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方法以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5029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利用充电电源进行无线充电,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终端设备上的传感器采集所述终端设备上充电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

获取所述充电电源的电源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

基于所述充电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及所述电源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获取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

依据所述空间相对姿态信息,生成控制指令,以触发所述充电电源和/或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姿态信息包括:相对于预设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向量;

相应的,利用所述终端设备上的传感器采集所述终端设备上的充电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终端设备上的重力传感器采集所述终端设备上的充电线圈相对于预设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向量作为其空间姿态信息;

其中,所述空间坐标系为以地球中心为原点的三维空间坐标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充电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及所述电源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获取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包括:

将所述电源线圈相对于所述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向量,与所述充电线圈相对于所述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向量,进行向量减法计算,得到向量差;

基于所述空间坐标系,获取所述向量差对应的空间角度差;

相应的,依据所述空间相对姿态信息,生成控制指令,包括:

基于所述空间角度差,获得所述电源线圈或所述充电线圈待调整的转动向量;

依据所述转动向量中的转动方向及所述转动角度,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触发所述电源线圈或所述充电线圈向所述转动方向上转动所述转动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空间相对姿态信息,生成控制指令,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设备中的目标部件是否处于运行状态,得到判断结果;

在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目标部件处于运行状态时,生成触发所述充电电源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的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在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目标部件未处于运行状态时,生成触发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充电电源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的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空间相对姿态信息,生成控制指令,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及所述充电电源各自的当前功耗运行状态;

解析所述当前功耗运行状态,以得到所述终端设备调整线圈姿态时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充电电源所需要消耗的第一功耗值及所述充电电源调整线圈姿态时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充电电源所需要消耗的第二功耗值;

在所述第一功耗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功耗值时,生成触发所述充电电源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的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在所述第一功耗值小于所述第二功耗值时,生成触发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的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6.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充电电源,所述充电电源能够为终端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上的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所述终端设备上充电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

获取所述充电电源的电源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

基于所述充电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及所述电源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获取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

依据所述空间相对姿态信息,生成控制指令,以触发所述充电电源和/或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姿态信息包括:相对于预设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向量;

相应的,获取所述充电电源的电源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充电电源上的重力传感器采集所述终端电源上的充电线圈相对于预设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向量;

其中,所述空间坐标系为以地球中心为原点的三维空间坐标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充电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及所述电源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获取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包括:

将所述电源线圈相对于所述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向量,与所述充电线圈相对于所述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向量,进行向量减法计算,得到向量差;

基于所述空间坐标系,获取所述向量差对应的空间角度差;

相应的,依据所述空间相对姿态信息,生成控制指令,包括:

基于所述空间角度差,获得所述电源线圈或所述充电线圈待调整的转动向量;

依据所述转动向量中的转动方向及所述转动角度,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触发所述电源线圈或所述充电线圈向所述转动方向上转动所述转动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空间相对姿态信息,生成控制指令,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判断所述终端设备中的目标部件是否处于运行状态,得到判断结果;

在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目标部件处于运行状态时,生成触发所述充电电源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的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在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目标部件未处于运行状态时,生成触发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充电电源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的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空间相对姿态信息,生成控制指令,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及所述充电电源各自的当前功耗运行状态;

解析所述当前功耗运行状态,以得到所述终端设备调整线圈姿态时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充电电源所需要消耗的第一功耗值及所述充电电源调整线圈姿态时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充电电源所需要消耗的第二功耗值;

在所述第一功耗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功耗值时,生成触发所述充电电源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的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在所述第一功耗值小于所述第二功耗值时,生成触发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的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1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利用充电电源进行无线充电,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终端设备上的传感器采集所述终端设备上充电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充电电源的电源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

第一相对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充电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及所述电源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获取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空间相对姿态信息,生成控制指令,以触发所述充电电源和/或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姿态信息包括:相对于预设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向量;

相应的,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采集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终端设备上的重力传感器采集所述终端设备上的充电线圈相对于预设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向量作为其空间姿态信息;

其中,所述空间坐标系为以地球中心为原点的三维空间坐标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对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向量计算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电源线圈相对于所述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向量,与所述充电线圈相对于所述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向量,进行向量减法计算,得到向量差;

第一角度差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空间坐标系,获取所述向量差对应的空间角度差;

相应的,所述第一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向量获得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空间角度差,获得所述电源线圈或所述充电线圈待调整的转动向量;

第一生成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转动向量中的转动方向及所述转动角度,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触发所述电源线圈或所述充电线圈向所述转动方向上转动所述转动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成单元包括:

部件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终端设备中的目标部件是否处于运行状态,得到判断结果,在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目标部件处于运行状态时,触发第二生成子单元,在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目标部件未处于运行状态时,触发第三生成子单元;

第二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触发所述充电电源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的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第三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触发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充电电源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的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功耗获取子单元,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及所述充电电源各自的当前功耗运行状态;

第一功耗解析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当前功耗运行状态,以得到所述终端设备调整线圈姿态时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充电电源所需要消耗的第一功耗值及所述充电电源调整线圈姿态时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充电电源所需要消耗的第二功耗值,在所述第一功耗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功耗值时,触发第四生成子单元,在所述第一功耗值小于所述第二功耗值时,触发第五生成子单元;

第四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触发所述充电电源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的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第五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触发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的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16.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充电电源,所述充电电源能够为终端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设备上的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所述终端设备上充电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充电电源的电源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

第二相对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充电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及所述电源线圈的空间姿态信息,获取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空间相对姿态信息,生成控制指令,以触发所述充电电源和/或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姿态信息包括:相对于预设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向量;

相应的,所述第四获取单元包括:

第二采集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充电电源上的重力传感器采集所述终端电源上的充电线圈相对于预设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向量;

其中,所述空间坐标系为以地球中心为原点的三维空间坐标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对获取单元包括:

第二向量计算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电源线圈相对于所述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向量,与所述充电线圈相对于所述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向量,进行向量减法计算,得到向量差;

第二角度差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空间坐标系,获取所述向量差对应的空间角度差;

相应的,所述第二生成单元包括:

第二向量获得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空间角度差,获得所述电源线圈或所述充电线圈待调整的转动向量;

第六生成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转动向量中的转动方向及所述转动角度,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触发所述电源线圈或所述充电线圈向所述转动方向上转动所述转动角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成单元包括:

状态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

运行判断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判断所述终端设备中的目标部件是否处于运行状态,得到判断结果,在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目标部件处于运行状态时,触发第七生成子单元,在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目标部件未处于运行状态时,触发第八生成子单元;

第七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触发所述充电电源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的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第八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触发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充电电源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的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成单元包括:

第二功耗获取子单元,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及所述充电电源各自的当前功耗运行状态;

第二功耗解析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当前功耗运行状态,以得到所述终端设备调整线圈姿态时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充电电源所需要消耗的第一功耗值及所述充电电源调整线圈姿态时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充电电源所需要消耗的第二功耗值,在所述第一功耗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功耗值时,触发第九生成子单元,在所述第一功耗值小于所述第二功耗值时,触发第十生成子单元;

第九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触发所述充电电源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的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第十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触发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其线圈的当前空间姿态的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电源线圈与所述充电线圈之间的空间相对姿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控制条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