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速器驱动控制器散热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822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缓速器驱动控制器散热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缓速器驱动控制器散热罩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缓速器驱动控制器散热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缓速器驱动控制器散热罩。
背景技术
[0002]电涡流缓速器一般由定子、转子及固定支架组成。缓速器工作时,定子线圈内通电产生磁场,而转子随传动轴一起旋转。转子切割定子产生的磁力线,从而在转子盘内部产生涡旋状的感应电流。这样,定子就会向转子施加一个阻碍转子旋转的电磁力,从而产生制动力矩。同时,涡流在具有一定电阻的转子盘内部流通,由于电阻的热效应会把电能转化为热能,这样,车辆行驶的动能就通过电磁感应和电阻发热最终转化为热能散发。由于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内部电子元件工作过程中发热量较大,如不能有效散热则易造成电子元件烧坏。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速器驱动控制器散热罩,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 其能解决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内部电子元件工作过程中发热量较大,如不能有效散热则易造成电子元件烧坏的问题。[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缓速器驱动控制器散热罩,包括罩体,在罩体的前部自左至右间隔分布有凸起并形成散热长孔,在罩体的左部和右部自前至后间隔分布有凸起并形成散热长孔。[0005]以上罩体包括前板体、后板体、左板体、右板体和上盖体,前板体和后板体的左端和右端之间分别固定有左板体和右板体,在前板体、后板体、左板体和右板体的顶部固定有上盖体,在前板体的前部自左至右间隔分布有凸起并形成散热长孔,在左板体和右板体上自前至后间隔分布有凸起并形成散热长孔。[0006]以上前板体的中部有凸台,在凸台两侧的前板体上间隔分布有凸起并形成散热长孔。[0007]以上罩体为招合金罩体。[000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散热长孔和铝合金罩体的设置,有效散热, 保障了控制器的安全可靠运行,降低了安全隐患。


[0009]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0010]图2为图I的俯视意图。[0011]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散热长孔,2为前板体,3为后板体,4为左板体,5为右板体,6为上盖体,7为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I、图2所示,一种缓速器驱动控制器散热罩,包括罩体,在罩体的前部自左至右间隔分布有凸起并形成散热长孔1,在罩体的左部和右部自前至后间隔分布有凸起并形成散热长孔I。[0013]如图I、图2所示,罩体包括前板体2、后板体3、左板体4、右板体5和上盖体6,前板体2和后板体3的左端和右端之间分别固定有左板体4和右板体5,在前板体2、后板体 3、左板体4和右板体5的顶部固定有上盖体6,在前板体2的前部自左至右间隔分布有凸起并形成散热长孔I,在左板体4和右板体5上自前至后间隔分布有凸起并形成散热长孔I。 根据实际需要,前板体2的中部有凸台7,在凸台7两侧的前板体2上间隔分布有凸起并形成散热长孔。以上罩体为铝合金罩体。铝合金罩体更易散热。
权利要求1.一种缓速器驱动控制器散热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在罩体的前部自左至右间隔分布有凸起并形成散热长孔(1),在罩体的左部和右部自前至后间隔分布有凸起并形成散热长孔(I)。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缓速器驱动控制器散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前板体(2)、后板体(3)、左板体(4)、右板体(5)和上盖体(6),前板体(2)和后板体(3)的左端和右端之间分别固定有左板体(4 )和右板体(5 ),在前板体(2 )、后板体(3 )、左板体(4 )和右板体(5)的顶部固定有上盖体(6),在前板体(2)的前部自左至右间隔分布有凸起并形成散热长孔(I),在左板体(4 )和右板体(5 )上自前至后间隔分布有凸起并形成散热长孔(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速器驱动控制器散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体(2)的中部有凸台(7),在凸台(7)两侧的前板体(2)上间隔分布有凸起并形成散热长孔(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速器驱动控制器散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为铝合金罩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缓速器驱动控制器散热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缓速器驱动控制器散热罩,包括罩体,在罩体的前部自左至右间隔分布有凸起并形成散热长孔,在罩体的左部和右部自前至后间隔分布有凸起并形成散热长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散热长孔和铝合金罩体的设置,有效散热,保障了控制器的安全可靠运行,降低了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H02K5/20GK202817970SQ201220360058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4日
发明者范琪, 张国强 申请人:广州科奥缓速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