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综合配电屏后面图。配电屏上部为60mm高的不锈钢拉丝门楣801,用三只M4螺丝固定在柜体上。门楣801下面是一只安装小型断路器的安装盒,外面装有防尘封板。封板上针对每个断路器开好相应的孔,在断路器上方装有标签框。断路器安装盒背后中间装有照明灯,灯采用冷光灯。照明开关采用手动,选用KCDl型船形电源开关,放在靠近照明灯的后中横梁上。后门 800为双开门,门锁装于后右门,型号同大门锁。门锁最上边距离屏底面高1140mm。在左右后门下部设有通风孔,内侧装有滤网。后门与柜体用4mm2透明导线可靠连接。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综合配电屏顶部图。配电屏顶部设有通风孔,通风孔上部装有防尘罩(可拆卸),通风孔内侧装有滤网 (可拆卸)。屏顶安装有15组小母线端子,满足安装15根小母线的要求。小母线中心离屏顶距离为52mm。在每排小母线端子内侧各有一排九个穿线孔,穿线孔上装有内径Φ 12mm的穿线圈。小母线端子安装在屏顶前后居中位置,左右两排小母线端子间距为500mm。相邻小母线的间距为^mm。在屏顶四角设有MlO吊环(可拆卸)。顶板与屏体用4mm2透明导线可靠连接。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综合配电屏底部图。配电屏底部设有四个16X60长园形安装孔,左右中心距为660mm,前后中心距为 508mm。在屏底后部设有四块可拆卸的底板。图1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配电屏的内部布置。在配电屏内部各功能模块的布置原则是,按每个模块中组件数量、容量、配置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具体来说,组件数量较多、体积较大、配置较复杂的模块布置于屏体下方,组件数量较少、体积较小、配置较简单的模块布置于屏体上方,这样既便于施工安装,又便于运行人员的日常维护检修。如图11所示,该示例配电屏内部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层布置多个区域,并且依次将所述多个区域的每一个分别布置为远端控制照明回路模块区1101,交直流切换回路模块区1102,室内照明回路模块区1103,室外照明回路模块区1104和室内动力回路模块区1105,以将多个供电回路装置集成在一起。如前所述,图6示例实施例的综合配电屏的屏体600净高2200mm。优选情况下, 配电屏内部将2200mm的屏体净高针对各功能模块划分为如下尺寸远端控制照明回路模块区1101、交直流切换回路模块区1102、室内照明回路模块区1103和室外照明回路模块区 1104在屏体600内分别占400mm,室内动力回路模块区1105在屏体600内占600mm。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按照上述功能模块在示例配电屏内部的布置原则,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容易想到其他的变化的布置方式。应该承认,这些其他的布置方式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图1-5分别示意了布置在图11中示例配电屏内部的各功能模块的配置接线图。具体而言,用于室内照明回路模块区的室内照明负荷配置接线如图1所示,用于室内动力负荷回路模块区的室内动力负荷配置接线图如图2所示,用于室外照明回路模块区的室外照明负荷配置接线图如图3所示,用于交直流切换回路模块区的配置接线图如图4所示,用于远控照明控制原理图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综合配电屏将室内照明负荷、室内动力负荷、室外照明负荷以及交直流切换装置等多个供电回路集成在一起,替代了多个配电箱,根据负荷的不同用途, 划分成多个不同的功能模块,并将这些功能模块合理有效地分层分区布置在配电屏内部。 布置在配电屏内部的供电回路的配置原则和设计参数保持不变。本实用新型的综合配电屏取消了零散布置多个箱体,使得继电器室的建筑墙体整齐美观。为与继电器小室内其它继电器屏协调美观,作为优选实施例,配电屏的外观与继电器屏保持统一。集成配电屏与继电器屏并列布置,电缆均沿室内电缆沟进行敷设,避免了采用配电箱或照明箱时需沿墙内穿管的情况,减少了电缆施工和运行维护工作量。应该注意的是,作为替代的实施例,综合配电屏的外观型式是多样化的,不限于以上描述的一种规格。虽然采用其他规格的配电屏,与继电器室内其它继电器屏外观不一致,美观性有所欠缺,但集成多个回路的功能是可以实现的。作为替代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可能应用的领域是常规的500kV变电站。另外,配电屏将室内照明负荷、室内动力负荷、室外照明负荷以及交直流切换装置等多个供电回路集成在一起,替代了多个配电箱,根据负荷的不同用途,划分成多个不同的功能模块,并将这些功能模块合理有效地分层分区布置在配电屏内部。配电设备布置简洁集中,便于各供电回路集中管理,方便运行检修维护,减少了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中运行维护成本。在较大规模的500kV变电站或特高压IOOOkV变电站中,由于照明回路或动力负荷回路数较多,需采用尺寸更大的配电箱或照明箱,此时,380V交流动力集成屏的应用优势将更加明显。所给出的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其目的在于示意和描述,并非是穷尽性的,也并非是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定到所表述的形式。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显然可以作出许多修改和变型。对实施例的选择和说明,是为了最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明了,本实用新型可以有适合所要的特定用途的具有各种改变的各种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交流特高压站用电配电屏,配电屏正面上部为门楣(601),固定在屏体(600)上,屏体(600)由左右立柱(602)、上部横梁(603)、下部底横梁(604)和中间大门(60 组成,所述中间大门(60 的门轴在右手侧,所述中间大门(605)与屏体(600)用透明导线可靠连接,配电屏侧面有左右立柱,在左右立柱(702)上共有六个并柜时用的连接孔,在配电屏侧面上方有一块用四只螺丝固定的小封板,下面为一块可快速拆卸的侧门(700),在门板上方有两只侧门锁,侧门与柜体用透明导线可靠连接,配电屏后面上部为门楣(801),固定在柜体上,门楣(801)下面是一只安装小型断路器的安装盒,外面装有防尘封板,封板上针对每个断路器开好相应的孔,在断路器上方装有标签框,后门(800)为双开门,门锁装于后右门,在左右后门下部设有通风孔,内侧装有滤网, 所述后门(800)与柜体用透明导线可靠连接,配电屏顶部设有通风孔,通风孔上部装有可拆卸防尘罩,通风孔内侧装有可拆卸滤网, 配电屏顶部安装有15组小母线端子,配电屏顶板与屏体用透明导线可靠连接,配电屏底部设有四个长园形安装孔,在屏底后部设有四块可拆卸的底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电屏内部包括从上到下分层布置的多个区域,依次在所述多个区域的每一个中分别布置远端控制照明远控回路装置、交直流切换供电回路装置、室内照明供电回路装置、室外照明供电回路装置和室内动力供电回路装置,以将多个供电回路装置集成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特高压站用电配电屏,其中配电屏的高X宽X深的尺寸为2260 X 800 X 600mm,其中配电屏体净高2200mm,门楣(601,801)高6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特高压站用电配电屏,其中在所述配电屏内,在所述供电回路装置与配电屏端子排之间,以及所述供电回路装置之间的连线上带有标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特高压站用电配电屏,进一步包括设置在配电屏内的火灾报警跳间装置和转换开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特高压站用电配电屏,其中所述配电屏装有IOOmm2截面的铜接地母线,接地母线末端装有压接式端子,以便接到变电站的接地网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特高压站用电配电屏,在配电屏的接地线与所述铜接地母线之间至少有两个连接螺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特高压站用电配电屏,其中配电屏正面的门板为内嵌式钢结构屏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特高压站用电配电屏,其中在配电屏的右前立柱和左后立柱连接孔中分别安装六只专用并柜螺母,而在配电屏的左前立柱和右后立柱连接孔中不装螺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特高压站用电配电屏,其中在所述配电屏内部,布置远端控制照明远控回路装置、交直流切换供电回路装置、室内照明供电回路装置和室外照明供电回路装置的各个区域的尺寸分别为400mm,布置室内动力供电回路装置的区域的尺寸为 600mmo
10.一种用于较大规模的500kV变电站的配电屏,具有如权利要求1的配电屏所述的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特高压交流变电站的站用电系统的配电屏,属于配电设备领域。该综合配电屏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电屏内部包括从上到下分层布置的多个区域,依次在所述多个区域的每一个中分别布置远端控制照明远控回路装置、交直流切换供电回路装置、室内照明供电回路装置、室外照明供电回路装置和室内动力供电回路装置,以将多个供电回路装置集成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综合配电屏配电设备布置简洁集中,便于各供电回路集中管理,方便运行检修维护,减少了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中运行维护成本。
文档编号H02B1/26GK202103316SQ201020690399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
发明者刘晓瑞, 周波, 张巧玲, 朱毅, 权白露, 李苇, 杨怀栋, 梁言桥, 樊玥, 王刚, 窦娟, 苏宇, 赵丽华, 陈宏明, 马亮 申请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国家电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