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温度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820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温度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终端温度智能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在充电或者放电过程中,主要的发热元件包括电池、系统芯片以及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当上述的发热元件在充电或者放电过程中,温度过高,则会导致移动终端的潜在故障高、电池甚至移动终端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在充电或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的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移动终端。

一种移动终端的温度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移动终端的电池是充电状态还是放电状态。

若是充电状态,获取当前充电电流值。

检测移动终端的电池的第一温度值。

判断第一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

若否,检测移动终端的系统芯片的第二温度值。

判断第二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值,第二预设值高于第一预设值。

若否,检测移动终端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第三温度值。

判断第三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三预设值,第三预设值高于第一预设值。

若是,根据当前充电电流值和第一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一调整充电电流值。

将当前充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一调整充电电流值,以控制移动终端的温度。

优选地,判断第一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是,根据当前充电电流值和第二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二调整充电电流值。

将当前充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二调整充电电流值。

间隔预设时间段后,再检测电池的第四温度值。

判断第四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

若是,发送断电控制命令至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以致移动终端关机。

优选地,判断第二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是,根据当前充电电流值和第三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三调整充电电流值。

将当前充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三调整充电电流值,以控制移动终端的温度。

优选地,判断移动终端的电池是充电状态还是放电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是放电状态,获取当前放电电流值。

检测移动终端的电池的第五温度值。

判断第五温度值是否超过第四预设值,第四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若否,检测移动终端的系统芯片的第六温度值。

判断第六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五预设值,第五预设值高于第四预设值。

若否,检测移动终端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第七温度值;

判断第七温度值是否超过第六预设值,第六预设值高于第四预设值。

若是,根据当前放电电流值和第一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一调整放电电流值。

将当前放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一调整放电电流值,以控制移动终端的温度。

优选地,判断第五温度值是否超过第四预设值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是,根据当前放电电流值和第二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二调整放电电流值。

将当前放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二调整放电电流值。

间隔预设时间段后,再检测电池的第八温度值。

判断第八温度值是否超过第四预设值。

若是,发送断电控制命令至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以致移动终端关机。

优选地,判断第六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五预设值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是,根据当前放电电流值和第三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三调整放电电流值。

将当前放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三调整放电电流值,以控制移动终端的温度。

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电池、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系统芯片、检测电 路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判断单元、计算单元、处理单元和获取单元。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电池是充电状态还是放电状态。获取单元,用于判定为充电状态时,获取当前充电电流值。检测电路,检测电路包括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用于检测电池的第一温度值。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第一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检测电路,还用于判定第一温度值未超过第一预设值时,检测系统芯片的第二温度值。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第二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值,第二预设值高于第一预设值。检测电路,还用于判定第二温度值未超过第二预设值时,检测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第三温度值。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第三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三预设值,第三预设值高于第一预设值。计算单元,用于判定第三温度值超过第三预设值时,根据当前充电电流值和第一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一调整充电电流值。处理单元,用于将当前充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一调整充电电流值,以控制移动终端的温度。

优选地,计算单元,还用于判定第一温度值超过第一预设值时,根据当前充电电流值和第二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二调整充电电流值。处理单元,还用于将当前充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二调整充电电流值。检测电路,还用于间隔预设时间段后,再检测电池的第四温度值。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第四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处理单元,还用于第四温度值超过第一预设值时,发送断电控制命令至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以致移动终端关机。

优选地,计算单元,还用于第二温度值超过第二预设值时,根据当前充电电流值和第三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三调整充电电流值。处理单元,还用于将当前充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三调整充电电流值,以控制移动终端的温度。

优选地,获取单元,还用于判定为放电状态时,获取当前放电电流值。检测电路,还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电池的第五温度值。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第五温度值是否超过第四预设值,第四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检测电路,还用于判定第五温度值未超过第四预设值时,检测移动终端的系统芯片的第六温度值。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第六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五预设值,第五预设值高于第四预设值。检测电路,还用于判定第六温度值未超过第五预设值时,检测移动终端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第七温度值。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第七温度值是否超过第六预设值,第六预设值高于第四预设值。计算单元,还用于第七温度值超过第六预设值时,根据当前放电电流值和第一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一调整放电电流值。处理单元,还用于将 当前放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一调整放电电流值,以控制移动终端的温度。

优选地,计算单元,还用于第五温度值超过第四预设值时,根据当前放电电流值和第二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二调整放电电流值。处理单元,还用于将当前放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二调整放电电流值。检测电路,还用于间隔预设时间段后,再检测电池的第八温度值。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第八温度值是否超过第四预设值。处理单元,还用于第八温度值超过第四预设值时,发送断电控制命令至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以致移动终端关机。

优选地,计算单元,还用于第六温度值超过第五预设值时,根据当前放电电流值和第三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三调整放电电流值。处理单元,还用于将当前放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三调整放电电流值,以控制移动终端的温度。

本发明采用热敏电阻作为移动终端温度检测的元器件。由于热敏电阻具有灵敏度高、价格低廉的特性,提高了温度检测精确度和降低了移动终端的成本。此外,本发明检测移动终端的主要的发热元件的温度,避免了主要发热元件的温度过高,以致整机的发热严重。此外,本发明避免了电池在充电或者放电过程中,温度过高导致的电池冒烟、燃烧甚至爆炸等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移动终端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充电状态下移动终端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放电状态下移动终端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来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其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移动终端的功能模块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包括电池1、电源管理集成电路2、系统芯片3、检测电路4和控制模块5。控制模块5包括判断单元51、计算单元53、处理单元54和获取单元52。判断单元51,用于判断电池1是充电状态还是放电状态。

当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单元52,用于判定为充电状态时,获取当前充电电流值。检测电路4,检测电路4包括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用于检测电池1的第一温度值。判断单元51,还用于判断第一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检测电路4,还用于判定第一温度值未超过第一预设值时,检测系统芯片3的第二温度值。判断单元51,还用于判断第二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值,第二预设值高于第一预设值。检测电路4,还用于判定第二温度值未超过第二预设值时,检测电源管理集成电路2的第三温度值。判断单元51,还用于判断第三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三预设值,第三预设值高于第一预设值。计算单元53,用于判定第三温度值超过第三预设值时,根据当前充电电流值和第一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一调整充电电流值。处理单元54,用于将当前充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一调整充电电流值,以控制移动终端的温度。计算单元53,还用于判定第一温度值超过第一预设值时,根据当前充电电流值和第二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二调整充电电流值。处理单元54,还用于将当前充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二调整充电电流值。检测电路4,还用于间隔预设时间段后,再检测电池1的第四温度值。判断单元51,还用于判断第四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处理单元54,还用于第四温度值超过第一预设值时,发送断电控制命令至电源管理集成电路2,以致移动终端关机。计算单元53,还用于第二温度值超过第二预设值时,根据当前充电电流值和第三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三调整充电电流值。处理单元54,还用于将当前充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三调整充电电流值,以控制移动终端的温度。

当移动终端处于放电状态时,获取单元52,还用于判定为放电状态时,获取当前放电电流值。检测电路4,还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电池1的第五温度值。判断单元51,还用于判断第五温度值是否超过第四预设值,第四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检测电路4,还用于判定第五温度值未超过第四预设值时,检测移动终端的系统芯片3的第六温度值。判断单元51,还用于判断第六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五预设值,第五预设值高于第四预设值。检测电路4,还用于判定第六温度值未超过第五预设值时,检测移动终端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2的第七温度值。判断单元51,还用于判断第七温度值是否超过第六预设值,第六预设值高于第四预设值。计算单元53,还用于 第七温度值超过第六预设值时,根据当前放电电流值和第一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一调整放电电流值。处理单元54,还用于将当前放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一调整放电电流值,以控制移动终端的温度。计算单元53,还用于第五温度值超过第四预设值时,根据当前放电电流值和第二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二调整放电电流值。处理单元54,还用于将当前放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二调整放电电流值。检测电路4,还用于间隔预设时间段后,再检测电池1的第八温度值。判断单元51,还用于判断第八温度值是否超过第四预设值。处理单元54,还用于第八温度值超过第四预设值时,发送断电控制命令至电源管理集成电路2,以致移动终端关机。计算单元53,还用于第六温度值超过第五预设值时,根据当前放电电流值和第三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三调整放电电流值。处理单元54,还用于将当前放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三调整放电电流值,以控制移动终端的温度。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充电状态下移动终端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移动终端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判断移动终端的电池是充电状态还是放电状态。若是充电状态,执行步骤S2。

步骤S2,获取当前充电电流值。

步骤S3,检测移动终端的电池的第一温度值。

步骤S4,判断第一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若否,执行步骤S5。若是,执行步骤S11。

步骤S5,检测移动终端的系统芯片的第二温度值。

步骤S6,判断第二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值,第二预设值高于第一预设值。若否,执行步骤S7。若是,执行步骤步骤S16。

步骤S7,检测移动终端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第三温度值。

步骤S8,判断第三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三预设值,第三预设值高于第一预设值。若是,执行步骤S9。若否,执行结束。

步骤S9,根据当前充电电流值和第一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一调整充电电流值。

步骤S10,将当前充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一调整充电电流值,以控制移动终端的温度。

步骤S11,根据当前充电电流值和第二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二调整充电电 流值。

步骤S12,将当前充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二调整充电电流值。

步骤S13,间隔预设时间段后,再检测电池的第四温度值。

步骤S14,判断第四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若是,执行步骤S15,若否,执行结束。

步骤S15,发送断电控制命令至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以致移动终端关机。

步骤S16,根据当前充电电流值和第三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三调整充电电流值。

步骤S17,将当前充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三调整充电电流值,以控制移动终端的温度。

间隔预设时间段重复上述的温度控制流程,以致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对移动终端进行温度控制。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放电状态下移动终端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移动终端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判断移动终端的电池是充电状态还是放电状态。若是放电状态,执行步骤S21。

步骤S21,获取当前放电电流值。

步骤S22,检测移动终端的电池的第五温度值。

步骤S23,判断第五温度值是否超过第四预设值,第四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若否,执行步骤S24。若是,执行步骤S30。

步骤S24,检测移动终端的系统芯片的第六温度值。

步骤S25,判断第六温度值是否超过第五预设值,第五预设值高于第四预设值。若否,执行步骤S26。若是,执行步骤S35。

步骤S26,检测移动终端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第七温度值。

步骤S27,判断第七温度值是否超过第六预设值,第六预设值高于第四预设值。若是,执行步骤S28。若否,执行结束。

步骤S28,根据当前放电电流值和第一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一调整放电电流值。

步骤S29,将当前放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一调整放电电流值,以控制移动终端的温度。

步骤S30,根据当前放电电流值和第二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二调整放电电 流值。

步骤S31,将当前放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二调整放电电流值。

步骤S32,间隔预设时间段后,再检测电池的第八温度值。

步骤S33,判断第八温度值是否超过第四预设值。若是,执行步骤S34。若否,执行结束。

步骤S34,发送断电控制命令至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以致移动终端关机。

步骤S35,根据当前放电电流值和第三预设规则运算出第三调整放电电流值。

步骤S36,将当前放电电流值降低至第三调整放电电流值,以控制移动终端的温度。

间隔预设时间段重复上述的温度控制流程,以致在整个放电过程中对移动终端进行温度控制。

以上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或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