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7770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振动产生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扣式线性振动产生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包括 定子,所述定子包括在支座上的线圈;以及 振子,所述振子包括具有向下延伸的凸出部的磁轭以及用于连同所述磁轭一起提供磁回路且连同所述线圈一起提供振动カ的磁体。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凸出部穿过所述磁体的中央。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磁体是闭环形状,所述凸出部是圆柱体形状,所述凸出部的外圆周表面与所述线圈的内径表面由ー间隙隔开,并且所述磁体的内径表面与所述线圈的外径表面相隔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闭环形状为环状。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凸出部在所述线圈的内上部的 上方面朝下,并且所述磁体在所述线圈的外上部的上方面朝下。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磁轭由金属构成并且包括具有下表面的水平延伸部,在所述下表面上设置有所述磁体并且所述凸出部为圆柱形,用于连同所述磁体一起提供所述磁回路。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凸出部是空心的并且具有开放的上端部以及开放或闭合的下端部。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振子还包括围绕所述磁体和所述磁轭的重量体,所述重量体包括圆盘式的上部以及与所述上部构成为整体的圆柱形空心下部。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磁体的外径表面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由此使所述磁回路朝向所述线圈集中。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磁体下表面上的板以及在所述板和所述支座之间的围绕所述线圈的弹性构件,用于支持所述振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板由磁性材料构成并且具有圆形或多边形的内部和外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板为环状并且包括与所述磁体的下表面形成面接触的水平延伸部、与所述线圈间隔开的围绕所述线圈的外圆周方向的水平下端部、以及一体化在所述水平延伸部和所述水平下端部之间的倾斜连接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倾斜连接部弯曲从而防止由所述振子的最大位移所导致的与所述弹性构件的接触。
1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支座包括倾斜弯曲部,用于防止由所述振子的最大位移所导致的接触。
1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还包括在所述磁体内径表面下端处的、朝向所述线圈的外圆周表面的第一防水平碰撞部,所述第一防水平碰撞部由沿着所述磁体内径表面下端的脂、磁性流体或硅所构成并且采用环或者多个相互间隔的点涂层的形式。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还包括在所述板的内径表面上的第二防水平碰撞部,所述第二防水平碰撞部由沿着所述磁体的内径表面下端的脂、磁性流体或硅所构成并且采用环或者相互间隔的多个点涂层的形式。
1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支座与外壳相结合,还包括利用单表面附着而在所述外壳的顶板表面上的第一防竖直碰撞部,所述第一防竖直碰撞部由硅或泡沫聚合物所构成。
1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还包括利用单表面附着而在所述线圈的内下表面上的第二防竖直碰撞部,所述第二防竖直碰撞部由娃或泡沫聚合物所构成。
19.一种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包括 振子,所述振子包括磁轭和包围所述磁轭的磁体,所述磁体用于连同所述磁轭一起提供环状磁回路;以及 定子,所述定子包括支座和在所述支座上的线圈,所述线圈用于连同所述磁体一起提供驱动力。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还包括重量体,所述重量体具有从所述重量体的ー个表面开放的开放空间,用于在其中容纳所述磁轭和所述磁体。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还包括包围所述线圈的弹性构件。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还包括在所述磁体和所述弹性构件之间的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中定子包括在支座上的线圈,并且振子包括具有向下延伸的凸出部的磁轭以及用于连同磁轭一起提供磁回路且连同线圈一起提供振动力的磁体。
文档编号H02K33/02GK102859851SQ201080064185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8日
发明者沈淳求, 丁瑛彬 申请人:磁化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