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lc谐振变换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99066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llc谐振变换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LC谐振变换器,包括逆变电路、谐振网络、变压器、原边吸收电路和输出整流电路,谐振网络接逆变电路的输出端,谐振网络包括谐振电容、谐振电感和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谐振电容、谐振电感和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串联;原边吸收电路与谐振电感并联;原边吸收电路包括吸收电阻和吸收电容,吸收电阻与吸收电容串联。本实用新型LLC谐振变换器可以改善输出整流管的波形,减少振铃,降低EMI干扰源幅值。
【专利说明】—种LLC谐振变换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源,尤其涉及一种LLC谐振变换器。
[【背景技术】]
[0002]传统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桥式逆变电路、谐振网络、变压器Tl和输出整流电路。逆变电路为不对称半桥逆变电路,包括开关管Ql和Q2 ;谐振网络包括谐振电容Cr、谐振电感Lr和变压器Tl的原边绕组,谐振电容Cr、谐振电感Lr和变压器Tl的原边绕组串联;输出整流电路为变压器副边绕组有中心抽头的全波整流电路,包括两个整流MOS管Q3和Q4。电阻R2、R3、电容C2、C3组成RC吸收电路,以吸收MOS管Q3、Q4漏极与源极之间电压波形产生的振铃,该振铃由谐振电感Lr及变压器Tl的漏感和整流MOS管Q3或Q4源极和漏极之间结电容在其阻断时形成。但是,仅有电阻R2、R3、电容C2、C3的RC吸收电路,仍存在吸收效果不理想,吸收产生的热损耗集中在电阻R2,R3上的缺陷。
[
【发明内容】
]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输出整流管的波形,减少振铃,降低EMI干扰源幅值的LLC谐振变换器。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LC谐振变换器,包括逆变电路、谐振网络、变压器、原边吸收电路和输出整流电路,谐振网络接逆变电路的输出端,谐振网络包括谐振电容、谐振电感和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谐振电容、谐振电感和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串联;原边吸收电路与谐振电感并联;原边吸收电路包括吸收电阻和吸收电容,吸收电阻与吸收电容串联。
[0005]以上所述的LLC谐振变换器,逆变电路为全桥逆变电路或半桥逆变电路。
[0006]以上所述的LLC谐振变换器,逆变电路为半桥逆变电路,谐振电容包括第一谐振电容和第二谐振电容;谐振电感的第一端接半桥逆变电路的中点,谐振电感的第二端接变压器原边绕组的第一端,变压器原边绕组的第二端分别接第一谐振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谐振电容的第一端;第一谐振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谐振电容的第二端分别接半桥逆变电路的两端。
[0007]以上所述的LLC谐振变换器,包括两个副边吸收电路,副边吸收电路包括第二吸收电阻和第二吸收电容,第二吸收电阻与吸第二收电容串联;输出整流电路为全波整流电路,包括两个整流管。
[0008]以上所述的LLC谐振变换器,两个副边吸收电路与分别一个整流管并联。
[0009]以上所述的LLC谐振变换器,两个副边吸收电路的一端分别接副边绕组的两端,另一端接副边绕组的中心抽头。
[0010]以上所述的LLC谐振变换器,整流管为二极管或MOS管。
[0011]本实用新型LLC谐振变换器可以改善输出整流管的波形,减少振铃,降低EMI干扰源幅值。[【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图1是现有技术不对称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不对称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不对称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不对称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图。
[001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不对称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图。
[001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不对称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图。
[0019]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图。
[0020]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不对称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逆变电路、谐振网络、变压器Tl和输出整流电路。逆变电路为不对称半桥逆变电路,包括开关管Ql和Q2 ;谐振网络包括谐振电容Cr、谐振电感Lr和变压器Tl的原边绕组,谐振电容Cr、谐振电感Lr和变压器Tl的原边绕组串联。谐振网络接不对称半桥逆变电路的输出端。
[0022]原边吸收电路包括吸收电阻Rl和吸收电容Cl,吸收电阻Rl与吸收电容Cl串联。原边吸收电路与谐振电感并联。
[0023]输出整流电路为变压器Tl副边绕组为中心带抽头的全波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两个整流管,整流管为MOS管Q3和Q4 ;两个副边吸收电路分别包括吸收电阻R2、吸收电容C2,和吸收电阻R3、吸收电容C3。吸收电阻R2与吸收电容C2串联后组成的吸收电路与MOS管Q3并联;吸收电阻R3与吸收电容C3串联后组成的吸收电路与MOS管Q4并联。
[00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不对称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只采用了原边吸收电路,没有采用副边吸收电路。
[00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不对称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整流管为二极管Dl和D2 ;两个副边吸收电路分别同样包括吸收电阻R2、吸收电容C2,和吸收电阻R3、吸收电容C3。吸收电阻R2与吸收电容C2串联后组成的吸收电路与二极管Dl并联;吸收电阻R3与吸收电容C3串联后组成的吸收电路与二极管D2并联。
[00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不对称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吸收电阻R2与吸收电容C2串联后组成的吸收电路的一端接副边绕组的第一端,另一端接副边绕组的中心抽头。吸收电阻R3与吸收电容C3串联后组成的吸收电路的一端接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另一端接副边绕组的中心抽头。
[00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对称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谐振电容包括谐振电容Cr和谐振电容CrA ;谐振电感Lr的第一端接半桥逆变电路的中点,谐振电感Lr的第二端接变压器Tl原边绕组的第一端,变压器Tl原边绕组的第二端分别接谐振电容Cr的第一端和谐振电容CrA的第一端;谐振电容Cr的第二端和谐振电容CrA的第二端分别接半桥逆变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00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桥式逆变电路采用全桥逆变电路,谐振网络接全桥逆变电路的输出端。
[00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桥式逆变电路采用全桥逆变电路,谐振网络接全桥逆变电路的输出端。
[0030]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的LLC谐振变换器,在谐振电感Lr两端增加RC吸收电路,以获得更好的吸收效果。其主要优点是:1)进一步改善输出整流管的波形,减少振铃,降低EMI干扰源幅值。2)可以单独使用R1,Cl,也可以与R2,C2, R3,C3 一起使用得到更好的吸收效果,便于灵活安排吸收电路的热损耗。3)输出整流电路MOS管Q3,Q4的源漏极之间的电压波形得到改善,只出现一个已衰减很多的尖峰,后续的振铃可以得到完全抑制。
【权利要求】
1.一种LLC谐振变换器,包括逆变电路、谐振网络、变压器和输出整流电路,谐振网络接逆变电路的输出端,谐振网络包括谐振电容、谐振电感和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谐振电容、谐振电感和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串联,其特征在于,包括原边吸收电路,原边吸收电路与谐振电感并联;原边吸收电路包括吸收电阻和吸收电容,吸收电阻与吸收电容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逆变电路为全桥逆变电路或半桥逆变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逆变电路为半桥逆变电路,谐振电容包括第一谐振电容和第二谐振电容;谐振电感的第一端接半桥逆变电路的中点,谐振电感的第二端接变压器原边绕组的第一端,变压器原边绕组的第二端分别接第一谐振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谐振电容的第一端;第一谐振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谐振电容的第二端分别接半桥逆变电路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副边吸收电路,副边吸收电路包括第二吸收电阻和第二吸收电容,第二吸收电阻与吸第二收电容串联;输出整流电路为全波整流电路,包括两个整流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两个副边吸收电路与分别一个整流管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两个副边吸收电路的一端分别接副边绕组的两端,另一端接副边绕组的中心抽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整流管为二极管或MOS管。
【文档编号】H02M3/335GK203788152SQ201420145681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李顺才, 曾建斌, 喻利加 申请人: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